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复唐 >

第300部分

复唐-第300部分

小说: 复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睿智!”狄仁杰赞叹一声,接道,“老朽探案多年,对这些旁门左道非常熟悉。凭老朽地经验判断,他们所中的这种毒,是非常常见地一种迷药,通常用来下在酒饭或是茶水之中。有了这样的判断,老朽马上去查访来俊臣等人曾落脚的驿站。结果又发现了一件更加奇怪的事情!”
  “何事?!”
  狄仁杰道:“就在河南县官道通往神都之间的许亭驿,老朽在那里发现了七具尸体。经查,那些人就是原本驿站的驿丞和下人。也就是说,在来俊臣等人到达许亭驿之前,他们已经全部被杀,然后被凶手改头换面顶了包。”
  “安排得好精密!”太平公主惊讶道,“如此说来,凶手对来俊臣等人的行踪可谓了如指掌、而且事先策划了这样一出相当精密的谋杀案?”
  “不错!”狄仁杰道,“而且事后,凶手还非常狡猾的将来俊臣刺成重伤,并将他扔到了容易被人发现的官道之上,就是为了避免让他失血过多昏迷而死。如此看来,凶手的意图相当明显——就是要嫁祸于人。”
  太平公主听完半晌没说话,终于恨恨的吐出几字:“肯定是武三思那阴险小人干的!”
  狄仁杰听完,微然一笑,斩钉截铁吐出两字:“未必。”
  太平公主更加惊讶:“狄公为何如此肯定?”
  狄仁杰微笑道:“首先,武三思没有这样的胆量。前番武承嗣曾经干过这样的事情,他安敢再次干出同样的事情?其次,还有更加奇怪的事情!”
  “还有怪事?”
  “是的。”狄仁杰轻轻点头,道,“这件案子,当真错踪复杂迷离曲折。当初老朽发现了许亭驿的蹊跷之后,也曾怀疑是我大周朝廷上的人在栽赃。可是接下来老朽的发现,却推翻了这样的判断。”
  “狄公发现了什么?”
  狄仁杰停顿了一下,说道:“殿下可曾知道,我大唐的军人都用直刀?”
  “这我知道。我府里就有甲兵。”太平公主说道。“这怎么了?”
  狄仁杰道:“非但是我朝廷军人用直刀,就连中原行走江湖地游侠刺客们。也都习惯用直刀、直剑。这种刀剑留下的伤痕非常容易判断。与来俊臣同行地那些死者,身上都是直刀所伤,非常明显。”
  突然间。狄仁杰话锋一转道:“可是许亭驿的那些死者,他们身上的伤痕,全是弯刀留下地!而且,每个人身上都伤痕累累死相极惨!”
  太平公主睁大了眼睛:“那意思就是说,很有可能是用弯刀的胡人,突然袭击了许亭驿将这里的人杀死。然后乔装成驿丞和下人以及我大周的军人住在驿站之中?”
  “极有可能!”狄仁杰道,“就这样。来俊臣等人走到许亭驿之后下榻歇息。被迷药迷翻。然后那些乔装的军人再将他们杀死,然后有意无意的留下一些证据。把我们地视线转移到刘冕的身上。”说罢狄仁杰拿出了藏于身上地一个小包,摊开来。给太平公主看。
  太平公主看了不禁有点愠怒:“又是这种下三滥地招术,也不会换个新鲜的——这种虎头令牌。分明就是刘冕身边地近卫鬼龙兵王才有的!”
  “是啊。”狄仁杰苦笑一声,“可是这种滥招术,却是非常有用。我们地敌人仿佛我们非常的了解。他们知道发生了这种案子,皇帝必然派我狄仁杰来查访。而我狄仁杰,又善于查找这种证物。这块令牌,是在许亭驿驿站地后院一处草丛中发现的,藏得非常好。他们并不担心我找不到这块令牌。”
  太平公主不禁有点意外:“敌人居然狡诈到了这种程度?”
  “是的。”狄仁杰淡淡道,“所以,这一次我们所要面对的,绝对不是武三思这种志大才疏之辈。凶手,是个高手。但是,武三思也仍然脱不了嫌疑。”
  “这又是为何?”太平公主更加迷惑了。
  狄仁杰道:“这件案子,应该是个连环案。凶手,不止一人。”
  太平公主道:“狄公的意思是说,武三思也是帮凶?”
  “不。他不是帮凶。而是另外一拨凶手。只不过这拨凶手,似乎能力太差了一点,非但没有得手,反而把自己的性命葬送了。”狄仁杰说道,“老朽发现了许亭驿的尸首后,曾找到河南县县衙的人来辨认。他们说,河南县许亭驿一直都只派五个人值守。因为这里是个小站,平常落脚的官员并不多。可是这一回却发现了七具尸体——其中一具尸体,脚上穿着金蚕薄履靴。殿下,这种靴子,一般是王公大臣家有点身份的官家护院才能有的。后来老朽下大力气调查那两位死者的身份,发现他们果然是武三思的心腹。”
  太平公主恨得牙痒痒:“我就知道这跟武三思脱不了干系!这个小人!”
  狄仁杰道:“如此,老朽就可以做一个没有证据的猜测:武三思也想暗中派人杀掉证人,用以栽赃刘冕。于是他派出了两名心腹在许亭驿必经之路等着来俊臣。来俊臣本就是武三思的心腹,这两个人来俊臣必然是认识的。他们见面定然是商议如何摆下一个局,做出一副刘冕派人杀人灭口的假相来。这块令牌,很有可能就是武三思的人带过来的,却反而被凶手拿来利用了。”
  “咦,这样一解释那就真的合理了。”太平公主道,“假如凶手是胡人,他们纵然对来俊臣等人的行踪了如指掌,也是难以在短时间内仿造一块鬼龙兵王的令牌的。据我所说,当初武三思就用这块令牌指证刘冕的。他那样的蠢物,自然会舍不得再利用这种非常有利的物证,于是故伎重施。”
  “呵呵,殿下所言甚是。这也符合他武三思的办事风格。”狄仁杰笑了一笑道,“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这等小技雕虫,哪里是人家大手笔的对手。于是,武三思这个跳梁小丑,这一回也吃了个暗亏还不敢吭声。一但他得知自己派出的两个人也被杀了,那心中定然忐忑不安。”
  太平公主的眼睛滴溜溜转了一阵,道:“狄公。我有个想法。这个武三思实在可恨,若不除之终是心腹大患。现在他有了把柄在这里,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将此人灭了,永绝后患?”
  狄仁杰眉头轻拧,缓缓的摇了摇头:“不可。”
  “为何?”
  狄仁杰道:“殿下。目前正是陛下立储的紧要关头。不管皇帝有没有心思要立武三思为储,这种时候我们都不太好对他下手。否则,皇帝必然追查到底。这对殿下没好处。武三思这种小人,多行不义必自毙。殿下要收拾他有的是机会。但绝对不是现在。现在有三件大事当头:其一,救刘冕;其二,立储。其三……外敌。”
  太平公主点了一点头:“好吧,我听狄公的。狄公所说的外敌,会是谁呢?”
  “现在,还尚未可知。”狄仁杰站起身来,背剪着手踱了几步,缓缓道:“敌人太狡猾了,是个高手。除了这些许刀痕,老朽几乎还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证据。但是老朽有个直觉。敌人应该是一直潜伏在神都,密切注意着我们的朝廷风向。这一次他们有机可趁,于是落井下石栽害刘冕。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想让我们的朝廷乱起来、军队群龙无首。到时候,他们就有机可趁了。会是谁呢?突厥、吐蕃,乃至西域任何一个小国、南诏等等都有可能。派个间细潜伏神都、密派几个杀手在许亭驿干这种事情,并不需要多少人手。老朽判断,这些凶手现在甚至就有可能躲在神都的某处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等着向他们的主子报讯。他们也许是市井之中不显眼的小民,也许是哪个大臣家的家丁厨子,甚至是朝廷上的官员,宫中的禁卫、宫女、宦官。”
  “如此说来,要抓凶手岂不形同大海捞针?”
  “别急。”狄仁杰微然一笑,“再狡猾的凶手,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也会有破绽。现在我们清楚了他们的最终目的,那就好办了。老朽感觉出来了,我们的对手,相当聪明也相当自负,还有那么一点狂妄。既然他如此自负,那我们就来个顺水推舟引蛇出洞……殿下,请附耳过来……”
  “狄公请讲?”
  狄仁杰凑到太平公主耳边,说起了天机:“殿下,你回了神都,就如此……这般……”
  太平公主细心的听着,不时点头:“好,就依狄公的。这一次,我们就联手办件大事,将潜伏在我母亲身边的奸细们都逮出来。还有武三思,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就算杀不得他,我要也狠狠的教训他一顿才算甘休!”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409章 诡秘金銮殿
  狄仁杰回到神都的时候,正当正午。他轻吁了一口气,幸好赶得够快。还有时间在下午进宫面圣说明许多事情。这时候皇帝正当用膳午休,自己也好回家小。
  回到家里时,狄仁杰却发现家中来了客人——论弓仁。
  狄仁杰心中惊讶:他与我关无深交,现在明明看到我家中有皇帝指派的御林军坐镇,还不及避嫌坐等我回来,莫非有什么重要之事?
  未及寒暄,论弓仁急切的迎上前来抱拳道:“狄公,在下有要事相告!”
  “论将军有何事?不如坐下来慢慢细说。”狄仁杰眼神示意两旁的甲兵,将论弓仁请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刚进书房,论弓仁就对狄仁杰行了一记大礼——单膝一拜跪倒在地,抱拳而道:“狄公救我!”
  狄仁杰吃了一惊急忙上前来扶:“论将军这是何故?有话慢慢说来!”
  论弓仁却不肯起来,焦虑的仰头看着狄仁杰道:“狄公,在下孤苦无邻别无旁助,只有一个结义大哥如今还被陷在深牢。我曾听大哥多次提起狄公高义是个可信任之人。因此穷极之下才来找狄公求助!”
  “论将军快快起来。有事不妨慢慢细说。”狄仁杰好歹请他站了起来,坐下来将事情慢慢说了个清楚。狄仁杰听完论弓仁一席话,极为震惊。当即嚯然而起道:“事不宜迟——论将军,现在就随老夫进宫面圣!但要委屈你假扮成老夫的随身亲卫方能进宫。否则,容易被人识破坏事……”
  论弓仁拱手而拜:“一切听从狄公吩咐行事!”
  “慢!在此之前,老夫还要先去见一下太平公主。事出有变。老夫必须跟她知会一声!”灯躺在榻上看书。万国俊这时突然造访,告诉刘冕一件重要事情:明天,皇帝宣刘冕金銮殿说话。当众对质。
  刘冕感觉非常意外。一直以来,皇帝都想把这件案子低调处理,为什么突然改变了风格,要来个公开对质?说是对质,口头上好听一点,还不就是被当众会审?
  事有蹊跷!
  一夜无眠。被蒙在鼓里的刘冕几乎想破了脑壳,也思索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翌日清晨,万国俊取来了一套干净体面的衣裳请刘冕换下,然后又请他出了狱史台监狱,坐上了一辆马车准备去万象神宫参加早朝。
  刘冕坐在马车上,不知为何总没有任何一点忐忑不安的心思。难道自己真是地经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成了老油条?
  皇宫禁苑大内传来熟悉的鼓点之声,百官依次而入进了万象神宫。刘冕下车的时候。两旁一队兵甲很自然的围了上来。虽然没有给他带上脚镣手铐,这些军士们的神色却是非常不善。
  刘冕始终淡定如常以不变应万变,看看今日究竟会要发生什么事情。
  新建的万象神宫,气派恢弘光彩流溢。文武百官在金銮殿下伏首而拜。身着衮冕龙袍的武则天,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龙椅前安然坐下:“众卿平身!”
  百官侍立。
  武则天环视堂中一眼,朗声道:“今日朝会。朕要和众卿家共议一件当前要案。那就是——晋国公刘冕,涉嫌杀人一案。”
  所有人心头一耸:太突然了!一直以来皇帝都在竭力掩饰这件事情,今日为何要将它拿到台面上来公议?!
  尽管没有人出声惊呼,但殿中气氛明显变得紧张诡异起来。
  “朕为了以示国法公允、朕大公无私,特意将案堂摆到这金銮殿中,请文官百官旁听。”武则天面色沉寂,不急不徐道,“下面,宣刘冕进殿。”
  执事宣官高声宣叫——“宣刘冕进殿!”
  刘冕在殿外早已听得真切,略微理了一理衣冠。深吸一口气朝万象神宫中走去。那些环伺于旁地甲兵一直跟在他旁边亦步亦趋。直到刘冕抬脚踏进了金銮殿方才停住。
  近百双眼睛,一起齐刷刷的回头看到殿门口。
  刘冕一身圆领团袍。头戴武弁,稳步走入殿中。目不斜视步履稳重。表情严肃而淡定。
  “微臣拜见陛下!”
  “平身吧。”武则天的声音里几乎不带任何感情的味道,淡然道,“刘冕,朕今日宣你上殿,是为公审你涉嫌杀人一案。你且先在一侧旁听。若有需要你当众对质的地方,让你说话,你再说话。”
  “微臣遵旨。”刘冕并未多言,朝旁边挪了两步,垂手而立。他分明感觉到,有无数道复杂的眼光看向自己。这其中或有担忧忐忑,或有讥笑冷眼,不一而足。刘冕全没把它当一回事,淡定自如。
  反正,这样的场面自己早已是习惯了。
  “那现在开始吧。”武则天道,“数日前,朕钦点宰相李昭德与武三思,会同大理寺、御史台、刑部、宗正卿数部官员,一同合审刘冕此案。如今有何收获或是进展,可当众说来。李昭德,你且先说。”
  “是……”李昭德心里直打鼓,完全弄不清皇帝今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如今也只得硬着头皮出来说话了。“微臣奉旨调查刘冕涉嫌杀害武承嗣、武攸暨及其家眷一案,数日来并无多大进展。”李昭德也只得实话实说,“一个主要地原因,是我们手中并无有力的证据证明刘冕确实杀了人。此前我们曾派御史来俊臣前往案发地点柳州采集证据。可是来俊臣仡今未归。因此……微臣认为,现有证据并不足以指证刘冕。”
  “非也!”李昭德话音刚落,武三思腾的一下就闪了出来,高声道。“陛下,列位同僚。在下这里有重要证据,指证刘冕是杀人杀手无疑!”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连刘冕也对武三思悄然侧目:这孙子,又摆弄出什么新花样来了?
  “陛下圣听,容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