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世界--凡人软哲学-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的“达人”精神,也是智者的画像。但是大志者追求人性的荣耀,更进一步寻求突破极限,这是大志者的自信。自信者首先是智者,研究规律,然后利用规律、操纵规律、甚至创造或打破规律。认识规律、顺应规律是中上水平,操纵规律是更高境界。
自信对于成就事业,特别是大事业,非常重要。自信如手,无手则入宝山而空归。我们来看看司马昭灭蜀过程中,自信心所起的关键作用。
【昭欲大举伐汉,朝臣多以为不可,独司隶校尉钟会劝之。乃以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未有衅,屡陈异议;昭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谕之,艾乃奉命。初,钟会以才能见任,昭夫人王氏言于昭曰:“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及会将伐汉,西曹属邵悌言于晋公曰:“今遣钟会率十万余众伐蜀,愚谓令单身无任,不若使余人行也。”晋公笑曰:“我宁不知此邪!蜀数为边寇,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众方蜀不可伐。夫人心豫怯则智勇并竭,智勇并竭而强使之,适所以为敌禽耳。惟钟会与人意同,今遣会伐蜀,蜀必可灭。灭蜀之后,就如卿虑,何忧其不能办邪?夫蜀已破亡,遗民震恐,不足与共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会若作恶,只自灭族耳。卿不须忧此,慎勿使人闻也!”】在司马昭选帅决策的过程中,自信心是作为主帅选定的最关键因素来考虑的。钟会人品的缺陷,没有妨碍他成为主帅。钟会以其自信心,领导诸将,消灭了蜀国。当然,最后也确实如同司马昭所料,钟会也为思归将士所杀。
六祖惠能是佛家自信者。五祖选接班人,神秀和尚应聘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惠能和尚接着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从佛法的角度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人心如同明镜需要经常打扫才能明亮,而六祖则敢于突破这个规律,直接跳入到禅宗见地。更明白展露惠能自信者本色的是,他明确提出: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法华”指《法华经》,在佛教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对于这样一部广受崇拜的经典,六祖敢于说,心迷就被法华经所左右,心悟则左右法华经,这是典型的自信者。
曹操的自信,在他讨平西凉一战中表现的非常突出。马超、韩隧乃西凉精锐,与曹操刚开始几次战役,数次大败曹操,几乎使曹操丧命。马超、韩隧已经使曹操狼狈不堪,但是西凉增援还在不断涌来。一般情况下不会让敌人增援这么顺利汇合,但是曹操却不但不阻止,而且敌人每一部增援到达辄有喜色,这种违反一般规律的做法大家都不知道缘故。曹操越发故意与马超、韩隧相持以吸引西凉增兵,同时离间马超、韩隧的关系,最终击破西凉。事后,诸将问,为什么违反常规使西凉招集更多增兵,为什么西凉兵增多反败?曹操说道:“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我们从中看到一个操纵规律的自信者。
再看坚韧。
坚韧是一种无以言状的力量。
奠基于智慧之上敢于操纵规律的自信,意欲突破的是极限,故而时常面临恶劣的考验。环境的艰险、众人的怀疑,足以动摇大多数人的自信心。自信者在突破极限时,经常会处于一根稻草就改变结果的境地,此时,自信者最可靠、最值得借助的力量,莫过于坚韧。坚韧是一种力量。
坚韧可以赋予柔弱的水滴以力量,击穿坚硬的石头。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坚韧者胜利。拔河比赛,双方在开始总是胶着在一起,当双方相持的时候,甚至一个儿童的加入就会改变胜负,此时坚韧耐心的一方慢慢就会获得力量,一旦这个力量开始打破平衡,另一方很快就丧失信心、放弃抵抗,迅速崩溃、兵败如山倒。官渡之战,双方矛盾斗争到最紧要关头,坚韧者胜,但须具体分析,否则为莽撞:此时,绍众互不相能,且绍拥大众与曹相对半年而无它计,力战之策略明,邵众人内斗、绍又不得要领,曹操持之旷久,绍必内溃。总之,坚韧的力量不容自信者忽视。自信者有了雄心,辅以坚强的耐心和意志,坚韧持久,胜利就可期待了。
历史上有非常多的事例,印证了坚韧的作用。激烈冲突的双方,坚韧者胜,退却者败。在对双方力量清晰判断后,最终坚韧者胜。刘秀派吴汉击灭盘踞巴蜀很久的公孙述一战中,汉军之坚韧所起的作用显露无遗。
【公孙述困急,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财物易聚耳,不宜有爱。”述乃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以配岑。岑于市桥伪建旗帜,鸣鼓挑战,而潜遣奇兵出吴汉军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蜀郡太守南阳张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以挑敌。冬,十一月,臧宫军咸阳门;戊寅,述自将数万人攻汉,使延岑拒宫。大战,岑三合三胜,自旦及日中,军士不得食,并疲。汉因使护军高午、唐邯将锐卒数万击之,述兵大乱;高午奔陈刺述,洞胸堕马,左右舆入城。述以兵属延岑,其夜,死;明旦,延岑以城降。】退却者败,在司马懿和曹爽的权力斗争的事例中,特别使人印象深刻。司马懿诈病,解除了曹爽的戒心,趁曹爽随魏主出城狩猎之机,假借太后之命关闭城门、占据武库,控制了都城。同时派出使者,劝降曹爽。此时,曹爽所处的形势其实比司马懿还要有利,但曹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选择了投降,还梦想“不失作富家翁”,最终被司马懿族灭。当时司马懿封城之时,曹爽的智囊桓范设法逃出城外告变,并极力劝说曹爽抗击未果。这个过程被详细记录下来,值得品味。
【范至,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发四方兵以自辅。爽疑未决,范谓羲曰:“此事昭然,卿用读书何为邪!于今日卿等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且匹夫质一人,尚欲望活;卿与天子相随,令于天下,谁敢不应也!”俱不言。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羲兄弟默然不从,自甲夜至五鼓,爽乃投刀于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范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豚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败到底,还求富家翁。即与人斗,而不坚韧,其败可知,无怪乎桓范要哀叹:曹爽连猪都不如!
可能众位凡人此处又笑了,怎么不识数了?明明说就一个品性,看来看去还是两个,一是自信,二是坚韧。其实原来也想分成两个品性,可是这样文章结构不太好,所以硬是把它们两个拧成一个,也找了一个理由给自己下台:自信才能给坚韧以理由来坚韧,坚韧才能给自信以鼓舞来自信,没有自信我不相信能坚韧,没有坚韧哪能体现是自信?所以二者不可分。另外,自信还得提防懒惰。思想上懒惰了,容易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僵化、固执,不再随时应对、思考事物的变化。这样,事物的彻变性往往就会给自信而固执者以打击。“守株待兔”就是最有名的讽刺“思想懒惰”的寓言,懒得考虑研究事物的变化,僵化的自信终究成为笑话。所以,强调自信还得同时坚韧,“坚”者耐心持久,“韧”者随着变化而响应、有弹性。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提倡自信坚韧的主要目的,其实是想提高我辈抗打击能力。毕竟,变蝴蝶不只是大事业,而且是挑战每个人极限的大事业,其过程凶险异常,心理素质不过关,可能光吓都给吓死了。
第七章 战略,捕捉矛盾的能力
战略素养是外握方策能力的第一步。
战略总给人以神秘感,它能起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确确实实可以让人感受到它的威力。有的人一直都在失败失败,然后突然最后就赢了,有的人一直在胜利胜利,然而最后却失败了,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战略这只看不见的手操弄的结果。关于战略的书籍太多了,但是以凡人的眼睛来看,老是云遮雾缭。可能战略太重要了,高人们又想赚钱,又怕凡夫学会了也变高人,总之不愿意把它讲得清清楚楚。讲一点遮一点的,反而搞得我辈更加糊涂。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还是老办法,从基础看起,先看看战略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事物的变化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想让事物停下变化的脚步,就如同螳臂当车。不可能让事物的变化停下来,同时又要驾驭事物的变化,这正是战略的用武之地。在处理事物的过程中,习惯性地先从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成功驾驭事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方法就是战略思维。战略的用意在于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那么战略思维就是驾驭事物变化至为关键的第一步。
战略思维一定是考虑变化的,没有变化,也就无需战略。
战略思维首先要极尽全力来看清楚事物变化的趋势。如同一驾飞奔而来的马车,想要控制它去想去的地方,在没有看清楚它的轨迹、快慢的情况下,贸然冲过去,就会被撞得粉身碎骨。要看清事物变化的趋势,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纵目”,想尽办法看得远一点。乘坐飞驰的汽车里,想看清楚外面变动的景物,只能向前看远一点才行。战略就是纵目远眺的。关于这点,我们青铜器时代的老祖宗都知道的很清楚, 他们创造了战略家最好的画像——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纵目青铜面具”。
纵目远眺,所见必然既宽广又深远,这样给战略思维带来很引人注目的特征:全局性、前瞻性。全局性使得战略思维可以识别事物局部的意义。随便参观一个电器开发现场,都会看到各种元件凌乱拼凑、电线像乱麻一样相互缠绕的场景,使人完全没有头绪。这时候如果总设计师讲解一下,使人了解了开发整体之后,训练有素的人马上就会豁然开朗,原先混乱的场景突然变得井井有条,对每个电线或元件的作用就有相当的认识。这就是全局性带来的作用。同样,前瞻性使得战略思维可以识别事物发展阶段的意义,进一步达到预设事物发展阶段的作用。比如当年毛泽东、朱德上井冈山,具有战略思维素养的人,愿意长远来看事物变化的趋势,当时就会领悟到,上井冈山可以说是一个从城市到乡村的转折起点。不管这种转折是对还是错,这在当时其实并不是很容易可以判断的,但至少有战略思维就会意识到它有重大意义。对于很多没有理解上井冈山意义的人,就不会重视这么一个小事件,会把它当作一个小差曲对待甚至抵制。前瞻性对于理解事物发展阶段的意义不可或缺。
日常生活中,处理有些很简单的事情,都要涉及战略思维。比如,排队问题。当排队买东西时,假设有两个队列。一般首先会“纵目远眺”,发现有两个队列,其次观察两个队列的特点,预测哪个队列更快,然后做出队列选择,这其实就是战略思维。如果没有战略思维,可能根本没有发觉有两个队列或研究队列特点,就立即进入某个队列,如果运气不好排错了队,只能捶胸顿足了。
其次,战略思维是在对变化趋势认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角色和目标,这是战略的最核心工作了。战略一词,经常与远景、策略等纠缠不清。他们之间确实关系紧密,但是有必要作清晰的划分,否则不利于战略思维。比如战国时期,魏国伐韩,齐国君臣在讨论这件事时,就把战略和策略纠缠在了一起。
【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成侯和田忌讨论的是对韩国“救还是不救”,是战略问题。齐威王和孙膑在默认救韩国的基础上,讨论的是“早救还是晚救”,是策略问题。这样一个高层会议,实在是应该先充分讨论是否救韩国,把救和不救所带来的国际变化以及由此对齐国的利益影响研究清楚,然后再讨论如何救或如何不救的策略问题。对战略和策略区分清楚,利于更有效地集中精力进行战略思维。战略和策略的界线有时候确实非常微妙,但一般说来,战略研究的是干什么,策略研究的是怎么干。
实际上最需要战略的,最能发挥战略的作用的,是那些复杂事物的发展。战略思维需要纵目远眺,但到底远眺什么?复杂事物的发展,涉及大量的、细致的内外联系。想要看清楚所有这些联系的变化和趋势,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极目远眺的战略,不可能用心于遥远的细微之处,只能从若隐若现的变化中,洞悉事物未来发展的梗概。达到这种洞悉,一点也不神秘,甚至不一定困难,常人都可以成为战略家,其中的关键就是掌握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尽量撇开各种干扰,把注意力聚焦在冲突上。没有涉及未来的冲突而去设定目标,只能称之为愿景,不能称之为战略。看不到冲突的愿景,表现出更多的乌托邦成分。战略这个词的“战”字,本身就形象说明了战略与战斗、竞争等的不可分离的关系。
战略在确定未来干什么时,是聚焦于要投入到什么矛盾冲突中去这个问题。面向冲突是制定战略的基本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有其深层次的根据:冲突是影响事物发展重要而剧烈的联系,而战略所顾及的所谓事物发展的梗概,其实就是事物变化重要和剧烈部分,所以战略以面向冲突为出发点,是再自然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