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官员治理,国家就没有秩序。”
李威冷笑一声道:“蔡御史,你还知道官员是为了维护国家秩序的”
蔡御史老脸一红,没有吭声。
然后李威向大家问道:“需要官员,朝廷是不是要派发官员俸禄?”
对此没有人有异议的。
李威又说道:“但若是没有了将士,疆域如何保证安全。朝廷是不是要派发军费?”
又没有异议的,再次说道:“但各地的道路学堂,朝廷是不是要兴修维持?这是不是又要费用?再比如前几年的大灾害。虽然有的商贾与大户是做了帮助,可在解决灾害时,是不是朝廷出了最多的力量?这又需不需要钱帛?或者有人说朝廷兴修宫殿,比如父皇替孤在九成宫修的宫殿。但各位扪心自问,无论高祖时,或者太宗时,或者在陛下手中,土木动用了多少,可及隋朝十分之一?”
“国库的钱因为数次大战,以及灾害拨空了。为什么,各位清楚,保家卫国,救济难民。但是兴修两渠,于国有帮助,于民有帮助,甚至你们这些商人,已经或多或少从未修好的两渠中得利了。可孤当时想修两渠,却没有了经费,只好想出一条办法,从富裕的商贾头募捐。但不能强行募捐,又想出一条办法,出海,这样两惠。只是破了朝廷制度,让许多人以为孤将商人地位抬高,重利轻义,又许诺百姓出国。这是无奈之举。现在孤常悔恨之,恨不能将两渠停下来,将款项还给各位商贾,重新封海。”
当然,不是这样想的,可这样一说,就站在道义的高度。
“各位说孤与诸位大臣以钱取良,不以道德取良。错孤想起了一件事,齐威王时,即墨大夫治民有功,可不善结纳,朝中近臣多次诽谤。阿大夫相反,鱼肉百姓,又将这些钱用来巴结近臣,朝中皆是一片叫好之声。这使孤想到了梁金柱与陆马,二人可谓良商矣,然而孤听闻在江南多遭人挤压。正是因为他们主动向朝廷贡税,剥夺了各位的私利。一个个不向朝廷贡税,又想让朝廷要好处。各位,你们越有钱,越能并吞田产,发放高利贷,长久下去,举国之民,要么剩下你们这些有钱的不愿贡税的富户,要么就剩下佃农与部曲。结果朝廷无处征税,军中无军费,战斗力松懈,甚至因为缺少平民,都没有府兵来源。官无官俸,只好鱼肉乡里。百姓走投无路,只好揭竿而起。这就是你们所说的道德,所说的良心”
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说道:“人在做,天在看。各位是不是良,孤不知道,但相信老天却能看到的。你们闹得如此地步,孤不相信了,你们中间还有几个人有良心的。”
郝处俊拍了一下手道:“说得好啊,殿下,人在做,天在看。臣等经常看到寺庙里香火不断,只是不知,一天到晚做亏心事,以后佛祖会不会愿谅?”
这一番话从国家的立场来说的,从百姓的立场来说的,从道德的立场来说的,许多人竟低下头去。
“孤是说过,允良商出海,毕竟出海就要出国,代表着我们大唐,向那些小国们展示我们大唐的风范,自强自尊,又因为每艘需要人来驾驶护卫,多者一艘船需带两百人,少者需带几十人,不是良商孤也不放心。但孤需要的是良商出海,不是所有良商都能出海。出海最终是为了募捐作补偿,募捐又是为了两渠。可你们想做什么,认为都能出海,或者学一下阿大夫,鼓吹一下,就是良商了。是不是良商,孤不知,也与戴相公、郝相公议论过此事,两渠一开,不但利国利民,都利于子孙,各位可看到益州都江堰否?这是事急从权。此等大事,又是两惠之举,不是真正夺你们利,这时候都不募捐,只想耍一下嘴皮子,想谋得一个出海名额。你们还好意思说你们是良商?”
一个个沉默不言。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商人大着胆子说道:“可是殿下,这样一来,手中没有巨资就永远出不海了。”
“是有这么回事,可是孤的话难道你没有听明白。孤不是让你们出海,是为了募捐作的一个破例补偿。孤在此还得警告你们一句,海风大浪大,虽然有无穷的财富等着你们,但人命关天,同样有许多风险在等着你们。千万不要逐利而行,三思而后行。”
有些人想笑,有些人直皱眉头,这一句话放出后,以后再也不能拿海船沉人亡来指责太子。
但对于商人来说,这句话说得也等于没有说。该安份守己的还是安份守己,该眼红的还是眼红。
“还有,若是良商,若想帮助国家,帮助百姓,一户不行,十户总该可以。十户不行,二十户总该可以。其他人孤不知,只知道梁金柱与陆马早先时最少有八九户商人合作的。孤反对兴商,可还听到一句,有多大本逐多大利。难不成你们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就想出海一年挣一个十万二十万缗钱回来。那么各位,孤奉劝一句,走路时头低点,说不定一脚踢出一个金娃娃出来。”
这一句终于让许多人笑了。但无疑也使竟争更加激烈,本来有许多商人想退出的,估计这个名额费太高,又要造船,又要装货、聘人,没有这个本钱。但太子提了一个醒,让许多人如醍醐灌顶,对啊,一个人不行,咱凑人,风险均摊。
这次集会,终于使所有想走歪门注意的人打压下去。然而竞争就激烈起来,贞观时所修的《氏族志》有望姓近四百,每一个名姓几乎就代表着当地的一个名门。唐朝安定已久,又有许多新兴庶族地主与商人,比如邹凤炽,在京兆就是一个杂姓户。这些人有的很有经营头脑,不论名望,有的人财富足以与一般名门相媲美。
可是名额只有一百二十人,竞争可想而知。
正在监工的魏玄同韦弘机他们听到后,一颗悬着的心终定下来。
特别是丹水渠,钱用得比流水还要快。李威也准备再次赴丹水,主要现在身在漩涡之中,无法安静了。不如到丹水散散心。正在这时候,武则天将他喊进内宫。
武则天问道:“弘儿,本宫想与你谈一件事。”
“母后,请吩咐。”
“本宫身为皇宫,可是你看外戚……”
说着,漂亮的八字眉跳了跳。也不大快活,无论那一个皇后在世时,外戚总要拜官的。或大或小罢了。虽然对娘家没有好感,可自己做皇后也不少年,贺兰敏之找死罢了,武承嗣调回京城,也让这个儿子弄到江州。
其实李威也无奈。若是其他人,做儿子孝顺的,不用母亲吩咐,甚至主动提议,让外戚担任一些官员。可是你家的外戚到了京城,马变了性质,一心想弄宗室。
但母亲早不说,晚不说,这时候说,代表母亲终于坐不住。要出手了
那天去找狄仁杰谈一谈,不是说一年平安吗?这才几个月,马大唐快要翻天了。
他在想着心事,武则天更不悦了,道:“难道你不愿意?”
第二百九十九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
李威还在想。
自从武承嗣回来后,他派人调查了一下,专查武家的,结果一查吓了一大跳,好多武
单是武则天的侄子,大伯武士稜就有武敬真,武敬宗。武士让家有武攸宜、武攸绪、武攸宜、武攸暨、武攸宁、武攸归、武攸止、武攸望。武士逸家有武懿宗、武嗣宗、武尚宝、武重规、武载德、武求己。自家的亲侄子有武審思、武再思、武三思、武承嗣、武承业。这些侄子大多数活在人世,除了这些侄子,还有一些人有了侄甥,另外还有许多堂兄弟,依然活在世。
有很多名字十分熟悉的,是没有弄到朝堂,弄到朝堂,诸武立即泛滥成灾,丝毫不亚于宗室弟子。
但自己是阻止不了的,母亲征询自己,也是让自己弄怕了,怕再弄出什么武承嗣与贺兰敏之类似的事。这恐怕也是杨敏她们能回东宫的条件,想了想说道:“母后,其实儿臣时常在想,母后在娘家受了委屈。可是母后贵为天下之母,宽宏大度,不会计较什么的。再说,外戚无人在朝堂,也会让史笑话。”
武则天只是微笑,这一句都象一个人话。不过也不敢松懈,二儿子李贤在朝堂蹦达,那是老大在带老2玩。这个老大心机深沉,不能掉以轻心。
李威又说道:“母后真调外戚回来,儿臣很是赞成的,不过儿臣也有一个条件,调回后,大家相互尊重。如果宗室做得不对,可以指责,甚至母后可以调解责罚,但不可在暗处下手,徒让外人笑话。”
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各逞心机可以,可千万不要动不动凌侮人家的妻室,或者至人于死地,连一个活路也不给。这未免下手下得过狠一些。
“这一次调回来的人倒不会,他性格随和,绝不是承嗣所能相比的。”
“何人?”
“他叫武三思,是元庆幼子。”
李威有些发晕,过了好半天说道:“既然母后愿意,儿臣无异议。”
“可你神情似是很不满。”
“儿臣不是,如果武三思回来,儿臣愿意拿一万缗钱供他修缮府邸,但只要记住,宗室与外戚睦好如兄弟就可。”
“钱不需要了,这几年年光好,内宫也有余钱,只要你们能相处好,本宫就开心了。”
说完了闭眼睛,这是要送客了。李威告辞。
但这一次武则天很小心,只是让李治下诏,将武三思召回任一个左奉宸卫中郎将,奉宸卫前身就是千牛卫,不领府兵,只负责宿卫侍卫,以及朝廷侍卫仪仗,职虽高,权却很是轻。面还有将军与大将军之职。甚至连一个爵位也没有授,加太子党与雍王党正是争执激烈的时候,几乎都无人注意。
看到这种局面,李威一声冷笑。
没有管,到了丹水。
施工难度增加了,因此雇用的民夫增加了,两渠一共雇了近八万民夫,主要堆在丹水渠。其实若不是待遇好,这样的大工程同样会激起民怨。加一些人性化的举措,甚至有的百姓就冲着皮靴、棉被与棉衣而来的。因此,并没有扰民。
还有施工出现了许多新事物,也加快了施工的进程,比如网兜子法做堤,或者焦炭烧石,或者炮锤、钻眼机。也不能忽视火药的作用,有人作过计算,将十二吨黑火药放在绝对密封的空间爆炸,能产生二百八十万个大气压,可以掀动近亿米高的山。但实际中不可能的,可打一个山洞,密封性好,炸翻几百米高的山不成问题的。
这个李威也注意了,当然不能说气压,只好说是不让炸力冲走,在火药包堆放干燥的泥袋,形成一个伪密封的环境。还有不少缺点,第一是炸药不纯净,比例也不十分标准,与后世的真正黑火药相比,还稍逊了一筹。第二就是成本高。粗笨的提炼工艺,也是为了保密,专人负责各项程序,见到它的威力后,这个自到下,到是没有人马虎过。不但火药,就是光明铠与军弩一些军用武器制作方法,也不准官员泄露。但只是军用的武器,民用的一个个没有保密措施,甚至手把手教新罗日本来使制作纸张。
市场的爆竹,为了保密,也没有给出合适的比例,各项比例一比一比一,然后又添加了七八种常见便宜,又不影响爆炸的物质进去。因此这份方子泄露出去,也没有人能研制出真正威力巨大的黑火药来。可这样一来,保密性提高了,成本也增加了。
不过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大多数时候抬搬石头泥土,与成天用锤凿开凿石头,劳动量不能相比的。
姚璹与魏玄同率领官员迎了过来,还有几个来自棒子与倭国的留学生。打归打,留学归留学,指望他们传播大唐的谊呢,不但不收学费,还供吃供喝,甚至供他们花销。所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雷大头的事做了不少。
听到丹水开凿到山区,一个个前来观看,倭国与新罗山多,看能不能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好带回去,为国家水利作一份贡献。炸药配方没有得到,可是炮锤、钻机制作方法全部从随行的官员嘴中问了出来。
对此,李威说过一句话,中国将会文明全世界,最后全世界过来打压中国。但没有官员将他这句话当作一回事,甚至将强大的大食竟然当然化外小番。
与姚璹寒喧了几句,忽然一声惊天的爆炸声响起,几个人停了下来,好一会儿耳朵嗡嗡作响才停了下来。
姚璹叹惜一声,说道:“殿下,若不是种种新方法出现,丹水渠想要成功,纵然炀帝在世,也不大可能。”
许多河段排干,下面大多数是石层河床,又是这样的长度,还要求达到一定深度,单靠原始的人力,想要成功,很难了。魏玄同还是皱了一下眉头,成是成了,可这个钱花得他有些心痛。有可能仅是这一段丹水渠,就得花费一百多万缗钱。若全部是原始的方法,不知会花费多少,有可能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然后进了龙驹寨,几月不见,又见了许多新建筑,因为在修渠,所有店面很冷清,只有一些轮休的民夫在闲逛。不过等到明天春末,渠修好通航了,这里会繁华的。
然后又开始商议。
中游之难,还没有游难度大。李威说过修灵渠,那不是疏通,江南水系不象准河以北,比较稳定,灵渠到现在与都江堰一样,还在使用。可当初建造时十分落后,想要沟通岭南岭北,必须重新花大代价扩建。
可是灵渠许多方法,丹水渠游就要用到了,比如八字渠分流减压,再比如“”形渠,这是下河流落差大,于是秦朝古人想出一个主意,将河渠建成“”形,增长距离,使坡度变缓,或者无法圆通的地方建陡门,也就是船闸,到了唐朝,陡门技术进步不大,但比原来进步了不少。甚至筑坝建水库,当然是一种小型水库,不可能象都江堰那么庞大的工程,或者象后来的丹江水库。这也是无奈之举,从丹水南边到关中,隔了一道秦岭水系,比如商山等大山脉,落差巨大,纯粹地用拉纤都没有办法解决的。
另外就是引水,这也很重要,河渠挖得再深,没有水源,还是没有作用。就象曹操在河北修五渠,大多数因为水源少,后世不能使用。截水源,一是从丹水水系本身截,甚至还要从汉水其他支流来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