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280部分

我是秦二世-第280部分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掉龙卫府对各府各军的帮助以及传信,那么将来所有的信报和军情就只能靠各府自己了。胡亥更是直接规定了各色信报传到咸阳的时间。

有时候,压力就是动力。

胡亥不希望大秦军队成为靠山等死的废物,尤其是在信报和军情这一块。

信鸽是快,但是信鸽容易丢失而且传递的信息量不够大,是信鸽最大的一个问题。只有特别紧急的军情和信报,才会需要用到信鸽。

更何况,相对于大秦而言,后世数千年的历史中,为什么一直都选用驿站信使的方法来传递奏报和军情?凡是自然是有利也有弊的。

在严令龙卫府和黑冰台不得再插手任何军情和信报的传输以及对军队提供援助的同时,还有一个有关龙卫府和黑冰台的命令胡亥没有在诏令上言明。

那就是在刚刚胡亥没有来咸阳宫正殿之前,他正在命龙卫府第二尉、第三尉对天下各地尤其是西北边郡各处的龙卫府分支进行彻查,同时第四尉也展开了对黑冰台的彻查。

将罗网整合后的龙卫府,确实实力上升了不止一点半点,但是同样,也稀释了龙卫府和黑冰台内部纯净的血液。现在彻查正是时候。

龙卫府和黑冰台必须而且只能听一个人的命令,这个人不是各府统领,也不是各地首领,而是大秦皇帝。

连续两道的诏令,让文武百官有点意会出味道了。那就是皇帝想要对付的似乎不是蒙氏一族,而是势力膨胀成两个巨无霸的龙卫府和黑冰台哪里惹的皇帝不快了。

想到这里,朝中众臣看嬴一的眼神就有些玩味了。

毕竟,龙卫府和黑冰台可是都归嬴一一人统领的。而在先前龙卫府和黑冰台行走在各地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关中地带,得罪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确实,胡亥确实要整顿龙卫府和黑冰台,至少龙卫府和黑冰台在这次整顿之后,可以预料的是,绝对不会再归嬴一一个人统领。

即便嬴一的忠诚性毋庸置疑。

最关键的是,嬴一的精力毕竟有限,同时管理两大遍布全国的情报机构,始终力有未逮。这一点,嬴一也早就对胡亥提出过。

只是,如今黑冰台统领的人选,胡亥一直没有想好罢了。

宣读完两道诏令的王岩并没有停下,而是结果一旁小宦官递上来的诏令继续了下去。

“掉九原边军副将统兵五万赶赴陇西,归于陇西郡尉辛胜麾下听用。着九原边军西出进占九原、陇西以西之地,羌族、月氏归附大秦者,可杀可放,顽抗者尽皆诛杀,此次大军西进,着大将军蒙恬全权调度,大军抽调可同奏禀咸阳信报同时进行。九原边军副将涉间统兵。随时做好大军大举西进之准备。

命辛胜探查敌情,龙卫府策应,酌情出兵。如若事有可为,定要将侵入我大秦境内之羌人蛮夷尽皆诛杀,一个不留。”

这道诏令确是胡亥先前在议政堂已经说过的话。只是增加了一点,那就是蒙恬可以完全自由支配抽调五万大军后剩余的近二十万九原军,而不用如先前那般先要等到奏表咸阳得到皇帝首肯之后才能动兵。

蒙氏一族,依然恩宠如故。

听到这个诏令,殿中群臣心中不由五味杂陈。

人就是这般,开始认为蒙氏一族要被皇帝借机打压的时候,担心不已,具体担心什么估计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此刻见到蒙氏一族恩宠如故甚至恩宠更甚,自然是欣喜者有之,懊恼者有之,嫉妒者有之。

端坐在锦凳上的蒙毅,依然一脸平静。不过原本紧握住衣角此刻已经悄然放松的手,却表明了他一直在煎熬中的心境。

王岩宣读完这道诏令,刚刚准备接过下一个继续,胡亥开口了。

“王爱卿,后面之事,朕亲自来讲。退下吧。”

“下臣遵旨!”

胡亥的一声王爱卿,让王岩全身的骨头都轻了几分。连忙回身一揖到地,撅着屁股退到一边。

“本应该是诏令,但是朕以为该让诸位爱卿先行知晓,议上一议方可。”

“臣等遵旨!”

“陇西之事,龙卫、黑冰台两府、陇西边军甚至九原边军、我大秦剩余各军,都要自查自省。为什么会发生异族蛮夷侵入我大秦境内数百里尔等竟然没有丝毫探知。不过。”

胡亥话锋一转,“朕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同陇西之事有关,也可以说是同陇西之事无关。但是,这件事,却是同诸位爱卿有关,同我大秦无数臣子有关。”

扫视了一圈落针可闻的大殿。

“朕拟在我大秦行九品之官制。王岩,将朕命尚坊做出的官制品级说明拿给诸位爱卿。”胡亥没有回头,直接吩咐道。

“下臣遵旨!”

看到王岩领着一干抱着厚厚一摞文册从大殿一角列队而出的宦官,朝中大臣算是明白了,感情皇帝早就准备好了要在今天议上一议这九品之官制了。

一炷香过后,满殿群臣已经尽皆人手一份官制品级说明。胡亥手中同样也有一份,只是他这一份却是同满殿群臣手中拿着的官制说明有所不同。

他手中的这册文书上,不仅有九品官制,五品及以上的官制后,更是有着大秦全天下所有够五品的官吏名字。够的上或者说胡亥认为可以在五品以及五品以上的官吏,无论文武都在他手中这份小小的册子上。

第二十章 秦典

大秦二世二年五月二十,大秦皇家学院左院丞孔鲋、右院丞田仁联合数十个在皇家学院内担任各个分院院丞之职的原诸子百家各派领袖联名向整个大秦发布了一篇招贤檄文。

紧接着第二天,也就是大秦二世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大秦二世皇帝胡亥自咸阳宫中正式对天下隐居的大贤们发出了招贤诏令,史称招贤令。

年余时间,大秦建立皇家学院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五湖四海。天下文人士子无不蜂拥而至。而能用皇家作为学院的名称,这所学院在大秦的地位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明白它在大秦的分量。

皇家学院两大院丞外加数十位原诸子百家各派领袖如今的大秦皇家学院各个分院院丞联名发布的招贤檄文以及大秦二世皇帝的招贤令,通过咸阳连接天下各地的各处大道,经无数信使通过刚刚重开的各路驿站如同旋风般迅速传遍整个天下。

整个大秦为之震动。

大秦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到如今(公元208年)二世二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已经有了一十三年。

十三年的时间,除始皇帝初登基为帝时为了筹博士宫发布过一次针对全天下文人士子大贤的招贤令外,还有两次面向整个天下的招贤令。

不过这后两次的招贤令始皇帝基本上都是用来招纳那些说能够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方士之流了,少有真正有本事的大贤前来。

当然那个时候六国遗族在暗地里对大秦可劲的诋毁,暴秦的招贤令也确实没有多少真正有才学的人前来。

同十余年前始皇帝发布的招贤令相比,这一次由大秦皇家学院和大秦二世皇帝胡亥一先一后分别发出的两篇招贤令,可就有诱惑力多了。

两份招贤令在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至少在内容上是大同小异而已,唯一不同的是,一份是檄文,一份是皇帝发出的诏令。效力和权威在大秦官方上有所不同而已。

招贤令的对象很简单,寥寥数语。招募天下有才学的有识之士,进入大秦皇家学院成为教授。对象简单,但是内容和门槛却是要比以往详尽了许多。

所有应征而来的人,可以先到各郡郡守府登记造册,然后由各郡郡守统一安排专门护送这些人抵达咸阳,一应食宿都由大秦朝廷统一安排。

当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被送往咸阳的,他们必须先要在郡守府通过由皇家学院提供的初试试题,才能有资格被护送到咸阳,参加由包括皇家学院左院丞孔鲋、右院丞田仁和其余众多分院院丞联合的终审,才能决定应征者到底能不能成为皇家学院的教授。

这个教授,在新的大秦官制序列中是从五品。

皇家学院左院丞孔鲋、右院丞田仁才是正三品而已。各个分院院丞也不过正四品。一郡郡丞在新的官制序列中正是正五品。

郡丞和教授,品级相同,俸禄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二者的权责不一样而已。

如何挑选,待遇品级都说了,这些教授做什么呢?

编书!

一本汇聚自有史记载到如今大秦这数千年时间内整个华夏大地所有奇淫技巧、山川河流、五谷杂粮、神话传说、地理图志、花鸟虫鱼、珍禽异兽、吃喝玩乐、民生百态、世族演变、诸子百家、经史王朝等等等等。所有所有一切能够写在纸张上的东西。

它,在大秦二世皇帝陛下的招贤令中被称做《秦典》!

编书的不仅仅是这些应招贤令最后进入大秦皇家学院的教授们,自然还有皇家学院孔鲋、田仁等等诸子百家的众多学识渊博之人。

他们将聚集在一起,完成这部旷世大典。

编撰这样一本旷世大典的人,在大典成书之日,将有资格在《秦典》之上留名!

这个留名,不仅仅是姓名,更包括籍贯、生平等等。

这,才是胡亥敢放心大胆的放出这样一份招贤令的原因所在。

诸子百家为了理念争论不休是为了什么?各个大贤包括孔子、庄子、老子开宗立派著书育人是为了什么?

青史留名也!

能够为后人所传颂,所熟识。这不就是这个时代所有的读书人士子们想要的东西吗?当然,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纵观神州大地数千年的风云变迁,无数的读书人,其实都在做这样一件事情。

胡亥,今天要提供给他们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

同样,胡亥也相信,那些隐居在山林之中却始终念念不忘天下大势的大贤之士们,必然不会对这样一个机会视而不见。

因为,他们参与编撰《秦典》,不仅可以青史留名,更能光明正大的传播自己的理念。将自己的理念著书传颂,让后世的无数读书人能够看到,能够膜拜。

没有人会无视这样一个机会。也没有人能够无视胡亥端出来的这只巨碗。

既然不能无视,那么隐居在天下各地的有识之士,如传书给张良的黄石公,如胡亥到巴蜀没有得见、曾经做过始皇帝老师现在已经快过百岁的鹖冠子等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乖乖的出来,到胡亥伸出的这只巨碗中来。

如果先秦五大隐士之一的黄石公真的无欲无求,那么就不可能传艺于张良;如果鹖冠子无欲无求,更不会快到百岁的时候,还依然出任始皇帝的老师;

所以,胡亥有把握。

招贤令引起的震动在持续,没有出乎胡亥的预料,每一天都隐居在各地的奇人异士出现在各地郡守府,每一天龙卫府和黑冰台都会将出现在大秦各郡中的名人隐士详细的汇报至咸阳;每一天的数字都在刷新着。

惊喜太过,以至于胡亥已经习以为常了。

大秦二世二年五月二十八,一场不太引人瞩目的集体婚礼在咸阳城东的甘泉宫中举行。大秦君臣齐聚,同庆两百余位五大军团各级将领新婚大喜。

七日之后,国尉尉缭、郎中令章邯领十余万虎贲军从巴郡回到咸阳。

大秦二世二年六月十二,青龙将军徐闯领十万青龙军在夜色中悄然离开灞上大营,出函谷关北上辽东郡。而早在一月之前,平夷将军李信和平夷郡尉胡忠、内蒙郡尉蒙云就已经离开咸阳城赶赴九原。

第二十一章 程邈

新的九品官制取代如今大秦朝堂上以爵位高低来论职位尊卑的办法,原则上已经在朝野上下取得了共识。

之所以能够在月余时间就达成这样的效果,除胡亥强硬的态度外,冯去疾、尉缭、蒙恬、嬴腾四人的大力支持,取了很大的作用。

九品官位,正在紧张的勾勒中。包括三公九卿在内的所有大秦官吏,都要重新排位拟定品级,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的异议。

作为神州大地第一个开创帝制的王朝,大秦统一天下的十余年间,在秉承周制的前提下,始皇帝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激进改革。

很多制度是建立了,甚至对后世数千年王朝演变更替的过程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这个时候,无疑大多制度也仅仅是提出来建立了,却是处于最原始的摸索阶段。

激进的改革,摸索着前进,执行的不利,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原本历史上的悲壮一幕,开创亘古未有之伟业的大秦不过持续了十余年,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为后来人,胡亥虽然知道很多治国施政的措施和方略,但是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如今大秦现状的。

偌大的帝国想要长治久安,想要强盛,改革是需要,但是前提是这改革必须是要最适合的。

胡亥也在摸索,一股脑提出连串的改革措施,作为皇帝的胡亥如果想要强制的推行,确实可以。但是政策朝令夕改,造成的后果就是国将不国。

所以,九品官制即便已经在大秦朝野上下取得了共识,胡亥也没有正式的诏告天下。

不仅仅是为了安排各个品级的官吏名册,更重要的是这九品官制的确立,只是为了后面科举取士而安排。

科举取士替代世家贵族蒙荫取士,可以说是完全剥夺了大秦所有世家贵族既得的权益,对大秦已经在逐渐形成的世家贵族体系的冲击将是无与伦比的。

世家贵族之所以是世家是贵族,是因为他们能够优先占据朝堂之上的位置,这是他们保持自己家族财富和繁衍的第一手段,是他们的核心利益。

胡亥用科举取士,等若挖了大秦所有世家贵族的祖坟。

在这一点上,胡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所以,一步步来,温水煮青蛙,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毕竟偌大的帝国想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好在胡亥还有时间,更有足够的耐心。

……

程邈半边屁股坐在锦凳上,忐忑的看着伏案疾书时而皱眉、时而停笔沉思的年轻皇帝。

大秦如今朝中再册的御史有五十多人,程邈正是这五十余人中的一个。

除御史大夫、御史丞、御史中丞这三大御史府的巨头外,其余普通的御史说是有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但是满朝的御史中真正这样做的却是没有一个。

制度建立了,能不能很好的执行,才是衡量一个制度好坏与否的标准。

朝中御史尚且如此,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