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同事
作者:孙莉
内容简介:
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在社会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奋斗目标的前提。随着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曰见其深,“同事”一词的作用和内涵也远远超出了前些年的范畴。那些善于处理同事关系,巧妙赢得同事支持的人总能使“芝麻开门”的咒语处处灵验,而那些自面清高,不屑或者根本不会与同事“周旋”、来往的人,则免不了时时被动挨打,举步维艰。越来越多长久深陷于同事圈儿,早已习惯成自然的人们突然顿悟:若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不得不深谙同事间相处的学问。
正文
第1章 同事相处有学问
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在社会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奋斗目标的前提。随着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日见其深,“同事”一词的作用和内涵也远远超出了前些年的范畴。那些善于处理同事关系,巧妙赢得同事支持的人总能使“芝麻开门”的咒语处处灵验,而那些自面清高,不屑或者根本不会与同事“周旋”、来往的人,则免不了时时被动挨打,举步维艰。越来越多长久深陷于同事圈儿,早已习惯成自然的人们突然顿悟:若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不得不深谙同事间相处的学问。
不要显示优越性
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法)罗西法古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势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和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天天门庭若市,日日高朋满座。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得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厌而远之。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得人缘儿的骨干,按说搞人事调配工作是很难不得罪人的,可他却是个例外。当然,这也是吃了一番苦头才获得的。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为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劲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后来还是由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从此开始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后来,每当他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他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欢乐炫耀出来,与其分享,而只是在对方问他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成就。
德国有这样一句谚语说:“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别人的麻烦中所得到的快乐。”这话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残酷,但仔细琢磨一下竟也不无道理。是的,很多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从别人的麻烦中得到的快乐,极可能比从自己的胜利中得到的快乐大得多。也许,这正是人性本身的劣根性,然而却是难以克服的劣根性。
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必须学会谦虚,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永远受到欢迎。要知道,从彻头彻尾的本质上讲,谁都不比谁更优越,百年之后,今天的一切也许就被忘得一千二净了。生命如白驹过隙,不要在别人面前大谈我们的成就和不凡。对此戴尔·卡耐基曾有过一番相当精彩的论述:“你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没有变成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罢了,价值才五分钱。如果医生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五分钱就可以在街角药房中买到的一点点的碘,是使你没有住在病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
学会先说“是我错”
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更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有一种高贵怡然的感觉。
—— 戴尔·卡耐基
人无完人,没有人会不犯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知错不肯改。错了也说不悔过。
其实如果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端正,而且能加深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良好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你的错误。
某公司财务处小李一时粗心,错误地给一位请病假的员工发了全薪。在他发现这项错误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最好想办法蒙混过去,千万别让老板知道,否则肯定会对他的办事能力有所怀疑。于是他匆匆找到那位员工,说必须纠正这项错误,求他悄悄退回多发的薪金。但遭到断拒绝,理由是公司给发多少就领多少,是你们愿意给,又不是我要的,白给谁不要?“小李很气愤,他明白这位员工是故意拿他一把,因为他肯定不敢公开声张,否则老板必然知道。真是乘人之危。气愤之余的小李平静地对那位员工说:”那好,既然这样,我只能请老板帮忙了。我知道这样做一定会使老板大为不满,但这一切混乱都是我的错,我必须在老板面前承认。“就在那位员工还站在那里发呆的时候,小李已大步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告诉他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然后把前因后果都告诉了他,并请他原谅和处罚。老板听后大发脾气地说这应该是人事部门的错误,但小李重复地说这是他自己的错误,老板于是又大声地指责会计部门的疏忽,小李又解释说不怪他们,实在是他自己的错,但老板又责怪起与小李同办公室的另外两个同事起来,可小李还是固执地一再说是他自己的错,并请求处罚。最后老板看着他说:”好吧,这是你的错,可×××(那位错领全薪的员工)那小子也太差劲了!“这个错误于是很轻易地纠正了,并没给任何人带来麻烦。自那以后,老板更加看重小李了,因为他能够知错认错,并且有勇气不寻找借口推脱责任。
事实上,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卡耐基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有一种高贵抬然的感觉。
喜欢听赞美,哪怕明知是虚伪的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忠言逆耳,当有人、尤其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事对着自己狠狠数落一番时,不管那些批评如何正确,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会拂袖而去,连表面的礼貌功夫也不会做,实在令提意见的同事尴尬万状。下一次就算你犯更大的错误,相信也没有人敢劝告你了,这岂不是你最大的损失?
如果你总是害怕向别人承认自己曾经犯错,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①即便错了,也不要自责太深,更毋须自怨自艾,轻看自己。你应当把这次犯错当作一种新经验,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智慧,吃一堑,长一智。
②假若你的错必须向别人交代,与其替自己找借口逃避责难,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到处宣扬之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一切的责任。
③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锗,要立即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这样当然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可是上司的心中却会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或许对你更加倚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你失去的还多。
④如果你所犯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其它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进度时,无论同事是否已经发现这些不利影响,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企图自我辩护,推卸责任,否则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感愤怒。
如果你总是觉得听到人家指出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耻辱,令你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以下这些建议或能帮你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慢慢懂得从批评中吸取教训:
①要明白,别人对你的批评并无损你的价值,无须一概以敌视的态度对待意见与你相左的人。
②如果别人对你的工作表现,颇有微言,你要知道人家是针对事情发出意见,而不是故意与你做对,或者瞧不起你。
③切勿把“我的工作不被接受'理解为'我不被接受。”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你精神不足,工作过重,承受太沉重的生活压力时,偶尔不小心犯错是很普通的事情。人们在犯错后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它,错而能改,犯错便不算什么罪大难饶的事情,反而对于你日后的工作,升迁大有弊益。
人人最爱是面子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圣约·马太福音》
聪明人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从不会把话说死,说绝,说得自己毫无退路可走。例如“我永远不会办你所搞砸的那些愚事。”“谁像你那么不开窍,要我几分钟就做完了。”“你跟XX一样缺心眼儿,看他那巴结相。”如此种种,估计谁听了都不会痛快,人人都最爱惜自己的面子。而这样绝对的断言显示是极不给人面子的一种表现。
汤姆·韦思原先在电气部门的时候,是个一级天才,但后来调到计算部门当主管后,却被发现非其所长,不能胜任。但公司当局不愿伤他自尊,毕竟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何况他还十分敏感。于是,当局给了他新头衔:奇异公司咨询工程师——工作性质仍与原来一样——而让别人主管那个部门。
此事汤姆很高兴。
奇异公司当局也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把这位易怒的明星遣调成功,而没有引起什么风暴——因为他仍保留了面子。
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常喜欢摆架于、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同事或下属,而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圣经·马太福音》有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作是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要在与同事一点一滴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言谈交往中少用一些“绝对肯定”或感情色彩太强烈的语言,而适当多用一些“可能”、“也许”、“我试试看”和某些感情色彩不强烈,褒贬意义不太明确的中性词,以便自己“伸缩自如”是相当可取的。
汤姆和乔治原来是很好的同事和朋友,可最近却关系紧张,大有“割袍断义”之势。不明真相的人以为他们之间肯定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否则形影相随的两个人绝不至于搞成这个样子。,可事实上远没有那么严重,他们只是为了一只钮扣而己,一只最多价值几分钱的钮扣。乔治新近买了一套非常满意的高档西服,却刚穿不到一周就丢了一只关键部位的钮扣,惋惜之余偶然发现整日挂在洗手间的那件不知是哪位清洁工的工作服上的扣子,与自己丢失的纽扣简直如出一辙,遂乘人不备悄悄地扯下了一粒,打算缝到自己的衣服上滥竿充数,并得意地将此“妙计”告诉了汤姆。不料未出数日,多数同事都知道了乔治的这个笑料——汤姆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这件事跟乔治开玩笑,弄得当时在场的人都笑做一团,而乔治也终因太没面子而恼羞成怒,反唇相讥,大揭汤姆的许多很令其丢面子的“底牌”,于是乎后果也就不得而知了。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甚至连乞丐都不愿受嗟来之食,因为太伤自尊、太没面子,更何况是原本地位相当,平起平坐的同事。但很多人却总爱扫别人的的兴——当面令同事面子难保,以致当面撕破脸皮,因小失大。
纵使别人犯错,而我们是对的,如果没有为别人保留面子就会毁了一个人。
“红人”原本是“俗人”
永远不要同“红人”争道,那些人都是魔鬼。
—— 一位父亲给儿子的忠告
几乎所有的上班族都有过这样的牢骚和困惑:瞧××那小子,典型一个“哈巴狗”,见了上司那副点头哈腰的丑态,实在让人看不惯,可这样的人又偏偏“红极一时”,这世界怎么就总是“小人得势”?我倒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