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路风流 >

第252部分

官路风流-第252部分

小说: 官路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十五大上,提出了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多元化产权结构和国有资本实施战略性重组这些改革目标密切,但是从九七年到现在,国有企业的窘境并没有彻底改变,我记得总理曾经说过,国有企业要在三的脱困,不成功他就辞职以谢天下,人民日报这一阶段不断在吹风,所以我断定在十五大四中全会上,中央要有新的政策出台。”

侯卫东能说出这一番话来,已经让周昌全很意外,他想看看侯卫东到底还有什么本领,道:“好、好,你继续说。”

“国家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途径很多,比如增加银行核销呆坏帐准备金,适当减持国有股比例,选择好的公司上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企业资产变现等,债转股只是手段之一,以沙州水泥厂的情况看,最有可能的办法是实行债转股。”

在王辉所给的材料中,有理论文章专门探讨过债转股的问题,侯卫东对《公司法》等专项法律有所涉猎,昨晚特别将债转股问题进行了研究,很有些心得体会。

此时见周昌全很认真地倾听,他信心大增,道:“理论上所说的债转股,是指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以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形式回收这笔资金。”

周昌全在省委开会,也听到了这种观点,只是当时是分组讨论,省发改委的一位领导同志提出了这个观点,与会同志还认真进行了讨论,他没有想到自已身边的人也能提出相同的意见,便有意考一考他,道:“你再说具体一些,就以水泥厂为例。”

“具体来说,比如沙州水泥厂,从银行货款2亿多元,到九八年底,本息接近5个亿,沙州水泥厂的主要问题是债务如山,并非经营不良,如果能推动债转股工作,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从借贷关系改变成不需还本的投资合作,既没有增加财政支出,又减轻了企业还债负担,银行也获得了管理权。这是一种现实代价最小的债务重组方案,社会震动小,所以,可以在较大规模上运用,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收到解脱国家银行和国有企业债务症结的成效,沙州水泥厂的困境便迎刃而解。”

周昌全看着侯卫东的眼光就带着些欣赏,表扬了一句:“难得,小侯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你的观点如果可行,将对全局工作有指导意义,这事光凭理论不行,还得有一套人马系统地进行研究,市委市政府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

侯卫东很难得地受到了周昌全的表扬,心里也是乐滋滋的,不过,他也没有想到周昌全很是雷厉风行。

下午,周昌全与几个部门头头谈了话,便吩咐道:“你通知秘书长,请他主持市委研究室开会,同时请步市长以及市政府研究室参加。”

洪昂办公室就在不远处,侯卫东为了体现对秘书长的尊重,有事找他,都是步行到其办公室,以示对秘书长的尊重,这一次也不例外,他放下心中事,便直接去找洪昂。

洪昂有些奇怪,问道:“卫东,是什么事,整这么大的动静?”侯卫东当然不会说是自己整出来的事,道:“估计是为了上午水泥厂的事情,周书记要研究出相应的对策。”

洪昂在县里当过书记,对企业情况很熟悉,对此很有些头痛,道:“研究企业问题,恐怕不是我们这批人能办得到的,中央在十五大就提出这事,总理提出三年脱困,现在成效如何还难说,此事难办。”

侯卫东有意提醒洪昂,却装作很随意地道:“听周书记的意思,十五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从前一段时间的新闻媒体吹风的情景来看,四中全会还得对国有企业出招,让两个研究部门提前准备,抢占先机。”

洪昂眯着眼睛想了想,由衷地道:“原来是这个想法,领导毕竟是领导,看问题就是要站得高一些。”

开会之时,周昌全亲自参加,等到常务副市长步海云简单谈了沙州市国有企业的情况,他就道:“市委市政府的两个研究部门,不应该只是为领导写稿子的部门,刚才我翻了翻市委研究室的职责,第一条就是负责对全市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调查研究,重点研究城市工业经济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问题,提出对策思路和工作建议。”

“进入研究室的同志都是高素质人才,你们应该是市委市政府的智库,虽然研究室工作很辛苦,这两年也有成效,但是我认为没有发挥好作用,或者说,作用不够大。”

因为全部是市委市政府机关内部人员,周昌全谈话就很直接,道:“各地发展水平不同,固然有千差万别的情况,但是能否用好政策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这几年将全国也走遍了,据我的经验,能否用好政策将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凡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是主动研究中央政策,看看中央没有禁止什么,没有禁止什么,他们便大胆做什么。”

洪昂和步海云听到这便微笑起来。

“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也要主动研究中央政策,他们是看看中央准许做什么,他们提前做好准备,中央政策一出台,他们就立刻推出配套措施,占了许多便宜。”

“经济落后地区是等待中央政策,中央政策出台以后,他们还要慢慢学习,等到醒悟过来以后,只能喝冷稀饭。”

周昌全提高声音道:“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就要自觉向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多钻一钻政策的空子,今天我在这里布置一个题目,对即将到来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行研究,预测全会的中心问题,提出沙州的应对方法。”他用眼光盯着周彪,道:“周主任,你是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

周彪名字很威武,本人却是面皮白净,梳了一个大背头,一幅文质彬彬的样子,他道:“研究室讨论过相关问题,但是并不系统和深入,我们随后下来就做专题研究。”

周昌全道:“这是全局性工作,这几个月成立一个班子,专题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由步市长牵头,为组长,洪秘书长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委研究室,由副秘书长曾勇为办公室主任,周彪、莫为民为副主任。”

步海云道:“办公室设在了市委研究室,建议由洪秘书长来当组长,我来配合。”

周昌全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道:“步市长分管工业企业,情况最熟悉,最有发言权,就不要推了,我再补充一点,专题一要注意研究沙州国有企业问题,二要对接中央政策,这两点很重要。”说到这里,他加了一句,道:“副主任再增设两人,市委这边侯卫东也参加进来。”

此语一出,大家都有些意外,不过,侯卫东本身就是市委办副主任、综合科科长,他出任副主任也在情理之中。

洪昂心思转动,暗道:“昌全书记很倚重侯卫东,在给他逐渐加担子了,侯卫东,这人虽然年轻,小看不得。”

自从侯卫东调入了市委办,步海云便开始关注这位年轻人,从步高口中,他对侯卫东往事略知一二,心道:“步高这小子看人还挺准。”

散会以后,侯卫东便琢磨着这两天的事情,一条建议,或许就要对一个地区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这让他感到了自己说话的份量。

联想到发生自己身边的种种事情,他思路发散开来,在心中暗道:“难怪这么多人削尖脑袋都要到领导身边工作,到领导身边隐形的权力太大,如果心术不正,稍稍动动歪脑筋就能为自己谋利。”

他告诫自己道:“自己位置太重要了,以后说话办事一定要谨慎,不能乱来,也不能被人利用。”

第394章 难关(下)

回到了沙州以后,侯卫东陷入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事情多了,就将李晶挤在了脑海深处。

忙到了下午五点,手头才松了下来,侯卫东趁着周昌全上厕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新手机,给李晶拨打了一个电话,道:“白骨精,这是我的新手机号码,只有你一人知道,新手机一般放在办公室里,有什么事情打新号码,特别急的事情才打以前那个号码。”

李晶反应很灵敏,喜滋滋地道:“那么说,这个手机号码归我专用。”侯卫东比较注意李晶的情绪,道:“这事,希望理解。”李晶笑道:“你能如此,我很高兴。”又道:“如果这事都理解不了,我还当什么董事长,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不能求全责备,你心里记挂着我,我已经很高兴了。”

怀孕之前,李晶从来没有成家的打算,可是怀孕以后,她的心理却渐渐复杂起来,渴望着与爱人分享生儿育女的快乐,好几次,她都想让侯卫东到岭西来见面,理智却又总是在最后关头战胜了感情,让她默然放弃了对侯卫东的召唤。

此时侯卫东知道了真相,且定期要到省党校读研究生班,如今天还弄了一个专用手机号,这已经大大超越了李晶的期望值,挂断电话以后,她心情很好,边哼边唱道:

“冬季到岭西来看我,别在沙州徘徊,冬季到岭西来看我,梦是唯一行李,轻轻回来,不吵醒往事,就当我从来不曾远离。”

侯卫东打完电话,将这部新手机锁进了抽屉里,经过这几天思考,他心想通了:“既然事情已经做下,无论心情再沉重也于事无补,当令之计,一要小心谨慎,这一点李晶很聪明,她结婚生子,丈夫姓侯,儿子姓侯,没有什么破绽,二要给这对母子足够的温暖,虽然不能给母子一个完整的家,他就要尽量给母子足够的爱。”

取出钥匙之际,他暗道:“事情已经做下,犹豫彷徨无用,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

刚刚锁好了新手机,掌上手机又响了起来,这是小佳的电话,侯卫东态度也很温柔,道:“今天身体感觉如何,你们单位厕所滑,要注意一点。”

小佳道:“刚才我爸打了电话,说是要请你吃饭。”侯卫东有些惊奇地道:“这可是怪事,我做张家女婿已是多年,老丈人还是第一次请我到外面吃饭。”小佳道:“不知他有什么事情,神神秘秘的,不肯给我说。”

小佳同样不清楚张远征为何要在外面吃饭,侯卫东自然也不清楚,他道:“爸还选了一个好日子,今天昌全书记要回家吃饭,否则爸就要说我不给他面子。”

等到侯卫东如约来到了新岭西菜馆之时,单间里已坐了五个人,除了小佳、张远征和陈应蓉,还有两位穿着皮衣的中年人。

“朱厂长,这是侯卫东,我女婿。”张远征很自豪地将侯卫东介绍给了一位身材魁梧的汉子。

那汉子五十岁的年龄,浓眉大眼,豪爽地道:“我是朱言兵,东方厂的,和张师傅是同事。”他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调铿锵有力,很有些威势。

侯卫东道了声好,又道:“朱厂长是正宗普通话,听起来有味道,与我的沙州普通话相比,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在三线建设时期,从全国各地搬来了许多工厂到沙州,沙州的工业基础就是从三线建设开始起步,三十多年过去,沙州成为了岭西的工业强市。三线工厂不仅带来了工厂,也将天南海北的人带到了沙州,极大地改良了沙州人的基因,沙州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出生的人,相貌俊美、仪表堂堂的不在少数。

朱言兵客气地道:“侯主任能光临,是朱言兵的荣幸。”侯卫东摸不清朱言兵的真实意图,道:“朱厂长,爸妈是厂里的老职工,你就别跟我客气,与朱厂长见面,也是我的荣幸。”

朱言兵是大厂厂长,按照以往的行政级别来说,至少是正处级以上的干部,若再往前推十来年,这种大厂厂长在沙州地位很高,用通俗的话来说,走路都要带风打人。只是此一时彼一时,风水轮流转,朱言兵所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蹶不振,他就没有威风可言。

张远征在工厂里上班之时,哪里有资格与厂长大人同坐一席,此时见威风八面的朱言兵厂长在女婿面前客客气气,心中热血上涌,道:“侯卫东,我和你妈在厂里工作了一辈子,工厂就是我们的家,如果你能帮上什么忙,一定要帮。”

话虽然这样说,他并不认为女婿有本事帮上什么大忙,在他心目中,朱言兵厂长是能和市长们说上话的,侯卫东虽然是市委的秘书,毕竟只是秘书,和市长们比起来有相当差距。

陈庆蓉见张远征开始大包大揽,担心给女儿女婿找麻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张远征犹不明白,道:“朱厂长,你有什么事,就直接给侯卫东说。”

朱言兵和副秘书长曾勇关系不错,受了曾勇指点,特意来接纳周昌全的心腹,道:“我听说市里要对沙州国营工业企业搞调研,我们厂是沙州最早一批国营企业,能不能把厂里纳入重点调研对象。”他“呵、呵”一笑,道:“沙州国营厂矿相差不大,凡是国营企业的顽疾,厂里都差不多都具备,是搞调研的好标本。”

另一位一直沉默着的副厂长道:“我们厂是搞机械设备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比庆达集团下面的几个机械厂要强得多,那几个厂的技术力量有不少是我们流走的,如今厂里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严重不足。”

朱言兵打断道:“老刘,今天不谈这些事情,改日请侯主任带队到厂里,我们扯开了汇报,今天只讲感情和友谊。”他举着酒杯对张远征道:“老张,老陈,我敬你们一杯,感谢这么多年来对厂里的无私奉献。”

张远征酒量不行,几杯酒下去,眼睛就红了,讲起了以前在工厂的事情,特别是说起原来的车间主任,他是义愤填膺,声音越来越大,刘副厂长以前也当过车间主任,他的脸色就不太好看,张远征在酒精作用下,根本没有注意到刘副厂长的表情。

陈庆蓉忍无可忍,狠狠的在桌上踢了张远征一脚,见张远征很无辜地抬头,便飞快夹了一个鸡腿,道:“吃菜,吃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