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649部分

刺明-第649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士。慰问团的人暂时还没有来到,否则,中央军营这边,肯定会更加的热闹的。

一举抄了皇太极的老巢,先不管有没有什么缴获,这本身就是一个足可以炫耀的胜利。皇太极的黄金牙帐,就等于是大金国的沈阳一样的重要。鞑子的大本营都抄了,距离全部歼灭鞑子,还会远吗?虎贲军既然有本事抄了皇太极的黄金牙帐,日后当然也有本事杀入沈阳,直捣黄龙。

毫无疑问,这次的军事行动,对于虎贲军治下百姓的信心鼓舞,绝对是空前的。即使是最摇摆的人,现在都坚信,鞑子再也不是虎贲军的对手了。甚至,有传言说,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皇太极都被张准活捉了,真是因为某些原因,张准没有公开此事而已。

“不可思议。”

据说,连卢象升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也艰涩的吐出了四个字。虎贲军的战绩,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皇太极连自己的牙帐都没有看住,的确是太不像话了。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不像话的人,将朝廷的军队打得丧师失地,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只要想一想,都深深的觉得无地自容。

“骇人听闻。”

据说,崇祯皇帝得知这个消息,也是百感交集,艰难的吐出这四个字。这个消息,又重重的打击了崇祯。张准的虎贲军如此的厉害,连皇太极的大本营都敢直接攻击,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自己在京师,还安全吗?

“怎么会这样?”

相对于虎贲军这边的欢欣鼓舞,鞑子这边,就要苦涩的多了。皇太极的黄金牙帐被抄,等于是在宣告,皇太极连自己的牙帐都看不住,还能指望他做别的什么?还是自谋出路是正经。一时间,所有人,都感觉有点不上不下的。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敢说出来。

对于此事最关切的,莫过于某些的蒙古人了。皇太极在他们内心里的形象,已经完全破灭。皇太极再也不是那个不可战胜的皇太极,大金军也再也不是那支从来不打败仗的大金军。大金国以前所拥有的一切,也都未必能够保住。蒙古人想要借助大金国获得利益,或许最后的结果,乃是跟着大金国一起上去断头台。

张准本人倒是没有怎么在意,因为这次袭击,没有什么像样的缴获,期间的战斗过程,也没有特别令人值得称道的地方。至于那些机密文告,更是不可以公开。有些事情,他知道,皇太极知道,就足够了。随着四月份的到来,张准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忙碌。

首先是强化骑兵训练的问题。

虎贲军在连续的军事行动中,缴获了数量众多的战马。这使得虎贲军的机动能力大大的增强,很多步兵营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战马,让普通的步兵,都轮流的学习骑术。在必要的时候,这些懂得骑术的战士,就可以补充到骑兵营里面去。

在狮骑营和骁骑营之外,张准还准备成立两个骑兵营,名字分别叫做鹰骑营和雕骑营。但是张准的这个计划,遭受到了步兵各营指挥使的强烈反对。杨子轩等人都希望,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步兵营,变成骑兵营,就不需要另外再新建鹰骑营和雕骑营了。杨宏文等人的想法也差不多。

如何平衡军中各兵种的关系,在战斗力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张准需要一点时间。但是,在鹰骑营和雕骑营成立之前,目前的虎贲军骑兵,必须抓紧时间训练,随时投入更大规模的战斗。

其次,是青龙军团的问题。

青龙军团的组建,已经有几个月了。这几个月,青龙军团编制内的步兵和炮兵,每天都在配合训练。从训练的效果来看,还算可以。但是,到底能不能真正投入野战,杨致远的信心,还不是很足。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让青龙军团出去见见世面,也是张准需要仔细考虑的。

进入四月份以后,张准的目光,盯着两个地方。一个是天津卫,一个是河间府。天津卫是北国的重要核心枢纽,在拿下京师之前,张准决定先控制天津卫再说。控制了天津卫,就等于是控制了大半个北国。而要控制天津卫,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大沽口驻军。

“大人,杨千强准备出发了。”

陆伊典进来报告。

“我知道了。”

张准点点头,拿起军帽,戴在头上,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高起潜终于是秘密和张准达成了协议,允许虎贲军进驻大沽口,以换取来自虎贲军的各色物资。张准选择进驻大沽口的部队,就是杨千强统帅的铿字营。铿字营是虎贲军战斗序列里面,一支有过光荣历史和巨大战功的部队。在黄县的时候,就是铿字营率先挡住了多尔衮的疯狂进攻,

因为虎贲军海军的巨大优势,铿字营将从海路进驻大沽口,然后利用当地的工事,建立起强大的防御体系。张准的基本要求,是无论鞑子疯狂来进攻,还是明军前来围攻,大沽口都可以长期的坚持下去,让敌人碰的头破血流。

“第一,小心鞑子。”

“第二,小心朝廷。”

张准对杨千强的叮嘱,只有简单的两句话。

“大人,我明白。”

杨千强谨慎的回答。

“好去吧”

张准点点头,挺直腰肢,敬礼送别。

铿字营的全体将士,也整齐的敬礼送别。

“河间府……”

送走杨千强以后,张准开始琢磨新的行动方案。

河间府,是鞑子聚集抢掠的人口和物资的主要所在,也是鞑子防守的重点所在。大部分的鞑子兵力,都集中在河间府的周边地区。鞑子下一步的行动,就是押送这些人口和物资,安全的退回塞外。因此,只要盯着河间府的那些人口和物资,就能够将鞑子抓住。

张准有两个行动方案。第一个,是直接攻击河间府,在杀伤鞑子的同时,将所有的人口和物资,都抢到自己的手上。第二个方案,就是等待鞑子押送人口和物资出塞的时候,在半路上拦截。两个行动方案,各有利弊,张准还需要仔细的衡量。

直接杀向河间府,就是正面和鞑子骑兵硬碰。这需要虎贲军有足够的骑兵,还要有强大的野战军团。要是在半路截击鞑子的运输队,则需要虎贲军有强大的骑兵队伍。无论是哪一个,现在的虎贲军,好像都还差一点儿。

“大人,紧急情报”

叶龙欣进来报告。

情报是徐青鸾派人送来的,内容很简单:

皇太极撤离了沧州,急匆匆的回去河间府了。

张准悄悄的皱皱眉头。皇太极回去河间府,这不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皇太极将亲自指挥押送人口和物资出塞的事务。在经历过多次的袭击以后,皇太极肯定不会再犯低级错误了。虎贲军要从他的手上,将人口和物资都抢回来,难啊

第733章 都撵出京城!

北直隶,京师,紫禁城。

四月份的第一天,崇祯照例是要去庙里上香的。既然上香,就要吃素。因此,中午,崇祯用的是最简单的素膳。虽然御膳房的太监们掌握着祖宗相传的成套经验,瞒上不瞒下,把一些冬菇、口蘑、嫩笋、猴头、豆腐、面筋、萝卜和白菜之类清素材料用鸡汤、鸭汤、上等酱油、名贵佐料,妙手烹调,味道鲜美异常,素中有荤,但是因为崇祯心中烦闷,吃到嘴里竞同嚼着泥土一般。

崇祯随便动动筷子,就不再吃,只把一碗冰糖银耳汤喝了一半。太监小心地撤去素膳,用盘子捧上一盅茶。因为是在斋戒期间,用的茶盅也不能有彩绘,而是用的建窑贡品,纯素到底,润白如玉,比北宋定窑更好。崇祯吃了一口茶,呆呆地望着茶盅出神。茶色嫩黄轻绿,浮着似有似无的轻烟。轻烟慢慢散开。

不知道为什么,崇祯眼前居然忽然出现了幻象,好像是看到了很多人。这些模糊的人像里面,有凶残的皇太极,有凶残的张准,有凶残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好像要伸出手来,抢崇祯手里的茶杯。因为抢不到茶杯,张准干脆伸出手来,掐住了崇祯的脖子。

“啊”

崇祯惊叫一声。

“当啷”

崇祯手中的茶杯,掉落在大理石地面上,摔得粉碎。

四周的宫女、太监、道士等,急忙跪下,脑袋紧紧的伏在地面上,惶恐不安。谁也不知道,崇祯为什么手里好端端的杯子,居然会突然掉在地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不吉利的。

“啊”

崇祯再次惊叫一声。

突如其来的摔碎茶杯的声音,将崇祯从幻象里面拉回来,眼前所有的人影,都全部消失了。他感觉自己的背后,好像有一阵阵的冷汗。他下意识的回头看看,发现自己的后面,怒目金刚正死死的盯着自己。看来,自己是遭受了意想不到的魔魇了。

崇祯自己推测,这个魔魇,多半是和之前在午门的血案有关。锦衣卫说将那些百姓都撵走了,其实是打杀了大半。这些实情都是张彝宪向自己报告的。张彝宪是东厂提督太监,向来和锦衣卫的关系都不是很好,只要有机会攻讦对方,肯定是不会错过的。

“难道是那些冤魂?”

崇祯的内心,暗自的狐疑,又有些惶恐。

神神鬼鬼的事情,谁也没有见过,谁也无法确定,神鬼真的存在,但是谁也无法确定,神鬼就真的不存在的。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崇祯也是这样的心理。要是那些午门外被杀的冤魂,找上了自己,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骆养性”

“这个吴孟明”

崇祯习惯性的将责任,推到了锦衣卫两个指挥使的身上,认为是他们心存歹毒,自作主张,打杀了那些百姓,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天的杀意。他准备修省结束以后,就回去处置这两个家伙。

越是想着这些事,他越是不能在省愆居枯坐下去,心里好像有只猴子在不断的窜来窜去似的。最后,崇祯决定将三天的斋戒修省改为一天,而对这一天也巴不得立刻红日西坠,快回乾清宫去处理要务。潜意识里,崇祯总是感觉,自己要是不抓紧时间处理政务,以后恐怕就没有时间了。

由于常常睡眠不足,他禁不住在椅子上朦胧入睡。他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梦,都与京师的难民有关。后来梦见成千上万的难民,包围在紫禁城的外面,呼天抢地的,还有人试图抢夺武器,攻打紫禁城。他一惊而醒,出了一身冷汗。他隔着窗子望望太阳,不过申末酉初,觉得白日悠悠,这一天竟是特别的长

一个近侍太监用银盆端来大半盆温水,跪在他的面前,另一个太监将一块素色贡缎盖在他的腿上,然后替崇祯将袖子卷起。像这样事情,平日都是宫女服侍,今日因为斋戒修省,宫女们不能跟随前来,只好全由太监来做。

尽管这些近侍太监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年,面貌姣好,服饰华美,动作轻盈,崇祯仍不免觉得他们笨手笨脚,伺候得不能如意。他无可奈何,俯下身子洗了脸,轻轻地叹息一声。他究竟是为着太监们伺候得不如意而叹气,还是为着国事不遂心而叹气,没人知道。

当盥洗的银盆和盖在腿上的素缎拿走以后,另一个小太监走来,在面前跪下,双手将一个永乐年间果园厂制的嵌着螺铀折枝梅花的黑漆托盘举起来。崇祯从托盘上取下茶杯,漱了口,仍旧放回盘中,回头向另一个小太监问道:“王承恩在什么地方?”

那个小太监急忙回答:“启奏皇爷,王公公刚才来到文华殿前边值房中等候问话,因为皇爷修省事大,不敢贸然前来,奴婢也不敢启奏。”(炫…书…网)

这神秘的小木屋只供皇帝修省,不能谈论国事。崇祯想了会儿,决定破例在修省中离开一时,去文华殿问一问王承恩,然后回来继续修省。他向玉皇的神主叩了三个头,便走出木屋了。崇祯一到了文华后殿,向龙椅上一坐,便吩咐一个小答应将王承恩唤到面前,有点不安的问:“今日听闻京城有些不安的流言,你可曾听到什么?”

王承恩认真的说道:“回皇爷,不曾听到。”

崇祯皱眉说道:“崇祯崇祯,漂泊无根。张准张准,风调雨顺。”

王承恩顿时吓坏了,急忙跪伏在地上,诚惶诚恐的。他没有想到,崇祯居然知道这个。其实,类似的童谣,他也听过不少,都是些无稽之谈,他自己听过也就算了,绝不会往心里去。他却没有想到,崇祯居然也知道,而且还跟他说了出来。

“又是张彝宪”

王承恩内心迅速推断一下,就知道是张彝宪在传播消息,这个阉人,为了讨好崇祯皇帝,当真是什么都敢说。张彝宪根本不明白,他这是在自掘坟墓。一旦崇祯真的生气了,张彝宪自己首先就要倒霉,他还指望着富贵呢。

因为上次锦衣卫在午门外面,的确是打杀了不少的百姓,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风波。那些逃难进来的百姓,群情汹涌,一度让京师十分的紧张。就是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感觉非常的不安。崇祯居然不顾天子的威严,对老百姓大打出手,那生气的时候,拿臣子来出气,岂不是更加的理所当然?

有个叫做史可法的兵部郎中,上了一份奏章,就此事发表了一些看法。尽管言辞十分的委婉,其中的劝勉之意,还是十分明显的。说白了,就是指责皇帝的不对。随后,又有其他几个大臣,先后上疏,就此事发表看法。他们的言辞和立场,基本上和史可法差不多。

要是只有史可法这些小小的郎中,也就罢了,崇祯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后面来的几份奏疏,都是有分量的大臣的。其中,至少包括两个内阁大学士,那就是陈寅和范复粹,另外还有一位刑部尚书汪乔年。这三人齐齐上疏,崇祯也不能不考虑到里面的强大压力。

面对这些指责自己的奏疏,崇祯心里头当然不舒服,下令将这些奏章都扣着,留中不发。他倒想要看看,京师的情况,到底会演变成什么模样。听到那些讽刺自己的童谣,崇祯的内心,是真的生气了。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百姓,就不能理解自己一下。

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如此的艰难,在必要的时候,牺牲掉一些百姓,那是理所应当的。既然皇帝让你们去死,你们就应该乖乖的去死啊,怎么能聚众闹事,甚至还试图冲击紫禁城呢?看来,还是自己的心肠,太过仁慈了啊

其实,张彝宪根本不敢将京城里面的切实情况,都告诉崇祯,他就说是报告了一些童谣而已。要是他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