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104部分

三国军神-第104部分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很多百姓听闻这个消息以后,全部跋山涉水前来投奔。
  黄巾军中,又开始风起云涌,在其他山寨守山的黄巾渠帅,全部被陈旭召集到了戌夫山上,商议出兵幽州之事。
  众将都是刚刚回来,并不知晓陈旭召集他们所谓何事。
  猛然听闻陈旭的打算,众人都是大惊失色。特别是杨凤、白饶,更是激烈反对。
  杨凤说到:“主公,北方的鲜卑骁勇善战,控弦之士何止十数万?就连汉室都对他们忌惮不已,何况是我黄巾军?”
  白饶亦是应和道:“是极,是极。不说鲜卑,就连幽州各地的乌桓部落,他们的士卒亦是骁勇过人。”
  “我黄巾军虽然实力不弱,但是直到现在,也才只有四千骑兵。相比起胡人自幼生长在马背之上,我等的骑兵显然要弱上不少。”
  杨凤、白饶都是冀州人氏。冀州紧邻幽州,时常跟胡人打交道,所以他们知道北方胡人的强大,这才极力反对。
  有两人开了头,其余众人亦是纷纷出言附和。
  他们虽然忠于陈旭,但是在面对黄巾军生死存亡的关头,众人也会竭力劝谏。
  大帐之中,只有田丰、程昱皱眉不已。典韦、陈虎满不在乎。
  王延思考半晌,开口说道:“主公,我黄巾军治下的百姓虽然将近四十万,但是能战之兵只有两万余人。”
  “再加上我等还要防备汉室趁势攻击,若想出兵幽州,根本不可能派出大量兵力。”
  “况且胡人皆是骑兵,若以步卒击之,胡人想打便打,想逃便逃。我等就如同往日皇甫嵩所率领的官兵一样,会被他们牵着鼻子前进。”
  “所以末将认为,当前之计,只能先在山寨之中发展势力。待我军壮大以后,再做打算。”
  可以说,除了典韦、陈虎自知愚钝,不发表意见以外,其余众人全部持于反对意见。
  待众人七嘴八舌说出了很多不能出战的理由,陈旭才觉得自己以前有些想当然了。
  黄巾军不能与胡人交战的理由,总结起来有三条。
  第一条,与胡人交战只能用骑兵,但是黄巾军的骑兵不但数量很少,而且他们的骑术根本无法与胡人相提并论。
  哪怕是遇到数量相等的胡人,黄巾军也没有丝毫胜算。
  第二条,黄巾军的身份毕竟是反贼。他们若是离开大寨与胡人交战,不但会与胡人为敌,就连当地官吏找准机会,恐怕也会对黄巾军不利。
  如以此来,黄巾军只会腹背受敌,自保都很困难,又何谈与胡人交战之事?
  第三条,上了战场之后,黄巾军的一切补给,都无法从从本寨得到。他们只能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才能保证粮草不断。
  但是只要黄巾军一打败仗,无法缴获粮草,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局面。
  事实上,黄巾军不能出战的理由,除了以上三条,还有很多。但是其他的问题,只要陈旭努力,都能够将其解决。
  只有这三条难题,却完全堵死了黄巾军出兵的可能。
  这场议事,终究是没有议论出一个结果。除了陈旭以外,没有一人支持出兵幽州。
  程昱、田丰虽然认为,应当多多关注胡人的动向。但是两人现在仍是以为,黄巾军的实力太过弱小,根本无力插手幽州的战事。
  “是啊,由三位沙场宿将组建的将近四万大汉精锐骑兵,都在攻打鲜卑的时候全军覆没,更何况是黄巾军呢?”
  漫步于大寨之中,陈旭苦涩的笑了。
  赵云紧紧跟在陈旭的身后,看向他的眼神,也显得越发敬佩。
  “主公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想着驱逐胡人,保家卫国,如此高尚的情操,值得我赵云用性命来追随!”
  陈旭没有回到家中,只是来到了那些刚被收留的幽州百姓中间,看着他们面黄肌瘦,凄凄惨惨的样子,陈旭心中更是愤愤不已。
  左手用力握住腰中的佩剑,陈旭忽然对着身后的赵云说道:“若是上天再赐给我三千精锐骑兵,哪怕尽出山寨所用骑兵,我亦会与胡人决一死战。”
  说出这话的时候,陈旭心中充满了苦涩。他知道,自己的愿望绝对不可能成真。
  陈旭的话音刚落,那些被黄巾军招收进山寨的百姓们,都把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这个时候,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子突然站了起来,跨步来到陈旭面前。
  “锵!”
  赵云既然身为陈旭的亲兵,自然会留意四周动向。
  他看到那个男子向自家主公走来,就拔起了腰中的佩剑,拦在男子身旁,沉声说道:“止步!”
  男子被赵云的目光锁定,感觉浑身一阵寒冷。
  他毫不怀疑,若是自己再敢上前一步,那员小将的利剑,一定会插进自己的胸膛之中。
  停住了脚步,他不慌不忙的向陈旭作揖行礼,说道:“右北平赵煌,见过将军。”
  陈旭定眼望去,看见来人虽然衣服破烂,却是身高一米七八,相貌堂堂。他举止之间,流畅无比,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的教育。
  眼神微微一缩,陈旭在心中想到:“不想山寨之中,居然会有如此人物。”
  陈旭也并不怠慢,让赵云收了利剑,对那人说道:“壮士何必如此多礼?”
  那人抬起头来,细细打量着陈旭。
  看到陈旭一脸真诚,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衣着破烂而有所轻视,赵煌心中对于陈旭,更是多了一份好感。
  陈旭也在细细打量着赵煌,越是打量,越是觉得不凡。起码赵煌身上的精气神,绝非普通百姓能够拥有。
  像他身上的这种气质,以及内敛的锋芒,一定是读过诗书,并且武艺不凡之辈。
  “三国时期,何曾有过一个叫做赵煌的人物?”
  心念急转之间,陈旭发现赵煌仍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对他说道:“不知壮士忽然上前,所为何事?”
  赵煌答道:“我听闻将军方才所言,只要上天再给你三千精锐骑兵,你就敢与胡人决一死战,可有此事?”
  听到赵煌的话,陈旭心中一凛。他方才只是随意发了一声感慨,却没想到会引出赵煌此人。
  环顾四周,陈旭看到此处百姓太多,就对赵煌说道:“壮士若是不弃,可以先到我家中洗漱一番,而后再商讨其他事宜。”
  赵煌也不推辞,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跟随陈旭一起回家。
  洗漱完毕以后,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的赵煌,整个人更是显得颇为不凡。
  两人分宾主而坐,赵云在陈旭身后,按剑而立。
  详细询问以后,陈旭才得知赵煌的身份。
  赵煌是幽州的右北平人,表字子亮。赵家在右北平虽然算不上富裕,却也不是小家小户。
  赵煌幼年时期就聪慧无比,读了很多书。由于右北平汉胡杂居,民风彪悍,所以赵煌也就喜欢上了击剑。
  他为人豪爽,又有大志,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却不想今年鲜卑南下劫掠,他家中被鲜卑人光顾,家人尽皆遇难,只有他自己仗着一身武艺逃了出来。
  在外面流浪了几个月,直到前天才辗转来到了黄巾军的山寨之中。
  听闻赵煌的遭遇,陈旭唏嘘不已,叹息说道:“我听闻乌桓叛乱,鲜卑四处劫掠之事,就欲起兵讨伐胡人。”
  “奈何山寨之中兵微将寡,所以帐下将官尽皆反对,这才一直郁郁不安。”
  赵煌看陈旭脸色,觉得他不似说谎,就正色说道:“若是我能为将军召来三千精锐骑兵,将军可愿出兵北击鲜卑?”
  话毕,赵煌目光灼灼的盯着陈旭。


第166章 历史真相
  陈旭、赵云听到赵煌的话,全都惊骇无比。
  三千精锐骑兵,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骑兵的造价可是昂贵无比。每一匹战马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光是三千匹合格的战马,都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精锐骑兵,不光是有战马就行,还要有三千个上过战场,弓马娴熟的骑士才行。
  有时候,一个精锐骑兵,甚至比一匹战马都宝贵。
  陈旭帐下的黄巾军骑兵,从南到北转战千里,大小战事经历无数,才成为合格的骑兵。
  现在由于陈旭扩建了以前骑兵,再加上剔除了一些年龄偏大的黄巾军骑士,安插进来了很多比较年轻的黄巾士卒。
  曾经的三千精锐黄巾骑兵,虽然变成了四千人,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却不升反降。
  若是不经历长久的战事,在血与火中磨练,就不配称为精锐骑兵。
  由此可见,三千精锐骑兵对于陈旭等人的震撼有多大!
  感受到陈旭似乎有些不信任自己,赵煌挺了挺身子,目视陈旭,说道:“我只问将军,若是我能带来三千精锐骑兵,将军可敢带领帐下黄巾骑兵,北上与鲜卑决一死战?”
  陈旭定定的望着赵煌,看到他不似在说谎,就回答道:“若是子亮果真能够带来三千精锐骑兵,并且让他们听从我的号令,那么我必定会带领帐下骑兵,北上攻打胡人。”
  赵煌没有满口答应,反而说道:“将军的名声我早就听说过,深知将军爱护帐下士卒,并且用兵如神。”
  “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若是想要这三千精锐骑兵归心,还要看将军自己。”
  陈旭皱眉说道:“若是他们不听从调遣,我如何能够如臂指挥,而后与胡人交战?”
  下意识的,陈旭就相信了此人,认为他果真能够带来三千骑兵精锐。虽然在陈旭看来,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将军放心,若是将军果真把他们当做手足,果真带着众人北上攻打鲜卑,他们绝对会对将军言听计从。”
  点了点头,陈旭保证道:“凡是我帐下士卒,我必定待其如手足。”
  “现在子亮可以告诉我,你能从哪里召来三千精锐骑兵了么?”
  听到陈旭的保证,赵煌也不再犹豫:“将军可知熹平六年,大汉与鲜卑的那场战争?”
  陈旭闻言一怔,道:“我只知大汉派出将近四万精锐骑兵,分三路出兵讨伐鲜卑,出塞千余里。结果汉军大败,损失兵马十之七八。”
  赵煌脸上露出悲伤的神色,说道:“不是将近四万,而是四万五千大汉精锐骑兵。”
  “还有,这些大汉精锐骑兵,不是败在了鲜卑人的手上,而是败给了那三个愚蠢统帅。”
  说到这里,赵煌的脸色有些狰狞。
  “西羌叛乱由来已久,在大汉与羌人交战的过程中,‘凉州三明’横空出世。他们分别是皇甫规皇甫威明,张奂张然明,段熲段纪明。”
  “他们三人都是凉州人人氏,屡次大败羌人,威震西凉。再加上三人的表字中间都有一个‘明’字,这才被人们合称为‘凉州三明’。”
  说到这三个大汉名将的时候,赵煌的脸上露出了敬重的神色。
  而后,他用奇异的眼神望着陈旭,说道:“而被将军斩杀的皇甫嵩,正是皇甫规将军的侄儿。”
  听到赵煌的话,陈旭没有说话,只是细细聆听着。
  “三位将军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此威名,不仅靠着他们高超的统帅能力,还因为他们帐下有一些骁勇善战的将官。”
  “而夏育与田晏,便是段熲将军帐下的两员虎将。”
  “这两人在与羌人作战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多功劳。于是就开始恃宠生娇,触犯律法,结果被天子降罪。”
  “正好当时鲜卑在檀石槐的带领之下,屡屡侵犯幽、并凉州。”
  “两人为了将功折罪,就联合起来贿赂当时的大宦官王甫,撺掇陛下向鲜卑开战。”
  毫无疑问,当时的汉灵帝年轻气盛,他虽然荒唐,却也渴望能够开疆拓土,在历史上留下名号。
  所以汉灵帝就在熹平六年四月,封夏育为乌丸校尉,封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封臧旻为匈奴中郎将。让他们每人率领一万五千大汉精锐骑兵,分三路攻打鲜卑。
  可以说,当时已经被檀石槐统一的鲜卑,绝对是个极其强大的对手。哪怕比起汉武帝时的匈奴,虽然有些差距,却也相差不远。
  汉灵帝不听满朝文武的劝谏,在没有详细规划、在并不了解鲜卑强大的情况之下,就执意派兵出征。
  再加上夏育、田晏为了将功赎罪,更是轻兵冒进,这才使得大汉有此败仗。
  至于臧旻,他虽然曾经平定过会稽人许昭的叛乱,但是本身对于兵事却并不是十分通晓。那场只有几万人的叛乱,他就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彻底平定。
  再加上南方的地形与敌人,与北方胡人没有丝毫相同之处。所以朝廷派他统领一拨人马,更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四万五千的大汉精锐,由两个轻兵冒进,想要将功赎罪的将领统帅;再加上另外一个,丝毫不通晓北方战法的臧旻统帅。
  这场北击鲜卑的巨大军事行动,还未曾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那场战事,以官兵的惨败而告终。三个官兵统帅撇弃自己的手下,每人带着十几个人,凄凄惨惨逃了回来。
  其余的官兵,要么战死沙场,要没被鲜卑俘虏,要么流窜到各个地方。
  夏育三人大败之后,回到京城生怕性命不保,就散尽家财贿赂宦官。三人还把兵败的责任推到士卒们身上,说他们抗命不遵,畏战如虎,这才有此大败。
  毫无疑问,听闻官兵大败消息以后,满怀着开疆拓土,名留青史的汉灵帝,暴怒无比。
  他当时就要斩杀夏育三人,但是禁不住贴身宦官苦苦相劝,这才将三人贬为庶人。
  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汉灵帝还降下圣旨,将那些侥幸逃得性命的官兵统统处死。
  四万五千官兵虽然战死很多,但是仍然有五千多人逃出鲜卑。他们九死一生回到国中,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屠刀。
  有三百多人被官府捉住,砍掉了脑袋。其余逃得性命的官兵,听闻这个消息以后,对于夏育三人更是恨之入骨。
  汉灵帝如此愤怒,并非小题大做。
  自从汉武帝北逐匈奴以后,虽然胡人时常叛乱,但是大汉的强大已经深入这些人的心中。
  可是这场北伐的失败,却让汉室颜面尽失。所以听从了夏育三人的谗言以后,汉灵帝才要斩杀那些北,击鲜卑的大汉幸存官兵。
  汉灵帝果真愚蠢的认为,是这些官兵不听号令,畏战不前吗?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