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胡悦主动提出,说陈京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死板,就是太不解风情。应该要调教调教这小子。
他便让风明安排一下,找个好一点的、安全的妞,把陈京拉下水,也让他尝尝风流不羁的滋味。
当时风明心中就留了心眼了,他干脆一步到位,找了一个他手上的王牌!
他有绝对的信心,陈京抵挡不住艾芳的诱惑!
因为那个女人太正点了,正点到了犯罪的程度,而且她的身份也光鲜,电视台的当家花旦,社会名流,说出去也有面子。
他也没想过,这件事情会有问题,可是偏偏,这个地方竟然出问题了?
风明觉得,自己现在后悔药都没地方买去,自己做事怎么就这么草率了呢?
他缓缓的闭上眼睛,脑子里面像放电影一般,无数画面在浮现。他仔细回想那天的事情,他自忖自己做得是天衣无缝的,陈京怎么会发现其中有自己下套的痕迹?
他的念头迅速转动,猛然想到了艾芳,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百密一疏,他怎么就忽视了这一点呢?
风明至此才觉得自己有些轻视陈京了,市委书记的秘书,岂能是易于之辈?
再看陈京动手,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而且招招都直指风明最要害,如果不是王洋,风明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样的心机,又哪里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够拥有的?
第257章 修梅火了!
修梅县茶叶农业合作社、葡萄种植农业合作社、农业生态旅游合作社在个合作社成立,成立大会在市丽水大酒店召开,修梅县相关领导以及省市农业旅游相关领导对外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三种合作社对修梅县经济将要产生的深远影响。
所谓合作社的模式,其实是弥补包产到户后,农户单一加工,不形成规模效应,抗风险能力弱,对外联系弱等各种缺陷,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以茶叶合作社为例,参与合作社的所有农户,统一听从合作社的安排对茶叶按要求培管和采摘,合作社负责对外营销,深加工,以及向政府和其他单位申请项目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法人存在。
这样的合作社模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刺激老百姓的积极性,有利于生产改良和整个产业形成规模效应。目前修梅县已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特色化,这三点高度集中,这是修梅发展农业的新思路。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修梅的农业生产,马上就要迎来一个全新的时期。
这一次,马步平做出修梅的大改革,不仅取得了市里的支持,而且修梅的这次合作社模式,在省农业厅都是作为典型来抓的。省农业厅为了支持修梅改革,拨款改革专项资金三千余万元。
另外,市委市政府为了支持修梅改革,支持三千余万元,加之修梅县政府自己筹备的数千万元资金,一共改革政府投入补贴近亿元。修梅县也成为了全省农业唯一大补贴的县,修梅的农业生产模式,也因此成为了全省的试点。
陈京陪同伍大鸣一行视察修梅县两天,陪同伍大鸣随行的包括市发改委领导、农业局领导、财政局领导、党校、市委室办负责人。伍大鸣明确要求,考察结束以后,市委要组织专门的理论工作小组,要认真归纳总结修梅县农业合作社模式的优势,形成农业改革方向的理论文献。
这些理论文献,一部分在媒体上发布,一部分要成为改革的重要理论资料保存,还有一部分上送省委政研室,为省委政策和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和理论基础。
除了这个要求以外,市委宣传部要加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业发展的宣传力度,要在社会上造成广泛影响,要以修梅的摸索为基础,辐射周边县市,争取两到三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新农业改革,从而将整个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有伍大鸣的助阵和视察,这对真个修梅班子是个巨大的鼓舞,而在全市范围内,一向贫穷落后,不起眼的修梅县,一跃成为了明星县。周围的县城纷纷派考察组进入修梅考察学习,甚至包括兄弟市的县城,也派学习组进入修梅学习!
陈京能够感受到伍大鸣的兴奋,伍大鸣来德高的政治主张,首先就是要搞好农业生产,狠抓特色农业。
德高市不是一个工业市,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由于德高一带河流多,土地肥沃,另外,灌溉便利,所以德高发展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一直以来,德高都有楚江粮仓之称。
所以,农业是德高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马步平领会伍大鸣的意图很快,他上任这才多久的功夫,能够在修梅整出这样的阵仗,能够搞好班子团结,大家一起摸索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业之路,这是很了不起的。
恰恰在伍大鸣最需要树标杆的时候,马步平将一切工作都做到位了!
而伍大鸣的果断和策略也是非常清晰的,目前德高几个区县,他就先将德高作为标杆树起来,而且市委花大力支持!
在这某种程度上,也在让其他区县的人都看明白,紧跟伍大鸣步伐的人,将会得到多大的支持!这对伍大鸣掌控德高,分化拉拢各派力量,是有相当积极的影响的。
……
市委,陈京埋头在电脑上打文件,办公桌被人轻轻的敲响。
他抬头,立刻站了起来,道:“刘市长!”
常务副市长刘明明笑眯眯的看着陈京,他啧啧的感叹道:“楚江才子啊,果然名不虚传。今早我进办公室看报纸,就看到三楚晨报你署名的文章,《农村合作新思路,特色农业当先锋》,文章写得好啊!
尤其是理论功底扎实,把农村合作社,特色农业说得很简单明了,大家一看就能够知道农业合作和特色农业的好处。
而这篇文章能够在省知名报纸的显眼位置发布,可以肯定,这篇文章全省都能看到,甚至中原几个省都能看到。这对我们宣传德高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面对刘明明突如其来的夸奖,陈京连连谦虚,说这文章写出来后,多位领导润色过,不能算是他个人的文章。
陈京这话倒没心口雌黄,他写文章本来就是伍大鸣布置的任务。文章写出来后,伍大鸣亲自删改过,最后定稿发陈京的名!
伍大鸣让以个人名义发,其实也是提高文章的真实性。现在政绩工程搞得太厉害了,在老百姓心目中,报纸和媒体报道的东西十有九虚,他们本来就不太信任。如果这类带有明显褒奖意义的文章发出去是以什么单位的名义,在信任方面必定是要打折扣的。
三楚晨报不是一般的报纸,在这样的报纸上,发表如此有深度的理论文章,陈京心中是很忐忑的。
尤其是文章本来是发布在第三版,后来胡悦很给面子,直接把文章放在第二版头条的位置,这个位置正处在理论文章的黄金位置。这也势必要增加文章的影响力。
“刘市长,您稍等一下,我进去看看情况!”陈京冲办公室努嘴道。
周青刚刚进伍大鸣办公室不久,刘明明来了总不能让他干杵着,人家可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一天也是日理万机的人,哪里有多少闲余时候等待?
本来,对刘明明来说,他是可以直奔伍大鸣办公室去的。
陈京怎么敢拦他?
但是刘明明的情况不同,他一直和伍大鸣保持的关系很暧昧。照说,他应该要支持伍大鸣,但是偏偏不是这样,在很多问题上,刘明明的立场很让人不可捉摸!
而伍大鸣对付刘明明的手段也非常高超。刘明明作为常务副市长,分管财政工作。
伍大鸣作为市委书记,在花钱方面,他是频频表态!市委书记表态了,下面的人自然要跑上来要钱,这一来,立马就造成市财政工作很有难度。
刘明明万般无赖,他不得不向伍大鸣每个月汇报工作,尤其是汇报财政工作,至少要让伍大鸣心中有底,市里面究竟只有多少可支配的钱了。
刘明明有汇报,在态度上面就是进步,伍大鸣对这种进步是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是有奖励的!
刘明明下面一直没有提拔起来的一个副县长,伍大鸣打电话到组织部,让组织部安排将此人调整为县常委,这对刘明明来说,他是非常感激的。
伍大鸣有这样的手段在前,陈京在后面自然要配合好,不能够露怯!
就在陈京要推伍大鸣办公室门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开了,周青出现在门口。陈京忙侧身道:“秘书长!”
周青淡淡的笑了笑,他一眼看见刘明明,冲刘明明点头道:“刘市长,太抱歉了!刚才一点事和书记讨论扯手了,耽搁您的宝贵时间了!”
刘明明摆手道:“耽搁我的时间就算了,耽搁书记的时间就要不得了!书记才是真正日理万机的人!”
周青哈哈一笑,不说话了,而是扭头对向陈京:“小陈,书记刚才跟我夸你了!说你能够干事,他本以为临江阁的事情会很棘手,但是,这事他让你去调查情况,很快你就将情况向他汇报清楚了!
你汇报的内容不仅及时而且准确,你呀,你呀,还真是深藏不露,早知如此,我就不用操那瞎心了,害得我找尽了关系!”
陈京直愣愣说不出话来,连唰一下变红。
陈京的本质工作,是给伍大鸣担任好秘书,至于其他诸如调查临江阁这类情况的事儿,那都应该是秘书长应该要做的事情。陈京现在等于是把周青的事儿做了,周青心中能没有疙瘩吗?
周青的话说得很诚挚,但是陈京听在耳中,却是非常的心惊,他不明白,为什么伍大鸣会向周青说这些,那不是挑矛盾吗?
一旁的刘明明听到周青和陈京的对话,脸上露出了笑容,道:“小陈不错,如果你真有这个能力,我看你跟书记当秘书也当不了多久!你迟早是要下去的,下去独挡一面,那才真是我们德高的骄傲!”
刘明明哈哈一笑,走过去推开伍大鸣办公室的大门,慢慢踱步进去,陈京轻轻的过去将门带上了……
第258章 内部火药味!
市委抽调精干笔杆子组织材料小组,专门组织写农业合作社、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相关材料。
市委全体工作人员开会,正副秘书长,各科室负责人,秘书科的所有秘书等等聚集一堂,秘书长周青主持会议。
周青首先强调这次组织材料小组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他讲伍书记为中心的市委,提出的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相关联的特色经济的概念,这在整个楚江来说,是很有创新精神的理论提法。
对外界和对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如何把特色经济的概念说透彻、说清楚,如何能够让各级党委政府接受这个理论,并受益与这个理论,这都需要市委材料小组认真的搞好这些材料。
市委出来的文章,那一定要过得硬,代表着全市的标杆和水平,所以,材料小组的工作,担子很重!
周青这个开场白表过以后,在会场上立刻就引起了骚动,能进市委机构的人,都是从各区县挑选的精英,耍笔杆子都是本职工作。
只是市委门户深,内部论资排辈厉害,一般的大材料,只有少数老笔杆子有机会碰。有些特别重要的材料,甚至是秘书长亲自操刀完成的。
当官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能够当上秘书长的领导,其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就是不同,写出来的东西高度也不同,一般的小秘书就达不到那个高度。所以,领导重要的讲话稿,都是秘书长亲自把关的,秘书科的很多秘书,只能够弄一些边角料。
正因为如此,周青召开要成立材料小组的会议,大家情绪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大家都看到了机会。
副秘书长满延波阴测测的笑,发言道:“材料小组,这是个精干的小团队。我看可以打破一些条条框框!我们市委笔杆子多,但是水平高,又能够活跃于各报刊杂志的笔杆子可并不多。
像陈京主任这样年纪轻轻,就能够写出大文章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我看,陈主任是不是可以把肩上的担子在加一些,这个材料小组,由陈主任牵头?”
陈京一听这话,淡淡的笑了笑。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满延波说这话,等于就把陈京推到了最前面。陈京年纪轻轻,现在为市委第一秘,这就够让人眼红了,如果再由他牵头搞材料小组,这不是要让他在市委办很难做人吗?
陈京进市委办的时候,其实就刻意的注意了这些,一些主要的大的材料,陈京都找周青,政研室主任陈集科是个老笔杆子,周青一般会安排他负责弄大材料。
陈集科这个人有股子傲气,对自己弄的东西很有信心,陈京对他的材料动过,他都能看出端倪。
有一次,市工商联会议书记的讲话稿,这是个大材料,陈集科的材料到陈京手中,陈京考虑到伍大鸣的个性和脾气,便对材料稍微动了一下。为了以示对陈集科的尊重,陈京拿着材料向他征求意见。
陈集科讲:“陈秘书,材料这个东西啊,谁好谁不好,这都是没有定论的。关键是要看领导喜欢什么材料,摸不清这一点,怎么抓笔杆子整材料?”
他又讲:“陈秘书,我这年岁大了,年轻人的思维我是撵不上了。过了今年,我就准备提出退下去,先想办法把我这腰和脊椎搞好。我们这些老头子啊,要服老,老窝在一线,自己累得吃不消,又挡了年轻人的机会,这又是何苦呢?”
陈京听了这话,他便把稿子原封不动的送到了伍大鸣那里!
伍大鸣看了那个东西,就向周青反馈,语气有些激烈:“我早就强调了,讲话稿不要搞那么多理论性的东西,怎么就听不明白?说话就是以事实为根据,讲实际的东西,讲大家关心的东西。放空炮的讲话稿能不能少一些?”
周青黑着脸把那个稿子送给陈集科,狠狠的说了他一顿。
陈集科这时才想起陈京的修改意见,他才明白,陈京能当上书记秘书不是浪得虚名的,还是有几把刷子,万万不能小视的。
经历了那件事,他本身危机感就强了,他就是靠耍笔杆子吃饭的人,如果笔杆子耍不动了,谁还让他占那个位子?
所以,后面的很多材料,他有些拿不准的甚至主动找陈京商量,整的东西也是越来越贴合伍大鸣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