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演义-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锏墓摹R虼怂乓灾亟鹣虺录锰淖饨枋杆医⒋チ鸥劢釉怂牟慷印K簿砸惶煲灰挂话侔耸嗬锏男芯俣龋崆案系角罩荩牟慷映俗笛赝驹獾焦膊秤位鞫拥南鳎帕旱缆菲翟馄苹担逄觳抛吡怂陌倮铮酱锴罩菪《淮保闳康艚斯簿姆魅Γ蛉撕褪郧Ъ频目ǔ岛臀镏嗜勘还簿瘢抟蝗寺┩洗厮憔。酵防词恰芭饬私鹎终郾薄O衷冢说胶D瞎碌海殉闪斯飧怂玖睿稳ズ未樱挂钭谌屎筒肯吕次呋械秸馐亲约阂簧凶畲蟮某苋琛Hヌㄍ澹芬驳P慕槭宜阏耍蝗ヌㄍ澹植桓市牡胶M夤拍脑⒐睿虼怂祭聪肴ィ晕蘖疾撸?谟址强删昧糁亍趟荚都壮珈凰祷埃氡厥悄谛拿苤刂兀薮犹钙稹1闼档溃
“我再过一天返港,与张向华等联络商谈组织第三势力的问题。不知健公还有何吩咐?”
“你走吧!”白崇禧喘了一口气,没说什么。
第三天,程思远仍乘他包的那架小型飞机飞回香港。黄旭初不愿再在海口呆下去了,便以到香港找法国驻华使馆代办处办理去越南的签证为理由,与程思远同乘一架飞机,直飞香港。临行前,黄旭初握着白崇禧的手,问道:
“健公,下次我们在哪里聚会?”
“桂林榕湖边的白公馆!”白崇禧毫不含糊地答道,“中华民国要复国还得从两广复起!”
“多保重!”黄旭初什么也不愿再说了,他觉得白崇禧的话,不再是当年那个小诸葛的神奇预言,而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垂危病人的呓语。
黄旭初去了,时人称为李、白、黄的桂系军阀集团头目,从此星散,天各一方。
海口外有密密的椰林和排排木麻黄树,冬日的海滩上,海浪拍打着黄金似的沙滩,发出单调的哗哗声。红日西沉,海水由蓝变黑,鸥鸟贴水飞舞,寻觅晚归的渔船抛弃的碎鱼烂虾。但是,海天之间,竟没有一点帆影,海滩前不见一艘渔船,饥饿的鸥鸟叽叽咕咕地叫唤着,在海面惊慌失措地乱飞。
海滩上,幽灵似的有个漫步的人影。他头戴黄呢大盖帽,把脖子缩在拉起的黄呢大衣的领子里,两只手伸到呢大衣的两个口袋中,海风拂动着大衣的下摆。海滩上,留下他踏出的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不明内情的人,准会认为这是个行将跳海自尽之人,正在打发着他一生中最后的日子。
白崇禧在海滩上已经哪踢了半日,他内心的芒闷和徬徨,实与跳海自尽的人死前的心理极为相似。但是,白崇禧绝不会跳海自杀!他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已经一败涂地,绝无东山再起之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是他一生带兵、从政的座右铭,败而复起,屡仆屡起,这便是他几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
黄旭初和程思远走后,蒋介石又连连来了几封电报,催他赴台组阁,电文亲切,充满感人之意。罗奇又整天来向他游说纠缠,陈济棠、薛岳、余汉谋等人,闻知老蒋要白赴台组阁,对他的态度也大大改变了。原来他们不过把他看成是一位落魄的桂系头目来借地盘栖身的。从前,桂系势力煊赫之时,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盘,对李、白不得不怀敬畏之情,而今桂系已败落到无家可归,前来哀求他们收容,陈济棠等可就再也不买李、白的账了。因此白崇禧逃到海口,大有寄人篱下之感。现在,李、白的势力虽已败落,如果老蒋要重新启用白崇禧的话,则桂系有复起之可能。陈济棠等为着将来的利益着想,对白崇禧一反冷落而为热情,甚至薛岳还特地邀请白崇禧驱车同去巡视他在海南经营的“伯陵防线”。他们对白优礼有加,大有将他尊之为党国第二号人物之势。白崇禧那心又狠狠地动荡了一阵,在这个世态炎凉的世界上,没有兵,没有权,便没有一切,叫他不带兵,不当权,就是要他不要再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有一天夜里,李品仙单独来见白崇禧,李品仙悄声说道:
“健公,你对去台湾拿定主意了吗?”
白崇禧摇了摇头。李品仙又道:“我看,老蒋派罗奇来催健公走合,是想委以重任。但是我们和他斗了这么多年,不知他此举是否出于至诚,健公切不可贸然飞台,不如让我先去走一趟,把老蒋的底摸一摸,如果他真心诚意要重用健公的话,就去,否则,我们再投别处也不迟。”
李品仙这话,正中白崇禧的下怀。白崇禧是个热衷于权位之人,他盼望能到台湾去出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但又怕老蒋算旧账,正在徘徊之中,李品仙自告奋勇赴台为他摸底,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可是,他又没有料到,李品仙已和罗奇暗中勾结在一起了。当年,白崇禧率李品仙的第十二路军北伐到平、津时,蒋介石为了搞垮桂系,利用唐生智出面收买旧部挤走白崇禧,李品仙当时不但不帮白崇禧的忙,反而趁白出走,暂代了白的总指挥职务,等候他的老上司唐生智前来接事。二十年后,李品仙又重演故伎,再一次出卖了白崇禧。这一点,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连做梦也想不到会落入圈套。李品仙到台湾见蒋介石后,不久便函电交驰,说蒋请白组阁实出于至诚,可赴台无虞。罗奇又每天来催促,陈济棠和薛岳也不断打电话和派人前来打探白赴台之日期,以便设宴欢送甘白崇禧决定明日乘飞机直飞台湾,重新与蒋介石合作,共商反共复国之大计。夏威见白崇禧决意赴台,不便劝阻,便借口需先到香港安顿家眷,于前一日搭乘一架便机,飞到香港去了,从此寓居香港。白崇禧独自一人,心情有些郁闷,便到海滩上来漫步。
海天茫茫,暮色深沉,鸥鸟已经无影无踪,海风在无休无止地刮着,海浪在不知疲倦地奔腾跳跃,海和天已经融成一体,一片混沌迷离。白崇禧的双脚在机械地运动着,虽然明天就可以到台湾了,可以重掌党国中枢。但是,不知怎的,他的心魂总有些不定,方寸无法收拢。忽然,李宗仁迎面走来,大声疾呼着,劝阻他上飞机。“去不得!去不得!”象是桂军将士发出的呼喊。一会儿,是蒋介石在台北机场迎接他,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列队迎候,礼极隆重。他眨了眨眼睛,眼前除了无垠的海滩和黑沉沉的大海,什么也没有,那呼喊声乃是大海发出的涛声。他有些踟蹰不前了。他觉得自己似乎正往那沉沉的大海里走去,将被海浪席卷、吞噬。
蓦地,李宗仁从海滩上奔来,紧紧地把他往大地上拉,而蒋介石却从海中钻出来,拼命将他往海里拉,他们都相持不下,拉得他手足疼痛。白崇禧再也按捺不住了,仰头向苍天大声呼叫着:
“介公!德公!你们永远是我的长官呀!我白崇禧一生只有两个长官啊!”大海涨潮了,卷起无数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浪头,扑打着白崇禧军大衣的下摆,他跌跌撞撞地走着,本能地逃避着海浪的扑食……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十日,白崇禧由海日直飞台北。蒋介石给他的并不是组阁出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的待遇,而是把他摆在和软禁中的张学良相似的地位。他幽居台北,军阀混战中驰名天下的小诸葛,从此湮没无闻。
后记
《第一个总统》出版后,有人问我:“你写孙中山,是否与他沾亲带故?”这个问题,在有关谈创作的文章里,已说过了,这里不必赘述。现在,又有人问我:“你写桂系,是否与李、白、黄沾亲带故?”这叫我怎么说呢?我家原属广西百寿县,与李宗仁先生老家树头村相距仅三十余公里,中间隔着一座高耸的金竹坳。我的舅舅早年投入桂系第七军,抗日战争中,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其后,又率部在河南与日军血战,桂柳会战中,参加过桂林保卫战。1949年底,舅舅奉白崇禧将军之命,率部退入越南,后辗转去台湾。直到今年五月,才有幸回归故土探亲,与我母亲团聚。这样说来,我与桂系,是既沾亲又带故了!记得大约是1949年底的某一天,李、白部下的桂北军政区司令官周祖晃将军率残部由桂林退到百寿县,我曾在县城旁边的校场岭上,看到过坐在草地上的桂军士兵,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号称能征善战的桂系军队。
当然,仅凭以上这点历史渊源关系和见闻,是写不出一百余万字的《桂系演义》的。
1959年4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一次茶话会上说:“近百年来有代表性和反映社会情况的典型人物、家庭和家族的情况就值得看,看看他们如何存在、发展和衰亡,有人说将袁世凯、蒋介石等几个家族写成小说不下于左拉的作品。那些典型人物,所代表的社会死亡了,本来也会死亡的,但这些事迹可以记载下来。一个社会总有它的代表人物,这是必然,至于谁来代表,这是偶然。……要勇于暴露旧的东西,‘五四’时代就提倡叛逆精神,一个人的转变也不是偶然的,……暴露旧的东西使后人知道老根子,这样就不会割断历史。”周恩来总理的这一席话,可以说是《桂系演义》这部书创作动机的发端。在写作《第一个总统》时,我曾花了许多时间搜集和研究孙中山先生与桂系关系的史料。但是,《桂系演义》这部书的写作乃至成书,却是由漓江出版社的陈肖人同志一手促成的。肖人同志既是位著名的作家,又是位有胆识的出版家。《第一个总统》的上、中两卷书刚出版,他便与我签订了《桂系演义》的出版合同。由签合同到完稿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其中参与写作和修改五十余万字的《第一个总统》下卷又用去一年。这中间我没休过一个节假日,除了外出查阅史料、采访有关人士及考察山川地理,没有停过一天笔。
我生在农村,长在乡下,自幼听过许多历史演义和传奇故事。上学后,又特别喜爱历史课。上初中时,我曾被历史老师讲述的翼王石达开的故事深深感动,至今仍不忘那把在大渡河边展现过的“翼王伞”。小小年纪,便萌生要写一部太平天国兴亡史。当然,这个狂妄的愿望,至今也没有实现!1962年夏天,我在桂林广西师院附中高中毕业,当时不知从一本什么书上看到过:战士、医生、流浪者这三种人,最有可能成为作家,书中还列举了许多中、外著名作家的出身和经历为例子。我当时被书中的观点深深地打动了!对学医我没有兴趣,当流浪者又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不允许的,供我选择的便只有当战士这一条路了。我便毅然报名当兵。学校领导和我的老师们见我的文科成绩优秀,一心要我报考名牌大学,但我没有按受他们的劝告。仅离高考只有半个月时间的时侯,我搭上一列满载新兵的闷罐子火车,悄然离去,连父母亲也不知道。为了当作家,我失去了取得大学文凭的机会。在军队里当了近七年兵,摸爬滚打,我的军事技术,只有在后来写作《第一个总统》和《桂系演义》时才真正派上用场。特别是在《桂系演义》里,大小战争写了数十次,倒也感到顺手。因为爱好文学,写得几次失去提干的机会,1968年底,我复员回桂林时,孑然一身,不仅作家当不成,连找个工作也不容易。几经辗转,我到了桂林电表厂,当了一名月薪只有三十八元的二级工。本来,如果我好好干,从头学起,凭我的本事,起码可以混上一官半职,弄个科长或者更大的官儿当当;也可以复习功课,报考大学,弄一张时下吃香的文凭。可是,我却又“贼心不死”,抓住文学的“衣钵”不放。1980年后,我开始“不务正业”,七年的时间,写出了七本书(有的系与他人合作)。《第一个总统》还获得了198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这是在获奖的图书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文学虽然搞上去了,可是其他方面的东西却几乎丢光了。我没有职称,也没有一官半职,工资自然也不会高,想起来不免感到有些惶惑!所幸桂林电表厂领导和党委对我搞文学创作还很支持,给我创作假,工资也照发,使生活得以保障。我的妻子则不但承担了全部家务和儿女的养育,还挤时间为我抄写了以百万字计的书稿。没有这两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是无法完成这几百万字作品的!在《桂系演义》的写作过程中,还得到国内各级政协及李、白两先生在海内外的旧部的支持和帮助。中山大学历史系民国史专家邱捷同志,在百忙之中给我提供了桂系在广东及粤系将领的有关史料。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邢凤藻同志,在病中坚持看完了《桂系演义》上册初稿几十万字,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我的老战友、原广西军区党史办公室主任张武同志,向我提供了他多年来亲自搜集的有关李明瑞、俞作豫两位先烈及俞作柏先生的珍贵史料,可惜的是,他没有看到本书的出版就病逝了。在此,对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同志、朋友和先生们,表示由衷的谢忱!
《桂系演义》是一部史传性很强的小说,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应该把她称作历史小说还是传记小说。对此,我衷心地期待得到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及广大读者的指教。
黄继树
1988。7。29于桂林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