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影帝李小龙-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龙数次遇险后,便携带双节棍防身。李小龙知道双节棍的厉害,所以不轻易出手。若遇敌,他往往是击打得身旁的器物纷飞,或把树绞断,以吓退敌人。万一不成,他就击打敌人的四肢,而绝不会袭击头部或身躯的要害处。
现在,美国的不少州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拥有双节棍。原因是有些美国青年看过李小龙的功夫片,或耳闻双节棍的威力,也玩弄起双节棍来,结果酿成人命,遭公众舆论的谴责。
双节棍再厉害,也敌不过枪的威力。李小龙的对头惧怕双节棍的威力,就以枪暗杀。最险的一次是1966年在纽约街头,一个身份不明的枪手向李小龙射击,子弹擦着他耳际呼啸而过。
莲达劝李小龙带枪防身,遭到李小龙拒绝;他说:“带枪护身,还算什么功夫师?”
李小龙靠的是大无畏的勇气,以古老的功夫与持枪的黑社会歹徒相搏,自然也有侥幸的成份,但李小龙每次都能化险为夷,逃过劫难。
李小龙常以轻松的口气,向朋友叙述他足以令人骇异的险遇。朋友说李小龙是个“吓不倒、打不垮的人!”
第十一章 演艺生涯 峰回路转多磨难
所带的弟于皆是名人,收费涨到每人每小时250美金。且了私宅,买了新车。春风得意,风流倜傥,不断跟漂亮的姑娘演绎浪漫故事。莲达的豁达宽容,又使这些娟丽之极的姑娘自惭形秽。他富有了,却又空虚,因为他在好莱坞的事业徘徊不前。苦恼而又自负,于是夸下海口:“我会成为美国第一个片酬最高的东方超级巨星!”
1965年,李小龙终于实现了进入好莱坞拍片的梦想。
随着《青蜂侠》在电视网的连续播出,李小龙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他不仅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功夫大师,而且还是一位性格鲜明的功夫演员。李小龙走在街上,常会有白人小孩冲着他叫喊他所饰的角色“加藤”,并且比划加藤的武打动作。这使得李小龙很兴奋,证明他演的角色受到美国白人社会的关注和欢迎。
当然,最为轰动的,要数美国西部的华人社会。好些个城镇的唐人街把李小龙特邀去,或为开业的商店剪彩,或在慈善募捐活动中表演功夫。他们要求李小龙扮成《青蜂侠》中加藤的模样,身穿黑衣,头戴鸭舌帽,脸套黑面罩。
另外,旅美的日本侨民也不会忽视李小龙的知名度,因为片中的加藤是日本人。他们同样要求李小龙扮成加藤,并且说几句简单的日本话。
莲达说李小龙,你都快成了广告明星了。
李小龙有些飘飘然,因为好莱坞流行一句话:看一位演员有没有知名度,就是看有没有人请他做广告。
虽然要他说日本话使他感到别扭;虽然活动的规格不算高,聘请他的老板不算大,所给的酬金亦不算多;但毕竟有人请他。
跨进了好莱坞的艺术殿堂,第一步就演活了一个角色,以后会片约不断,从电视到电影,从配角到主角,从普通演员到明星演员。
——这是初入好莱坞的李小龙,为自己描绘的理想前景。
李小龙的理想最终是实现了,但不象他初想的一帆风顺。进入好莱坞,展现在他眼前的并非是一条洒满阳光的坦途,照样有险谷悬崖,荆棘丛生。好莱坞的竞争,同圈外的世界一样激烈。这就是进入好莱坞的演员只有少数成为明星,而大部分名气不大,甚至默默无闻的原因。表演素质不算差,后来做过美国总统的里根,直至离开好莱坞,充其量只算个二流演员。
最早向李小龙提出忠告的,是《青蜂侠》的助理制片人查尔斯·费西蒙。李小龙在拍片中,跟导演常常闹矛盾,制片人威廉·社西亚又不经常在现场,因此,常是费西蒙从中调解。
李小龙对费西蒙颇有好感,俩人也比较谈得来。在20世纪福斯公司摄影棚拍片时,俩人常呆在一起,并且一道共进工作午餐。在餐桌上,费西蒙对李小龙提出一些忠告,要他把好莱坞看复杂些,把自己将会遇到的困难想多一些。当时连续剧的放映效果渐渐看好,兴头上的李小龙自然听不进这些。但李小龙还是听了其中的一点——关于他功夫的发展问题。
李小龙是以武道作为他毕生奋斗的事业,但他又酷爱电影。李小龙是个熊掌与鱼都想要的人,只是有时会遇到先要哪一样的问题。李小龙决定先专心致志从影,因为武道经过数年的努力,已有相当的基础,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力去实施。机遇对一个演员来说太重要了。现在既然机遇有了,就应牢牢抓住不放。功夫自然也是要勤练不辍,但只是作为副业,一旦成为好莱坞的巨星,再竭尽全力发展不迟。
李小龙跟费西蒙说,他准备关闭他的武馆,一心做职业演员。
费西蒙很吃惊地看着李小龙。李小龙的想法过于幼稚,做一名职业演员谈何容易?最大的障碍或许不在于他的功夫和演技,而是他的肤色和种族。费西蒙没指破这点,他知道李小龙的火爆脾气和敏感心理。费西蒙说:“为什么要关闭武馆?那是你武功的基点。”
李小龙说:“武功在我身上,只要付租金,我头一天关了,第二天又可租一个地方开起来。”
费西蒙问他,是不是手头遇到麻烦?他指出:你的武馆可以照开下去,但不是开设每位每月收费20美金的班,而应该去从事私人家教,每小时收费50美金。
李小龙说:“这是《天方夜谭》。”费西蒙问:“就你的功夫,你不觉得那样的收费太低廉了吗?”费西蒙讲了个故事,有幅19世纪美国普通画家约翰的油画,挂在他后代的客厅,曾出价2千美元都无人问津,后来他家律师送至著名的纽约拍卖行,经估价后,以2万美元的起价竞拍,最后以10万美元成交。
李小龙说:“你的意思是收费高,反而具有吸引力?可哪来这样的傻瓜?”费西蒙说:“有钱有身份的人,是不愿屈尊上那样的功夫班的,他们才不会在乎多几个钱。象好莱坞,这样的人多得是。自从看过你饰的加藤,他们渐渐对东方功夫产生了兴趣。”
李小龙茅塞顿开。他立即明悟费西蒙所说的“那样的功夫班”是什么意思。李小龙的收徒原则——只要爱好功夫就行,从不计较对方的职业、身份、肤色、民族。李小龙从不歧视黑人或地位低下者,但他的公正和好心往往又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原本就是犯罪团伙的成员,有的学会了功夫去做欺诈斗殴之类的坏事。李小龙总想把他的武道向白人社会推广,白人的反应总不似有色人种热烈。有一次,一个白人青年带女友兴高采烈来报名,见武馆里有数个黑人学生,他一言不发,扭头就拉女友走了。
李小龙不得不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白人社会不承认他的功夫,就等于整个美国不承认他的功夫。
李小龙的武馆,从未有过一个富豪或名人学生。李小龙出身于富裕的粤剧名角家庭,可赴美后,却是默默无闻地从洗盘子干起。他鄙夷傲视富人名人,他同情怜悯穷人和无名小辈。然而他又毫不掩饰他渴望成功、名扬天下的野心雄心,他要使他的功夫传播美国,他要使陌生的“功夫”(KungFu)二字,在美国家喻户晓。
李小龙同样面临另一个严酷的现实:在美国这样传播媒介极发达的社会,名人效应尤其重要。招收了一个名人学生,其影响超过一千、一万名普通学生。
李小龙做出痛苦的选择,停办未满期的功夫班,他以退学费的形式遣散学生,作的解释是他拍片太忙,无暇进行教学。有两名学武心切的拉美裔学生恳求留下,说他们学费照付,不需要老师另抽时间传授,只是在老师每日练功时,呆在一旁观看模仿着学。李小龙摆摆手,说:“对不起。”
这两名学生失望地走了。李小龙帐然若失,默默的,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
李小龙这才发现,功夫班的停办,,意味着他赴美后开放式的教学法的结束,这种方式,有利于普及,而难以提高。中国古老的带徒方式,却能保证“名师出高足”,或“严师出高徒”,因为他们择徒极严。有的武师,为了验证弟子根器之优劣,或者是对武道、对师父的忠诚,要让弟子苦等10年之久,才正式收其为徒。
当初,李小龙为推行开放式的教学法,曾跟保守的华人武师发生多次纠纷,并演变成生死存亡性质的比武。现在李小龙却要将它轻易抛弃,回归到带徒的老传统上。李小龙同时又觉得,他将要实施的计划,跟传统的带徒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择徒择才择德,现在的他却要择钱择名。
李小龙当时极矛盾,处于两难全的境地。
李小龙来到雪伯灵的发屋,请雪伯灵为他拿主意。雪伯灵愣了一瞬,他奇怪李小龙怎么会有这么多古怪的想法,李小龙从来都是敢说敢做,雷厉风行,从不曾优柔寡断过。
雷伯灵呵呵笑了起来,说:“你早该这样做,收费昂贵,跟你功夫名师的身份相称。我早就不赞成你那样收学生。就这样好,趁机让那些付不起高学费的黑小子、穷小子滚蛋!”
雪伯灵的话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和等级歧视。好莱坞的人,几乎个个都这德性,李小龙不觉为怪,但他问道:“如果一个穷人或黑人,头发长了想理发,而又凑不够理发的钱,你做理发师的该怎么办?”
雪伯灵捧腹大笑,他觉得曾为他功夫的老师,功夫上堪称大师的李小龙,想法有时会比3岁的小孩还幼稚。雪伯灵说:“来我这里的都是上等人,我手艺精湛,设施豪华,收费昂贵他们却乐此不疲。掏不起这个钱,去肮脏的低档发铺;还去不起,就买一把剪刀自己剪去;连剪刀都买不起,就任其生长做野人——这就是美国的法则!”
李小龙回到家里,跟莲达谈起雪伯灵。莲达平静地听着,末了,莲达说:“雪伯灵说得对,因为,这是在美国。”
李小龙先后在美国呆了十多年,一直未脱去美国人眼中浓郁的中国味。其实,香港是个接受西方文化很快的地方,但李小龙在香港,没有独立谋生过。他的思维及观念,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的武学哲学典籍。李小龙同时又接受了不少美国的东西,因此在中国人看来,他又太美国化。
李小龙的思想始终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游离。莲达曾这样评价过李小龙,在美国人眼里,他始终是个中国人;在中国人眼里,他是个黄皮肤的美国人。
神通广大的雪伯灵很快为李小龙介绍了第一位好莱坞影业的学生史蒂夫。史蒂夫是个明星级的演员,他擅演硬汉:西部牛仔、警探、强盗、体育健将,等等。他的骑术非常精湛,也擅西洋拳及西洋式剑术武术。李小龙看过不少史蒂夫的影片,不佩服他的演技,但佩服他的潇洒动作。无独有偶,史蒂夫看到李小龙饰演的加藤,一下子为他的东方武技着迷。
雪伯灵安排他俩人见面。俩人几乎没什么客套,立即到雪伯灵住宅外的草坪比武。这是因为李小龙按东方武师的惯例,要试试弟子的功底,以便量才施教;而高傲的史蒂夫未必就认李小龙为师,若李小龙功夫不行,他才不会屈尊为徒,这倒不是吝音学费。
结果,李小龙连续三次将史蒂夫打倒。李小龙没使出惯用的拳打脚踢,而是将他扫倒,以顾全史蒂夫的面子。史蒂夫输得心服口服,他相信李小龙在拍片中使的是真功夫,而他自己的功夫只适合拍片,而不宜实战。
史蒂夫成为李小龙授业生涯的第一位“名人”学生。
史蒂夫是个大忙人,并且缺乏学东方功夫的耐性,因此,他跟李小龙的“师徒”关系没有维持太久,在以后的交往中,他们的关系亦不算密切。但是,史蒂夫却对李小龙事业的发展,起过关键性的帮助,不言而喻——史蒂夫是个名人。
名人是记者追踪的目标,是大众关心的焦点。史蒂夫还不算好莱坞的顶尖明星,但足以引起公众舆论的关注。
史蒂夫第一次去李小龙的武馆,就有数个记者闻讯闯进去采访拍照。史蒂夫很生气地要撵记者出去。李小龙也认为采访会干扰他们专心致志授武练功,停了下来,准备下逐客令。
聪明的莲达却说:“按照东方武道的教义,练功时是不能怠慢客人的,应以礼相待。”莲达很有礼貌地将记者引到一边,回答记者的问题。其实,东方武道哪有这样的教义?武师授武练功最忌外人观看,唯恐家传秘诀或绝招泄露。
“好莱坞影星跟中国武师学艺”的新闻及照片出现在十多家报纸上。文章以过半篇幅介绍史蒂夫,对李小龙只是蜻蜓点水点了两下。照片的角度也是极力突出史蒂夫一人。
但实际效果,却是把李小龙给突出了。因为史蒂夫已经是明星,屈尊拜一名中国武士为师,不会为他锦上添花。而对李小龙却是不一样,读者会想,连武艺高强的史蒂夫都肯拜他为师,这位中国人的功夫那还了得!
李小龙的功夫已经得到美国武术界权威人士的承认,但那不算数——美国公众还未承认。当时,武术在美国不热门,而电影,有谁不看?电影明星的影响是全国性的、国际性的,能量无限。不久,李小龙有了好些来自好莱坞影业的名人,这使得本该出名、不可能埋没的李小龙,如愿以偿脱颖而出。
在李小龙门下投师学徒的的好莱坞名人有赛里方、詹姆斯·高宾、利马荣、詹姻斯·加纳、史达灵·施里芬、温特勃等等。
李小龙原以为,只要进了好莱坞的大门就可以步步登高,不等《青蜂侠》拍摄完毕,来自各大影业公司的片约会如雪片飞来。结果并非如此,就是有过第一次合约的20世纪福斯公司,也没有立即履行第二次合约,使得李小龙产生被束之高阁的危机感。
好莱坞群星灿烂,强手如林。别说是刚刚崭露头角者,就是卓越、资深的演员,也都有淹没的危险。至于匆匆过客,或昙花一现者,亦屡见不鲜。
幸亏有这些遍布好莱坞各业的名人功夫学生,才使李小龙在好莱坞慢慢站稳脚跟。由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