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生三国马幼常 >

第171部分

重生三国马幼常-第171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马幼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步,则是鼓励百姓开垦荒芜土地。董允特地颁布政令。宣布凡是新开拓的土地,第一年之内不征收任何赋税,但是多余的粮食必须上缴。再往后三年之内只征收一半的赋税。土地在封建时代一直都是宗族豪门的命根子,但是饱经战乱之后的江东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等待开耕的无主之地。一旦这些地被流民所耕种之后,再配以早已经在其余诸州施行完善的摊丁入亩之法。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元气。

第四步,则是鼓励那些隐匿居住在山中地百姓,包括山越族人(注:江东的丹阳、吴、会稽三郡都有山越族,但以会稽和丹阳为主)出山定居。规定凡是出山定居的山越人。皆可由郡、县府载入户籍,分配未垦土地,且三年之内赋税可以减半。这一举措,不但可以增加江东诸郡的户籍,更可以消除祸乱治安的贼盗之源。鉴于有严鹏这种典型,以及当年攻打豫章时候的合作,彼此之间早已经建立了颇为牢靠的诚信关系。有了这个前提,相信山越各部下山。也只是时间问题。

蜀汉四相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董允的内政才能,在这一整套政略措施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且他也充分考虑到江东各大宗族豪户的利益,将政令推行的难度,也降到了最低限度。当然。政令推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究竟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是至少在马谡看来,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精兵良将屯于江东诸郡的险要之处。勤政的的文官们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抚着各地士民之心,更多隐藏避乱的士人们前来投奔,逃亡在外的百姓们开始回归田园,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一切的一切,都蕴含着希望。

而董允在忙碌不停的同时,马谡也没有闲下来。得到关羽的支持之后,新兵的招募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了起来。在起先的七八日之内,募兵的情况还是遭遇了马谡意料之中的窘境。久经战乱的百姓对于战事实在是没什么好感,因此应募者寥寥无几,而那些宗族大户似乎也是还在观望,一时间丝毫不见动静。

就在马谡对这个自己提出的募兵方法产生深深的怀疑时,情况却突然好转起来。在第九日这一天,竟有一百三十余名青壮要求应募入伍。意外之余马谡进行了筛选,发现其中有些人都是家中的独子,并不符合征兵的要求,因此将他们劝退回家。没有想到,这一举动反而大大赢得百姓的信任,应募者与日俱增。

征召新兵的同时,马谡还抽空拜访了一些江东的大族。豫章郡归属刘备治下已有数年,人心稳定,淮南和庐江早在当年就打过交道也没问题,主要就是丹阳和庐陵二郡的一些豪门大族。经过马谡的亲自登门拜访,说明了来意,这些大族都是明智地选择了归顺。

这些豪门大族,不管嘴上说得多好疼,但实际上永远都是视家族利益为第一位的,他们的选择其实也都是非常现实的,所谓的“忠诚”自然也是建立在对家族有利的基础之上。眼下孙权元气大伤,不值一提。曹操虽然实力雄厚,但是丹阳和庐陵与曹操治下诸郡都不接壤,因此最为现实的前途,还是投奔已经占据四州之地的刘备。在简单地晓以利害并且许之好处之后,丹阳郡最大的四大宗族之中,高、陈二族都明确表示愿意投奔刘备,并且是各出族中私兵400人入军中听用。马谡也是信守承诺,在高氏和陈氏各挑选了一名子弟,分别担任都尉和掾吏。

另外朱氏和顾氏两族,则是由于族中的一些子弟还在孙权麾下,因此只是低调地提供了200名私兵入军中,却不便让子弟出仕。马谡知道他们的难处,当下也不为己甚,只是免了他们的赋税而已。

经过马谡和董允的努力,久经战乱的江东大地,开始缓慢地恢复元气。而与此同时,许昌的气氛可就实在是压抑得厉害了。继曹操之后,之前大败于寿春的曹彰也返回了许昌。这一回来,立即就是一片腥风血雨。

第一百零五章 曹操的算盘

“孩儿拜见父相!”魏公府的大厅之中,曹彰大步流星般地走来,撩袍单膝跪地,深深地伏在青石地板面上。

看到九死一生的爱子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曹操也不知是该喜该忧,亲自上前将曹彰扶起,轻叹气说道:“子文,起来吧!”

“多谢父相!”曹彰激动地站起身来,曹操这才有机会好好地打量一下,自己这个数月未见的儿子。和当初分别的时候相比,曹彰无疑是黑瘦多了,原本的黄须黄面,现在成了小黑脸。虽然早已经是脱离了危险,但是整个人的眉宇之间也还是有一些狼狈。看到他这个样子,曹操不用问就知道,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几个月来,肯定是没少受折腾。

到底是骨肉亲情,在看到曹彰这副衰样之后,曹操也不禁有些心疼。也是轻叹了一口气,轻拍了拍儿子的肩头,这才缓缓开口道:“子文啊,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淮南之败我军损失虽然惨重,但是尚不至于伤筋动骨。只需时机成熟,必然可以卷土重来!”

“儿臣谨记父相教诲!”曹彰躬身受教。摆摆手示意自己的儿子不需要这么拘谨,曹操这才开口道:“只是淮南之战,为何却是败得如此之快?”淮南的情况曹操也是知道的,在他看来,有于禁+程昱+曹彰+许褚,就算真的硬碰硬打不过关羽,但是至少可以抵挡一阵子。而且曹操知道。这几个人之间绝对不存在矛盾。怎么会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彻底地一败涂地呢?

听曹操这一问,曹彰顿时也是一股气直往脑门子里冲,一时间没忍住,顿时也就开口道:“父相,这事情要问子建那厮了!”

曹彰开口可是颇为不客气,虽然没有直呼曹植其名,但是语气之中的咬牙切齿,却也是显而易见的。曹操闻言不禁脸色微变,轻声斥责道:“子文。有何不满尽管说出来,为何如此言语失仪呢?”

“父相,您是有所不知啊!”曹彰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没处倒,现在碰到老爹之后。顿时就一股脑地往外倒:“孩儿奉命驻守庐江和寿春,本想据城坚守。但是许昌这边却只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月的粮草,孩儿几次三番要许昌增调粮食,却都是杳无音讯。子建派人回信跟我说,他没有给我们大军准备这么多的粮草,要我们速战速决,因此程仲德先生无奈,这才设下险计,反遭暗算!”

曹彰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曹植不发粮草。也不全是因为曹植的缘故。一来是许昌粮草库存确实不多了,二来这也不是曹植本人的意思,而是协助曹植打理政务的杨修的意思。杨修早就把自己的筹码全都压在了曹植身上,一心希望曹植能够承袭曹操的嗣位,因此曹丕和曹彰自然也是他的眼中钉了。曹丕已经被贬官了不足为虑,曹彰却是因为手握兵权掌兵多年,因此身为杨修所忌惮,这一次也是想要借刀杀人,却不想最终人算不如天算,自己这么做不但没有帮到曹植。反倒让他背上了黑锅。

听了曹彰的话,曹操不置可否,只是开口道:“子文,子建初次留守许昌打理事务,难免会有所不周。但他毕竟是你的兄弟。岂会故意害你,你不要听信他人挑拨!若他有意害你。岂会调臧宣高南下救你?”

“父相,若无真凭实据,孩儿岂敢胡言乱语啊!”曹彰急切地道:“至于臧宣高南下,哪里是子建调拨的,而是大哥请他出兵的!还有粮草,也是兄长和大嫂将自家积攒多年的钱粮全部拿出来,青州军才得以杀至淮南。否则的话,孩儿早就死在淮河之滨了,哪里还有命来见父相啊!”

“有这等事?”听曹彰说出这话来,曹操也不禁脸色微变。

“孩儿岂敢欺瞒父相,这是当日臧宣高亲口跟孩儿说的,许仲康将军也在场的,父相若是不信,可以问他啊!”曹彰急切地道。听曹彰这么一说,曹操脸上表情也是阴晴不定,眉头紧锁。

不过曹操毕竟是曹操,思虑了半晌之后,曹操这才开口道:“子文,此间之事我已尽数知晓,你刚刚回到许昌,且退下好生休养,为父自有分寸!”

“诺!”曹彰把曹植的恶状全都告完了,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当下便即告辞了。曹彰走后,曹操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了。如果曹植只是能力有限,没有做好后勤保障,那还就罢了。若是他真的如曹彰所说,故意断了粮草不救他,那么这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事关自己的亲生儿子,纵然是曹操这样的不世英豪,一时间也是难以确定,甚至是不敢去确定真相究竟如何。

左思右想之下,曹操还是派人招来了贾诩。不多时贾诩赶至,匆匆地行礼之后,曹操这便开口道:“文和,你挑几个精细之人,给我调查几件事!”

“魏公但请吩咐!”贾诩脸上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静。曹操治下所有的细作都归贾诩负责,因此这些事情都是要由贾诩来负责。但是以曹操心机之深,也是做梦都没想到,眼前这个心机深沉的毒士,其实和他的大儿子都是一伙的。让他去调查这件事情,结果如何,也就是显而易见了。

“第一,你给我查查看,最近有没有人去青州向臧宣高传令,让他南下救援子文;第二,孤出征汉中之时,子建和杨修每日在许昌,每日都在做些什么;第三,就是给我看看,子桓这几个月在小沛,都和什么人来往!”曹操仔细想了想之后,先给贾诩安排了这三个任务。

“诺!”以贾诩的智慧。心中对于曹操为什么要他调查这些事。自然是清楚明了,但是脸上却是不动半点声色,只是去安排人手前去青州和小沛展开相应的调查不提。曹操安排好了这件事之后,却是感觉前所未有的疲惫,一时间甚至有些身心俱疲之感,不得不暂且坐下思考一下。

这一次曹操远征汉中,把许昌的事务全部交给曹植打理。在外人看来,曹操这样做是给曹植以锻炼的机会,也是想培养曹植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种想法不能算错,但事实上。曹操毕竟不是凡人,他想做的远远不止这么多。

以曹操的智慧和眼光,自然不会不明白轻率地废长立幼,会带来什么恶劣的影响。之所以当初不顾父子的情面。执意将曹丕贬为一个小小的县令,曹操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一来曹操是想给曹植展现的机会,想看看曹植究竟是不是能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另一方面,曹操也想看看曹丕被自己贬官之后,在这样的打击下,心性究竟会变成怎样。根据曹操的经验,一个人在逆境之中,才会展示出自己性格中最真实的一面。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让曹植留守许昌,所取得的效果。和曹丕也就是半斤八两,甚至某种程度上讲还要差了一些。曹丕当初虽然坏了自己的大事,但是至少还算是事出有因,毕竟当时他是碰上了叛乱。可是曹植在许昌待着,连个普通的后勤保障都做不好,直接导致淮南的数万大军兵败。

现在种种迹象表明,曹植的天赋或许是真的很不错,但是性情却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接班人的人选,他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欢无拘无束。缺乏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城府。一旦让他继承嗣位,太平时代也只能做个花花公子,更别说现在这个乱世,让他去和刘备掐架,那简直就是找死。另一方面。如果真如曹彰所说的那样,曹植有心要害他。那么无疑就更不能让他承袭嗣位了。

何去何从?思考到这个问题,曹操一时间也是感觉脑袋一阵胀痛。

数日之后,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江东张辽出有紧急军情送至。曹操拆开一看之后,差点头风病当场又犯了,当下连忙召集众人议事。

不多时贾诩、荀攸、刘晔等谋士,曹仁、曹洪、夏侯惇等武将先后赶至,看了看众人,曹操轻叹了一口气,这才开口道:“诸位,适才接到淮南急报,孙权攻破了余杭之后,吴郡诸县纷纷背反。如今文远屯兵曲阿,但是兵力有限,局势已然有无法控制之势。眼下之事该当如何,诸位有何见解?”

事实上,江东发生的事情,基本上不出乎曹操的意料。但想到归想到,真正等事情发生的时候,曹操还是感到由衷地不爽。在余杭这个南大门被孙权攻破了之后,孙权的人马已经是畅通无阻地杀进了吴郡。这里本就是孙权的故地,加上现在战事进展对孙权来说还算是顺利,因此张辽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一点优势都不占,并且兵力也处于劣势。在这样不利的大前提下,张辽就算是再怎么骁勇善战,也只能先行撤回曲阿据城死守,并且派人回许昌送信,请曹操尽早决断。

看了张辽的信,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道事态已经很严重了。当下还是曹洪第一个开口道:“魏公,请赐洪一彪兵马,洪愿南下相助文远,提孙权狗贼的首级献于魏公座下!”

“子廉将军且勿焦急!”看曹洪这个样子,荀攸摇头劝道:“眼下淮南之战我军落败,汉中的战事对我军又有颇大的消耗,眼下并不是对东吴用兵的最好时机!”

“那依公达先生之见,该当如何呢?”虽然对荀攸这略显消极的话语感到有些不爽,但是曹洪还是按捺住性子问道。毕竟荀攸可是曹操的老臣子了,又被曹操称为谋主,曹洪也万不敢在他面前放肆的。

“眼下我军不宜出兵,因此对付孙刘也是只能智取,不能力敌!”荀攸侃侃而谈道,“如今孙权虽胜了一仗,但是江东大半却已经归属刘备,因此可借此设一条二虎竞食之计,先行消耗他们的实力!”

“公达的意思是,刘备和孙权?”曹操听了荀攸这话之后,却是不置可否地问道。

第一百零六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

“江东之战,刘备连得丹阳、庐江、寿春三郡。相比之下,孙权虽然亦曾出兵,但是久战之下,不过夺还了大半个吴郡和庐陵郡。而孙权此人,素来视江东六郡基业极重。据闻当日刘备刚刚击败孙辅,他便曾派人前赴汉中,向刘备索要土地,但是为刘备所拒。若能借此设一条二虎竞食之计,引得孙刘相争,以孙权眼下的实力,虽然不可能是刘备对手,但毕竟也在江东经营三代,历经数十载经营,肯定也能兴起些风浪。只要孙刘相争,则东线则无大碍!”荀攸侃侃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