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二战秘密档案 >

第27部分

二战秘密档案-第27部分

小说: 二战秘密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了优质肥料,再加上农民们的精心伺候,在德国,即使在土质比较差的土地上收成产量也要比苏联高2~3倍。
  德国人并不了解在苏联农村,农民们的生活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德国政府十分关心农民,实行了遗产继承法。另外,使农户的主要劳动力从兵役中解放出来,这种做法对农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战争期间,农村的劳动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经常有所增加。一言以蔽之,战争并没有破坏德国农民的美好生活。
  在战争期间,德国的许多农村劳动力上了前线。代替他们耕作的是战俘和一些从被占领区招募来的人。
  文章接下来讲述了那些〃东方工人〃的美好生活,大概是每月能挣到70马克,另外,他们吃饭是免费的,不仅吃得饱,还穿得好。
  Д。祖耶夫所描述的画面明显不是杜撰出来的。当然对于那些农民生活境况的描写可能有点过于理想化,并且关于德国战时的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说法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德国到1943年时,粮食生产指数已经从1939年的104点下降到了92点(在1942年为86点),而土豆的生产指数也从105点下滑到了75点(在1942年为101点)。但是,即使这样,对于穿上军装的苏联农民来说,德国战时的农业生产水平也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要知道,他们的父辈和祖辈中绝大多数人在1917年以前,从未拥有过超过4公顷以上的土地。那些在德国人看来属于中等水平的产奶量,对于苏联人而言已经是很难达到的纪录了。
  Ф。库季诺夫的《德国游记》对于哥萨克人的类似的参观(不仅有参观农村的,也有参观柏林的)进行了描述。这篇文章刊登在1944年1月15日的《哥萨克前哨》上。这篇文章着重指出了德国人生活中许多令苏联公民瞠目结舌的细节。例如,长在路旁的一棵棵果树,由于果实累累几乎要被压断了。原来,〃根据那里的风俗习惯,过路人只能吃掉在地上的果实〃,因为果树是归个人所有的。苏联的集体农庄的成员想都没想过,成熟的美味果实怎么可能不享用(当然,要旁边没有警察或者警卫)。
  给哥萨克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对医院进行的参观。在他们参观的那所医院里,〃东方部队〃的战俘们与德国士兵们一起接受治疗。库季诺夫特别强调指出:〃这所医院的残疾人只有在治好伤,换上假肢,而且又学习了一门手艺以后,才能出院。所以,因战争而受伤的残疾人在德国对于家庭和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个包袱。在他们的脸上你既看不到悲哀,也发现不了对于未来生活的恐惧。〃
  这里,我们要指出,在我们面前呈现的不是一幅为了宣传目的而描绘的画面。即使现在,你也可以在德国见到生活十分方便舒适的残疾人,周围人对待他们就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完全没有苏联的庸俗的人们对待残疾人的那种掺杂着恐惧、鄙视和怜悯的眼光。在苏联,卫国战争结束以后,受伤最严重的残疾人被赶到了索洛夫卡专门的院子里,目的是为了不再让他们的尊容损害大城市人民的形象。
  在离开柏林以前,哥萨克们还参观了一位私人诊所医生的住宅:〃住宅的功能划分为:一个候诊室、一个接待室、一个治疗室、几个家庭成员们的办公室、餐厅、厨房、几间卧室和图书馆,总共有12个房间。〃接着,又一一列举了治疗室和办公室里的最现代化的设备,所有这些都是医生的私有财产。库季诺夫指出,除去交税和所有的花销以外,这位医生的年纯收入超过10;000马克。与此同时,〃所有的成年家庭成员都有一辆自行车,医生由于经常出诊还拥有一辆汽车。德国一个中等收入医生的生活水平,在苏联甚至教授这样的高级专家也无法相比〃。
  第五部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读过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写的科幻中篇小说《狗心》(1925年)的读者们可能会同意这种观点。我们还记得,小说的主人公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是一位世界驰名的教授,仅有一套7个房间的住宅,但是,就是为这么一套住宅,他经常遭受房屋委员会的攻击和指责。在卫国战争开始前,这种7居室的住宅对于苏联一位名医来说,是极为奢侈的事,至于谈到现代化的设备,甚至大医院还不够用呢。对于大多数苏联人而言,自行车也属于奢侈品。而当时在德国,自行车已经成了主要的代步工具。
  库季诺夫记录下了哥萨克们参观德国纺织商店和鞋店时的印象:〃商品供应充足,花色品种应有尽有,用不着排队,就可以随时凭票购买所需的商品。由于这个原因,德国的居民穿着讲究,以至于仅凭服装,你根本无法判断出来:这是个工人还是一位工程师,是一位农村教师还是教授。〃众所周知,到1943年为止,德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几乎没有下降,而且战时德国商店里的商品供应十分充足,对于苏联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这篇文章中惟一为了达到宣传目的而夸大的地方就是对于〃东方工人〃丰衣足食的描写,他们中间有几个好像〃外表已经欧洲化了:时髦的发型、讲究的衣着,只有'东方'字样的徽章暴露了他们的原籍。〃文章的结尾完全是苏联式的:〃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党所实行的政策,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德国人民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十分珍视自己的祖国,并且忠实于自己的政府。〃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必须要指出的是,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不是文章作者们看到的那么完美无缺。我们只要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沃尔德马尔·佐梅尔,以前是德国的一个工人,后来在汉诺威的〃汉诺马赫〃工厂当技术员,1942年10月当了苏联人的战俘,下面就是他的口供:〃现在,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钱是够花了,因为反正也没什么可买的。我以前当车工的时候,每月工资为200马克,现在当了技术员每月可以拿到280马克。27马克交房租,而吃要花100马克,是按票供应的。在食物方面,有一大半是靠我个人的菜园子。剩下的钱就没处可花了。当然,也可以花黑市价买些东西,可是,它们太贵了,人们吓得什么也不敢买。〃另外,根据佐梅尔的准确评价,〃在德国,之所以到处安安静静的,并不是因为人民生活得很富足,而是因为盖世太保工作得很'得力'〃。
  投敌者们同时意识到,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不是以类似于苏联国内进行的社会主义竞赛换来的。实际上,在德国几乎没有为了取得经济效益而进行的社会主义竞赛。也没有展开像苏联斯达汉诺夫劳模的那种竞赛,更没有像苏联那样对竞赛的优胜者实行个人崇拜。虽然德国国内也举行竞赛,但主要还是为了起到宣传作用,是为了让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中深入人心。
  更多的苏联居民在德国生活的诱惑下投敌了,投敌运动的规模之大,有一个事实就能说明,那就是在德军从苏联撤退时,几千名哥萨克地区的居民……妇女、儿童和老人都与他们一同撤离了。工程师布罗尼斯拉夫·卡明斯基所指挥的俄罗斯解放人民军在向西方进军时,与他们一同前往的还有布良斯克州洛科济自治区的数千名居民(后来,卡明斯基的部队被编入俄罗斯解放军第1师)。1943年秋天,德军从塔曼半岛向克里木撤退时,自愿和他们一起走的就有大约120;000名苏联公民,其中超过80;000名是哥萨克人。45
  应该注意到的是,与其他俄罗斯的投敌者们相比,哥萨克人在德国人那里属于比较有特权的阶层。德国人把他们当成盟友,并且也不反对哥萨克地区在德意志帝国的庇护下实行更大权力的自治。负责管理东部领土的德国部长、种族学说创始人之一的阿尔弗雷德·罗森贝格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哥萨克人是东哥特人的后裔,这就使得他们也成为雅利安人,而不再属于二等公民之列。哥萨克人的刊物,和弗拉索夫等人的刊物相比,更为经常地强调〃德国人民和新欧洲的领袖希特勒〃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哥萨克人应该成为〃德国军队最忠实的战友和盟友〃。1943年1月27日,顿河哥萨克首领П。Н。克拉斯诺夫在宣言中号召说:〃大家加入德军吧!同他们一起去战斗!同时要牢记的是,在最后会战中这危险而抉择的关头,只有那些毫不犹豫地与希特勒和德国人民坚定地一起并肩战斗的人,才能在希特勒的新欧洲里占有一席之地。〃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哥萨克们!德国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
  第五部分几个联络官
  类似的号召反映出在德国武装力量里服役的许多哥萨克人的心声。关于这一点,在他们从前线写给家里的信中就可以看出。例如,谢苗·拉林在1942年12月的家信中就自豪地告诉父亲说:〃……我现在有权利骄傲了,因为我现在是德军的一名士兵,属于顿河哥萨克。征召以后我不想打仗,干脆跑到德国人这边来了。反正在红军那里我一分钟也不想干了……〃而库班的哥萨克阿列克谢·克里文科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参加了德军部队……我们的长官非常关心我们,不仅关心我们,甚至还关心我们的家人。〃46显而易见,哥萨克投敌者在信中把德国人和德国武装力量视为〃自己人〃,而把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当成是〃外人〃。
  1943年11月10日,由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В。凯捷利和负责东部领土的德国部长А。罗森贝格签署了对哥萨克人的宣告(内容由П。Н。克拉斯诺夫起草),这是对哥萨克阶层在与红军进行的战斗中所作贡献的承认和肯定。它保障了哥萨克阶层拥有沙皇时期的所有权利和特权,还保障哥萨克阶层的土地权利不容侵犯。该宣告说,这是〃你们的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在他们不能回到祖国的情况下,还可以暂时〃在元首的庇护之下,在东欧继续你们哥萨克式的生活,还会为你们提供土地,以及你们的生活方式所必需的其他一切特殊用品〃。为了报答这份宣告,П。Н。克拉斯诺夫满意地表示,德国政权〃在全世界面前承认了哥萨克的功绩〃。他很肯定地说:〃虽然我们不知道,德国对苏维埃进行的战斗最后在哪里取得胜利,苏维埃又在什么地方灭亡……但是,无论这个地方在哪,我们哥萨克人都会听从指挥,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以便早日取得这个胜利。此后,我们会解放顿河、库班和捷列克,那时,哥萨克阶层将在德国和元首希特勒的庇护之下彻底得到解放。〃
  这样,就谈到了哥萨克地区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庇护之下的自治问题。
  而А。А。弗拉索夫投敌后组建的俄罗斯解放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弗拉索夫心目中的德国和德国人形象的演变过程。
  在弗拉索夫处在包围之中的时候,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德军中的几个联络官起了特别大的作用,他们是维利弗里德·施德里克、谢尔盖·弗雷利希和斯文·斯坚贝格。他们出生在沙皇俄国,并且有双重自我意识。无论是俄国还是德国,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祖国。和弗拉索夫一同工作的德国人,不仅在对待俄国人的态度上不像对待一些〃温捷尔缅什〃那样,而且还参与了7月20日的反希特勒密谋。他们中间就包括弗赖塔格·洛林戈芬男爵,他因为此事而自杀。在弗雷利希的回忆录里,讲述了一些故事,说明А。А。弗拉索夫对于德国人的正面认识是如何形成的:〃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当我还是一个半大孩子的时候,在我们县城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一些德国人。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其中一个叫卡尔·卡尔洛维奇,他是开药铺的。这个职业实在太符合他的性格了,因为他时刻准备去帮助任何需要他帮助的人。他常常把药无偿送给那些穷人,或者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他们。他一直很诚实、十分得体,而且富有责任感。他从来不发脾气,也很少生气。苏联人都喜欢他,称赞他。他的人格魅力使我对所有的德国人都产生了尊敬之情。
  〃另一个德国人名叫阿尔图尔·奥斯卡罗维奇,他是一个老教师,一个老夫子,干瘦干瘦的,不善言辞。他的制服总是熨得平平整整的(弗拉索夫回忆的事情明显是发生在革命前,当时,教师们都穿着统一的制服;弗拉索夫出生在1901年,所以,他谈到的应该是他的中学时代。…作者按),上面一尘不染。他是一个路德式宗教徒,但是,每天却跑到我们大教堂里来,与其他的教员们一起,神态端庄,一动不动地坚持做完礼拜。我就想,他是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们树立一个榜样……〃
  1940年12月,弗拉索夫任第99步兵师师长,这个师部署在苏德边境的佩列梅什利亚内地区。在红军的一次高级指挥人员参加的会议上,他曾经说:〃我们驻在边境上,每天都看见德国人。德军排的士兵不管去哪儿,队伍总是特别整齐,着装统一。我就对自己的战士训话说:'瞧,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军队,我们应该比他们好上十多倍。'于是战士们也都注意起来。要知道,我们相隔100米远,互相之间看得清清楚楚,于是,观察着德军的几个排,我们的几个排也开始精神抖擞起来……过去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德军军官向我们明确表示友好,而我们不予理睬。当时我们就说,应该友善地对待友好的人,于是我们现在也开始跟他们打招呼了。〃
  第五部分最寻常不过的德国妇
  下面是1944年初弗拉索夫向弗雷利希谈起的他对德国的印象:〃我们的住处对面有一块田地。每当无聊的时候,我就经常看那位农民怎样种这块地。他犁的每一道沟都那么恰到好处!每一块小石头他都仔仔细细地拣了出来。我是农民的儿子,凭经验就知道这样侍弄出来的地收成会怎么样。只有到这时,我才开始相信那些传说,说是德国人地里的收成可以是我们的3~4倍……我欣赏着坐落在鲜花丛中的一幢幢五颜六色、十分漂亮的小房子。我在想,这肯定是一些资本家避暑的小别墅,他们这些人靠着剥削劳动人民,来达到自己享受的目的。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