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这就是我 >

第5部分

这就是我-第5部分

小说: 这就是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你不鼓掌,说一声“不好”,拂袖而去罢了。我心一横,牙一咬,出丑现世就出丑现世这一回!
  决定了破罐子破摔,反倒有些放纵不羁的亢奋。随即不假思索地说:“我就唱支歌吧。”说完,胸一挺,头一仰,眼一闭,也无伴奏,也不定音,嘴一张,就旁若无人地高歌起来—
  山中的凤凰为何不飞翔,
  山下的红花为何不发香;
  谁能引得凤凰飞,
  谁能浇得红花香?
  《山中的凤凰为何不飞翔》是故事影片《凤凰之歌》的主题歌,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支抒情歌曲。唱了几句,发现观众的情绪很不错,就越唱越来劲,越唱越痛快。等我唱完最后一句,场上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听到有人在叫:“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这时,自始至终在场观看的校团委陈书记从人群中快步走到我身边,拍拍我的肩膀,连声称赞说:“唱得不错,唱得不错。”
  陈书记是南昌下放干部,共大白云山分校创办后,他一直担任校团委书记。他爱好文艺,能拉一手好提琴。我生平第一次得到一位大领导的赞扬,心里甜美得不知什么似的,嘴里也不知说什么好。正在我脸红心跳不知所措时,只听见陈书记接着说:“以后找一个机会,我们搞一次全校文艺晚会。到时候你来唱,我给你伴奏好不好?”
  本能爱好的事情,一旦时机相宜,就会无所顾忌,只求一试为快。对陈书记的提议,我当然满口答应。一个落魄学生,能在舞台上昴首挺胸,尽情歌唱,校团委书记站在旁边亲自为我伴奏,这是何等的露脸,何等的荣耀?这样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我岂能错过。
  没隔多久的一个周末晚上,由校团委组织的一次文艺晚会就在离校部不远的垦殖场礼堂举行。这里是白云山文工团排练和演出的地方,舞台的前后左右都挂了幕布。整个场面气氛热烈,活泼,欢畅。
  演出前,陈书记见我穿得太破旧,安排人给我借了一件合身的新衣服,还用他自己的梳子给我把头发梳得平整光洁。我在镜子里一照,发现自己比平时帅气多了。
  轮到我们的节目了。主持人报幕后,我和陈书记分别从舞台两边上场,走到舞台中央会合后,同时向观众行了一个鞠躬礼。然后陈书记试了一下琴音,我清了一下嗓子,陈书记就横跨一步与我拉开一点距离,接着微微向我点了一下头,意思是问我准备好了吗?我也轻轻地向他点一下头,意思是我准备好了,可以开始。这一连串动作起始于瞬间而又从容大方,一气呵成而又流畅自然,全都是陈书记的精心编排。
  随即陈书记把小提琴架到左肩前面,经验老到地拉响了前奏。音乐一响,我顿时兴奋起来,随着音乐的节奏,我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台下灯光都已关闭,一切都显得模糊而又柔和,也听不到一点嘈杂之声;台上,彩灯闪烁,晶莹亮丽;身旁,陈书记的琴声悠扬,沁人心脾。第一次置身于这样高雅堂皇的环境中歌唱,真让人心旷如海,神怡似仙。此时此刻,仿佛这世界上除了我,除了我的歌声,再无别的存在!我完全陶醉在舞台的氛围和歌曲的意境之中。
  其实我当时并没学会几支歌,因此我唱的仍是《山中的凤凰……》。经过几天排练,又有提琴伴奏,今天重唱这首歌,无论是歌喉的发挥,演唱的效果,以及自我感觉,都比那天在班上偶然一试大不一样。当歌曲进入第三部分,那行云流水般的旋律向我传递着无限的优美,那鼓舞人心的歌词感奋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仿佛又进入了另一种境界,精神更加振奋,歌声更加激越—
  层层的乌云难把日月挡,
  重重的高山要把路来让;
  凤凰凤凰快展翅,
  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张!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张!
  直到我唱完最后一个音节,觉得我已经用自己的心声把我积压的所有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的时候,我的歌声便嘎然而止!台下随即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为回报观众的喝采,我又唱了一曲,才意犹未尽地步入后台。
  参加这样一次文艺晚会,对别人来说也许只是一支插曲,小事一桩。而对于此时此地的我却如枯木逢春,旱苗遇雨。这春雨给我生命的荒漠注入一股清泉,使我的青春的枯枝萌发新芽。我好象觉得,我的精神世界豁然开朗起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取代了原来的压抑和忧郁。我又好象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比人差,自卑自惭没有道理!
  对于自己心态的变化,我冷静地审视着,不敢轻易地加以肯定。因为我知道,孤芳自赏,盲目乐观,将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然而,此时的我,无论是在别人眼中还是在自己心中,已难以找到否定的依据。
  真是奇怪,心情一变,好象周围的一切都变了,看上去就是那样的舒心惬意。天还是昨天的天,昨天的印象是混混沌沌,平淡无奇;而今天却是艳阳高照,碧蓝如洗,举目仰望,让人心旷神怡。地还是昨天的地,昨天一路坑坑洼洼,杂草丛生;可今天却是草绿树翠,花繁叶茂,映入眼帘,美不胜收。人还是昨天的人,昨天好象个个都是峻目冷面,酷如霜雪;可今天却是和气亲善,礼貌文明,点头一笑,犹如故友新朋。
  我明显地感觉到,人们开始对我刮目相看(后来,白云山文工团借我参加歌剧《刘三姐》的演出,我扮演剧中的李秀才一角,又受到好评,更让我在师生中人气大增)。这之前,如果我不主动与别人套近乎,人家是不会理会我的。现在,有不少同学开始接近我,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
  打那次文艺晚会之后,连我后面的那两位同学也常会与我谈笑,此时我仿佛觉得他们根本就没欺侮过我。那两次偶然的举动只不过是我在非正常心态下的一种非正常感应而已。
  特别欣慰的是,此后老师们也开始关注我了。上课时,有的老师的目光常会投向我,做作业或是测验时常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现场给我一些指点和启发;批改我的作业,不仅打勾打叉,错了的还会详细指出错在哪里,并会详细列举演算方法和过程;后面还会写上批语鼓励我或指示我的努力方向。有的老师偶尔还会叫我到办公室给我“开小灶”。这些都是过去所没有的。
  同学的和谐相处,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特殊关照,给我营造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开启了我的智慧之窗。最重要的是从此树起了我的自信和自尊。这时我才体会到,一个人的自信和自尊是多么重要。有了它就有了精神支柱,心里总是感到踏实,大脑总能保持清醒,言行总是觉得成竹在胸,各种功能好象总是处于最佳状态。
  过去,我真有点害怕走进304班教室。总觉得自己是这里的多余之物,占着教室的位置,却不能体现教室的功能。现在,只要听到上课的铃声,就好象听到美妙动人的音乐,双脚就不由自主地踩着“音乐”的节奏步入教室,轻松地,不无快感地聆听老师讲课。在这种心态下听课,效果大不一样,记忆力感觉特好,老师讲的大部份能听出一点门道,听不懂的也能留下一些印象,供课后细嚼慢咽,理解消化。一个学期后,我的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
  对于学生的进步,最敏感的莫过于老师。此时我仿佛觉得,几乎每个科任教师都把我看成了能够体现他们教学成果的最佳人选。因此他们在我身上费的精力就非同一般。上课时,教室里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连问几个同学,有的不能回答,有的回答不够准确,有的回答不太完整。最后,老师就会和颜悦色地说:“金成同学,你来说说看。”有前面几个同学正反两方面的启示,有这么长时间的思考,我理所当然地回答得好些。这就少不了老师的一番表扬和鼓励。我心里明白,我这是占了个大便宜啊!我更加明白老师之所以给我这种“特殊待遇”的良苦用心。
  在老师的精心点化下,我听课的感觉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有时甚至连老师讲课的某些纰漏也听得出来。有一次竟把一个年轻的物理老师开拆得面红耳赤。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真是少年意气,太幼稚可笑了!好在那位老师不但没有计较,反而对我更加关照。以至分别二十多年后,他仍对我印象在心,并曾给过我一次很大的帮助——这是何等高尚的师德啊!
  此时对我的关怀和重视来自各个方面。连校部这一年也破例发给我一套本不属于学生享受的棉衣裤,更让我穿在身上暖在心。
  我置身于春意浓浓、关爱有加的环境之中。虽然身体还那样羸弱,却每天都觉得兴致勃勃,精力充沛。在极具激励效应的呵护下,我求知的欲望如日中天,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不久,我的学业跨入了全班前列。
  四年的学习生活很快过去,我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老师的培养和同学的帮助,一九六二年七月,我终于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
  第三章 初出茅庐 第一回
  三、初出茅庐第一回
  我们在共大就学,正是国家最困难时期。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一九六一年上级突然通知:共大白云山分校停办,学生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只有沮丧和痛惜!准备卷起那床破被,扛起那只破木箱回到当年难以谋生、现在依然如故的家乡去继续那为挣几个工分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事业。
  然而,不知为什么,在我们正要动身踏上归途时,上面又戏剧性地来了另一道指示,说共大暂不解散,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我酸楚的心突然得到了抚慰,连日紧绷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现在毕业了,与其说为之高兴,不如说因此忧愁。
  虽然这一批毕业生人数并不多,就我们一个班共六十一人。可老师说,国家困难,很多正规大中专毕业生都没有工作分配,我们就更不要作什么指望了。我又一次面临回老家的命运。这是我最不情愿的。
  接学校通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踏上了回家的路,剩下的已为数不多。我嘴里不说,心里真希望学校能把我留下来,干什么都行,再苦再累也比回堎下强。
  最后一批学生也走了,我果然被学校留下了。先是安排在学校新办的造纸厂劳动。新学期开学以后,有一天学校突然通知我参加择师考试。
  原来共大白云山分校没有被撤消,在校的学生就要继续上课,林学系需要增补一个专业课教师。而当时的许多干部和老师都在干体力活。听说需要增加老师,就有不少人找校领导申请这一岗位。因此学校决定以考试的方式择优录用。
  参加竞争的都是知识分子干部,只有我是唯一的一个刚刚毕业的乳臭未干的学生。这对我来说,犹如初出茅庐就正面迎“敌”,而且对方都是具有较高学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强手。其中还有一位是在南京林业大学进修两年后刚回来的青年教师。我想,要赢得这步入社会后的第一回合,还真需要有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按学校规定,每个参选者必须通过两个关口。第一关是每人备一节专业课试讲。由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听课后评议优劣;第二关是实地操作,由专业课老师主考评判。两项综合优胜者中选。
  我备的是《测树学》中的“径阶”一节。我毕竟是初登正堂,越临近上讲台心里越紧张。我便想了许多理由来镇定自己——我是刚毕业的学生,不象他们势在必得。即使没被选上,也不会丢了面子;我能与国家干部,国家教师同台较量,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为自豪。该知足了,不必紧张,别跟自己过不去,也别跟他人过不去……。
  可是,心里还是老会掂量,这第一回合对我来说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能被“择优”,岂不又上了一个台阶,对我今后的发展肯定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既模糊又清晰的东西总在脑中萦绕,尽管想了许多理由来放松自己,但是由这种求胜之心带来的一丝紧张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当我走进教室,见宋景隆校长、朱世熹主任及很多老师都在坐,心里在瞬间就变得难以控制。但是,我毕竟不是当年的我,如今的我比这更大的场面也多次经历过。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心理更成熟,胆子也更壮,临场应对的能力也今非昔比。
  我不慌不忙地登上讲台,先把手里的讲义和教具放在桌上,不紧不慢地抬起头,不卑不亢地扫视了全场一眼,然后模仿正规上课的架式,说了声:“上课”。这几个动作是每个教师走进教室后,正式讲课前的必经过程。我凭着一个文艺爱好者得天独厚的优势,演绎得自觉从容流利。目的是为了平抑紧张的心情,为后面的正式讲课作序。
  我的这一表现好象让所有听课的人感到有些意外。本来按正规上课的要求,老师说一声“上课”后,下面就有班干部叫一声“起立”,然后老师行一个礼,说一声“请同学们坐下”,再开始讲课。可是今天来听课的都是各班学生代表,大概系主任没有安排这一细节。当我突然说一声“上课”时,竟无人按常规呼应。而我的“上课”二字一出口,就顺理成章地等着学生的这一声回应。在僵持的一刹那,林学系的周主任马上示意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学生叫了一声“起立”,教室里就听见一片“哗啦”之声,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我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了一声“请同学们坐下”,接着就正儿八经地开始讲课:
  “今天我们讲‘径阶’。”随即我在黑板上工工正正地板书“径阶”二字。
  有了这个过程,我的心境已调理得静如止水。随后的讲课不仅自我感觉良好,学生的表现也让我感到踏实……
  试讲过后,实际操作是考我的罗盘仪,平板仪测绘。这是我刚刚学过的,操作程序了如指掌,在很短的时间内没费多大劲就轻易过了关。
  第二天,学校就通知我担任林学系三0一班的《森林测量学》教师。我人生的地平线上仿佛露出了一缕耀眼的曙光。这时我才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