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196部分

超级能源强国-第196部分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胜叹了一口气,道:“行政院长认为,台塑在大陆建设的石化基地,造成的政治损伤超过了经济获得。因此,要求台塑停止海沧计划。”

王胜停了一下,缓慢的道:“如果台塑与大陆方面签署有关‘海沧计划’的协议,他将采用三项措施,首先是停止台塑和控股集团的股票交易,其次会冻结台塑的资金往来,第三是限制台塑集团高层人员出境。我们无法承担这样的后果,因此,只能终止计划。”

这三招行政杀手锏简直可以作为政府对企业限制的经典案例,杀伤力十足,任何一家公司面对这样的禁令,都只有退缩一途。

苏城不禁道:“你们的行政院长有老蒋的几分真传了。”

历史上的蒋介石,在捞钱方面是一把好手,尤其是从企业压榨钱财,做的是轻车熟路。以至于在他短暂去职期间,国民政府竟因缺钱而难以为继。王永庆也许有借着行政手段脱离海沧的意思,但绝不是这个时间点和这种方式。

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他的计划做的太大,自然有捅不到爽点的时候。

王胜却无心谈笑了,苦涩的道:“不管怎么说,我的工作也结束了。这样的结果……真是令人遗憾。”

“确实遗憾,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乐意台塑继续海沧计划。”

“我明白。大华自始至终,寻求的都是替代海沧计划。你从一开始,就看出台塑无法继续海沧计划了吗?”

“政治阻碍太强大了。”

“的确是。”王胜长叹一声,又道:“我知道你在赌,没想到,最后还是让你给赌赢了。大华和台塑竞争,也是在表演吧?向舆论证明大华有与台塑平起平坐的资格?”

“当时的情况下,台塑已经难以为继了。发挥余热吧。”苏城接着道:“我们还没赌赢,离赌赢还早着呢。台塑放弃海沧的消息什么时候公布?”

“也许明天吧,台塑正在拟定新闻稿,但要和大陆政府一起发表消息。”王胜有问必答。自台塑终止海沧计划的一瞬间,王胜和苏城的关系也恢复了,也许没有当年蜜月期的信任,但确实是恢复了不少。

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消弭于无形,合作的意识瞬间加强。王胜不易察觉的沉默了几秒钟,然后问道:“你现在要竞争海沧计划吗?”

“首先是争取海沧计划保留,其次是争取得到。”苏城并不隐瞒。这是个公开的秘密。

王胜犹豫片刻,再问:“大华是否需要台塑的帮助?”

电话那头的苏城,惊讶的合不拢嘴。他没有预料到台塑竟会主动提供帮忙。

作为海沧计划的始作俑者,若有台塑的帮助,自然是好处多多。但苏城秉承着凡事三思的教诲,仔细思考了一番,就渐渐冷静了下来。

台塑是不会免费帮助大华实业的。也许是股份交换,也许是低价的长期合同,也许是别的什么要求……毫无疑问,王胜的试探是代表台塑高层提出的。他本人是没有这样的决定能力的。

苏城很想问一句:台塑的条件是什么。

他捂住了话筒,喘了两口粗气,忍住没有问出来。

联合台塑,政治上的风险难以估量。一方面,他不清楚高层对台塑的态度,另一方面,联合台塑和中石化争夺海沧计划,多多少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想的更深一些。台塑放弃了海沧计划,却有可能借大华实业做跳板,间接影响海沧石化基地,这种名声和有可能的事实,也让苏城不那么舒服。

良久,苏城颇为艰难的道:“谢谢,不过,我决定单独争取海沧计划。”

苏城的回答,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王胜对苏城表现出的理性惊讶至极,问:“你有把握得到海沧计划?”

“台塑都失败了,大华怎么敢说有把握。”

“那么,你就不问问条件?台塑有不少针对海沧计划的准备并未实施呢。”

“我怕自己忍不住答应。请台塑帮忙,也许会让事情变的简单,但会让局面变的复杂。”苏城没有遮掩自己的想法。

王胜沉默片刻,只能道:“我理解。不过,大华集团若能得到海沧计划,将一跃成为东南亚地区有影响力的大公司,这个节骨眼上,不是应该尽可能的聚集力量吗?”

苏城冷静的道:“大华集团是否能够得到海沧计划,更多的取决于上层的政治考虑。在技术和资金方面,我们已经准备了很多,高标准的环保措施,提前购买的设备和培训支出,价值10亿元的国产化,以及正在进行中的评估策略。如果是国际竞标的话,大华中标的几率恐怕会远远超过中石化。我们仍不被看好,不正说明,我们需要加强政治上的投入吗?”

“看来苏董是考虑清楚了。那么……如果大华有需要的话,随时告诉我知道。”

“当然,我们也希望继续维持大华和台塑的良好关系。”

“求之不得。”没有了海沧计划在中间的阻碍,他们互相之间的需求又变成了主要关系。

再交谈几句,苏城放下电话,感慨之余,再次拨通电话,通知霍昌等人自己的决定,并道:“你们现在立刻做一个分析,确定我们的票数。11名国务委员,我们需要6张票。”

“我们已经在做了。苏振国委员和周老是已经确定的票了,另外,我们有极大的把握相信,一向追求装备国产化的李委员也会倾向于给我们投赞成票……但是,确定给中石化投赞成票的,可能有4个人了。这样的话,我们还需要争取剩下4个人中的三个人,对方只要争取到两个人……”霍昌呆在公司总部,他的面前放着一个白板,上面分别有三个部分:赞成、中立和反对。

而在每一栏下方,都有好几个名字。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有信心

9月3日午夜。

深蓝色星空中闪烁着颗颗明珠,如同飞舞于小树林中的萤火虫,忽明忽暗,忽显忽露,忽高忽低。

地面上,亦有明亮的建筑和黑暗的建筑。大华实业集团的总部大楼,坐落在荒芜的黄浦江岸,像是一颗火炬似的,将顶端亮的像是着了火似的。

大华集团高层没有一个休息的,全都集中在了顶层,冥思苦想着策略。

霍昌面前,表示反对的铭牌已经变成了五个,表示中立的人则少了一个。这代表着中石化又争取到了一名国务委员,而大华实业则毫无动静。

李琳焦头烂额的向大家解释道:“委员们都在避嫌,我们很难联系到他们,现在甚至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见到他们。”

张超搓着下巴,道:“见面就要许诺条件,我们能许诺出什么条件?想想还是日本的政客好,丢1亿日元出去,直接找首相帮忙就行了。”

他嘴上说着日本,眼神可不是那么回事。

霍昌马上打断他的念想,认真的道:“贿赂日本政客哪有那么容易,人家首相是确认事情好办才收钱的。顺水推舟的时候等于是白拿了,有时候拿了钱也不办事,你又能如何?”

陈祖年使劲咳嗽了两声,才道:“都把心思收一下。李琳,中石化能确认这五名委员的票吗?我们能不能再做一下工作。”

“我觉得,做工作还是要在几率比较大的人身上的,李委员不就是因为赞赏咱们装备国产化的措施,才答应给咱们投票吗?我觉得孙委员很有机会,他一向关心国企问题,咱们可以许诺提供工人培训,管理输出,甚至一定量的融资帮助解决一些三角债问题。如果能帮他救活几家大型国企,他也许会投票给我们。”张超从来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李琳在那边又摇头了,说道:“孙委员不太愿意见我们。他这个人比较在乎道德品质,一直以来都很注意避嫌,而且,中石化能帮的国企更多了,咱们要和他们比浪费,怎么可能比的赢。”

霍昌也说:“提供融资有点过火了,这笔钱借出的时候,对方不会当回事,等我们要回的时候,又是麻烦重重。”

马上又有人提出了新的意见。

……

苏城神情恍惚的站在窗前,并没有太用心听。

他想到自己读书的时候,看到的那些大型能源企业和能源家族。如洛克菲勒。

苏城从来没有这么羡慕过大型能源企业。如果大华实业有洛克菲勒家族体系的强悍……又何至于游说都找不到门路?

纳尔逊洛克菲勒可是竞选过总统的,卡特总统曾在洛克菲勒家族的三边委员会中任职,如基辛格一类的国务卿从大学开始就拿着洛克菲勒家族的奖学金……他们要找一个政府关系,简直再容易不过。

就是在中国,掌握大通银行的洛克菲勒也是一等一的商业强者。未等改革开放,大通就曾面见过周恩来,并与人民银行建立了汇兑关系……

百年积淀,在关键时刻总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大华历史短暂的短板也显露无疑。当宣总和温总在京城奔走的时候,苏城根本没有直接接触委员们的机会。

“苏董……苏董!”霍昌将他从幻想中拉了回来。

苏城醒了醒神,道:“有什么结果?”

“大家觉得,从评估的院士出发,比如池院士那里,也许能通过他们,得到一些有益的结果。”霍昌说的并不是什么新鲜内容。几位做评估的院士都是高级智囊,他们也确实能够影响到高层。对现在的大华来说,这已经是他们踮着脚所能够到的最高的高度了。

对此,苏城是早就考虑过的,轻轻点头道:“再向池院士的团队确认一下时间,请他们来浦东参观我们的油品监测系统,到时候,我们再好好谈谈。其他几位院士,也想办法约个时间,私下里的。”

“我去安排。”李琳马上回答。

“要通过院士确定三票,还是有些困难了。”张超忧郁的像是一只章鱼似的,鼓着腮帮子说:“池院士和中石化的关系很好,这种情况下,不偏帮中石化就不错了,要帮我们,难度太大了……苏董,周老那里,还没有消息吗?”

通过周老影响委员们的投票是大华实业的既定政策,也是最靠谱的途径。但是,眼见着投票就要进行,周老那里仍然一点消息都没有,确实令人难以安心。

几个人都看向苏城,其实就想让他说个准话。

苏城却是简简单单的一摇头,说:“还没有消息。”

霍昌急道:“那咱们不问问吗?”

李琳也盯着苏城,道:“苏董,这个时候你矜持什么?周老那边不传过来消息,说不定就等着我们呢。”

被一群属下注视,其实压力很大的。苏城一阵无奈,道:“周老没有消息,是因为深交所还没有消息。因此,等深交所那边有了变化,周老这边也会有所变化的。”

众人愕然,再细细一想,果然有这样的可能。

霍昌也无奈了,道:“谁知道深交所的股票什么时候能涨上来,咱们等于投入3亿了,总不能再投下去吧。”

“就时间来看的话,差不多了。”苏城算着道:“深发展拉升的还算胜利,现在只是需要一点点契机,将信心播撒出去……”

“要是不能在委员们投票前,得到这个契机呢?”张超向来都不相信股市的。

苏城摊开手,道:“如果不能向周老证明我们的能力,他恐怕是不会帮忙的。”

众皆默然。

最终,还是霍昌喊了一声:“我们先做自己的事,大佬们的事,让苏董考虑去。现在分配工作……”

苏城听的一笑,再次看向窗外,体会着压力和希望并存的美妙感觉。

整整一夜,大华高层都在讨论策略问题。等到天亮的时候,才三三两两的准备休息。霍昌则整理好文件,和张超商量着将策略实施下去。

杨明这时候匆匆来到会议室,对同样萎靡不振的苏城道:“候海青先生来找您。”

“又是这厮。”苏城用中箭的膝盖猜也知道,他是来当说客的。不过,具体给谁当说客,还是有讲究的。

杨明将候海青安置在了董事长办公室内。

苏城洗了一把脸,清醒之后,才回到房间,与候海青轻轻一握手,就问:“你是来替谁说话的。”

“看苏董说的,我清早来拜见,就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候海青的性格不错,很难和人红脸,或者被人红脸,因此,他才能屡屡作为说客来传递消息。他的性格特点,有点像是外交官,或者香港。

要是平时,苏城也许会与他说些寒暄的套话,今天却懒的于此,就问:“是吗?”

候海青嘿嘿一笑,干脆的道:“不是。”

苏城仰躺在椅子上,道:“我听着,你说吧。”

“好吧。我是代替苏家,提出一个建议,我们想办法帮大华通过海沧计划,大华回馈三成干股……”

“你说的苏家,是谁?”苏振国是不需要中间人来说服苏城的。苏东元的脸皮虽厚,也不至此,苏刑等不入流的角色更不用说……

候海青却轻轻摇头,道:“苏家,就是苏家,柳谷的苏家。”

“哦……”苏城如今接触的人多了,也知道柳谷的苏家是一个大的家族。除了国内苏振国的一支,在国外华人圈子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经济方面,实力殊为不弱。

但是,苏城从来都不相信一个集体意志具有真正的思想。他思维一转,就问:“想要干股的人,包括苏振国吗?”

“苏老不知此事。”候海青可不敢把干股和苏振国联系到一起。

苏城于是接着问:“苏东元?”

“苏书记也没有参与。”

苏城眼神冷了下来,道:“那是谁参与的,谁决定的?”

“其实没必要说的这么细。柳谷苏家向来是有议事机构的,此事你也知道……”

“我不知道,你得告诉我名字,谁想要干股。”

候海青以前还没遇到过苏城蛮横的一面。被他逼到这个份上,只好换了方式,说道:“苏存志,苏伟杰和苏振森这三房,再加苏老的一房,就是柳谷苏家了。如果你同意交易,他们会说服苏老,并保证把海沧计划交给大华。你知道,他们不光能影响苏老,他们还能影响其他委员。”

“我不同意。”

“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案可供选择……”

“我不同意。”苏城阻止了候海青,道:“你可以回去报告了。”

候海青这才意识到,苏城直接拒绝了合作的机会。这让候海青不能理解的道:“虽然您要付出三成的利润,但这不是比血本无归好多了?中石化在积极的活动,大华已经快要被遗忘了!”

“等到投票的时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