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王娇蹦起来,“忍个鸟的毛,姑奶奶绝计不受狗皇帝的侮辱,惹翻了我,夜入皇宫就摘了他的鸟头。”
莺美拉了她一把,“你且坐下,只你不乐意,当世之上哪个男人能欺负得你?眼下言说大事,以我看是咱们家的衙内正好有了借口谋逆事,唉,皇帝的私欲却要毁了他的江山,只是弑君事大,如何善后呢?”
靖国也慌了神,“是啊,皇帝一死,朝野必呈乱势,派系争斗,势力又重新划分,太子赵桓也非好鸟。”
“扯什么狗屁太子,他只连根鸟毛也算不得,一不做二不休,我家衙内当皇帝是正招,别人我不尿他。”
萧瑟瑟只不说话,她必竟是契丹人,心思还是放在辽国的,不过她也希望自已的情郎篡位为皇的。
靖国道:“我也喜欢衙内当了皇帝,只是、只是觉得突兀了一些,我等一厢情愿,可大宋有多少人愿意?”
莺美蹙眉道:“素娇说的是,不是突兀,是太突兀了,摆明了就是叛国谋逆,难得民心,时机不成熟的。”
衙内哈哈一笑,“不是时机不成熟,是太不成熟了,但这不影响弑君大计,我大婚之日,皇帝必要归天。”
“你心下早有了计较,却不说出来,看我们几个在这里耍宝不是?赶紧些说,我好谋划弑君细节。”霸王娇急不可耐了,“那个狗皇帝,待大婚之夜看我如何收拾他,姑奶奶找一百个悍丑如猪的妇人活活奸死他。”
大该那日整治秦桧的一幕给霸王娇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让她认为,用这招对付男人是比较歹毒的。
事后衙内也知晓了那夜的一幕,若把这招用在赵佶身上,只怕不奸死他就把他折腾的羞愤而亡了。
“……弑君也非是明弑,只是皇帝给了咱们弑他的机会,李师师那处香巢在皇城外,行事起来方便的多,皇帝欲行秘事,自不欲多人得知,那夜也必简从前来,只消将知情者一一灭口便可,无非是梁师成几个太监罢了,事后把皇帝尸身从地道弄回宫去,再做成暴病而亡的假象即可,太子赵桓登基,皇后娘娘变做皇太后垂帘听政,至于其它的事,要看辽国、女真人的动向,即便辽国没有南下侵宋之心,但日后强大起来的女真人未必不会南下掠宋,战乱烽火势必烧到大宋朝来,我眼下一心只想在长江之南立下根本,便是划江称帝,另立一朝也非不可,反过来说,谋不谋逆都是小事了,重要的事项是要夯实南方的基底!”
五个人又密谋了一番,次日,晨时,衙内正在宅院里耍太极拳时,飞燕匆匆来报,“衙内,石秀回转了。”
石秀亲自去了一趟大名府,搞来了梁中书好些罪证,衙内大喜,亲自在厅堂里与石秀说话,飞燕着人端上茶水点心之类,细叙良久,衙内最后道:“……三郎,我看你还是先下建康府吧,皇帝欲在建康新立江南舟事,还叫我把南北舟事吞没,哈……我水路称雄之日不远矣,你南下首一个任务,就是廊清江南东路之宵小流寇,能用的留用,不能用的斩,公孙大郎在建康筹措已久,想来班底子也厚实,我乐寿精锐又在建府屯集,与折、种两家子弟一起的那个韩世忠是员猛将,知军事,通武略,可重用,你莫闲置了他!”
“三郎得令,如无其它事项,我今日后晌便动身南下了,衙内以为然否?”石秀立起身来应着话。
“嗯,你自带着军情司的几个人去,有事可以灵隼传书与我,江南之兴,便要东路建康拓展吧!”
……
正午时分,郑居中出现在了靖国夫人府,每次靖国府派人请他时,他便知有新的动向了,这次他领着心腹万俟卨,在衙内没开恩科前,他还敢斜瞅一眼安家小郎,但如今就差远了,人家安衙内不光是恩科状元,眼下更是翰林侍读,不知眼红死多少人,万俟卨深感背靠不实,比安家小郎差了十万八千里还多。
午宴时,万俟卨给打发到了客厢吃小灶,正席上哪轮得到他来坐?除了郑居中,还有宋恽、衙内、靖国夫人,当衙内把一沓子从大名府拿来的帐目册子一一呈给郑居中后,他不由拍腿叫好,“梁中书完蛋了。”
后晌,郑居中就匆匆入宫面圣,只说这些帐目册子是无名人投在他府中的,只是来人不肯示姓,怕被梁中书谋害,如此瞎编了一顿,赵佶看过那些册子后大拍龙书案,“……好个梁中书,真乃刮财能吏也,蔡京过个小寿他便孝敬十万贯之多,难怪蔡京权倾朝野,只怕他一年入府银钱比朕这国库还要丰盛吧?”
“梁师成,传朕口谕,即可抄没蔡京府第,掘地三尺,看看能挖出多少银两来?真气死朕也!”
梁师成苦笑道:“禀陛下,只怕迟了,蔡京往苏州养老,离京已有三日,据闻,出京时满载数十大车。”
赵佶眼都绿了,又拍书案,嗔目道:“听朕口谕,着御龙东直营精锐骑军追他回来,腐臣贪首必惩不怠。”
梁师成接令去了,其实他也吓的不轻,都搞不清郑居中把什么东西献给了皇上,居然大翻蔡京老帐,实则矛头直指大名府梁中书,看样子河北东路的大权郑系也想拿下来,传了令谕之后,梁师成派人秘召王黼,两个人在宫中秘会了一刻钟,梁师成告诉王黼,赶紧找合适的本系吏员,看看谁合适出大名府拿权。
王黼想了想,哪有个合适的人?倒是开德府的梁弼成合适些,但此人只瞅着河东,河北他都不想看。
郑居中这番又立了功,赵佶负着手在龙书案前逛了两圈,“郑爱卿又替朕分了重忧啊,该当赏赐,爱卿忠心为国,朕心甚慰,翰林院拟旨,授枢密军使郑居中翰林学士衔……”郑居中感激零涕,叩首谢了隆恩。
翰林知制诰张邦昌慌忙领旨奔出,梁师成在时,他永远没接旨的份,梁师成不在时才轮到他露脸。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人,进士出身,历任编修、侍讲、直学士、知制诰,后来他还当过几天皇帝。
这夜,郑居中在他府上盛宴安衙内,这番能兼领翰林学士之衔,也全赖安家小郎进献帐目册子之功!
第148章 神策府初立
政和四年家历七月初二,赵佶居然领着安衙内微服去了张商英府第,商英罢相多年,如今已七二岁高龄的张商英仍旧骨格硬朗,气色红润,赵佶突然微服入张府,实是受了蔡京巨贪的剌激,而自已在蔡京怂恿下巨耗内库款银,这些年真没少挥霍,眼下再瞅瞅府库所剩未几的银两,他就愁坏了,何人能治财?
商英当年劝皇帝节俭,勿兴木土耗资,结果惹恼了赵佶,将他罢去,现在想来,当初做法太儿戏了些。
而眼下文武百官正缺个压阵的老资历重臣来坐‘门下侍郎’的位置,赵佶问安衙内时,他便推荐了张商英,衙内有他的用心,张商英一惯被郑居中、何执中所忌,如今这两个人都是参知政事,又有够腌臜,不捡个有些能力的人物镇一镇,只怕不用一年就把大宋折腾垮了,那时衙内南方大业只怕还未底奠呢。
出于种种考虑,衙内认为张商英是最合适的人选,赵佶也想不出谁比他更合适,之前确也认为蔡攸能担重任,但其父蔡京暴出巨贪之丑,赵佶心下深忌,蔡家人,不可再重用了,父性子承,蔡攸能好到哪去?
也曾考虑过把候蒙提至‘门下侍郎’的位置,但这个人太耿直,诸位权臣皆对其有看法,难领朝班。
张商英闻蔡京罢相,也是从衡州赶回京观望风向的,他倒没想过自已会再一次被赵佶重用,但偏偏赵佶就来了,君臣相见,张商英老泪纵横,跪拜叩见皇帝,多年前被罢的怨气,也因赵佶的亲临完全消尽。
“……爱卿平身说话,朕重整新政,欲授老卿家重任,当年决事轻疏,朕心下也甚为不安啊!”
“臣愿为陛下肝脑以涂,鞠躬后矣!”张商英差一点没幸福的晕过去,我居然还有再相的这一天?
其实是形势所迫,赵佶搬他出来压压阵罢了,说起来门下侍郎一衔堪为百官之首,其余职衔虽也兼领参知政事,但排位还须按‘三省六部’权职来排定,至于翰林学士兼领参知政事者,则以资历排位了。
赵佶又引荐了翰林侍读安敬给张商英,张商英也听过安衙内之名,心里思忖,莫不是复出与此人有关?
想是这么想,但又觉得安衙内位卑言微,不可以左右皇帝,抛开这个念头,便在府中盛宴谢恩。
后晌,衙内回了宅子,燕青来禀,军情司诸人经过这些日子做训,基本掌握了司规和驯鸟秘术。
“小乙,这些人要盯紧了,驯鸟秘术乃是绝秘奇技,这伙人的忠心一定要拿牢,各人家小统统在建康安置,以去其后顾之忧,晌银亦加倍,要从脑子里植入忠贞信念,《讲武堂》教义中有一卷《思想》,尤要重讲,灵隼奇珍,亦要多加培殖,切不可使其绝种,此一方面你可多向萧夫人询问,我军情一系皆倚灵隼。”
燕青应诺,又道:“……衙内,说穿了驯鸟不难,只是司规秘码难记,众人皆不识得几个大字,如今可苦了他们,但月余日子下来,一个个也勉力可为,以衙内预期二月为限,小乙以为军情司可于各地安插了。”
“甚好……这个月勤加做训,月末便安插下去,但与隆德、河北诸处贯通了联络,一切便如臂使了,我这里拟一份名单,你另挑精明干练之士传信各处,务于本月末前着众人来京聚首。”衙内随后入了书房写下一份名单,交给燕青后打发他走,又转进书房埋首撰册,江南基业初建,正是百废待举,不列细则不行啊。
夕阳西下时,一魁伟大汉牵了匹马来自安宅门前,他一路打问总算寻见了衙内的住处,此人五绺长髯,卧蚕眉,单凤眼,青纱幞头,一袭灰袍,马鞍桥得胜钩上挂着一柄青龙偃月刀,乍见,似关公再世一般!
叩开了安宅大门,那人拱手做礼,“蒲县关胜求见安衙内,此为呼延知府引荐书信,烦劳转呈!”
门子一见此人气势不凡,忙把信引递了进去,并将关胜先引入宅内,一并将他马匹也牵了入来,自有信引,只怕是来投靠衙内的,引进来也是没错的,须臾,飞燕由中进院出来,亲自引了关胜入中进院落。
衙内已在楼前石阶处守候,遥望大刀关胜,心下不由喜悦,岳父还真会推荐人才,这关胜本是河东路蒲县治下一小小武吏,虽在县境内颇有名声,但外边却不见名传,呼延庆上任隆德府,重视武事,选拔良将,这蒲县关胜居然勇夺魁首,武勇之强,让呼延庆也大为佩服,又想到自家女婿用人之际,便荐他前来。
而关胜也闻得衙内大名,更知这衙内背后有好靠山,跟着必然后贵,要比窝在小小蒲城有出息的多。
“蒲县关胜给衙内见礼,久仰衙内盛名,今得呼延相公荐举,故入京来寻衙内谋个差事……”
相公一说是民间对一干权重官吏的尊称,呼延庆是河东路经略安抚副使,也堪当‘相公’这一称谓。就算不堪当,下面的人要恭维,非这么称呼,谁也没甚的法子不是?主要呼家将还是威名久著的世家。
“原来是蒲县关胜,哈……小可曾与博州两位团练使单廷珪、魏定国聚首月余,他二人也曾在蒲城履任,多与足下相见,只说大刀关胜武勇过人,精通兵书战策,不想受我准岳丈信引来此相见,幸甚!”
关胜也认得单魏二人,忙谦逊几句,当下就随衙内入了厅堂落坐,两个人聊的甚欢,夜宴时,衙内着人叫来了燕青、时迁,又给关胜引见,莺美、霸王娇也都陪坐,这番算把关胜拢定了,衙内也不会一开始就和他说什么大计,日后他自看得清大势,这个人物自已要带到建康去,以防将来事变他投在别人阵营。
次日,衙内领了关胜去见宋恽,然后由宋恽出面,替关胜安排新职,目的地就是江南建康府了。
又两日,张商英出任门下侍郎一事轰动了朝野,政事堂一众大佬都跌了下巴,任谁也想不到张商英能复出,而老张复出的第一桩人事议案上就保荐了李恪非,此人一直在朝中为官,只因与赵挺之是儿女亲家,故受蔡京排挤,结果多年窝在礼部未得升迁,政和初,张商英罢相,离京时李恪非在十里亭为其饯行,这些年也常有书信来往,算是私交不差的,前几日李清照返家探父,言明处境,李恪非不胜唏嘘,替女神伤。
哪知李清照回了家的第二日,安衙内就到访了,还直接向李恪非求亲,李恪非便知女儿一路得衙内眷顾,只怕早有了私情,当下也就应许了,那夜在李府吃酒时,衙内询问准岳丈李恪非,朝中哪个资老望众?
李恪在心下数了数,就道出了张商英,事实上张商英罢相时太学生们也曾闹腾过,但没甚结果罢了。
张商英复起后,李恪非又是头一个去恭贺他的,当下说起自已准姑爷前几日曾问自已那个事,张商英忙追问他姑爷是哪个?他便说是恩科状元、翰林侍读安文恭,又说这些日子常侍圣上左右,正能说些话。
张商英想起赵佶微服至府,只带了安衙内一个人,至此也就知晓自已复出原来真是受了安衙内之荐。
如今六部权重了,各部除了尚书,群吏猛争左右侍郎之位,六部之重又以吏部为首,而吏部尚书何执中曾与商英有隙,而商英不欲何执中独掌吏部大权,故荐礼部员外郎李恪非入吏部出任左侍郎(第一副职)。
何执中本欲拉拢郑居中抵御张商英的擅越,哪知郑居中这一遭竟赞承张商英的保荐,其实郑居中也无奈,之前靖国夫人关照过他了,只说李恪非属‘后系’吏员,郑居中自不敢因一已之私而违背郑皇后心意。
李清照也为自已这么快就成了安家的准媳妇感觉羞涩,衙内耍的好手段,回京没多少日子就折腾出了情由,不光他自已成了恩科状元、翰林侍读;把新准岳丈李恪非都弄到了吏部左侍郎的位职上去,其实衙内更懂的他迎奉皇上心意,他能更精细的揣度出赵佶心里想什么,是以能把张商英搞出来坐阵仕林尊首。
最痛苦的是蔡攸,他本是使相之位的赫赫权臣,如今没了实授,仅安抚了个翰林学士,他再次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