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龙的传人 >

第4部分

龙的传人-第4部分

小说: 龙的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乘凉,然后大家唱着歌回来。”孔子从仁政学说出发,他希望能过着太平的生活,所以十分赞赏曾皙的想法。还有一次,孔子要学生们谈志愿。子路爽朗地说:“我愿意和朋友有福同享,自己的车马、衣裳都可以让给朋友用,用坏了也不要紧。”颜渊平心静气地说:“我希望自己不骄傲自夸,不炫耀自己的成绩。”这时孔子只听学生们讲,自己却不表态。急性子的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的志愿是什么呢?”孔子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我希望老年长辈能生活得安适,平辈朋友能互相信任,少年晚辈都能得到关怀爱护。”可见,孔子善于在不知不觉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向学生灌输他的仁政学说。后来,孔子就以救世济人的抱负,率领学生去周游列国,劝告各国诸侯施行仁政。
  孔子十分强调学以致用、学思结合。他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犹疑不决。他还要求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孔子一生,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
  孔子从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奔波于鲁、卫、宋、陈、蔡、楚等国游说诸侯,他一方面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一方面坚持他的教学活动。但是诸侯为了争雄称霸,讲求富国强兵,着眼于目前的利益,哪能采纳孔子仁政的主张呢!所以孔子未能被诸侯所重用,他的政治才能也未能得到施展。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了,那年他六十八岁,返回了鲁国,结束了十四年的游说生活。
  孔子回到鲁国后,集中时间指导学生研究学问,并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和《春秋》等六经。这些书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学和哲学的重要材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孔子在七十三岁那年病死。他的死使弟子们十分悲痛。他们在他的坟前搭棚连住了三年,表示哀悼。子贡甚至一共住了六年。临别时,他们都哭了。弟子们认为,孔子就象江水洗过、太阳晒过那样洁白光明。
  孔子死后,学生们追忆孔子的日常教训和生活情况,整理成一部语录体的书,叫作《论语》。后来,《论语》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我国后代教育和文化起了很大影响。
  七、“泽被千秋”
  ──李冰修筑都江堰
  冯一下
  1974年春,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整修工程已近尾声。一天,民工们突然从岷江江底发现一尊大型石像,此像高达二点九米,刻着一位古代官员的形象。他头戴高冠,身穿长袍,腰束玉带,双手放在胸前,丰满的脸上略显微笑,颇有长者风度。洗净泥沙,石像上的“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等字清晰可见。很明显,这是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雕刻的李冰像,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了。民工们小心翼翼地把这尊重约四吨的珍贵艺术品抬到灌县伏龙观,陈放在大殿里,供游人瞻仰参观。东汉李冰石像的发现为研究都江堰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它又一次雄辩地说明都江堰的确是由著名水利专家李冰主持修建的。
  大约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兵越过秦岭,灭掉控制成都平原的蜀国,设置蜀郡。大约又过了五、六十年,秦昭襄王任命很有才干的李冰为蜀郡守(地方长官,李冰任蜀郡守大约在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要他去治理急待开发的西蜀。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能知天文地理”。他早就听说蜀郡管辖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但因常闹水旱灾害,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百姓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贫困之中。李冰到成都上任以后,安排了一下公务,便不辞辛劳,四出调查。他走了很多地方,访问了许多人,不久就把发生灾害的原因弄清楚了。原来,成都平原是一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扇形平原。从岷山之中奔腾而下的岷江,流至灌口(今四川灌县灌口镇)进入平原,水势减缓。由于玉垒山挡住了它东去的道路,河道被迫折转向西,充沛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至宜宾,汇入长江;而成都平原的广大地区却得不到岷江的灌溉,一遇冬春无雨,就闹旱灾。可是到了夏秋,上游岷山积雪融化,中下游又经常发生暴雨,雪水加上洪水,使江水陡涨,岷江河床容纳不下,便泛滥成灾。洪水淹没农田和房屋,以至平地可以行舟,成都平原深受其害。虽然从远古的时代起,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就开始兴修水利,与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但始终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面对频繁发生的灾害,受尽苦难的人们便这样传说:岷江是由江神主宰着的,江神喜怒无常,一且发怒,不是化为孽龙,就是变成犀牛,兴波助澜,酿成水灾,使人不得安宁。李冰学问渊博,不相信这些无稽之谈,决心率领官吏和百姓大干一场,除害兴利,为民造福。
  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决定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他精心地进行设计,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修建。经过艰辛的努力,工程终于完成,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
  整个都江堰工程包括渠首工程和灌溉渠道两大系统。渠首工程在今四川灌县城西。这里地扼岷江从山区进入平原的咽喉要冲,利用江水的落差和平原的倾斜,可以实现自流灌溉,费用省,效益大,一劳永逸。渠首工程由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要部分以及其他辅助工程组成。分水堤好象一个“金”字,所以又叫金刚堤。它的前端好象鱼嘴,称为分水鱼嘴。分水堤如同一把利剑,插入滔滔的江水之中,把岷江一分为二,形成外江和内江。西边的外江是岷江主流,主要作用是排水泄洪;东边的内江则供给灌溉用水。宝瓶口是凿开玉垒山而形成的一个引水口,长约八十米,宽仅二十米,狭窄如瓶颈。它能自动控制从内江流入渠道的水量,起节制闸的作用。飞沙堰是分水堤和宝瓶口之间的一道低矮的滚水坝。涨水季节,过量的洪水夹着大量泥沙和石块漫过坝顶,流入外江,既分洪又减淤,一举两得,保证了灌区的安全。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从宝瓶口引入的江水通过四条大干渠和密如蛛网的支渠毛渠,流向广阔的成都平原。四大干渠实际上就是四条河道,其中两条从成都城下流过,可以行驶船只、放送木排,为船运提供了方便。两千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设计便如此科学合理,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少见的。
  民间传说,在都江堰动工前夕,李冰和江神进行过殊死搏斗。当时,江神提出要娶美女二人为妻,并扬言说如不答应,就要制造水灾。为了不让百姓受害,李冰说他愿把自己的女儿送给江神。送女那天早晨,他带着美酒和食品,独自一人来到江神庙。江神以为李冰是来向他敬酒的,十分高兴。谁知李冰举起酒杯以后,却一一列数江神的罪过,痛斥它的贪婪和残暴。江神气急败坏地逃向河边,变为一头黑犀牛。李冰紧追不舍,也化为牛,和江神展开搏斗。你来我往,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江岸上人山人海,人们屏着呼吸焦急地等待着较量的结果。一会儿,李冰汗流浃背地来到人群之中,对他的下属说:“我斗累了。南面那条牛就是江神,你们去把它杀死吧!”下属应命勇敢地冲上前去,奋力搏斗,终于把凶恶的江神杀死。这个传说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李冰和修堰群众,在兴建都江堰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开凿宝瓶口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在没有炸药和先进工具的战国时代,要凿开坚硬的岩石,打穿玉垒山,并不是容易的事。李冰集思广益,想出了好办法。他让民工们把许多木柴堆积在岩石上,放火点燃。熊熊的烈火把岩石烧得滚烫,趁热浇淋冷水,顽石便在冷热的急骤变化中炸裂开了。工程中需要修建很多堤坝。怎样堆砌呢?李冰从洗衣妇女用的竹笼得到启发。他让民工们从山上砍来竹子,编成一个个大竹笼,放在水边,然后填满鹅卵石,层层相叠,一条条堤坝就修起来了。这样就地取材,简便易行,节省了很多费用,加快了工程进度。为了测量水位,控制内江水量,李冰让石工打了三个石人,立在分水鱼嘴附近的内江中,要求水量多时不超过石人的肩,少时不能让石人露出脚。水利史专家说,这三个石人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则(水R)。
  都江堰建成以后,成都平原的水患大为减轻,经济面貌根本改观。天旱时,打开水门,清水自动流入田间,浸润禾苗;下雨时,关上水门,多余的水顺渠流走。蜀地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没有荒年,从此称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它的效益,人们赞美它“泽被千秋”、“功著万代”。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多次整治,都江堰灌溉的面积已由原来的两百万亩增加到八百万亩。今天,和丰收与欢乐联系在一起的涓涓清水,不仅灌溉平原地区,而且通过龙泉山隧道,流向川中丘陵地带。
  都江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为了纪念李冰的历史功勋,人们在都江堰边的玉垒山麓修建了二王庙。二王庙依山而建,殿宇宝塔,巍峨雄伟,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银杏古楠,郁郁葱葱,有“玉垒仙都”之称。庙内前殿塑有李冰彩像,后殿塑有李二郎彩像。李二郎史书上没有记载,宋代以来民间广泛传说李冰有个儿子叫二郎,他曾降伏孽龙,协助父亲建成都江堰。年轻有为的李二郎深受人民爱戴,所以被称为二郎神。
  八、粽子·龙舟·诗人节
  ──后人对屈原的怀念
  臧嵘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南方则流行着龙舟竞渡的游戏,文学家们还提倡把端午这个节日改为“诗人节”。
  这一切都与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有关,上述自古就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风俗,都是后人怀念屈原的表示。
  在长江三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这里就是屈原的故乡。他是战国时候的楚国人,生年大约在公元前340年左右。屈原在故乡秭归度过了童年和少年。为什么叫“秭归”呢?传说屈原有一位十分贤慧的姐姐,名叫女媭,她既善良又勤劳,十分关心弟弟的成长。屈原长大以后,她也出嫁了。当屈原后来被奸臣所谗害,放逐回故乡时,女嬃也回到了家乡,劝导弟弟要放宽胸怀。“秭归”是“姐归”的谐音,是为了纪念这位贤慧的古代妇女而起的名。至今在秭归的沿江古道上,还有关于女媭的许多遗迹,例如传说女媭为屈原刺绣的“绣花墩”,当年她为屈原浣洗衣服使用过的“擣衣石”等等。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有一个民间传说叙述,屈原小时候在乡里的学校读书,常常是第一个离开书房,但是天黑还没回到家里。家里的人急坏了,姐姐出去找他,邻里们也到溪涧和后山里帮着寻找,都没有找到。晚上,屈原自个回到家里,也没有向家里吐露他究竟到哪里去了。第二天,姐姐女媭偷偷地跟在他后面,才发现他放学后跑到一个天然石洞里读当时楚国的民歌。他聚精会神地看,低声地吟咏,慢慢地被这些民间文学迷住了。当姐姐去找他时,竟然完全没有发觉。以后屈原逐渐长大了,便常常去找樵夫、猎户、渔翁、蚕女、巫师和庙祝们采集民间歌谣,然后在这小溪畔的石洞里记录、整理、吟诵。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种顽强学习、虚心向民间求教的精神,把这座石洞称为“读书洞”,而今这石洞已成为屈原故里的一处著名古迹。
  长大以后的屈原,成为通晓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知识的人才。他看到楚国日趋衰落,主张对政治进行一番整顿革新。由于才能出众,他曾一度被楚国的怀王任命为左徒(仅次于宰相的官职)。他对怀王提出过许多改革意见,还为楚国制定了一套变法方案,名曰《宪令》。但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在邪恶势力面前屈服。他所提出的革新主张,也触犯了那些守旧贵族的利益。所以他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忌恨。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和宠臣上官靳尚是陷害屈原的罪魁祸首。他们对楚怀王说了许多屈原的坏话,造谣说屈原太自高自大了,根本不把楚王放在眼里。楚怀王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听了谗言不禁怒火万丈,立刻撤了屈原“左徒”的职务,把他降为只管王室祭祀事物的“三闾大夫”(三闾指楚国景、昭、屈三家贵族),改革也被勒令停止了。
  此后屈原不断遭到贬斥,最后竟被放逐到汉水北岸,永远不许回到楚国首都郢。这时,楚国也越来越弱,后来完全成为被强邻秦国摆布的附庸。楚怀王上当受骗被秦国捉去当了俘虏。公元前278年,楚都鄂也被秦国占领。这两件事给了屈原重大的打击,在汉水北岸流浪期间,他的头发完全白了,身躯也越来越瘦弱。他把满腔悲愤写成诗歌表达出来,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天问》和《离骚》。《天问》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向天控诉不平。《离骚》的“离”,是受离间的意思:“骚”,是忧愤和不平。全诗三百七十三句,叙述了屈原的家世、才能和治理楚国的理想,怒斥了楚王的昏庸和贵族们祸国殃民的罪行。屈原流放期间,她的姐姐女媭经常陪伴着他,劝慰他,但国家的灾难太深重了,屈原丝毫不能减轻心中沉重的负担。他在诗中表示决不和腐朽势力妥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还表示一定至死保留自己的节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为了表示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永远是清白的,他一天三次到故乡的一条溪边去洗濯他的帽缨,这个溪以后便被叫做“濯缨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