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163部分

刺明-第163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宫里面的地面,非常的凌乱,到处都是散落的各色物品,可见原来的主人逃亡的时候,同样是混乱不堪的。但是,这些都没有关系。张准是来做事的,不是来享受生活的。这些凌乱的垃圾,自然有护卫队的战士帮忙收拾。只要干净整洁,在茅草屋里面,同样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张准在白宫逗留了片刻,就召集鳌山卫城内的骨干军户,到白宫议事厅商议事情。相比灵山卫那边而言,鳌山卫这边的军户,要积极多了。很快,他们就选出了五十名的代表,到达白宫的议事厅。商讨的议题,首先是打井的问题。张准当场肯定的答复。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本地军户打出十口深井。一早准备妥当的三千两银子,被张准亲手交到了军户代表的手上。

被选出的五十名军户代表中,其实,有不少人都是和浮山城有关系的。比如说,黄清平,就是杨映菡目前黄氏的族叔。又比如说,孟庆浩,乃是杨致远娘家的亲戚。又比如说,石真山,乃是杨凯德、陈国喜、毛顺江等人的老战友,都是去过辽东,然后又侥幸的从辽东顺利返回的。这三个人,构成了军户代表的骨干。

拿到了银子,石真山激动的说道:“玉麟,我们这些老人,真要好好的谢谢你!有十口的深井,乡亲们的用水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了!张老四是个闷葫芦,几乎不跟我们说话的,着实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张准微微笑了笑。淡淡的说道:“打井只是权宜之计,还是从崂山引来活水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你们要是有时间,不妨勘探一下地形,看看能不能尽快的从崂山引来活水。一切的费用,我来支付!”

黄清平、孟庆浩两人都大声说道:“要得!”

石真山有些犹豫的说道:“玉麟,从崂山上引来活水,可不是轻易的事情,花费可能比打十口深井还多。初步估计,没有四五千两银子是搞不定的。需要你耗费这么大,我们着实是过意不去啊!”

张准不假思索的说道:“水的问题不解决,日子怎么过?不要说外面的军户,不愿意搬到鳌山城来居住,就算是城内的军户,都忍不住要搬走。必须解决水源的问题,才能留住城内的军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的军户!你们是鳌山卫的老人了,总不愿意看着鳌山城变成一座空城,一座死城吧?”

三人当然不愿意。

张准点点头,继续说道:“引水的资金,我来解决。至于技术和施工上的问题,就要你们来统筹了。侯山平应该很快就会到来鳌山城,到时候,具体的细节问题,你们和他洽谈。他是处理内政事务的大行家。只要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都会尽可能的提供帮助的。”

三人再次表示感谢。

解决了水源的问题以后,军户代表都好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一颗心总算是放下来了。他们相信,这个喜讯传出去以后,全城都要欢呼雀跃的。十口深井。还要从崂山引来活水,鳌山城的军户,至少盼望了十几二十年了。现在,终于是得到彻底的解决了。还是张准得力啊!刚刚来到鳌山城,就将困扰了大家几十年的问题,三言两语的就解决了。这么好的人,你不跟着他干,还跟着谁干?

随后,张准和军户代表们,继续商议其他的事项。排在水源问题之后的,当然是四项法令。鳌山卫的军户,对这些法令都非常的欢迎。在过去的时间里,他们已经从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到四项法令的基本内容。因此,大家对四项法令,都相当的熟悉。张准也就没有必要过多解释。除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之外,顺利的讨论通过。

鳌山卫控制的面积,没有灵山卫大,加上鞑子的不断袭扰,耕地的萎缩非常严重。同时,地里正在生长的庄稼,也受到鞑子的严重破坏。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鳌山卫全卫。只有不足十万亩的田地,人口只有三万余人。相对于灵山卫而言,无论是人口,还是田地,都严重的不足。

由于鞑子的袭扰,还有各级军官的欺压,鳌山卫的军户,逃亡情况非常严重。大量的军户,都逃跑到了附近的平度州、即墨、胶州、高密等地,逃到掖县那边的人也不少,甚至。还有人逃到了更远的栖霞、登州、招远等地。用零落四散,遍地开花来形容鳌山卫的军户,是非常到位的。

会议结束以后,打井和分田分地的消息,就好像是一阵风的传播出来。鳌山城的民众,都非常的兴奋。街道上不断的有人欢呼雀跃,大喊大叫,将有关的喜讯传得更远。就连那些灰头土脸的女人,也开始翻找自己的衣柜底,看能不能找到像样点的衣服。等打好深井,每户人家,都有足够的清水,她们都要好好的洗一个澡,将身上的灰尘,彻底的洗掉,重新恢复成为一个正常的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

有人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挂鞭炮,就在白宫的面前,放了起来。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就如同是鳌山城军户们的心跳声。同时,这鞭炮的响声,也是庆祝打井工作的开始。事不宜迟,当天下午,打井的工作,就开始了。乐观的估计,要是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的话,十天以后,鳌山城的军户,就有大量的清水可以使用了。

当天晚上,张准就在白宫的宴会厅,宴请了鳌山卫几百名的骨干军户。黄清平、孟庆浩、石真山等人,自然在其中。同时,负责打井工作的一些军户,也被请来。张准在宴会上,勉励大家,好好的建设鳌山城。他将尽可能的提供各种支持。当然,张准也需要他们的支持。

张准缓缓的说道:“相信大家对鳌山城的位置。也是心里有数。在东面,是鞑子占据的田横岛,时不时的都要上岸来搜掠一番。在北面和西面,都是官府控制的区域。我张准是个反贼,你们跟着我,自然也是反贼。官兵的围攻,很快就要到来。到时候,极有可能牵连大家。要是有不愿意跟我张准干下去的,可以离开,我张准不会阻止。”

石真山动情的大声说道:“玉麟,你放心,我们鳌山卫的军户,其实没有孬种!就是当官的,实在是太无能了!个个当官的,都只知道捞钱!根本不安心我们这些人的死活!一个用水的问题,几十年都不解决!迫使好多昔日的兄弟,都不得不背井离乡!试问,只要有一条活路,有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

黄清平接口说道:“鞑子的问题,更是让我们憋屈!你看看外面的荒野,本来都是良田来的,可是因为鞑子的骚扰,我们无法耕种,都变成了荒地了!由于鞑子的不断骚扰,我们甚至不能打渔,不能煮盐,不能烧炭,什么都不能干!只能活生生的等着被饿死!官府不能指望,鞑子更不能指望!玉麟,我们能指望的,只有你了!”

孟庆浩也激动的说道:“赵寅英担任我们鳌山卫指挥使,足足十八年的时间了,你看看他,在鳌山城呆了几年?我怀疑他呆在鳌山城的时间,全部加起来,都不到半年!他可能连鳌山城到底有几条街道都不清楚!每次鞑子出现,他都跑的比兔子还快!这样的当官的,就知道喝我们的血,有危险第一个先跑,我们有什么指望?”

石真山斩钉截铁的说道:“玉麟,你带着我们干!我们都跟着你干!我们的要求很低,就是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我年纪大了,打仗是不行了,但是,我可以做点别的事情!而且,我有三个儿子,我可以将他们都送到护卫队,让他们跟着你战斗!无论是谁跟鳌山城过不去,我们都**狗日的!无论是谁!”

其他的军户,受到了几个老人家的鼓舞,都神情激荡的叫起来:“对!无论谁跟鳌山城过不去,我们都**狗日的!无论是谁!”

对于张准,鳌山城的本地军户,绝对是无条件支持的。自从张准来到鳌山城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自动自觉的将张准当成了鳌山卫新的卫指挥使。他们的希望,都寄托在张准的身上。张准干得越是起劲,他们的生活,就越是充实。有这些骨干军户的支持,鳌山卫算是实实在在的控制在张准的手上了。

到当天深夜,鳌山城的各项缴获,也被墨煜统计出来了。

相对于灵山城而言,鳌山城的家底,实在是太寒酸了一点。除了有几百斤的硝石、硫磺,还有五百石的粮食之外,就是一些不值钱的废铜烂铁。十库里面,全部都是空的。当然,垃圾武器装备,也有一些。腰刀、长矛、弓箭之类的,有几百把。最值钱的,就是那唯一的一门可以打响的佛郎机火炮。此外,还有两门打不响的佛郎机火炮。

如果说张准在灵山卫还算有所缴获的话,那么,在鳌山卫,张准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就连三百户的匠户,在之前都已经被拉到浮山城去了。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其他资源,鳌山卫都是相当匮乏的。但是,鳌山卫潜藏的实力却很强。只要没有鞑子的袭扰,鳌山卫至少可以开辟一百二十万亩的耕地,比灵山卫那边还多。

本来,按照杨文岳的吩咐,鳌山卫要集中大约一千石的粮食,作为进攻浮山城的军粮使用。这些粮食,鳌山卫自己自筹大部,莱州府支援一部分。但是,赵寅英的办事效率,实在是太低,只准备了五百石的粮食。其中,大部分都是鳌山卫各级军官自己的存粮。那些从外地运过来的,还没有到达呢。

当然,拿下鳌山城,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拿下鳌山城,最大的好处,就是给浮山城提供了最得力的北面屏障。因为鳌山城的特殊地理位置,任何敌人,无论是鞑子还是官兵,如果没有拿下鳌山城,就无法向浮山城进攻。因为,鳌山城随时会攻击他们的侧后,斩断他们的退路。从军事角度来说,绕过鳌山城去进攻浮山城,是非常危险的。只要不是傻子,又或者是疯子,都不会这么做。

换言之,只要张准守住鳌山城,将敌人阻挡在鳌山城一线,浮山城那边,就是想对安全的。相对安全的意思,是因为浮山城还可能遭受来自海上的攻击。如果没有来自海上的攻击,浮山城就是绝对安全的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对于生产生活、经济建设、武器生产、科技发展、文化教育,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也是根据地的必备条件。

第223章 鞑子也杀向鳌山城!

同时。拿下鳌山城,基本上是等于控制了即墨县城。眼下的即墨县城,处在鳌山卫和浮山城的两面夹击之下,形势是非常不利的。在鳌山卫的虎视眈眈之下,即墨县城,应该支撑不了多久了。就算张准不发动进攻,朝廷也只有主动的撤离。除非是哪个不要命的,坚决在即墨县城死守。不过,大明朝的官员,有几个有如此胆色?

第二天早上,各项法令正式开始实施,

相对于灵山卫而言,张准在鳌山卫的各项工作,那是如鱼得水,势如破竹。当天中午,侯山平来到了鳌山城,统管有关分田分地的事务。结果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土地和人口都基本统计完毕。随即,分田分地就正式开始。有黄清平、孟庆浩、石真山和那些骨干军户的支持,一切都进行得非常的顺利。

就连距离鳌山城有一段距离的雄崖所这边,也掀起了分田分地的大热潮。由于距离田横岛的距离最近。雄崖所遭受的苦难,是最深的。以前,每次鞑子上岸来袭掠,雄崖所的军户,只有逃跑的份。结果,雄崖所所在的雄崖城,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座空城,鞑子来去自如。因此,当地的很多军户,都涌到了鳌山城,要求分田分地。按照张准的意思,将他们也纳入了分田分地的范围。

“每人五亩地!”

“每亩地纳粮四十斤稻谷!”

“均田地,免徭役,兴华夏,建大同!”

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在鳌山城的附近,不断的激荡。

消息越传越远,就连以前那么逃难出去的军户,也都纷纷跑回来,要求分田分地。最远的军户,甚至从平度州跑回来了。对于他们的要求,张准自然是来者不拒。鳌山城的人口越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就越多,自己的实力,就越强。

形势的发展速度之快,让张准相当的满意。短短几天的时间,他就在鳌山城完全的站稳了脚跟。巡逻队建立起来了。田地也分下去了,十口水井的进度,也令人满意。到这个时刻,无论是任何的敌人,想要拿回鳌山城,都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张准带着护卫队撤出,当地的军户,也会为了他们的利益,和敌人拼命的。

奇怪的是,鳌山城的敌人,还没有到来。登州府的战兵,依然在莱阳的附近,和闻香教纠缠。李成栋的莱州战兵,依然龟缩在昌邑、潍县一带,距离鳌山城十万八千里。孙之獬的地方团练,更是连影子都见不到,大概还没有组建起来。组建团练是要钱的,孙之獬大概是没钱了。莱州湾盐场的盐卖不出去,孙之獬看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活该!

后世的人,往往以为,团练是清朝才有的。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就是借助团练出人头地的。其实,唐朝以后,各朝都有团练的说法,并不是清朝才有的。明朝的团练,是按察使和兵备道的管辖范围。一个知府,是没有能力亲自操作这件事的。否则,有拥兵自重的危险。

但是,现在天下大乱,各地的按察使和兵备道,根本忙不过来,也没有多余的钱粮,去办什么团练。所以,尽管有这样的制度,大明朝却没有几个团练兵。登莱巡抚杨文岳,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让孙之獬组织一千的团练兵,加入到镇压张准的大军。至于钱粮什么的,自然是孙之獬自己解决了。

登州战兵迟迟不到,的确有些古怪。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闻香教会主动和官兵干上。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闻香教这样的行动,简直是自寻死路啊!以前,闻香教起义的时候,都是挑选官兵力量最薄弱的地方,突然爆发,然后在官兵反应过来之前,大捞一把,迅速远遁。这一次,居然面对面的和战兵对上。实在是太反常。

张准也不知道原因。

所以,他只能在鳌山城,静静的等待结果。

然而,他等来的,居然不是官兵的消息,而是鞑子的。

“大人,田横岛的鞑子出动了。”

耗子急匆匆的赶来,向张准报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