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井冈风云录 >

第72部分

井冈风云录-第72部分

小说: 井冈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化的问题得到了有效地遏止。
  事隔不久,毛泽东同他的战友和中央代表又因攻打赣州的问题发生了冲突。
  在谢家祠堂召开的中央军委联席会议上,参加会议的有朱德、任弼时、王稼祥、项英、顾作霖、彭德怀、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周恩来、毛泽东等十多人。会议开得很紧张,争论十分激烈。屋内烟雾弥漫,出现了争论后的短暂沉默,还有一触即发之势。
  毛泽东带病出席会议,他抽着烟,扫了诸位一眼,而后站起身说:“我再陈述一下我的意见。尽管临时中央来电来信指示,要我们‘取得两个中心的或次要的城市’,并要求红军不停顿地进攻,‘不要再重复胜利后休息’。我认为‘这是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战略’。”讲到此,与会人员一阵哗然。毛泽东停顿一下后继续讲:“去年12月4日、6日两次给红军的训令,要中央红军‘首取赣州,迫吉安’,向北发展,我认为不妥!赣州虽是一座孤城,它水陆交通方便、守敌多、易守难攻,即使打下赣州,红军也长期占领不了,不如向闽西赣南发展,壮大红军。”会场又是一阵小声议论。
  周恩来逐个扫视到会人员,最后停在彭德怀身上,问:“打赣州有根据吗?”
  彭德怀似乎有把握地说:“照目前情况看,国民党军队在收缩阶段。蒋介石如不来支援,是可以打下的。”
  周恩来又问:“其他人认为如何?”
  顾作霖态度坚决地表示:“既然临时中央指示要打赣州,我们应该执行。现在不是研究打与不打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如何打的问题。我看毛泽东同志不打赣州,是否有‘右倾’思想的因素存在?”
  到了这份上,毛泽东的意见被否决,他也不好再坚持什么。会议决定,红军西征攻打赣州。
  毛泽东又一次的病倒了,发着高烧躺在硬床板上,贺子珍用条毛巾敷在他的额头上。
  朱德、康克清夫妇立在床边。康克清热心而关切地说:“子珍就不要去上班了,我替你请个假,在家好好伺候主席吧。”
  朱德心情不爽地说:“主席,好好休养,我先走啰。”
  毛泽东挣扎着要坐起来,坚持送客人,朱德忙将其按住:“躺着、躺着。”
  “谢谢老总。”毛泽东感激地说。
  “你我是自家人,又是风雨同舟的搭档,来看看主席,是应该的。躺着,我走啰。”朱德说着同康克清出屋而去。
  贺子珍送到门外,就又转身回到屋里,一眼瞧见毛泽东正挣扎着坐起来,并提着精神说:“子珍,把纸拿来,关于打赣州的事,我还想同周恩来同志再交换一下意见。”
  贺子珍有些不快地说:“你身体又不好。临时中央对打赣州有明确指示,那么多人都主张打,就你一个人反对……”毛泽东以革命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打不打赣州看来是个局部问题,实质是带全局的战略问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敌人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的能力。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我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坚定地有步骤地达到彼岸。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
  “讲得好,讲得好啊!”
  周恩来人未进来,声音已先进来。
  毛泽东脸上立时出现惊喜之色:“恩来,快进来。”
  周恩来一边进屋,一边说:“一上楼就听到了你的高论,讲得好。”
  贺子珍不满地说:“他身体不好,安心休息呗,可他……”
  周恩来劝解贺子珍:“他有话,就让他说,闷在心里,那才不好受呢。”
  毛泽东指着一边的凳子让道:“恩来,坐下嘛。”
  周恩来一坐下就说:“一是来看看您;二是想交换一下意见。会议之后,我觉得你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复电临时中央,告知进攻的困难。临时中央复电,仍坚持打中等城市。会议也研究了打赣州的问题,我感到你的话没讲完,想再听听你的意见。打,还是不打?”
  毛泽东不加思索、坚决地表示:“不打!一打准输!这就是我的意见和态度。”
  毛泽东强行下床,拿起茶壶放在桌子中间。
  “这就是赣州。它三面环水,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古有‘铁赣州’之称。敌军十二师的三十四旅驻守,加上赣州南面有七个县的地主武装,共有八千多人枪。赣州北驻有蒋介石嫡系部队五个师的兵力;赣州南有十个团的兵力,一旦赣州告急,南北两个方向之敌均能随时增援。况且,我们即使负出代价打下赣州,也做不到长期占领之目的。所以,从战略上考虑,打赣州得少失多。”
  周恩来听了他的一番高论,思想上有了松动。
  “我再同其他同志商量商量。”
  周恩来同毛泽东又谈了一些其他的情况,为不影响毛泽东的休息,就告辞回去。回去后,周恩来为了慎重起见,又一次地召开了会议。
  会上周恩来老练持重地说:“关于打赣州的问题,我又同润芝同志商议过,觉得他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我把他的意见报告了临时中央。刚才上海来电,临时中央作出了《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否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策,要我们占领一二个重要中心城市。”
  顾作霖十分生气地说:“我们打赣州的态度,就是对落实临时中央指示的态度。这个问题不要再议了。赣州坚决要打!”
  项英马上插言:“我同意作霖同志的意见。”
  顾作霖激动地说:“坐失良机,就是犯罪!”
  顾作霖激动万分地站了起来:“趁着目前有利革命发展的时机,快速地打下赣州。我提议,由彭德怀同志出任前敌总指挥。”
  这次会议,把彭德怀推到了前线。彭德怀也勇敢地担起了这副重担。
  有人认为毛泽东同临时中央的指示不合拍,不尊重上级领导,固执己见,要他去休养。
  毛泽东也看出了这一点,就草草收拾了行装,带着贺子珍和他的警卫员,一行13人,离开叶坪。他这次走得很仓促,仅有少数领导来送行。马背上驮着他的全部家当衣物和书籍。
  东西少得可怜。他们一行出了叶坪,就直奔东华山而去。
  4。隐居华山
  武夷山西南的支脉,东华山,山清水秀,树木葱郁。
  山间的小道上,来了一行13人,为首的是毛泽东、贺子珍骑在马上欣赏着山川美景,驱赶了多日的压抑、烦闷和伤心。远处的山顶上,松柏掩映中隐约可见一座古庙。
  吴吉清大声说:“主席,快看!前面就到了。”
  毛泽东顺着吴吉清手指的方向,看见了他要到达的目的地。那就是他要静静地休息之处。到了山上,才知这座古庙,是传统的庙宇式样建筑,青砖绿瓦,飞檐斗拱。虽破旧而不失丰彩,规模不大,建在山顶上,坐北朝南,几棵粗大的松树将它衬托得更加富有神秘感。
  贺子珍、吴吉清、陈昌奉等人忙着清扫庙宇,搬卸东西,照料马匹。
  毛泽东抽着点燃的香烟,站在庙前不远的岩石上,居高临下,俯视山南的众小山包和层层梯田,还真有一点‘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绿荫中的山村上空,升腾着袅袅炊烟,好一幅‘农家炊烟’的图画。虽是旧历年的腊月时节,却有着春天的气息。可能是途中走热了,也可能看到眼前的情景引起了这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心潮激荡,他解开了棉衣扣子,胸前露出了那件补了多处补丁的白色衬衣。
  口中赞叹道:“好景色!好景色呀!”
  高兴得像个孩子,回头叫:“子珍,快来。”
  贺子珍走过来,看到毛泽东少有的高兴情绪,惊奇地问:“什么事让你这样高兴?”
  “你来看,耳听风涛声声,俯看群山绵绵,更观山下风云呀。”毛泽东人虽然到了山上,可心中总牵挂着山下的叶坪,准备出征的战士,赣州的胜败。
  贺子珍明白他的心境,也不扫他的兴,随声附和。
  “是个好景致,比永新家里的山还美,真是个世外桃园哩。”
  “比喻得好。”毛泽东心情极佳,连声赞叹贺子珍的比喻,不由引发了他的思路。
  “晋人陶渊明,少家贫,好读书。闲静寡言,不慕荣利,曾说道:”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一生写下不少田园诗句。我记得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毛泽东说着不知又想到了什么,有一丝不快,显露在眉宇间。他坐在一块突兀的大青石上,突然停住了话头。
  吴吉清立在庙前高兴地叫道:“主席,布置好了,快来看看如何?”
  贺子珍向前搀着毛泽东,向庙中走去。
  这座古庙中间为殿,两边为房。打扫过后显得很清爽。左边耳房为毛泽东、贺子珍的住室,屋内陈设极简朴:一张木板床,床上铺着一条边沿带着穗子的浅红色线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桌边放着两个铁皮公文箱。
  毛泽东立在耳房门外,看后十分满意。“很好哩。”
  吴吉清还告诉他。“主席,我们住右边,烧火在外面。”
  “这中间派什么用场啊?”毛泽东审视着中间的殿房发问。
  吴吉清没想好,不知如何回答,其他人也说不出派何用场。毛泽东笑了笑说:“中间就是咱们的学习室。每天抽几个小时,我给你们当先生,你们当学生,学文化好不?”
  “好,太好了。”吴吉清十分高兴,首先响应,其他警卫员也说好。
  毛泽东认真地说:“你们家里都很穷,上不起学;参加了革命,战争又很频繁,没得时间学文化。没得文化,就不能很好地革命,有人也会瞧不起我们。咱们订个计划,我呢,读书、看报大部分放在晚上;上午、下午各抽两小时,学文化,讲时事,怎么样?”毛泽东的前半句话是有所指的。一些留过洋、出过国的人瞧不起没有留过洋、出过国的人。在某些人的眼里,好像一出国留洋就身价倍增,原先是鸡也变成了凤凰,原先是凤凰的也变成了鸡。
  众人听说毛主席给他们当先生,个个分外高兴,一致说:“好。”
  毛泽东既风趣又严肃地说:“不好好学,是要打板子的啰。
  我念书时,也常挨先生的板子。“
  众人一听都哑然失笑了。
  此时的毛泽东好像也忘掉了烦恼:“好!鼓掌通过。”
  警卫员们兴奋地鼓掌,有的把巴掌都拍疼了。
  就在毛泽东上东华山以后的几天里,瑞金军民欢送红军出征攻打赣州。这一天,瑞金的街道上聚集了无数的群众,还有的挥动着手中的小旗,高喊着:“夺取赣州,完成江西革命首先胜利!”
  红军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欢送的人群夹道中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和叶剑英骑着高头大马,从后面走过来,欢送的人群立时掀起了鼓掌声和欢呼声的高潮。
  毛泽东屈指计算着日期,红军可能到了赣州。情况如何,那是可想而知的。他在东华山的古庙里,一边读书看报,一边整理自己的书稿,同时抽出时间给他的警卫战士当先生。
  这一天,贺子珍从外面进来,看到住处的床上、桌子上、甚至地上,摆放着带来的旧报纸《申报》、《新闻报》、《工商报》、《中央日报》、《大公报》、《汉口民国日报》。其中以《申报》、《大公报》居多,桌子上摆放着《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和《水浒》。
  贺子珍皱皱眉,按顺序整理好毛泽东看过的凌乱报纸和书籍。当她走出庙门才发现四下不见人影,转身进内,来到东边房,见吴吉清趴在铺上写东西。问道:“小吴,主席呢?”
  吴吉清忙合上书本:“主席说,他们到山上散步去了。”
  正说着毛泽东手中拿着木棍同陈昌奉等几个警卫员满头是汗地走过来。人人手里拿着捡来的干树枝,一个警卫员手里还掂着一只刚打来的兔子。毛泽东坐在庙前的那块突兀的石上,招呼大家:“把东西放下,都过来休息一下。”
  贺子珍、吴吉清从庙里走出来。
  吴吉清看见打来的兔子,惊喜地过去抢在手上:“好肥的兔子!是怎么抓到的?”
  “你问怎么抓到的?那要问他们哩。”毛泽东说着点上烟。
  吴吉清向他们追问抓兔子的经过。他们绘声绘色地讲着、比划着。
  贺子珍走过来递上旧白毛巾让他擦脸。毛泽东边擦着脸上的汗水边说:“快过年啰,有了这只兔子,就是一餐丰盛的年饭。再配上些辣子,好吃得很哩。”
  吴吉清走过来:“主席,明天就是年三十了,我下山一趟,办点年货,顺便看看老郑同志送的东西到了没有?”
  “好。记住,每人买个小本本,都要作笔记。”毛泽东向吴吉清招招手,吴吉清走近他。他小声地说:“顺便,多买些辣子回来。没辣子我吃饭不香。”
  吴吉清下山快一整天了,毛泽东还是坐在那块岩石上,面对快要落山的太阳望着瑞金的方向。他一边想着心事,一边等吴吉清的到来。
  贺子珍走过来:“饭好了。”
  “不忙,等小吴一块吃。太阳快落山了,小吴也该到了。”
  “主席,我回来了。”正说着吴吉清满头是汗地登上山顶向毛泽东走过去。
  众人听到是吴吉清回来了,嚷着从屋里跑出来围住小吴。
  “都买的啥好东西?”
  吴吉清把一叠报纸递到毛泽东手上:“我到山下,刚好碰到郑同志派来的人。他要赶路,我就没叫他上山。”
  毛泽东如饥似渴地翻动报纸,嘴里说着:“好,好。”眼睛就没离开报纸。
  吴吉清把买回来的学习本发给大家,人手一本,众人十分高兴。
  毛泽东看着报纸问:“赣州方面有消息吗?”
  吴吉清略一迟疑,眨眨眼,很认真地告诉他:“暂且还没有。听说部队都已运动到了赣州城下。”
  上海《申报》异常醒目的标题《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