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演业 >

第202部分

三国演业-第202部分

小说: 三国演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又出问题了?”秦青见过杨锡有过一次走火入魔。

    “没事,玄功大成了,哈哈,我现在感觉全身充满力量,想马上把你办了!”杨锡站起来,一把抱住秦青,拔腿往别墅跑去。

    秦青锤着杨锡胸口,口中尖叫道:“不要不要!早上起来一次,现在早餐刚刚吃完,人家食物还没消化呢!”

    “哈哈!那可由不得你,你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算是喊破喉咙,也没有人救你了,臣服了吧,小妞!”

    杨锡大笑着,百米距离,可能只用了八秒,这还抱着个人!

    接下来当然是动作片,咱这里不表述。

    却说卢大志领环球船队终于达到了真正的大陆,早有好事的辰河县民来围观。

    卢大志一打听本地人,确定自己这是到了泰郡西海岸,离曼谷城只有七十多公里陆路。

    曹植等人下船,得知这里便是辰河商会泰郡,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但有些人却开始抑郁起来。

    甚至许多人开始窃窃私语,然后大哭起来。

    却原来证明了这个世界是一个球形,那便新的问题来了。

    可怜的人发现,自己竟然是住在一个球体之上,岂不是随时有往某方天空掉下去可能?

    于是各种惊恐情绪,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就连卢大志想起自己竟然有可能是头上脚下,都感觉有些晕乎起来。

    但是不管人们怎么想,生活还得继续。

    卢大志在与临海一个县城的县属官员们互相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便又开始启程南下。

    他得去武昌岛,那里有中南州总督田聪在等着他。

    至于传消息回辰河城,自然是有本地官员去办。

    十余日后,船队终于到达武昌岛,田聪接待了英雄们。

    卢大志到达武昌岛时,杨锡的传令也通过信鸽到达了武昌岛。

    杨锡先是大加赞扬了卢大志一番,然后命卢大志将适合热带地区种植的植物,分一份种子至武昌岛,让田聪再负责派船送一份至东边的东南亚总督刘巴处,着其安排种植。

    这些种子其中便有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橡胶数种、红薯。

    红薯保存不便,卢大志拼了老命,也在杨锡专门准备的两艘大船上,种植了一些,一路回来,这两艘船被列为禁地,重点保护。

    至于辣椒种子,那便显得很容易保存了。

    十二月,雪至,杨锡却心中火热,亲自到上海港迎接卢大志的船队。

    让杨锡意外的是,卢大志身边跟着一相貌俊美的年轻人,这人却不属于船卫,因其没有穿辰河商会军服。

    卢大志向杨锡介绍了此人,杨锡才知道,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曹植了。

    杨锡以文人之礼与曹植互拜,从卢大志口中得知曹植之功后,杨锡对曹植好感顿增了几分。

    午间,吃火锅时,杨锡便叫卢大志拿来了在船上晒干的辣椒,加了一些放在火锅之中。

    辣椒这东西,卢大志、曹植他们早都吃过,不以为奇,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如此刺激之物,杨锡一个从未吃过之人,竟然吃起来丝毫不觉吃力,反而还大呼过瘾。

    “好东西啊好东西,有了这东西,以后我辰河区食物,品种足足多出一倍,大志你这次功劳不小。”

    卢大志每说起一种事物,杨锡都要惊叹赞美一番,搞的卢大志都有些不好意思。曹植却看着心中奇怪,这杨锡写这些物事之时,似乎身临其境,但终其一生,似乎都没有出过大汉啊。  [本章结束]

    

   

第四百零二章 学界分歧

    建安十七年末,辰河环球船队回至大汉,此事震惊天下,不管是辰河区、还是其他诸侯之民,无不人心惶惶,争相讨论杨锡猜想之事。

    建安十八年正月,回至大汉的六千余名环球幸存者,几乎各有著作面世,其中以曹植的《寰球奇遇记》等几部最为轰动。

    而辰河商会则从新校订了各个学校的《地理》教科书,将许多此前不予接受的知识写入其中。

    地球这个词,终于从《地理》书上予以确定,并将地球分成热带、温带、寒带三种大气候。

    环球航行盛世,颠覆了天圆地方之说,这造成了传统哲学与现实之间的激烈对撞,于是各种对骂以各自渠道,开始互相攻击。

    天圆地方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阴阳学说乃其核心和精髓。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是古代汉族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天圆地方是古代对宇宙的认识,数千年来,从未有人对此怀疑过。今天忽然有人说,这地是圆球,研究了一辈子的人,谁受得了。

    就连曹操都觉得自己要疯掉了,曹植回至邺城时,曹操便专门让其当着上百文武的面,让其戳穿杨锡的谎言,证明这一切皆是杨锡的一个骗局。

    曹植一路侃侃而谈,说出了沿途证据,并将自己早已经于回邺城的船上,便已然写好的《寰球奇遇记》,丢给众人观看。

    众人还是不信,曹植便纠集了自己护卫数人,共同作证。

    曹操等自然认为曹植疯了,曹丕心中却暗乐,如此一来,曹植对自己太子地位,已然不会有任何影响。

    曹植的坚持,让其在曹营的地位一落千丈,只有一人眼中冒出火花,此人便是贾诩。

    贾诩见曹操对曹植等人极度怀疑,于众人大吵之后道:“王上,诩觉得,此事要弄清真相,却只有一个办法。”

    众人向贾诩投来目光,贾诩继续道:“诩以为,要弄清杨锡是否妖言惑众,植公子所言真假,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我魏国也组织船队,从此次航行中人找些向导,沿植公子所绘制路线,再行航行求证。”

    贾诩言出,众文武震惊莫名,议事厅中落针可闻。

    曹操思索良久才道:“罢了罢了,此事便暂时存疑吧。我魏国却无如此财力能消耗得起,待日后击败杨锡,再议此事不迟。”

    于是曹操散了讨论,独自留贾诩在自己帐中。

    众人散去,曹操道:“文和信了?”

    贾诩点头道:“此事十有八、九为实了。王上亦知这其中关窍,乃不敢置信而已。年前玉门关传回消息,植公子所经历之地,却与那消息中称的米多帝国、罗马帝国等地不谋而合。三年前,植公子等人于东莱郡登船时,那船队,确实乃是往北而行,此事公孙康可证明,如今船队却自南折返,其中怪事,思之则明。”

    曹操叹口气道:“我亦知其中蹊跷,盖因不敢置信而已。倘若杨锡所言与船队航行证明属实,那岂不是你我所立之地,在另一面之人,亦有人头顶青天站立,真令人费解啊。”

    贾诩道:“此事令人费解,唯有一人能知。”

    “杨辰河?”

    贾诩点着头。

    “杨辰河此人十三岁时记录开始迹,此前为普通农人之子。十三岁后,出酿酒术、造纸术、人力船、炼钢术、火柴术、火药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皆天下奇术,得其一可兴国。杨锡将其集于一身,便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相加亦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王上难道不怀疑,此事之中有蹊跷?”

    曹操听着贾诩之言,只觉得如醍醐灌顶,刹那间想通了许多。

    “是啊!便是传说中的百家之师姜太公、鬼谷子,亦不能与其相提并论。又以武力论,杨锡二八时,便能三英中战吕布,数年后便能与关云长较长短。但是如此,倒能解释,但其三十岁后,竟能三合取轲比能,独战云长与其子等,将其生擒,此非人力所能及也。”

    “王上是否怀疑其身份来历有古怪?”

    “定有古怪,纵观其前半生,乃非人力所能做到!虽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今亲眼所见,我不得不做如此想,莫非天下真有鬼神之事呼!”

    贾诩也摇头表示不能理解,二人自然是谈不出个所以然,各自带着疑问回归。

    与此同时,蜀中也进行着大讨论,当然大部分都是抨击杨锡此举惑乱天下,其心可诛之类。

    便是诸葛亮、法正等,亦是对杨锡大加抨击。

    他们认为,杨锡是有些奇异不假,但要他们相信地球之事,那也未免太过强人所难了。

    至于杨锡自己,对这些人之言论却从不辩解,事实胜于雄辩。

    杨锡为难的是,为了此事,襄阳大隐庞德公竟然约了庐江6康,还有自己的岳父大人蔡邕,三人联袂来访。

    不用想也知道,这三人是存了何等心思。

    庞德公还好,毕竟稍微年轻一些,对于新思想,还能斟酌一二,蔡邕与6康却不得了,竟然直接要杨锡给一个解释。

    杨锡只有一句话,那便是“时间能证明一切,你们要是能活的够久,我会证明给你们看!”

    这就有点要闹翻的意思了。

    杨锡有些郁闷,心中只骂了腐儒两个字。

    建安十八年,癸巳,学界争吵不断,年轻学者与老辈学家之间争论不休,但事情随着杨锡的不出声而慢慢淡下来。

    杨锡没时间跟这些人瞎扯,他忙着安排各项事宜。

    杨锡之事,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则是那两船新物种安排问题。橡胶树虽然到手,但这是长远之计,杨锡命田聪、刘巴在武昌岛和东南亚大面积开始下种。又命将一些种子在南海岛、台岛、交州划地展橡胶园。

    这不是一日之功,一般六年后,才可开始割胶,这时才能见成效。

    橡胶树乃是可推动历史车轮之物,卢大志在南美数千人采集了半年,算是收获颇多。其种子容易坏,杨锡告诉了卢大志直接将种子采回后,便种植与大船上准备好的土壤,如今有苗四万株,杨锡将其当宝一样分配。

    红薯、土豆,杨锡也照样重视,不过这些,便没有地域限制,哪里都可以栽种。

    第二个方面,杨锡便是在心中计划升级政治之事了。

    (本章完)

 


………………………………

第四百零三章 按部就班

    建安十八年对于大汉天下来说,乃是极为重要之年。(。 比奇屋 bi qi u 的拼音)

    二月中旬,杨锡下第一道军令,便是成立辰河掌控区大元帅府,杨锡自认辰河区第一任水陆空兵马大元帅。

    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杨锡不自认元帅,难道其便不是大元帅了?任何人来指挥一下辰河区的兵马试试?

    二月下旬,大元帅府第一道军令下,除武昌海峡、伊洛瓦底战区和交州战区外,其他战区共募志愿兵五十万,于各地屯田。

    这条消息传出,那简直天下沸腾,孙权、刘备、曹操无一不立即商议对策。

    五十万是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刘备加孙权两家兵马的二倍多,比曹操总兵力还多出十余万。

    辰河区除去去水军,还有兵力五十万,那便是百万大军。

    刘备与孙权无能为力,想不出对策,蜀中军心动摇,许多人动起了投降的小心思。

    曹操则是神经过敏,调兵遣将,于淮河沿岸与青州排兵,二十余万大军分四路驻守,就算是兵马少点,也要做些抵抗。

    曹操很是郁闷,刚刚建立的魏国大厦,莫非便要倒塌了不成。

    若杨锡真尽起百万雄兵来袭,那还真有可能,曹操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不自信。

    但他们哪里知道,杨锡征兵五十万,可不是用来对付他曹操、刘备、孙权。

    杨锡征兵,乃是内部要施行重大变革,先扩军,以保证自己手中有能掌控全局之力。

    后朝太祖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杨锡得先保证无论发生何事,皆可以武力全盘掌控。

    征兵为后盾,这是杨锡为政治改革做的第一件事。

    三月,辰河十日报发表数据,辰河区总人口达致五千万。

    这又是一个恐怖消息,虽然曹操早有预料,但还是在事实上接受不了。

    光差距便有四倍,他曹操掌控地域,人口才一千万。

    虽然这些年有些增长,但遗憾的是,其与辰河商会接壤之地实在太多,人口流出有些严重。尽管采取了制裁措施,但腿长在他人身上,人家要移民,曹操也管不住别人的腿。

    也不知道谁是拍马屁还是怎么地,就在三月人口数据发布出来之后,下一期的报纸,便有人站出来建议。辰河掌控区如今直逼大汉朝人口顶峰,并拥有大汉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军队,杨锡作为整个辰河商会第一掌控人,不如于南方称帝,举百万雄兵,平定曹操。

    这下就炸开锅了,各郡各大县报纸纷纷转载此文,至四月时,此种呼声竟然成为辰河区舆论主流。

    各地名流学者,都在讨论此事,只杨锡一人无动于衷。

    杨锡在等,等一件能震惊天下之事,等一件能彻底击垮刘备、孙权和曹操信心之事。

    交州番禺城等各城池春季红薯已然下种约四个月,鄂县、荆州各县土豆也于三月份已然下种。

    这两种东西,是杨锡准备的大杀器。

    东汉粮食产量,最好的良田亩产3石,1石为后世的31公斤,就是亩产九十公斤,汉代一亩田,只有后世的0。228亩,算起来也就是后世的一亩田产300公斤左右水稻。

    且水稻难以打理,对水的要求极高,真正的良田,需要在河边溪边或者水渠所到之处。

    红薯和土豆不同。

    红薯喜温怕冷,需要的是阳光,对水分要求不高,旱地才适合种植。土豆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在江南直到北方西伯利亚,都可以大量种植。

    这两种作物,都可旱地种植,更恐怖的是,他们的营养价值和产量。

    红薯是高产稳产的一种作物,它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等特点,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一般春薯亩产可达两千公斤。

    土豆产量稍低,但一亩也能达到一千多公斤左右。

    换算到东汉一亩田,这便是一亩平均可达四五百公斤,十五石左右。

    良田亩产水稻3石,还需精耕细作,一人一牛只能耕种十多亩。

    普通旱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