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搅乱三国 >

第135部分

搅乱三国-第135部分

小说: 搅乱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崩溃边缘,或则可以说在汉灵帝时期东汉经济已经崩溃了。要发展就必须把经济调动起来,从新使商品大量流通,才能在短时期内使经济恢复生机。
  实事证明曹智的计划是成功的,不但丹阳城内有存粮的地主、豪绅看到丹阳郡府的收粮价这么高,纷纷拿出余粮换钱。消息一传出还吸引了临近各郡、各州的粮商把粮食贩卖到丹阳来,曹智不得不在丹阳各县都设立收购点,以缓解只在宛陵县郡府收购点的排长队现象。
  同时,这样的涨价方法可以有效的抑制其他各郡各州和你抢购粮食,很好的保护了本地粮食不外流的情况下,还吸引了外来粮源。
  粮价一高也带动了其它商品的动销,商品动销的好了,来不及做了,供不应求了,价格也就随之水涨船高般的涨上去了。那样富人们、地主们从粮价上得到了高额的利润,这些利润同样会花费在其他高额利润的商品上,等于是没多赚,只是在这一循环中加速了货币和商品的流通。
  同样,无地的农民免除了一年的田赋,看上去是手中的钱粮多出来了,但物价涨了,他在买生活必须品时也就把手中多出来的那部分钱消耗掉了。只是在心里上他们是快乐的,并且提高了一定的生活质量。比如说,以前吃不饱的农夫,现在最起码全家能吃饱了。以前买不起头绳的农家姑娘们,现在能扯上二尺红头绳了。
  但最终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官府,各行各业都兴旺起来了,大头的田赋是没了,但其他税收随着其他行业的复苏而收益颇丰。
  临近的郡州看到丹阳如此不要脸的收粮手段,也不是没动作,徐州的陶谦一听说新任丹阳太守在抬高粮价,就遣了薛礼也来抢购粮食。初时,丹阳长百分之五时,他们还能勉强跟上,后来曹智一下提高到百分之十五时,陶谦跟不上了。陶谦搞不懂这新任丹阳太守这么会有这么多钱,听他的属下薛礼回报,丹阳各县设立的买卖粮食处都是用现钱支付,一手交粮一手交钱,决不拖欠,童叟无欺,所以才会吸引那么多人去卖粮。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通常情况下各县各郡各州在支付给老百姓应得的钱粮上向来都是要拖欠的,有的甚至直接懒帐不还,或是zf跨台干脆消失了债务人,所以老百姓在和官府做买卖时总是提心调胆,基本采取不信任态度。
  于是,曹智就采取现金交易方式,许褚、王平、朴胡﹑袁约和后来到的乐进轮流负责压运大批钱财辗转于丹阳各县。祢衡、杜濩等也都被派往丹阳各县监督各县官员安价安量的收粮,并把收购到的粮食及时运回郡府。
  短短一个月,曹智就收购到了够郡府运作一年的粮食畜备。有了渡过一年免田租税的足够粮草曹智还设想在明年可不可施行〃承包责任制〃。
  祢衡、杜等人当然一时没听明白〃承包责任制〃是什么意思,曹智跟他们一解释,祢衡又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他实在是钦佩自家主公的脑袋,也肯定曹智这颗脑袋和他们长的不一样,怎么老是能想出一些人所不能的想法,还老为那些贱民考虑。如果古代有外星人一说,曹智的现在这帮属下肯定会把曹智当成外星来客。
  祢衡说真要是和那些贱民签订如曹智说的那种契约,只要他们交齐契约上规定的数额,剩余的所得都归那些农夫。这还得了,这不要让那些贱民翻了天了。
  祢衡告诉曹智这是万万行不通的,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曹智的想法独特,但不切实际。最终在一片反对声中曹智不得不暂时搁置这一在他那个时代具有开创历史的伟大政策方案,曹智后来自己想了一下,也觉得在东汉末年提出如此具有建设性政策不一定会成功,因为在现代能成功最起码是在一个完整、统一、和平的国家为前提下,生产力又急需爆发,“承包责任制”才能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而现在的东汉正处在一个分崩离析的开始阶段,zf换届想换床单那样简单和频繁,东汉王朝的臣民日日生活在惶惶不安中。让这样心态的农民签订土地承包责任“合同”,是得不到响应和支持的。
  当然,曹智也不用着急,他知道接下来他大哥曹操也会在三国历史上为经济和农业篇章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屯田令》。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农村合作社
  曹操的此举可说是为东汉脆弱的经济状态起到了起死回生和指示牌似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古代多个朝代都沿用了他的这一做法,只是方法和形式不一样或稍加改变。
  曹智只能感叹着这为青史留名的拉风机会还是要让给曹操来,他现在不是抢风头的时候。
  风头不能抢,实事还是要继续做,通过走访,曹智发现他治下的“人民”,劳动基本条件实在匮乏。
  比如说,去年腊月到正月头里的庐江雪灾,天虽说比往年冷,倒是没怎么波及丹阳,就算有些被波及乡村,百姓仓中多有存粮,所以冻死、饿死的情况还算好。
  然而如今到了开春时节,却轮到农人们苦恼。眼看着去岁秋天种下的小麦苗慢慢随着天气回暖,长势喜人,可这耕地的牛实在少得可怜,到耕田的时候不免就犯了难。主要就得靠人力,父子、老伴、兄弟、姐妹、夫妻等三俩成群只能一起靠人力下田里犁地。可那冻了一冬的地哪里是那么好犁的,前头赤着脚的儿子冻得脸色发青,那腿上都是横一条竖一条的血口子,后头的父亲瞧着心疼,却又没法子,不把这地犁好,怎么种下麦苗。
  也不是村村都没牛,比如在宛陵县某一个村东头一户姓杨的人家原本日子殷实,家里有两条耕牛,也是他们村唯一的两头耕牛,结果那牛棚在某一个半夜里不知怎么就塌了,两头牛一头被压死了,一头趁着月黑风高跑了,估计早相中了那里的母牛,有了机会就私奔去了。
  这杨家本来还靠租牛给乡里耕地有着不错的收益,这年本来还指望着靠这份额外的收入,给自己的儿子讨一房童养媳,现在全告吹了。不但杨家少了一份额外的收入,就是整个村庄都受了牵连,面临无牛耕地,只靠人力的原始耕种状态。
  那么这时是不是应该群策群力,相互扶持共度难关呢?比如说,合资买牛。但中国人的弊病又在此时暴露出来,中国人是从古到今都不愿意团结和相互信任的一个民族,其实整个村或是几户人家可以合资买牛或农用工具,然后轮流使用。也有人想到的,但还没实施,几家人或是整个村庄坐下来一谈,纷纷不欢而散。存在的不信任的地方很多;买回来的牛放置在谁家,谁来出时出力喂养,应该怎么分配耕牛的使用时间等等,都得不到一致的意见和妥协。
  通过几天走访下来,曹智已经完全心中有数,他思量之后,再次大胆提出古代版“农村合作社”建议。
  所谓古代版“农村合作社”,其实就是已村为单位,由村民选出几位德高望重地村老来,由官府牵头、出资买牛、买种子、买农具,对垦荒二亩以上的家庭或个人,官府就免费奖励种子一斗,一年中白借耕牛一月和农具等。所有官府购买的农用物资,都有那选出来的几位村老掌管,曹智称叫他们为“村委会”先在郡府所在地宛陵县实验实施,效果好的话再向全郡推广。
  “白借耕牛,这天下哪儿有那么好的事!”在邓艾管理丹阳期间,管事管上瘾的祢衡又来发表反对意见。
  杜濩一听这话,那眼睛大亮,竟是重重一拍大腿道:“这敢情好,大伙儿不肯开荒,就是为着一时半会没有甜头,又可能荒了熟地,如今冲着那种子和耕牛,开荒的人就多了!”
  这话一语指出曹智这一新想法的最大好处,同时,对于此前提出让农民多开垦荒地实时性需求提供了保证。祢衡只顾着当愤青,竟一时没想到这些,现在转念一想,主公这主意倒是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只是被杜濩在曹智面前抢了风头,使他好生后悔。
  这个提案获得一致通过后,丹阳郡府就在第二日张贴榜文公示这一丹阳郡府令,张贴在宛陵县县衙和城墙处,一时引起老百姓的热议。
  但这时曹智已顾及不了民众的热议,他又为出现的新问题而发愁。因为买粮活动的成功,丹阳郡府一时粮满为患,粮食那么多,如何存放成了曹智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于是郡府斥资另在郊县和城内各建了十座畜粮用的仓库,但还是不够。
  于是,曹智就回调粮价至原有价格加百分之五的水平,放缓收购速度,并且让许褚带三千兵马移驻秣陵,一来加强对这一重要地去的控制,二来移过去一部分军粮。
  因为曹智的第二项改革错施就是对军队的,曹智目前的军队在军纪上的确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和曹智处的久的、惯的这些将领,像许褚就是其中一个,自认为跟随曹智多年,又是土匪出身,军纪散漫得不像话。
  还有半个月后乐进带回的那一万黑山军,这简直就是只杂牌军,乱七八糟的。所以军纪问题对曹智来说现下刻不容缓,曹智首先要学习曹操的做法,严肃军纪。
  有一日,许褚带兵去城郊进行阵法演练,回营时忘记了〃结旗幡止鼓〃的军令,仍然大张旗鼓地进入了营地。第二日,曹智升帐,曹智先是夸奖了几位将领近日军训颇见成效,其中单挑出许褚,说他〃兵卒箭法大见长进〃,故应奖励。当军中主簿在功劳簿上为许褚做了记录。
  然而,许褚正沾沾自喜的功夫,曹智却把脸一沉,问许褚:〃许褚,你知罪吗?〃
  许褚油光郑亮的黑脸上的笑容立即凝住了,他不服气的问:〃我何罪之有?〃
  曹智冷笑一声道:〃哼哼,我会告诉你的!〃
  曹智说罢,吩咐负责纪律的稽查的小吏:〃且把他的罪过当众宣布!〃
  小吏战战兢兢的看看许褚那张杀人脸,再看看一脸正气,半点不像开玩笑的曹智。
  曹智告诉小吏不要怕,大声的把这个不守军纪家伙的罪壮读出来。
  第二百九十三章 全面发展
  小吏在曹智的支持下,便把许褚犯了〃凡回营,结旗幡止鼓〃的军令?〃
  许褚抓着鬓角,满不在乎笑道:〃我还当什么大不了的事呢,大哥就这点小事啊,我早忘了。〃
  曹智一听之下,立时拍桌子吹胡子(虽说曹智没留胡子)瞪眼睛,大骂许褚:〃你个混帐东西,还敢把军纪忘了,来人,把他给我拉出去砍了!〃
  许褚一下子傻了,所有参加会议的将领都傻了,连帐外本来应该听令后进来执行军令的兵士也傻了,不知该进来,还是不进来。进来了,又不知道要不要真执行军令,谁都知道许褚是曹主公的嫡系将领。但看曹智那张可怕的脸又不像开玩笑,营帐内一时静的可怕。
  最后还是跟曹智更早的乐进出来打圆场,乐进说:〃许司马是犯了军纪,但罪不至死,还请主公从轻发落。〃
  其他将领如朴胡﹑袁约等也都跟在乐进后面,劝阻曹智不要杀许司马,让他带罪立功云云为许褚求情。
  曹智其实那是真要杀许褚,他只是要立威和严肃军纪,现在乐进给他铺好了台阶,他当然会顺势走下去。
  曹智转头再次大声责问许褚:〃现在你明白了吗?〃
  还在犯傻中的许褚被乐进一敲手臂,总算醒悟过来,啪的一下跪倒在曹智脚下,哀声道:〃明白了,末将知错了,请主公发落。〃
  曹智遂即再问那小吏:〃他该受何种处罚?〃
  小吏哆嗦道:〃军棍二二十!〃
  曹智听完面无表情的把案一拍,喝令:〃立即执行!〃
  许褚老老实实受了二十大板,咧着虎牙疼了好几天。但有了许褚的示范,所有军士都引以为戒,不在敢拿军纪当儿戏,无论是新旧部属,全军的风貌立即大为改观。
  其次是增添军备,从衣甲到兵器大量采购,并在军队中自己设立兵器铺,采购进原铁后自己打造兵器。
  同时,要求加大火药的制造,在原材料难以购买的情况下,尽量把原材料的采购推广给商户,让他们去为军队到各地采购所需的材料。有利可图的事总有人原意去做的,曹智本来要把这一想法实施在历阳的,但现在丹阳成了他的地盘,那就更方便了。
  曹智并且通过前几场实战经验,对炸药的制造加以了改进。新生产的炸药比原先更长更粗,威力更巨大,并且适用于绑定在箭矢等远距离攻击武器上,进行长距离攻击目标。
  曹智从皖城带回来的那两台投石机也找工匠进行了修复和复制,曹智争取要恢复投石机的规模化生产,用于服务于未来战争需要。并严格要求突出它的机动性,因为古代城池的建造往往会依托一些天险而建,要让投石机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让它有更好的机动性。
  曹智还要求增扩现有军队,即然他霸占了丹阳这块宝地,就要对得起“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的传说。
  于是曹智在他来古代的第一块属于自己的热土上展开了大规模征兵工作,丹阳兵自古以来便能征惯战,吃苦耐劳,有项羽子弟兵之风,所以历来是各路豪强征兵的理想场所。
  曹操就在此地招募过不少兵士,陈温现在的军队中更是有好多兵马都是在丹阳招的,以前周昕霸占着这块好地方,自已因为经费问题养不起太多兵马,也抵制同属扬州的其他各郡太守来他的地盘招募兵马,甚至于不让陈温来这里募兵,这也是陈温非收拾掉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昕死了之后,这块宝地一时成了无主的地盘,不但扬州官员来这里征兵,就连外地的豪强也来捡便宜。一江之隔的徐州陶谦更是趁曹智未到前,在丹阳一地广收兵马。
  陶谦本人就是丹阳人,徐州的广陵和丹阳的秣陵也是仅一江之隔,依靠地缘关系,陶谦虽人在江北,但是仍吸引了不少老乡去投奔他,广陵正是他招揽丹阳兵的好地方。
  现在曹智来了怎么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他在丹阳各地发布命令,不允许丹阳青壮年加入其它部队。也向临郡、州府发出友情提示,未得允许外郡、州府官员不得擅自在丹阳募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