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124部分

三国军神-第124部分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幽州本为穷州,需要青、冀两州补贴官务开支,但当时因战乱交通断绝,无法调度金钱。
  刘虞重新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外族交易,并且开采渔阳的盐铁矿取得收入,令无数万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安居乐业。
  再加上刘虞善待乌桓部落,并且对外族实施怀柔政策,也得到了胡人的拥护。他还体恤民力,发展生产,使得饱经战火的幽州,很快就要恢复了繁荣。
  与此同时,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
  而西凉的董卓,在平定叛乱的同时,更是变得羽翼丰满。
  再加上他的帐下,大多都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这些人对于董卓的忠诚,要远远超过朝廷。
  如此一来,西凉董卓已经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他本人也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
  短短的几年之间,大汉变得风起云涌,日后雄霸一方的诸侯,也都开始展露头角。


第196章 灵帝崩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天下四处虽然动荡不安,但是黄巾军大寨之中,却是一片安详宁静。
  如今离黄巾军攻破鲜卑王庭,已经过去了三年。现在,陈旭已经二十五岁了。
  一处大院之内,脸上已经有不少胡须的陈旭,肩膀上坐着一个小男孩。他左右两只手上,还分别抱着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婴。
  庭院旁边,两个女子正在浆洗着小孩的尿片。她们时不时望向陈旭的方向,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神色。
  毫无疑问,其中一个女子正是张玲。
  陈旭攻破弹汗山回到山寨的第二年,张玲就给陈旭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政。
  同一年内,陈旭又娶了赵云的妹妹赵雨为妾,次年她就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骏。
  至于陈旭抱着的那个女婴,却是几个月前,张玲为他生下的女儿,叫做陈婷。
  赵雨嫁给陈旭为妾,虽然有些委屈。但是以张玲的身份,赵雨根本无法与她相争。
  赵雨心中早已喜欢陈旭,但是因为种种缘故,才拖到前年成婚。对于这个女子,陈旭心中也有很大的好感。
  再加上赵云统帅黄巾军的所有骑兵,他的身份就比较敏感。虽说陈旭绝对信得过赵云,但是其他人却不会这么想。
  就连田丰与程昱,都曾经在暗中劝谏过陈旭,说那支骑兵乃是黄巾军的王牌军队,必定要有亲信掌管才行。
  这个亲信,不是指那些信得过的手下,而是指陈旭的本族之人。
  自古以来,华夏人的宗族观念就非常深厚。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也许所有人都会背叛你,但是你的宗族却不会背叛你。
  若是同一宗族的人背叛自己的亲人,那么他们一定会遭受天下的唾骂。家族,是所有士人都不能撇弃不顾的存在。
  哪怕像日后的诸葛亮一家那样,他们兄弟三人,分别投奔魏蜀吴三个集团。他们的初衷,亦是为了家族的延续。
  不止是诸葛家族,就连很多其他的世家大族亦是如此。他们的观念,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有广撒网,才能捕到大鱼。
  家族子弟分散投奔诸侯,只要他们所投奔的诸侯之中,有一人能够成事,那么这个家族的传承就不会断掉。
  相反,那些诸侯的家族,除了袁绍、袁术这两个奇葩以外,其余的诸侯亲族,都是竭尽全力辅佐诸侯。
  而曹操,就是最好的说明。
  无论是曹仁、曹洪,还是夏侯惇、夏侯渊,他们都是曹操的本族亲人。
  历史上的曹氏集团,他们的王牌骑兵虎豹骑,也是交给曹姓的将领统帅。
  赵云虽然得到了陈旭的信任,但他毕竟不是陈旭的亲族。然而他所统帅的骑兵,却相当于黄巾军三分之一的战力。
  如此强大的权力,若非陈旭来自后世,他也不敢随便交给外人。
  诚然,手中的王牌交给亲族统帅较好。但是陈旭本族中人,并没有一人有这个才能,能够统帅这支骑兵。
  陈虎刚猛有余,智谋不足;陈青守城足够,进取不行;至于陈静,弄些阴谋诡计尚可,领兵作战却并不是他擅长的。
  与那些世家大族相比,陈旭家族的实力还是太过弱小,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亦是不多。
  其实不止是陈旭的本族,纵观黄巾军所有山寨诸将,也没有人比赵云更适合,成为这支骑兵的统帅。
  田丰、程昱的识人之才,并不比陈旭差到哪里。
  他们也认为,赵云统帅这支骑兵最合适。所以经过讨论之后,两人才向陈旭献了一条计策,那就是联姻。
  联姻,这是自古以来便存在的事情。
  也许那些诸侯之间的联姻,被嫁出去的女子,只是双方交易的工具。但是对于赵云这种出身贫穷的人来讲,他家中的亲人,就只有那么两个。
  再加上他重情重义,所以对他来讲,这两个亲人就是他的一切。
  若是陈旭娶了赵云的妹妹,那么再让赵云统帅黄巾军仅有的这支骑兵,倒也说得过去。
  陈旭、赵雨之间本来就有着朦胧的好感,再加上两者联姻势在必行,所以双方倒是一拍即合。
  依照赵云的性格,他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前程,而牺牲妹妹的幸福。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妹妹心中早就有了自家主公。所以面对陈旭的提亲,他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就这样,陈旭娶了赵雨。
  面对陈旭的纳妾,张玲没有丝毫不满,反而在婚后,与赵雨的关系更加亲密。两人往往都是腻在一起,形影不离。
  若非陈旭对两人知根知底,还以为她们是一对百合呢。
  陈旭逗弄着三个孩子,偶尔也会望向张玲、赵雨的方向。每次看到两人笑靥如花的样子,他的眼中都会闪过一丝温情。
  这三年虽然黄巾军并没有打仗,但是陈旭过得却并不轻松。
  几年下来,黄巾军治下的百姓,已经超过了百万。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太行山虽然广阔,但是养起来也是非常吃力。
  先不说养活这些百姓,单是其余的事务也令他忙得不可开交。
  随着黄巾军大寨人数的增多,扩军已经在所难免。时至今日,黄巾军已经有了八万的正规步卒。
  这还并未算上赵云帐下的一万骑兵,以及高顺训练出来的一千五百陷阵营士卒。
  高顺的陷阵营虽然只有一千五百,但是陈旭花费在他们身上的钱粮,却比普通一万步卒的消耗还大。
  这么多人军队的消耗,完全依赖八百里的太行山,却是有些捉襟见肘。
  很多时候,陈旭都有带兵下山劫掠的心思。但是为了日后的打算,为了黄巾军的声誉,他不得不咬紧牙关,苦苦支撑。
  饶是如此,那些前来投奔黄巾军的百姓,陈旭也都是来者不拒。因为陈旭知道,他现在每招收一个百姓,日后黄巾军就能强大一分。
  东汉末年,经过黄巾起义的大汉,人口不足五千万。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但是平分到大汉十三个州里面,每个州也不到四百万。
  再加上大汉人口分布很不平均,所以像幽州、并州、凉州这样人口稀少的大州,他们的人口可能还不到两百万。
  战争会使得整个国家的人口,大规模的减少。经过诸侯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以后,全国人口为一百四十万,公元221年人口则下降到九十万,损失了98。3%。
  以上的数据都只是有记载的人口。战争开始以后,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百姓躲进山中,没有算进户口之中。
  饶是如此,战争过后全国九十万人口的这个记载,仍旧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三国的诸侯混战,打到最后,兵源都成为了问题。魏、蜀、吴三国的休养生息,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所以现在,陈旭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争取收拢更多的流民。不仅是为了他的未来打算,也是想给这个民族保留一丝元气。
  为了养活更多的人,要么开源,要么节流。
  至于开源,现在整个太行山,几乎都被黄巾军开发完毕。除非陈旭现在带着众人,下山攻占汉室的土地。否则的话,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除此之外,只剩下节源这条路了。所谓节源,并不单纯的指节省物资,还要节省人力。
  节省物资,禁止浪费,这个非常好理解。但是节省人力,又作何解释呢?
  就那陈旭来讲,他虽然是黄巾军的最高统帅,但是家中却并没有一个佣人。就连穿脏了的衣服,都需要张玲与赵雨亲自浆洗。
  如此一来,就能够节省人力,让其余的人做一切别的事情。
  黄巾军待在山中的这些年,还经常与山下的百姓进行交易。由于黄巾军的强大,当地官吏也不敢禁止百姓与他们通商。
  在陈旭的指导下,黄巾军做了不少后世的椅子,拿到山下贩卖,也赚了不少钱财。
  可以说,黄巾军的山寨之中,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闲下来。
  农忙的时候要种地,不忙了又要放养牲畜,还要编制衣甲,制造军械,甚至做些能够拿出去贩卖的商品。
  可以说,黄巾军上下,完全如同一个紧密的机器一般,时刻都在运转着。
  正是这样,黄巾军才能凭借区区八百里太行山脉,养活一百多万的人口。
  陈旭正思考着问题,突然感觉手中有些潮湿。他低下头来,才发现右手托着的陈婷,居然在他身上撒起尿来。
  看到小孩又在自己身上撒尿,陈旭苦笑不已。有了孩子固然非常温馨,但是经常会弄得满身尿骚味。
  陈旭虽然是个比较爱干净的人,但是身为父亲的他,绝对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
  饶是如此,他还是带着三个挂在他身上的孩子,来到了张玲、赵雨面前,说道:“孩子又尿到我身上了。”
  见到陈旭苦着脸的样子,两女都不禁掩嘴偷笑。
  刚把孩子交到她们手上,就有亲兵来报,说是两位军师一起来到府中,正等待陈旭出去。
  陈旭不敢怠慢,洗完手以后,整理了一下衣冠,就急忙出去面见两人。
  因为他知道,田丰、程昱每日都是忙得不可开交,若不是遇到大事,绝对不会一起前来寻他。
  陈旭刚走出去,田丰就急忙起身,也顾不得礼数,直接大声说道:“主公,天子驾鹤而去了!”


第197章 历史车轮
  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汉灵帝病危。
  纵观汉灵帝的一生,虽然看似荒唐、无能。但是他本人,却是尽量遏制朝中的各个势力,并且一度想要削弱他们。
  奈何大汉宛如病重之人,朝中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汉灵帝想要加强皇帝的权威,尚未实施便已经病危。
  西园八校成立时间尚晚,世家大族仍旧把持地方。
  汉灵帝早就看出了西凉的董卓恃宠生娇,目中无人。所以就听从臣子所言,风封董卓为少府。
  少府,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
  封董卓这个官职,虽然看位列九卿,风光无比。
  但是董卓帐下谋士李儒却说:“主公位居西凉,兵精粮足,纵然汉室对主公有所忌惮,却也不敢轻动。”
  “主公若是听从陛下的任命,回到洛阳就任少府,朝廷若是再想对主公不利,只需一道圣旨,几员狱卒便可置主公于死地。”
  “朝廷用的是这招明升暗降之计,真是用心险恶,还请主公三思。”
  董卓素来信任李儒,听到他的分析以后,当即大怒。
  董卓遂上书洛阳,说之自己乃是一介粗鄙武夫,只能为国家镇守西凉。至于少府之职,他才疏学浅,不能担任。
  董卓回书虽然委婉,但是拒绝朝廷任命的意思,却再也明白不过。
  灵帝大怒,想要治罪董卓。但是考虑到董卓手握重兵,不能擅动。所以他心中虽然愤怒,却也不敢做出过激的事情。
  再说大汉帝国,臣子推迟朝廷任命的事情并不少见,也不能以这条罪状治罪董卓。
  随后,有一人向汉灵帝献计,说:“董卓起于西凉,根基深厚。他所仗着,不外乎在西凉的威望,以及羌人对他的惧怕。”
  “陛下若是将董卓调离西凉,此人根基既然失去,朝廷再想图之,又有何难?”
  汉灵帝闻言,当即大喜过望,说道:“如此,将董卓调到哪里比较合适?”
  那人就说:“董卓性格骄横、自大,若是给他的职位过低,此人必定不会前去任职,以我之见,不如封其为州牧。”
  “董卓若是听闻陛下如此封赏,必定大喜过望,欣然前去任职。”
  汉灵帝闻言,久久不语。州牧代表天子牧守一方,权力太过庞大。直到现在,他只任命了两各汉室宗亲为州牧。
  一个是幽州牧刘虞,一个是益州牧刘焉。
  “若是封董卓为州牧,朕怕他的权力太大,反而助长了董卓的气势。”
  却不想,那人笑着说道:“陛下无需忧虑。如今大汉各个地方,被世族、豪强把持,想要总揽一州大权,何其难也?”
  “董卓若是离开西凉,出任州牧,他必定会处处遭受掣肘。并且陛下还可以下令,让他不准带走西凉士卒。”
  “如此一来,以董卓之粗鄙、骄横,如何会是哪些地方势力的对手?陛下再可从中周旋,不出三载,董卓必定死于他人之手。”
  汉灵帝闻言,这才大喜过望。
  后来考虑良久,才准备封董卓为并州牧。因为并州实力复杂,土地贫瘠,人口稀少。
  再加上北方鲜卑,以及南迁入并州境内的匈奴人,使得并州的情况,不见得比幽州好上多少。大汉每年花费在并州的钱财,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董卓若是有能力,平定并州的隐患,自然能够为汉室除去一桩心腹大患。若是他实力不济,死于他人之手,汉灵帝也不会悲伤。
  可以想象,当董卓接到朝廷圣旨,说要封他为并州牧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
  代天子行事,牧守一方,总揽一州军政大权。这完全相当于国中之国,权力大的不可想象。
  与董卓的欣喜若狂相比,李儒却是皱起了眉头。
  他跟董卓使了眼色,支走了天使以后,就对董卓说道:“主公,若是凉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