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63部分

超级能源强国-第63部分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院的研究员,并被派遣到三次采油所工作。

这种派遣行为,有点像是日本的派遣员工制度。所不同的是,日系派遣员工以低工资著称,大华研究院的派遣员则拿着超高的薪水。这已经诱使三次采油所的研究员们蠢蠢欲动了。

大华研究院也是依托济南动力机厂建成的,但是,与济南动力机厂并没有真实的隶属关系,属于苏城的纯独资企业。

自然,签订了合同的员工们所设计的产品和专利,也属于苏城所有,他们只按照百分比获得一定的提成。

其他人也留下了联系方式,坐着大华实业调配的硬卧回校。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和担忧,他们没有留下,但是,这一次飞机应聘的旅程,仍将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好故事,并帮助他们成为苏城的拥趸。一些人在日后事业不顺的时候,仍会想起大华实业和苏城。

研究所最里间,苏城正在翻看工作记录。

如今80名学生,基本每人跟随着一名研究员,专门负责做记录。将所有的实验流程,包括错误的实验,全部都记录下来,并输入电脑。这些不仅用于查找信息,还将作为这次三次采油科研攻关的记录。

老五叫了一声“城子”。

苏城抬头,就看到了他和徐凤。

与记忆中的四妹有点不同,大约是多了一些拘束吧。

苏城连忙起身,将两人都迎着坐了下来,然后用家乡话寒暄。

几分钟后,捧着热茶的徐凤就镇定下来,说话也逐渐大声了,问:“城子,你叫我来,能做啥呢?你们这个里面的东西,我见都没见过,比不得人家城里人的明白。”

“我就是想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四妹你不是学过做账吗?能做会计吗?”

徐凤不好意思的低下头,道:“我就在村里做过账,算的还慢,你那么大的公司,我怕做不好。”

“那就边做边学,我给你找个师父。”苏城对此早就有了准备。80年代的高中不像后世,主要是考不上中专的人上高中,只有极少数有眼光的家庭,以及大城市的高中,才会出现好学生多的情况。

四姐徐凤能继续上高中,是因为三舅家那时的条件还好,分产到户后,吃喝不愁,加上荆山向来有送孩子读书的传统,这才坚持下来。

徐凤自然是愿意学点东西,他有点高兴,转瞬又摇头道:“城子,我愿意学。不过,家里的条件不好,你看,能不能想办法让我招工,然后上夜校?”

苏城无奈的道:“招工做什么?你看这样好不好,学会计就是当学徒,我让他们给你开工资。”

徐凤自然还是想上学的,高兴的点头。

苏城转头又问:“你到这里,有啥目标吗?”

徐凤脸上挂起红晕,小声说:“我爹说,让我想办法招工,再找个城里人嫁了。”

苏城哈哈大笑,道:“这没问题,你是我四姐,挑中谁了,给我说,你喜欢咋样的?”

徐凤性格温糯,但有着荆山人的爽利,脸红的同时,却大胆的说道:“我喜欢读书人。”

顺着她的眼神,就能看到外面忙忙碌碌的研究员。

苏城心领神会,道:“这好办,我让人帮你拾掇一下,你没事就来研究院帮忙,让你在这里慢慢挑。”

“不行,不行。”徐凤赶快摇头,道:“我没有城市户口,人家一听,就不肯要的。”

说话间,她的眼里有点水晶化。

苏城的表情微变。看的出,徐凤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才20岁的女孩子,就要面对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巨大鸿沟,知道自己是中国的二等公民,苏城很难理解这是何等的痛苦感受。

“四妹,你想招工,就是因为户口?”

徐凤点头承认,又问:“你有办法?”

“我有办法给你办户口,不用招工。”苏城说着提起了桌上的电话。

五郎也迅速紧张起来,他没有通过招工的程序,因此也就不是城市户口。现在的收入虽然不错,但总是挂在心上的一件事。

不用他开口,苏城也就想到了,他打通了张雄的电话,简单解释了两句,就放了下来,笑道:“你们改天拍个照片,我帮你们办户口转移。”

无论是油田、大华实业还是公安局,都有城市户口的指标。这是他们巨大的行政权力之一。

五郎和徐凤却有些不能置信。

在他们眼中,改户口是天大的事。

如果家乡有谁的户口改成了城市户口,那简直是要翻天的喜事。所谓“吃商品”粮的,意味着除了粮食之外,所有的待遇都与农民不同。

70年代兴许还有农村招工的好事,到了80年代末,招工就几乎绝迹了。

如果不是因为苏城是“厂长”,徐芬也不会开这个口。

但是,见苏城言之凿凿的说好,他们也不能不相信。

中午,急不可耐的两人,就去照相馆拍了照片。

向来舍不得花钱的五郎,在这上面,是一点都不犹豫。

等他们将照片拿回来,苏城也就不说改天的话了,直接让人来办理户口。

不用多长时间,就有派出所的民警来到研究院。

徐凤给她泡了茶,就坐下细看民警贴照片,非常认真。

民警被她看的很不习惯,动作都快了三分。

等看到他写“非农业户口”几个字的时候,徐凤摇摇晃晃的都站不稳了。

晚间。

苏城依旧在研究室吃饭,由食堂送过来。

仍在工作的研究员都可以免费点餐,苏城与大家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不仅是年轻的毕业生们,就是中老年研究员,也喜欢和他聊天。

总有一些改进的技术,是从这种聊天中出现的。

苏城则注意观察孙立宪等几个人。

80多个人里,将近四五十人,是他记得名字的。但是,是否有重名,是否有人记错了,还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苏城也愿意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天才并不是天生就有才华的,将他们留给母狼喂养,充其量是一只聪明的泰山,只有现代教育下的人,才能完成现代改造。

就目前看来,他们的进展不错,孙立宪等少数几人已经能够独立进行工作,让苏城也心声羡慕,心想:未来的大牛,果然是有牛起来的潜质的。

正想着,舒兰和徐凤从外面走了进来。下午时间,舒兰就带着徐凤去打扮了,此时,两人换上了黄色和绿色的衣裳,梳上了“招手停”的发型,一下子吸引了男人们的目光。

这可是极时髦的发型。那些港台女明星,几乎每个人都梳过这个发型。她们将额前的刘海高高吹起,趁其蓬松的时候,用发胶固定,像是招手的浪花一样。

徐家的基因相当不错,徐凤又正是青春洋溢的年纪,健康的身体和不错的装束,令她步履轻盈。

苏城轻轻叹了一口气,只希望飘扬的青春,不至于被官老爷的权力所禁锢。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参观团

临6月,80多名毕业生陆续与大华实验室签约,他们差不多全都选了私企编制,300元的工资与70元的工资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八十年末到90年代初,也是白领最逍遥的时候,拿着最少四五倍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又多身在沿海的大城市中,着实不将区区编制考虑在内。其实,到了后世亦如此,只是被小白领们搅浑了市场。

同时签约的还有三次采油委托研发合同,将大华实验室与三次采油所的职责与利益注明在书面文件中。说明大华实验室拥有全部的专利,而三次采油所能够免费使用这些专利。

做完了这些,林永贵等人又在苏城的带领下,从头到尾的参观三次采油所。

随同的除了研究院的领导,还有分管技术的朱副书记。

他们都迫切的感觉到三次采油的重要性,自然想看看苏城掌管三次采油所之后的成绩如何。

走进三次采油所大院内,就见里面又起了一幢二层小楼,外墙漆成了蓝白色,自下而上渐变,异常漂亮。

苏城介绍道:“这是我们大华实验室捐助三次采油所的大华楼,等到明年,还会有更大的楼建成。”

三次采油所后面是一片旧果园,有不长苹果的苹果树和不长橘子的梨树……如今只留下道旁的一排,剩余的全部挖出来,正在平地起楼。

林永贵饶有兴趣的看了苏城一眼,还是先走进采油所的二层小楼。

每一间物资,都是两两成组的研究员在工作,从墙壁上,就能看到进度表。

朱副书记好奇的翻看,就见里面写着“1988年2月3日,完成轴向测试……并申请专利。”

整整一页,全是轴向测试的参与人与器械的详尽记录,但没有具体的测试内容。

朱副书记好奇的问道:“这个申请专利,是怎么回事?”

“三次采油是一系列的专利,不是说最后完成了才去申请专利,那样的话,别的国家早就领先一步了。所以我们是一边完成工作,一边申请专利。”

“申请给大华了?”朱副书记状似不在意的问。

“大华实验室。”大华实验室是又一个独立实体,只有苏城一个法人,300万的注册资金。作为一家纯研究公司,投资和产出都将独立结算,例如大华实业和济南动力机厂要使用专利,也将进行议价和付款的流程,毕竟,大华实业中还有49%的油田股份,现在可以做做样子,以后有了职业经理人,自然是各走各的路子。

朱副书记轻轻的“哦”了一声,问:“那么,三次采油所的职工创造,是怎么体现的?”

苏城看看林永贵,见他笑眯眯的,就知道朱副书记是油田反对者的代表了。

于是,苏城抬抬眼皮,道:“为了做这个轴向测试,我们一共购买使用了价值160万元的设备,支付了7000元的加班费,还有10万元左右的材料费。申请一个专利,要1000美金,为了把这个轴向测试的附属专利全部申请出来,我们用了7万美元。如果油田愿意掏钱,并且支付这段时间的利息,我可以转让给油田。朱副书记,你怎么看。”

“怎么会有这么多!”

“孙立宪,把实验记录拿出来。”

苏城喊了一句,孙立宪立即从桌子下面,抱出一个方便面箱子,里面全是装订成册的实验记录。

几名毕业生将实验记录在桌面上摊开,自有人挤在那里观看。

只见一项项仪器购买的记录,以及使用方式和记录,还有加班时间和加班费的支付,都罗列其上。

苏城耸耸肩,道:“如果正常8小时上班,自然省去了加班费,不过,这项技术估计要明年才出来,到时候,咱也不用申请什么专利了,人家小日本早就申请了。”

他面向林永贵,拱拱手笑道:“林书记魄力非凡,我们这次领先小日本完成了实验,已经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朱副书记脸色红了,随便看了一项,道:“你们新购入的工具显微镜在哪里?”

“哦,这里。”苏城带着大家到相邻的房间,道:“这里一排放着四种显微镜,全都是国际上的尖端产品,这个就是我们新购进的工具显微镜。”

工具显微镜除了显微镜的外观之外,还有一个箱子大的外操作面板在旁边列着,以80年代的眼光来看,还是相当高科技的外型。除了苏城这种以前用过的人之外,其他人是有钱也想不起来买的。

苏城站在显微镜边上,介绍道:“工具显微镜主要是用来计量的,与一般显微镜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在工作台上的运行精度非常高,配有几种特殊的目镜,可以进行平面,或者三维数据的测量,后一种尤其厉害。”

林永贵兴致勃勃的使用了一下这个显微镜,笑道:“这个器械,和我在上海的医院里见到的仪器很像,要多少钱?”

“20万。”苏城微微笑着。

“20万元人民币?”

“是。它的镜头比较贵,有几种是从国外买回来的,但是用途非常广泛,除了普通的长度角度测量以外,还能做轮廓测量和极坐标测量,能够检查各种孔径、螺纹和齿轮的形状,我们正在试制三次采油设备,这方面的需求很高。”

林永贵转过头来,似笑非笑的问朱副书记道:“这笔钱,我们油田能不能出?”

朱副书记是管技术的,手上能批1000块就了不得了,林永贵自己不说批钱,转而问他,自然是挤兑的意思。

迟疑了片刻,朱副书记无奈道:“我们的预算年前已经批了,没有这笔经费。”

“这样看来,将专利让出来,对我们并没有损害吧。”

“自然是没有的。”朱副书记的话也流畅了起来。

林永贵含笑,转身问苏城道:“你们这次三次采油技术的投资额,总计有多少?”

“1200万元,现在样机快出来了。”

“1200万?”连有所预料的林永贵都小吃一惊,问:“我们给三次采油所拨了多少钱?”

下面很快有人回答:“一年17万。”

“好几十倍的投入呀。老朱,我们油田和民间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既加快了油田的技术革新的速度,又减少了油田投资,在成本方面,也几乎没有增加,这样的方式,我们应该推广才对……你怎么看?”

“林书记说的对,这种新模式,对于提高油田的竞争力很重要。”朱副书记的回答非常官方。

两人的话,马上被随行工作人员给记录了下来,等回去之后,这些话经过一定的修饰和删改,就会变成文件下发出去。

朱副书记是管技术的,自然是希望技术留在自己手里,不过他也清楚,油田没有这么大一笔钱。他暗叹一声,道:“苏厂长还真是下得了成本,1200万,连油田都拿不出来!”

“这次实验用后,仪器终究是要用到的,当然,一些实验材料是无法收回了,这个,只能在卖给其他油田聚合物驱设备的时候,想办法回本了。”苏城笑笑,道:“我们和胜利油田定了协议,这次三次采油技术的成果,向胜利油田免费提供。这样的话,1200万的投资,就得从别的地方找回来。”

“大华的设备,准备怎么卖?”

“我们的设备成本估计在6万到8万之间,卖50万吧。”苏城早就做了计划。

6到7倍的利润,让两位书记都瞪大了牛眼,朱副书记突然觉得舒服了一些。

想到自己能用不到10万元的价格,就买到其他油田要花50万才能买到的设备,他笑笑道:“大庆那边的矮驼子可不好糊弄,50万,他们肯买吗?”

“他们买100台设备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