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夺宋 >

第110部分

夺宋-第110部分

小说: 夺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上衙内也免不了折腾,郑怜卿五个人坐那辆车就是衙内折腾的地方,郑素娇、萧瑟瑟、扈三娘三个人轮着侍候衙内,不过苦了郑怜卿,谁撑不住时都叫她,谁让她守在一边来着?春夏秋冬四婢也跟着倒霉。
  到了建康后,衙内先领着诸女回家见老祖宗、父母、二娘三娘、两个亲姐姐,本来安大姐、二姐在隆德府,后来石秀派人把她们弄到了建康,至此一家人又团圆在了建康,安老夫人眉开眼笑,父母也喜欢。
  安贞是建康知府,但在这里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赵佶暗地里派人查探安衙内底子时,发些了河间郑氏与南北舟事的些许秘密,便怀了戒心,这是他头一次秘查一个人,只可惜没查出多少结果,只是怀疑南北舟事私卷了不少本该是属于朝廷的入项,是以他另派了一人来通判建康,此人是他皇族亲系,永嘉郡王向氏的儿子向琛,向琛是身有爵位的朝廷贵族,继其父之后,封为永嘉公,其子向衙内是永嘉候。
  他来建康也没想着久居,是以不携家小,只带了三两个美妾及几个从人,只蹲在这里给皇帝当密探。
  安贞的住处在‘治城’,位于建康宫西南,而通判向琛则居于‘治城’西南不远的‘西府城’,从河间府迁徙至建康的河间郡王又晋封为秣陵郡王(建康曾名秣陵),他则选了东府城做为郑氏一族宝宅的新址。
  建康宫被六座小城拱卫,分别是:建康城西的石头城、西南近处的治城、西府城、正南的越城、东南朱雀门外的丹阳城、秦淮河岸北的东府城;东晋时,西府城是本州长宫的治所和府第,东府城是宰相居处,安贞来迟了一步,他到任时向琛已先来了一步,霸占了西府城,他倒是想占东府城,可惜国丈郑绅先他一步了,安知府只得住小一些的治城了,说起来就属丹阳城历史悠久,但丹阳城毁坏的厉害,便宜了衙内。
  白时中、黄湜、衙内,三个人到建康后就商议转运使司设在哪里,以过一番实地勘察,最终设在了南边越城,黄湜也就提议把市舶司治所也设于越城中,只为了方便治事,而新衙门成立还须筹些款银来。
  要说这转运使司筹款还是比较容易的,它掌一路之财赋,州府地方各衙门无不仰其鼻息,谁敢做难?
  但如今的建康形势又自不同,地方大员沾着皇亲的,安衙内是皇后外甥,居于东府城内的郑绅是皇后亲爹,西府城住的通判向琛又是皇亲国戚,知府安贞还是皇后亲戚,没个惹得起的,白黄二人也头疼的很。
  “……白大人,江南东路之事也难治,建康更是一堆权贵,哪一路也得罪不起,只怕你我束手束脚。”
  夜来两个新吏贪官坐在越城白时中府第吃酒,各自美妾分侍左右,倒也是醇酒美人的蛮应景儿的。
  “……黄提举且莫忧心,你我掌一路税赋大权,何愁刮不到银子?东路下辖七州二军四十二县,单只建康府一地不刮便是了,歇缓几日,我二人便南下各州、各县,建康府治所便交给那安副转运使去坐镇吧。”
  “呃,白大人高论,治所筹备尚须人手钱银、一便丢给那安衙内去头疼,他老子只便在这里当知府,怕也难不住他,我观此人也是个酒色之徒,仅女眷就带了十数人等,且各个都是殊色,一路上却要馋死人。”
  白时中老眼一眯,叹气道:“何尝不是,只这小儿相貌伟俊,生得一付好皮相,妇人见了十有八九心动,起初那三四个骑马的女子,只一眼便瞧出是习武体质的,老夫阅女无数,更知这等女子体质奇佳,腰身有力,蚌丰肉紧,尤是耐提,好端端的货,却都给这个黄口嫩牙鸟毛还未长齐的小子糟塌了,偏奈何不得!”
  那黄湜也是眸中闪亮,忆起呼延姐妹几个的英姿艳态,咂咂唇道:“白大人不愧是花丛圣手,看的半丝不错,我这小妾名唤仙奴,艺班出身,也是一身好拳脚功夫,那腿叉子着实有力,挟将起来也是要命,若蒙大人不弃,今夜黄某愿与大人换妾互狎……”他一路上就想好了这招,用以讨上司的欢心,好多刮银钱。
  白时中望着黄湜左侧女子,模约二十三四模样,容貌妖娆冶荡,媚眼含着丝丝春情,上身翠绿衫子敞着,紫红色抹胸裹着两团硕肉,白花花一片雪肌,仅只瞅着,就叫人心动了,“哈……就依黄提举……只便要换狎,两个便一起换了,我命从人拾掇卧房,今夜我两个把酒且将娇娥戏,来人,备足了浴汤侍候!”
  当白时中在房中欣赏那艺妾赤裸裸表演劈腿献蚌讨爷喜的剧目时,窗外房梁上一双小眼睛正盯着看。
  此人不是别人,赫然是衙内身边打探消息的鼓上蚤时迁,他等等再无其它对话,尽是些淫词贱调的老生长弹也就听不下去,主要是房里真军大戏上演让他受不得了,休看那白时中年过了五旬,折腾起来居然生猛的很,提的那艺妾娇呼急喘的,倒是对榻的黄湜身子偏肥,没晃三二十下就气喘如牛的没了力道。
  “大人老当益壮,下官这趟真也拜服,钦佩之至……”黄湜望着爽美的艺妾,心忖,这贱骚货姓白了。
  ……
  时迁回报了衙内这些情况,衙内便打发了他去歇息,一宿无话,次日一早他便召来了石秀等人议事。
  公孙胜好久没露过脸了,这些时候他在江南举着仗义疏财的名号也没少招集草莽好汉,如今聚贤庄大小头领十余人,精壮汉子上千余,平日这些人也不聚在庄上,分由头领们带着散布在各处做事,凌振的火药坊、冶铁坊、采矿坊,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汉子主要是有饭吃就行,谁给他们饭吃就跟着谁干了。
  公孙胜介绍的几个人都是江湖异人,他从哪挖来的就不晓得了,其中有精擅医术的皇甫坦、王克明,精擅土木建筑的曹南道、李廷湘;江湖好汉庞万春、厉天闰、樊瑞、项冲、李衮;更有江州牢营节级戴宗、书法家萧让、篆刻专家金大坚,其中有几个是衙内耳熟能详的‘梁山好汉’,还有几个是没听过名的。
  除了上述这些人,就是衙内的原班人马了,石秀、石宝、邓怀、凌振、燕青、时迁、关胜。
  在丹阳城中最豪派的丹阳府议事大厅中,衙内与这些聚首,一一盘谈、互相认识,当着这些人衙内也不会提‘神策府’的事,必竟有些人还没考验过,也未做过大事,而神策府内幕非嫡系不露风声的。
  这天午时,南北舟事大船到了建康,李俊、李立、张横、张顺、童威、童猛全回来了,还带来了新的三位水道豪杰阮氏三雄,衙内望着这三个人,心里在笑,郓城县东溪村的晁保正没有了这个人会起事吗?
  事实上不光少这三个人,公孙胜也是七星聚义之一,七去其四,剩下三个人了,不晓得会怎么样?
  值得一提的是关胜的安排,在京中经过宋恽的运作,关胜的实授衔是建康府兵马督监,隶知府堂下。
  关胜也是真的感觉衙内的知遇之恩,他这个人也是义气人,这些日子和燕青、时迁熟了,给他们俩也惯输了一些东西,更听他们讲了衙内在河北山东的一些事,关胜免不了热血沸腾,脑瓜子一热就咬着牙表态要跟着衙内干大事了,还给蒲城的至交郝思文、宣赞去了书信,着他们见信南下,来建康府谋个差事。
  这天晚上,衙内在丹阳宫里又宴心腹诸人,宴散后才把神策府制列图以示众人,参与这次府会的计有:公孙胜、石秀、石宝、邓怀、凌振、燕青、时迁、关胜、李俊、李立、张横、张顺、童威、童猛、阮氏三雄、庞万春、厉天闰、樊瑞、项冲、李衮、戴宗、萧让、金大坚;共二十五人,府会精神也将传达各处。
  “……只因还有一部分神策军主力干将未能亲至,此次府会要议将以秘信方式传达各处,目前粗略统计了一下神策军总兵力,计有隆德府呼延家兵2000人,大名府麒麟庄1600人,郓州独龙庄2100人,博州高唐庄2500人,清风寨2300人,乐寿舟船与啸风口500人,高宠统领的乐寿精锐乡勇1000人,最后是建康府聚贤山庄1000余人,共计13000人,战马两千匹,这样的规模还不足以成事,但已形成了基底……”
  在坐的这些人清楚底子的可没有几个,也就公孙胜、石秀、石宝、水路六将他们几个知晓,别人都不清楚,这时候听衙内这么一说,全都惊震了,原来规模居然宏大到这种地步,怪不得众人敬服衙内呢。
  关胜一向自傲,这时也完全收敛了矜傲之姿,眼眸中也尽是佩服了,如此规模,自已真小看了这衙内。
  “……神策军饷银是目前来说最高的,普通军士月钱3贯,年节别有补贴,将官月钱8贯起步,因衔级不同,月俸也不尽相同,按职级递增,每高一级加3贯钱,只按现有13000人的军饷计,连所有幕僚、将官月俸加上,只此一项每月就达5万贯钱,一年需60万贯,仅是饷银,不计兵械、甲帐其它各项用度。”
  下面一堆人张着嘴望着衙内,一个个有些傻眼了,还有些人不晓得的衙内有多少钱,居然活这些人。
  “……朝廷的负担还要更重,冗吏冗兵每年就要消耗2000万贯,岁入不足6000万贯,再遇灾年,流民四起、匪盗丛生、更要捉襟见肘,即便如此皇帝和权臣们仍就大酒大肉的奢侈挥霍,没钱时便搜刮庶民百姓,逼的好些人落草为寇劫道去,却不懂得大力发展农商、冶铁、矿业、手工、外贸等诸行业……我欲在建康府铺设诸业,以养中原万民生息,惟望诸位齐心一力,与我一道把江南富庶之地经营,共攘盛举!”
  众人轰然应诺,衙内摆了摆手,又道:“……眼下神策府所属之南北舟事所获甚丰,聚银超过3千万贯,除却每年上百万贯的开销,似是赢余甚多,实则不然,诸业待兴,处处要钱,工矿业、冶铁锻钢业、牧马业、农林业、河渠水道清理、造船、造军械、造车等等,所有人等吃喝拉撒、营房、衣物、日常用度,无有一样不和钱说话的,张开口就要饭吃,诸兄,这个家难当啊,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神策府由上至下,自制一套规矩约束各人,触律犯规者,严惩不贷,建府日起,军是军,政是政,相辅相成,又互不干扰,记住本衙内一句说话,任何一次战争,哪怕是局域性的小规冲突,也是政治利益的延伸,如果不能使本府在政治上获利受益,这样的战争毫无意义,举一个简明的例子,前些年朝廷发动的河西之战,耗财巨亿,损命数万的惨胜,虽拓疆千里,但最终朝廷没有任何收入,反而每年要贴补西宁府巨亿的用度,何苦呢?”
  聆听的众人无不露出思忖神色,有的不免的点头,有的还没反应过来,必竟有些人大字不识一个呢。
  “……眼下神策府要做的事就是兴诸业、建基底、练精兵;长江以南之地,一点点扩张,直至完全置于神策府控制之下,也许那个时候,神策大业也就成了一半了,三年有小成,五年便是大成,共勉之!”
  “愿追随衙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公孙胜、石秀、石宝、燕青、时迁、李俊等人先表态,其它人也反应过来,一齐轰诺,“愿追随衙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其声震的房梁落尘,可见威势。
  衙内也颇为满意的再次挥手让众人落坐下来,负手立在案头处,环视众人一圈才道:“做大事的须有大魄力,抛头洒血在所不计,在坐的好多人兴许大字不识几个,无妨,神策府诸业兴时,也自送各位入府治下自筹的‘学院司’‘讲武堂’增长见识,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只看各位有没有心去学罢了,丑话却摆在前头,学不会的别怪本衙内不升你的官,能者多劳嘛,你什么也不会干,只会提着刀砍人,那便当个军士吧。”
  “……衙内,俺现在认识许多字了,咱这神策府都有什么官啊,俺能不能挑一个大的来当?”
  说话的是南北舟事主事之一童威,他这么一说,一众人都哈哈笑了起来,衙内也笑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你有能耐,自有出力的时候,有功便赏,有过则罚,你在南北舟事干了年余,可有不服之处?”
  “俺没有,衙内治事严明,公正,没一个兄弟不服气的,只听衙内一声号令,让俺宰皇帝都行!”
  “你这个浑球,这等话不可乱说,隔墙有耳,念你初犯,下不为例,坐下吧……”衙内笑骂了童威,他则挠着头坐了只是傻笑,也不敢再瞎胡扯了,衙内又道:“……神策府虽小,但也五脏俱全,文政诸业皆由‘幕府堂’统筹掌理,武备军事皆由‘军咨堂’统辖筹划,文治武功,齐头并重;石秀听封……”
  “石秀在……”石三郎慌忙立起,双手抱拳,一双眼也激奋的有些红了,衙内终于草创大业了。
  “授石秀幕府堂都承旨,总领文治诸事……授公孙胜幕府堂副都承旨、策令司司务,授戴宗策令司副司务、协领策令诸事……授邓怀幕府堂承旨、总务司司务、领总务诸事……授凌振幕府堂承旨、工冶司司务、领工冶诸事……授李俊幕府堂承旨、舟水司司务、领舟水诸事,李立、张横、张顺、童威、童猛皆授舟水司副司务,协领舟水诸事……授高宠军咨堂都承旨,总领神策府武备军事诸事……授呼延娇军咨堂副都承旨、协领军情、卫戌、刑法三司事……授石宝军咨堂副都承旨、府兵司司务,领府兵诸事……授关胜军咨堂副都承旨、讲武堂总教习,领操兵演马诸事……授燕青军咨堂承旨、军情司司务;授时迁军情司副司务,领军情诸事……授阮小二军咨堂承旨、海舰司司务、授阮小五、阮小七海舰司副司务,领海舰司诸事……授庞万春卫戌司司务、领卫戌诸事……授厉天闰律监司司务、领律监诸事……授樊瑞刑法司司务、授项冲军械司司务、授李衮车牧司司务……授宗盛、宗昌内务堂副都承旨,领神策府内务……其它诸人未授职者也无须着恼,还有几司主事未定,容后再议,神策府初建,诸多机构还未立起,江南各地州府更须建立诸多分处,统兵主事尚缺员严重,后续当一一安置各位,即日起诸司筹备,各司执事若干,由主事司务从乐寿乡兵二级精锐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