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非枭雄 >

第132部分

我非枭雄-第132部分

小说: 我非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月22日,刘铭九公开在天津发表讲话,声明自己不支持也不反对任何一派。因为自己是已经是外交部的次长,只负责对外事务和通商事务。并且明确了回绝了张作霖电商其复任第七军军长职务的商谈任命,公开表示自己只做一届商政之人足以。

    而在山东的第三军,也在武同进的带领下,根本不听张宗昌的指挥,按兵驻扎在鲁北地区就是不动。因为有那么多的洋人在鲁北,张宗昌跟李景林一起组成了直鲁联军,根本没理由再让张家干儿子的老部队去跟他们反张,也只能任由第七军去了。

    山东保安第三军也在张宗昌参组直鲁联军后,由刘成烈公开发表讲话,拥护罗希良返回旧部,重新出任保安第三军军长,将这支部队接受张作霖的电令后,迅速扩编到了四万八千后,该称第十六军,也开进了鲁北后开始中立。气的张作霖大骂武同进和罗希良不是个东西。

    同一天。尹宝山等将领,也按刘铭九事先的约定,同时辞职跑进了天津英租界,不在参与两派之间的纷争。而尹宝山一到天津,也公开发表讲话,呼吁张作霖恢复刘铭九的军职、提前退休、让位张学良。气的张作霖下达命令,取消了尹宝山的各种勋、绶待遇和军阶饷钱的发放。其实他也很清楚,就算没了这些东西,尹宝山凭借华夏集团虽然看上去比例少的可怜的股份,也足够人家在天津过上逍遥富足的日子了。

    11月23日,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奉天进发,一场血战拉开帷幕。

    郭松龄敢于起兵反奉,不仅因为他是一名民主**者,与张作霖等旧式军阀有本质区别,同时也与张学良的充分信任和纵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张学良秉承父亲张作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作风,对郭松龄有着超乎寻常的信任,这在奉系集团内部早已成为美谈。因此当郭松龄“对张作霖的军政措施,时常表示不满”时,张学良对郭松龄则“每表同情”,并不加以制止。

    郭松龄起兵前,称病住进天津意大利医院。张学良于11月20日前去探望,劝他回奉天向“上将军面陈意见”。郭则表示:“上将军脑筋陈旧,在杨宇霆这帮群小包围之下恐已无力挽回,必须赶走老杨这帮人,父让子继,由我们来干”。张学良虽然赞成郭反对军阀混战、革新东北的主张,但无论如何他还是做不到冒着忤逆之名去反对他的父亲。此时,郭松龄的谋逆已表露无遗。可张学良仍未及时对郭加以规劝。后人分析,张学良对郭松龄太过信任,一点儿也没有想到他真会起兵造反。

    对郭松龄起兵,张作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张作霖始终把郭松龄看作是辅佐儿子张学良的人物,郭松龄的快速升迁与张学良有着很大的关系,更与张作霖的寄予厚望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张作霖论功行赏,将山东督军给了张宗昌,江苏督军给了杨宇霆,安徽督军给了姜登选,而贡献最大的郭松龄却什么位子也没得到。对此,张作霖的解释是:“将来我的位子就是小六子的,小六子掌了大权,你郭松龄还怕没有位子吗?”张作霖心里清楚,郭松龄与张学良共穿一条裤子都嫌肥,将来的东北就是张学良和郭松龄的。在张作霖心中,郭松龄就等同于张学良,所以,好武器、好装备都可着郭军来。可以说,奉军精锐当时几乎尽在郭松龄麾下。

    郭松龄的突然造反让张作霖如闻惊雷,开始时,他还误以为张学良跟郭松龄一起反老子呢。弄清真相后,他一面指使杨宇霆辞职退隐大连。以去郭松龄起兵口实,一面派张学良直接与郭疏通。

    12月24日,张学良向张作霖洒泪叩头而别,急赴秦皇岛,企望劝说郭松龄罢兵言和。

    12月26日,张学良在秦皇岛通过日人顾问仪峨与在滦州的郭松龄身边的日医守田福松电话联系,要求与郭面谈,遭郭松龄婉拒。

    12月27日,张学良给郭写了一封亲笔信,日医守田到昌黎将此信转呈郭松龄。信发出后,仍然没有回音。

    第二次派仪峨与守田接触,希望郭松龄先行停止军事行动,有什么要求尽可以磋商。郭松龄这次有了回复,提出下列停战条件:(1)山东归岳维竣或者李景林;(2)直隶归冯玉祥;(3)热河归李景林或刘铭九;(4)郭回奉执政,统掌东北。

    至此,郭松龄反奉之目的已然明朗,他要独自掌控东三省,以实现其改造东三省之目的。张学良感到劝说郭的工作完全失败,不再对其抱有幻想。于是,派飞机在郭军上空投撒传单,揭露郭松龄盗用自己名义倒戈反奉,谴责其忘恩负义。

    但当天下午,刘铭九在指挥着五国财团彻底在中国市场上击垮了日本财团后,第二次发表声明。再次公开表示绝不复出、绝不参与、绝不资助任何一方向。

    郭松龄和张作霖两面的代表,其实这些天也一直在游说着刘铭九。开始的几天,刘铭九还见完他们请他们吃顿饭,到了后来他们就根本再见不到刘铭九的人了。

    11月28日,郭军攻占山海关。

    11月30日,郭松龄将司令部移驻山海关,将部队更名为“东北国民军”,官兵一律佩带“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绿色标志。郭松龄不再盗用张学良的名义,以东北国民军总司令的名义发表通电,电告全国,随即率部队出关。

    张作霖也在11月30日正式发布讨伐令,命令张作相、张学良在连山一带迎战。

    郭军出关后原计划攻取锦州,然后夺取奉天。不料李景林突然背盟,向冯玉祥的国民军开战,并扣押郭军在天津存放的钱款和6万套冬装,使郭军的给养发生困难,并威胁郭军的后路。为防备李景林从背后偷袭,郭松龄命令魏益三的第五军回守山海关,同时请求冯玉祥派兵援助。但冯玉祥犹豫不决,迟迟按兵不动。所以,郭军一开始就陷入无后方的境地,还要分兵对冯、李加以戒备。

    郭松龄派人找到了刘铭九,希望念在旧日的友情上,让刘铭九的华夏纺织公司为他们的军队赶制一批冬装。可惜的刘铭九当面答应。转身就离开了天津城,躲到盛苹荪的外祖宅里去。郭松龄的代表找不着他,李景林的人也找不着,张作霖派来的第三个代表、北京政府外长顾维钧更是被武同周圈留在了天津华夏饭店内玩上了女人。

    本章节由1书友上传

    。cc



第三章军中子龙第二十八节反奉风云(中)     第二十八节 反奉风云(中)

    12月2日,辽西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风雪。这场大雪使张作霖喜不自禁。他认为郭军的冬装被李景林扣押,士兵在这样的天气下穿着秋装难以持久,只要奉军坚持住,便可使郭军不战自溃。但出乎意料的是,郭军却利用大风雪的掩护,从结冰的海上进行偷袭,迅速突破连山防线,并于12月5日清早夺取连山。接着,郭军马不停蹄,对锦州发动进攻。奉军只有一小部分进行抵抗,大部分一触即溃。

    12月7日黎明,郭军攻占锦州,形势的发展对郭松龄非常有利。当时,张作霖所能调动的只有张作相的第五方面军5万多人,黑龙江的部队由于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拒绝运送张的部队而无法及时到达。

    而此时在热河原来辽西省内的那些个**、国民党人,也纷纷行动了起来。他们一边购买、一边运送,总算是帮着郭松龄暂时勉强的解决了一部分官兵的冬装问题。而且也有不少的**和国民党人,干脆就加入到了郭松龄的队伍中。

    不过原来刘铭九的那些个留在辽西的老部下们的反应,却让两派都看明白了,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已经让人心臣服的,只有躲在天津卫的刘铭九。郭松龄派人先是去动员、不成功后派去一去抓丁。直接就引发了凌南、凌源和建平三地老兵集结后的集体上山。也不跟郭松龄打,就占山为王谁也不帮。郭松龄哪里知道,那个消失在他们视线里很久的独立师军情处长丁绍权,正带着**的特务团,一直在他们的这块根据地上活动着。

    12月5日,锦州失守的消息传到奉天后,张作霖大失常态,“当即命令内眷收拾细软转移,府内上下手忙脚乱。 10时检点就绪,即以电车27辆,往返输送(家私)南满货栈。然后令副官购入汽油10余车及引火木柴等,布满楼房前后,派兵多名看守,一旦情况紧急,准备逃跑时付之一炬”,据目击者回忆,在得知郭军进入锦州后,张作霖“整天躺在小炕上抽大烟,他抽一会儿烟,又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口口声声骂小六子混蛋,骂一阵子又回到炕上去抽大烟。”

    形势逼迫,张作霖准备下野。省长王永江按照张作霖的意思,召集省城各法团负责人开会,说:“大帅让我召集你们大家来谈。军事情况,对我们是不利的,但集中兵力还可背城一战。不过使家乡父老遭到兵的蹂躏,大帅是不忍心的。大帅说,政治好像演戏一样,郭鬼子嫌我唱得不好听,让他们上台唱几出,我们到台下去听听,左右是一家人,何苦兵戎相见。烦你们辛苦一趟,专车已经备好,你们沿铁路向西去迎接他,和他说明,我们准备正式移交。”

    在郭松龄起兵之初,日本人明里打着“严守中立”、“不干涉”的幌子,背地里却与郭松龄接触,企图乘机取得过去没有得到的利益。

    拉拢郭松龄失败后,日本人转而与张作霖接触。在此危急时刻,张作霖慌不择路,也希望日本人能够拉自己一把。张作霖向日本人表示,只要能保住他的地位,“一切要求都好商量”。日本人乘机提出增筑吉会等7条铁路、获得商租权等侵害中国国家主权的要求,张作霖为一时之急。同意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双方订立了反郭密约。战事结束后,张作霖对日本人所作的承诺全部反悔,作为补偿,张作霖亲自携带私款500万现大洋酬谢日方有关人员。但此举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日后被炸身亡,即源起于这个没有兑现的反郭密约。

    12月8日,关东军司令官奉日本内阁之命对张、郭两军发出警告:“帝国在该地有重大权利与利益。因此,在铁道附属地带,即我军守备区域内,因战斗或骚乱,对帝国利益带来伤害,或有危害之虞时……本司令官当然要执行必要之措施。”这一警告看似针对双方,其实对处于劣势的张作霖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日本人的讲话一发出,在山东的第七军和第十六军立即发表两军联合讲话,抗议日本人干涉中国内政。罗希良、武同进和刚刚从天津赶到滨州的尹宝山于同日正式宣布重新组建毅军,反对张作霖勾结日本人打内战的行为。罗希良被推举为新毅军总司令、武同进任总政委、尹宝山任总参谋长。在中**队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政治委员这一称号,但其职责其实是政治部兼带了后勤部的部分职权而已。

    新毅军总共整编为了八个师又一个旅后,宣布鲁北地区自治,由罗希良兼任鲁北自治政府主席,拒绝再接受张作霖的指挥,而是直接接受北京政府的指挥。并且致电段祺瑞,表示只支持北京政府,而不再受奉军的挟制。这对皖系和败退到长江中下游的直系来说,可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真正惧怕的奉军三大主力中,郭松龄反了,毅军中立了,只有个李景林还不确定到底怎么回事,

    只要张作霖一垮台。段祺瑞和吴佩孚才真正有了东山再起、指点江山的机会,不过他们怎么会知道,新毅军的自治,表面上看真的与刘铭九没任何关系,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刘铭九早就已经在筹备和准备的事。刘铭九不出面,却是新毅军每个官兵都很清楚、绝对主宰的幕后统帅。不出面就是不想纠缠不清,从而更好的保存这十万大军。

    12月9日,段祺瑞通电正式承认了新编毅军左武卫军的番号,并且任命刘铭九为北京政府的国防次长兼外交次长。张作霖也不想再把这些已经明确表示中立的、他那个躲在天津不知所踪干儿子的老部队也逼反,也就随后跟着发表了通电,承认了毅军重组的事实。

    段祺瑞的任命,其实一点实际效用也没有。刘铭九此时虽然各种大绶一堆,可军衔却还只是个少将而已。北京政府随便拉出个厅长,此时都至少是个中将军衔,又怎么可能让个少将去领导中将的。他只不过是想借机拉拢而已,刘铭九也看出了他这一套,根本就不露面,依然躲在盛家老宅里下棋、打牌、看戏、遥控已经逐渐明了的商业大战,

    12月10日,关东军参谋浦澄江中佐赴锦州东北国民军总司令部向郭松龄递交警告书,并恫吓说:“我帝国完全准备好了应付阁下任何行动方案,顺便转告。”郭松龄答复:“贵国在东三省之侨民生命财产,于本军范围内。当竭力保障其安全……惟对方反对本军和平主旨,恐不择手段。”

    此时,大凌河铁桥及沟帮子铁路给水塔被奉军炸毁,不能通行火车,郭松龄被迫改变策略,以主力徒步向奉天进发。另派一旅袭取营口,抄东路侧击奉天。

    罗希良这回可不客气了,在接到了刘铭九的电报后,立即派出了两个师,直接就抢下了张宗昌只派了两个保安团防守的淄博和潍坊后,公开表示如果日本人再如此妄为、粗暴*涉中国内政。左武卫军将兵进青岛、驱逐日本人在青岛的部队。

    但日本人却根本在乎,一面向段淇瑞施压,迫使段下令不许罗希良胡来。一面继续调兵准备帮助张作霖平定已经有了赤色成分的郭松龄之叛。

    12月13日,郭军前锋抵达沟帮子,右路军马忠诚旅抵达营口对岸。

    12月14日,郭松龄发表《痛告东三省父老书》,宣布张作霖的十大罪状,发布自己治奉的十大方针。

    这时,日本人又向郭松龄递交第二次警告书。与此同时,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秘密委派大石桥守备队长安河与郭接触谈判,做最后的拉拢。安河提出:“阁下如要进入奉天,必须承认张作霖与日本帝国所缔结的条约,维护日本帝国在满蒙的特殊权利和投资利益,也就是说,必须正视日本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