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316部分

三国军神-第316部分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昭再次问道:“大虫凶猛,进山猎虎多少有些危险,诸位难道是家中生活艰难,粮食无以为继才出此下策么?”
  虽说陈旭以前,也带领族中子弟上山猎过猛虎,然而那个时候也是因为村中缺粮,被逼无奈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当文昭看到一大群猎户为了赏钱,锲而不舍的追杀猛虎,就不由产生一些其他的想法。
  毕竟,猎虎不是一件小事,哪怕他们聚集了上百个猎户,其中仍旧有很大的危险。一般来讲,猎户们若非生活过不下去,都不愿招惹猛虎。
  哪怕各个郡县递交上来的文书,都说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文昭对于此事也不会完全相信。因为不管是那个时代,都会有地方官吏欺上瞒下。
  若是他没有碰到这种事情,自然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假如这些原武县城的猎户,现在生活仍旧十分艰苦,这才不得不为了钱财上山猎虎的话,文昭也不会对这种事情不闻不顾。
  如今关中没有战事,哪怕有战事的时候,文昭也非常体恤民力,不敢过多征兵破坏生产。不然的话,凭借关中、并州庞大的人口基数,哪怕文昭征兵百万都不成问题。
  而且关中对于百姓们的政策非常优厚,再加上这两年风调雨顺,但凡是文昭治下的百姓,只要辛勤劳作,生活都应该不会太艰苦才对。
  故此,他看到一大群百姓不畏生死,进山猎虎以后,心中才会有些疑惑。
  猎户首领好似知道了自家主公心中所想,急忙摆着双手说道:“托主公的福,如今我等生活不知比以前好上了多少,家中余粮也十分充足。”
  “俺们这次上山猎虎,纯粹是为了赚点赏钱,让家中生活更加宽裕、舒适。更何况,俺们听说但凡主公治下百姓,通过选拔之后,都能够进入太学学习。”
  “俺虽然没什么本事,却也想子孙后代能够有点出息。俺们就思量着吧,多存点钱,等到太学以后再招生的时候,送俺们家的崽子去碰碰运气。”
  “若是小崽子们能够有幸被选上,也算得上是光宗耀祖了。”
  说到这里,猎人首领一脸兴奋的神色,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
  听完猎人首领的话以后,文昭才明白了他们心中所想。虽然官府有政策,对于那些就读太学的贫穷学生,可以让他们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获得生活费。
  然而还有更多没被选上的人,有些甚至千里迢迢前来蒲坂求学。对于他们来讲,哪怕是来回的路费,都将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毕竟,汉代不像后世那样交通便利,只要花上一点小钱,就能够坐火车、汽车到达国内任何一个地方。
  汉代百姓出远门,有时候可能就要长途跋涉几个月,他们一路上花的住宿费、伙食费,都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的。
  正是因为这样,原武的这些猎户才想着多攒一些钱,将来好能够送自家的孩子前去蒲坂求学。
  更何况,对于这些百姓而言,即使送自家孩子去了蒲坂,也不见得能够被选中。
  文昭沉思半晌,这才猛然起身,郑重地说道:“以往是我考虑不周了,等这次我回到京城之后,定要与麾下文武商议出一条策略,也能为外地有心上太学的学子创造便利。”
  “日后外地学子进京的时间,以及路费方面,官府都会详细考虑到。”
  猎人首领亦是急忙起身,有些手足无措地说道:“官府能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进入太学,已经是件天大的好事了。俺们现在生活慢慢变好,凑点路费也没什么。”
  文昭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反而开始与猎人首领唠叨一些家常。与猎人首领谈话过后,文昭对于此人的生平也有了一些了解。
  此人本来是豫州汝南郡人氏,袁术称帝以后,四处抢夺粮食,征发百姓充军。
  猎人首领为了躲避兵役,仗着自己乃是老猎户的身份,就带领一家人躲进了山中,以打猎为生。在山林之中,一家人虽然过得极其艰苦,倒也能够勉强度日。
  及至后来,袁术败亡以后,猎人首领家乡就回来了许多兵败的袁军士卒。他们拼命宣扬着关中的好处,召集乡邻往关中迁徙。
  那个时候由于饥荒很重,许多百姓涌入山中打猎,山中的猎物也越来越少。
  猎人首领眼见生活越来越艰难,就咬牙带着一家人下山,随同其他人一起迁徙往关中。
  他们这批百姓,被官府安排在了原武县城。而官府也没有食言,不仅分发粮食让迁徙过来的百姓不至饿死,还给他们分发房屋、田地。
  就这样,猎人首领在原武落地生根了。
  “这两年风调雨顺,再加上官府免税三年,俺们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过。当初拖家带口,远离家乡来到主公治下,俺当真是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啊。”
  说到这里,猎人首领高高扬起了头,好似对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感到骄傲一般。
  其实也的确是这样,华夏人的乡土观念极其浓重,若非逼不得已的话,根本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他当初若非实在过不下去,也不会做出这种选择了。
  文昭只是面带笑容,静静聆听着猎人首领的话,心中亦是感到无比高兴。
  刘备望着猎人首领身上,洋溢着幸福、满足、以及对陈旭的感恩之色,心中忽然有些触动。
  “无论如何,大将军能够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能够得到百姓们的真心爱戴,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念及于此,他心情复杂的看了陈旭一眼。


第493章 关平
  闲暇时光总是如此稀少,哪怕心中万分不舍,文昭还是让刘备、张飞回去了。至于关羽,却准备跟随文昭的船队一起,顺道回乡省亲。
  临走之前,文昭执陈群之手,恳切地说道:“伯父仙去,弟知兄长心中悲痛。然则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关中尚有许许多多需要仰仗兄长的地方。”
  “兄长若心绪稍有平息,还望能够助弟一臂之力。”
  陈群说道:“承蒙主公器重,群敢不效死力?只是某如今心中大乱,无法帮助主公处理政务,还望主公见谅。”
  “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群自会赶回蒲坂,助主公一臂之力。”
  两人耳语许久,这才洒泪而别。甘宁用战船载着文昭等人,沿着黄河一路往西行驶。
  战船逆流而上的速度,自然比顺流而下要慢上许多,耗费的时间足足比前往阳武之时多了一倍。
  眼看距离蒲坂只剩下一日路程,文昭忽然向关羽问道:“云长,我只知道你乃河东郡人氏,祖籍究竟是哪个县城呢?”
  其实对于关羽的家乡,文昭早就知道,乃是河东解良人。
  然而当文昭占据关中,定都蒲坂以后,才发现河东郡根本没有解良这个县城。按照以往的郡县分布,蒲坂也归河东郡管辖。
  都城既然就定在河东郡,文昭对于河东郡的县城自然是耳熟能详。他打听了许久,也没打听到解良这个地方。
  于是乎,陈旭对于历史上赫赫有名关羽的祖籍,就有些迷糊了。
  关羽答道:“某乃河东解县人氏,距离都城蒲坂也并不太远。”
  文昭低头喃喃自语:“解县么?”
  解良这个地方河东郡没有,却实实在在有解县。
  而且关羽亲口承认自己乃是解县人氏,看来后世的记载还是哪里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后来解县改名改成了解良。
  然而这些,却不是文昭需要关心的了。
  解县距离蒲坂也只有一日路程,船队到达蒲坂以后,文昭就想要随同关羽一起,前往解县探望关羽的妻儿。
  却不想被关羽拒绝了,他开口说道:“大将军公务繁忙,日理万机,又岂能因为关某一人之私事,而劳烦大将军?”
  文昭见关羽态度甚为坚决,当即说道:“既然如此,我就让公明随云长一同过去吧。”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陈旭之所以如此,也想要让关羽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乡,这样也好让他的乡邻,知道关羽已经出人头地了。
  纵然知道关羽抛弃刘备的可能性很小,文昭仍旧尽量结恩义于他。
  徐晃亦是河东郡人氏,为人又正派、勇武,与关羽的交情更是非同一般。关羽既然拒绝自己陪他前去家乡,文昭这才退而求其次,想让徐晃陪同关羽前往。
  陈旭的心思,关羽自然是洞若观火。其实他的心中,对于这个出身贫寒,却能打下诺大基业的男人,亦是感到衷心的敬佩。
  文昭不遗余力结恩义于他,拉拢自己的心思,关羽自然也非常明白。
  然而,哪怕关羽心中非常感动,他仍旧保留着自己的坚持。自从在涿郡认刘备为主的哪一个,也就注定了他的一生,都不会再转投他人。
  关羽是个极度骄傲的人,他从来不想欠别人的人情,故此毫不犹豫再次拒绝了文昭的建议,执意一人回到家乡。
  诚然,若是有陈旭,或者是徐晃这个关中大将陪他一同回乡,的确是个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然而,骄傲的关羽既不愿意欠他人情,又不愿意借助他人的威势,回到乡中耀武扬威。故此,他最终只向文昭借了一匹战马,就往家中赶去。
  直到关羽骑马离开以后,文昭才忍不住叹道:“如此忠义、勇猛的将领,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啊。”
  陈宫却是说道:“文昭既然想要招揽此人,何不以高官厚禄诱之?”
  在众人面前,陈宫自然不会直呼文昭表字,然而私底下,陈旭却是极力要求陈宫如此称呼。
  不仅是陈宫,陈群、陈静、陈虎、陈青,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亦是称呼文昭“主公”。然而私底下,却不会如此。
  陈旭望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叹息着说道:“若此人能因为高官厚禄改变初衷,也就不是关羽了,更不值得我如此极力拉拢。”
  关羽的魅力,不仅在于他那一身鲜有人敌的勇武,更重要是他对于刘备的忠诚。转换旗帜的关羽,也就不是人们所喜爱的那个武圣了。
  文昭对于这点知道的非常清楚,然而出于对关羽的喜爱,以及早已形成了结恩义与人的习惯,才让他很自然就做出了这些事情。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大家都回去吧。”
  官道之上,关羽骑在一匹战马之上,心急火燎的望家中赶去。
  十八年,整整过了十八年了,关羽终于再次踏上了回家的道路。自从十八年前杀了当地豪强,他就丢下了妻子胡氏,以及尚且不满两岁的幼子,开始亡命天涯。
  直到三年以后黄巾起义爆发,关羽才得以光明正大的跟随刘备南征北战。
  关羽虽然很早以前,就可以将自己的妻儿接过去。然而他也知道,如今正值乱世,主公刘备尚且没有稳定的地盘。
  乱世之中,关羽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大刀,纵横于千军万马之中。然而若是带上妻儿,待兵败之后,他们想要逃脱反而会变得非常困难。
  正是考虑到这些,关羽虽然以前给家里通过书信,却始终没有回家探望过妻小,也没有将他们接过去。
  “驾!”关羽奋力用马鞭抽打了一下战马的臀部,暗暗想到,“阿平已经虚岁二十,快要及冠了吧?没有我教导他武艺,也不知道阿平能不能继承我的衣钵?”
  关平并非演义中记载的那样,乃是关羽养子。事实上,关平乃是关羽正宗的长子。
  解县的一个小村落之内,关平光着上身,正挥汗如雨的锻炼着武艺。
  胡氏看着已经渐渐长大的儿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忽然之间,他想到了消失了将近二十年的丈夫,脸上顿时露出了黯然的神色。
  关羽虽然托人给家里送过书信,然而现在天下各地战乱不休,消息传递极其困难,其实胡氏根本没有收到一封书信。
  现在关羽尚且没有什么名声,一直蜗居在家乡的胡氏,自然不可能知晓自己丈夫的消息。
  摸了摸自己有些干燥的头发,胡氏将其中的一根白发拔了下来,疼得她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些年来,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的确非常不容易。特别是文昭入关以前,河东郡更是战乱不休,母子两人生活极其艰苦。
  直到文昭入关以后,颁布了一系列利民的政策,家中的生活才好上了许多。而且随着关平的越来越大,他也渐渐成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了。
  “嗬!”
  只见关平怒吼一声,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飞,将一个非常粗的树木砍成均匀的八份。
  胡氏见状,急忙上前说道:“你这孩子,怎么又用大刀砍柴?假如把刀砍坏了,上哪里再买一把过来?”
  家里的生活条件本来就不好,若不是官府对待百姓不错,使得胡氏这些年攒了一些钱财,恐怕还买不起这柄大刀。
  她也是看自家孩儿非常喜欢练武,这才忍疼花费大价钱,买下了这么一口刀。
  胡氏不懂武艺,自然不晓得关平一瞬间用大刀,将树木砍成均匀的八份,到底有多难。她只是担忧,那柄昂贵的大刀会被砍坏。
  关平望着散落在地的柴火,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待听见自己母亲的训斥以后,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阿母,下次我一定不会这样了。”
  听到儿子的保证,胡氏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她拿起了一个毛巾,将其递给关平,说道:“擦擦汗吧。”
  关平抹掉了身上的汗珠,穿上衣服以后,才对胡氏郑重地说道:“阿母,明年我就及冠了,却也没有家中长辈为我取表字。”
  “我听说平民子弟能够考入太学,就会有学院里的先生们,为我们取表字。”
  “如今我也长大了,待太学再次招生的时候,我想去报考太学军事分院。不知阿母以为,此事可不可行?”
  胡氏神情一怔,说道:“咱家又没什么关系,你能考进去么?”
  关平却是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说道:“主公创办的太学,只要有本事的人都能报考,根本不分什么贫富贵贱。而且我还听说,那些世家子弟报考军事分院,还比平民更加困难呢。”
  胡氏闻言,这才说道:“反正蒲坂距离这里也不远,你到时候真想去试试,倒也无妨。”
  关平脸上喜色更浓,说道:“阿母,我一定要考进太学军事分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