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第4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謇不似其他人那样如此热心于连选连任,“副总统”的位子,根本就是个鸡肋。他很清楚,赵北现在的权势已经足以消灭任何反对派,所谓国会,不过就是一个橡皮图章罢了,就连他的这个“副总统”的位子,他也不想坐了,他宁可在省里做一个省议员,至少可以参与地方自治,虽然中枢现在明显加强了对地方政务的干涉力度,但是对于地方自治,就连赵北本人也是非常支持的,而且这种支持显然不是停留在嘴皮子上,因为赵北曾多次亲口跟张謇说过,对于中枢直接任命的地方基层官员,总统本人是没有多少信心的,只有让地方基层官员对地方百姓负责,他才能真正承担起建设地方、维护地方的职责,这也是地方自治的意义所在。
不过张謇倒也没有幼稚到认为地方政府可以脱离中枢管制的程度,至少,赵北亲手建立的那个“锄社”就是明证,地方毕竟有地方的利益,中枢却要通盘考虑全国,所以,在某些政策问题上,两者可能存在分歧,甚至是对抗,而这,也正是省议院存在的重要意义,它是连接中枢与地方的重要纽带,省长的任命需要中枢批准,他代表的是中枢利益,而地方议员由本省选民选出,他们代表的是地方利益,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一些分歧。
这个制度并不完美,但是至少比满清时候强得多,地方的宪政派也可以利用这个地方自治制度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有利于减轻中枢的政治压力,也正是这个原因,杨度才会一边高喊“总统终身制”,一边却在加强地方自治会的制度建设,现在的江苏是模范省,与此不无关系。
对于张謇现在的心思,赵北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风声,现在总统大权独揽,副总统只是一个摆设,还不如实际上充当着内阁总理的外务总长有实权,所以,张謇才对幕僚说起过,他情愿去地方办理实业。
宋教仁死后,张謇实际上成为国会里宪政派的精神领袖,虽然他的君宪党人出身的背景使他无法取得革命党人的支持,但是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像他这样的状元实业家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这样一个人,赵北当然不会轻易的让他到外地去就职,还是放在身边比较放心。
“张副总统,现在大选虽然暂停,可是终究你的副总统任期是快到了,一旦战争结束,你就不再是副总统了,只是不知,今后有何打算?是否参加总统竞选呢?”
赵北试探着询问张謇,看看对方如何回答。
张謇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我打算去竞选江苏地方议员,造福桑梓。”
“哦?副总统真有此打算?”
赵北更加坚定了以前的念头,绝不能让张謇溜到地方上去,尤其是江苏那种金融发达的地区,这“钱”一旦跟“权”结合起来,那威力足以让人担心,所以,他立即决定拿出那个早就想好的安排。
“副总统一职,确实有些鸡肋,不过张副总统也没必要回地方么,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中枢需要人才,尤其是像你这样的实干家。上次,你主持的那个黄河水电站工程现在施工非常顺利,其中你的功劳中枢是不会忘的。现在中枢打算成立水利署,正缺少一位合适的署长,如果张副总统不嫌官小,中枢可以立即将这个水利署交给你打理,这造福的可不仅是江苏百姓,更是全体国民。”
“水利署?可是统管全国水利建设的?”
张謇心念一动,他早就在关注水利建设的事情,前清时候,他就专门主持过淮河、长江等河流的治理工作,只是由于资金短缺,再加上技术人员匮乏,更重要的是,前清官场的腐朽贪婪,最终使他一事无成,但是现在不同了,一方面,中枢有资金支持,也有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官场虽然依旧不乏贪婪之徒,但是鉴于中枢对于廉政工作一向非常重视,这方面显然也不会成为阻挡张謇前进的障碍。
“不仅统管全国水利建设,而且负责主持全国水利规划事宜,权力很大,并且与兵工署、航空署一样,直接归中枢指挥,其它各部无权干涉水利署的工作。”
赵北点了点头,张謇心高气傲,绝不会听命于内阁各部,所以,他干脆把话挑明,这水利署署长,在地位上与各部总长平齐。
“此事,容我考虑考虑。”
张謇没将话说死,他也有顾虑,他心中还有一丝侥幸,就像幕僚们说的那样,此次中日开战,如果中枢战败,那么,赵北的威望将遭受沉重打击,所以,这“总统梦”张謇倒也没有全部扔到一边。
不过作为中国的副总统,张謇还是希望这一仗能够打赢,不然的话,赵北下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日本的廉价纺织品又将潮水般涌进中国市场,这对于他的实业发展是很不利的。
所以,张謇现在在等待,等着战场消息的传来,而且,他很快也等来了这个消息。
“大捷!大捷!空军初战,就是一场压倒性的胜利!运送侦察照片的飞机已经起飞,今天中午之前就能赶到北京,届时,中枢对战果将有一个直观印象,另外,后续侦察机也已起飞,将对海军的补充攻击进行战果评估。”
张孝准拿着一封电报匆匆走进会客室,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了,将电报呈给总统,然后站在这帮国会议员们面前,颇为得意的宣布了初战告捷的消息。
“空军特遣部队出击数百里,远程奔袭旅顺、大连驻泊的日本舰队,共击沉战列舰一艘,重创战列舰两艘,轻伤一艘,击沉、重创其它大小军舰十余艘!此战,我军首战告捷。”
等张孝准说完,在场的副总统和国会议员们都有些发懵,虽然他们不是军事内行,但是也能听明白张孝准的基本意思,那就是,中国军队已经出击了,而且取得了胜利,这让他们很是意外,他们原以为,既然两国递交了宣战书,那么至少要拉开架势之后再打,但是现在看来,中枢之所以选择在凌晨时分宣战,恐怕是用意深远的。
赵北看了眼电报,他非常高兴,站了起来,举起手里那封电报,扫了眼在座众人。
“诸位!这只是空军的战报,发动攻击的不仅有空军,还有海军部队,相信海军的战果也同样让人振奋。现在,就请诸位前往国会布置,我将于下午在国会发表演说,届时,我将代表中枢政府向国会展示空中侦察照片,并向全体国会议员证明我国军队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民利益的坚强决心。”
第639章 锦州(上)
锦州,位于渤海北部辽东湾西北岸边,雄据辽西走廊中段,在其西部是一连串的低山与丘陵,东部是渤海,其势背山面海,就战略而言,锦州就是控制山海关以北关外与关内交通的战略要地,谁控制了这里,谁就掌握着辽西走廊地区的战略主动权。
自古以来,锦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末年,围绕着锦州的控制权,明军与清军曾在这一带地方进行过惨烈的拉锯战,当清军控制了锦州之后,明军就再也无力向辽西地区发动进攻了,八旗入关之后,对锦州格外重视,在此地驻有重兵,并由盛京驻防将军直接负责锦州地区的防务,甲午战争期间,当辽东半岛失守之后,清廷收拢残兵败将,集中屯驻于锦州一带,目的就是为了阻止日军由辽西走廊入侵山海关,并进窥京津地区。
清末,铁路兴起,连接北京与沈阳的关内外铁路就是由锦州通过,锦州的战略地位更显重要,无奈清廷风雨飘摇,腐朽无能,国家主权拱手与列强,锦州对京津地区的拱卫作用是谈不上了,昔日的军镇迅速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一座新兴的商业城市。
共和之后,锦州因其战略地位之重要,迅速纳入中枢视线,这里很快成为辽西走廊的军事前哨,在锦州以南的葫芦岛兴建起一座可以作为军事用途的商港,平时可作为海军舰队训练基地,战时则可迅速成为海上补给与海上出击基地,如果中国空军与海军能够掌握局部制海权的话,那么从葫芦岛港出发,可以直接跨海攻击辽东半岛西部沿海地区,从侧翼威胁旅顺、大连,并可直接对盖平、熊岳等战略要地实施攻击。
也正是出于以上战略目的地,此次“彰德演习行动”中,中国陆军的参谋部就设在锦州,战略预备队也驻在锦州至新民沿线,一旦前线吃紧,战略预备队就可以迅速沿京沈铁路向沈阳、辽阳一带增援,为了掩护锦州侧翼,在葫芦岛一带驻泊着一支鱼雷快艇部队,可以对辽东湾方向海面之敌实施战术骚扰,牵制敌舰队活动,为空军与海军部队实施联合攻击创造有利条件,为了便于空军部队出击,锦州还修建有四个大型机场,仅就规模而言,与登州机场不相上下,不过由于目前的空军主力仍在登州方向,在锦州机场只驻扎了五个飞行中队,其中只有一个轰炸机中队。
坐镇锦州的是陆军参谋部参谋长蓝天蔚,他的参谋部就设在锦州城里的一座中学堂,自从中枢决定对日开战之后,锦州和其它的战区城市一样,中小学已经全部停课,居民也进行了必要的疏散,此次开战,中枢决心很大,是做好了进行长期战争的准备的,不过目前来讲,战局发展顺利,战争长期化的可能性很低,蓝天蔚决定按照原定战术方案展开进攻。
现在,蓝天蔚正与他的参谋部成员在作战室里举行战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到会的除了一些部队的军事主官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的行政官员,他们将负责协助陆军参谋部动员各地民众,为军事进攻提供可靠的后勤辅助工作,并加强地方治安工作,同时还要承担起一些反谍报任务,现在的东北地区,蒙匪、马匪残余势力仍在待机而起,这些破坏分子很有可能成为日本军部的帮凶,对于这些敌对分子,必须予以清除。
会议是上午九点整开始的,到现在已进行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该谈的已经谈了,该强调的也已经强调了,蓝天蔚也没再罗嗦什么,站起身扫了眼在座众人,然后宣布散会。
会议结束之后,各部队的主官立即动身返回部队,准备按照战术方案展开行动,就在这些军官乘火车离开锦州的时候,从岫岩前线来了一封电报,这是第一军军长周道刚拍过来的,内容主要是汇报目前部队的进军情况。
第一军辖下共四个师,部队序列为:国防军第105师、国防军第106师、国防军第128师、国防军第131师。
其中第105师与第106师是段祺瑞拼命保留下来的“北洋孑遗”部队,第128师则是由原“川南独立师”改编而来,而第131师则是一个山地师,这四个师中,除了山地师战斗力比较强之外,另外三个师只能算是二线部队,虽然105、106两个师号称甲种师,但是仅仅是指官兵的待遇方面与甲种师看齐,至于装备则是远不如甲种师先进了,由此也可看出,这第一军是此次“彰德演习行动”中战斗力排在靠后位置的主力部队。
实际上,第一军扮演的角色是战术佯动部队,这支部队将第一个打响地面战斗,但却不是承担主攻任务的部队,这一点,蓝天蔚心里非常清楚,但是第一军军长周道刚并不清楚。
所以,在给陆军参谋部的电报里,周道刚仍然认为他的部队将是整个地面战役中最关键的部队,因此他又一次向陆军参谋部要求增强一线兵力,尤其是装甲部队,以期一鼓作气突破日军设在岫岩的防线。
但是蓝天蔚既然已经决定按照原定作战方案展开进攻,那么,周道刚的请援电报自然也不可能得到批准,不过为了迷惑日军,蓝天蔚还是决定对第一军加强一些地方部队和革命卫队。
上午的时候,总参谋部转来电报,告之蓝天蔚旅顺、大连战役的战果,蓝天蔚很清楚空军与海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旅顺、大连的日本海军舰队遭到重创,已无法为旅顺、大连的日本关东军驻防部队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按照常理,此时摆在前线指挥官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加强一线兵力,变佯动部队为主攻部队,争取早日拿下旅顺要塞,逼迫日本政府走到谈判桌前,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第二个选择,不加强一线兵力,佯动部队依旧按照作战方案展开攻击,诱使日军改变部署,打乱日军参谋部的全部作战安排,在机动作战中寻找机会将日军增援过来的主力部队一口吃掉,将日本打得更疼,为中国夺取更多的利益。
这两个战术选择从一开始就已经在总参谋部的作战室里进行过兵棋推演,按照总参谋部的意见,第一个选择是“下策”,第二个选择是“上策”,但是另一方面,“下策”却比“上策”更加稳妥,最终总统拍板,以“上策”为制订作战计划之基本依据,兼顾“下策”。
旅顺、大连战役的消息传来之后,陆军参谋部里不少人建议蓝天蔚采取第一个选择,即“下策”,加强一线部队的力量,争取尽快结束战争,进行谈判,但是蓝天蔚在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他决定采取第二个选择,按照原定作战方案进行战斗,即“上策”,这个选择与赵北的选择完全一样。
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蓝天蔚和赵北的出发点也是基本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即使迅速拿下旅顺要塞,日本政府和军部也绝不会就此走到谈判桌前,因为日本国内的压力太大,日本国民中狂热分子不少,日本军部更是可以利用这种情绪煽动继续作战,在旅顺、大连战役中,日本海军舰队遭到重创,几艘主力舰被击沉,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哪个日本政客敢违抗“民意”选择和谈,所以,即使中国军队迅速拿下旅顺要塞,日本政府也多半会选择继续战争,而不是迅速坐到谈判桌前,哪怕列强从中调停。
除此之外,战区的地形特点也决定了这场地面战斗的艰苦性,所谓“速战速决”,并不是说在几天或者十几天内结束战争,只要作战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中枢的战略意图就算是达到了。
赵北和蓝天蔚都认为现在不能加强一线兵力,这是充分考虑到战场形势可能的变化的:
如果中国军队一举攻占旅顺要塞,而日本政府决定全力投入战争,那么,在旅顺、大连已经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