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屠家子-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一位尖牙利齿的校尉!蹇硕,陛下放你一条生路,你却非得闯入地狱道!这怨得了谁?”
蹇硕的脸色瞬间苍白,一点儿血色都不见。在跳跃的火光映衬中,如同活死人一般。他知道诛杀大将军,扶立刘协的登基的计划正式宣告失败。
何咸的话真正戳中了蹇硕的死穴!他不知道何咸偷听了他与汉灵帝的谈话,以为何咸出现在这里,都是来自汉灵帝的安排。也就是说,他的所作所为全部在汉灵帝的掌控之中。
蹇硕的双腿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是陛下让你来杀我的吗?”
何咸不回答他,反问道:“带兵私闯皇后寝宫,阴谋诛杀国之肱骨大将军,这一条条都是诛九族的大罪!蹇硕,你觉得你不该死吗?”
蹇硕惨笑一声道:“既然陛下要我这狗命,那便拿去好了!”
“陛下仁慈!始终不想多造杀孽。你若能供述你背后的主使,本将保证留你一命,给陛下守陵!你看如何?”
“虎贲中郎将也是少年英雄,却是小看了蹇某!后族何氏势大,大将军何进骄横,现在不除,将来必成大汉之祸!蹇硕虽为阉人,却为大汉计,为天下百姓计。诛杀大将军,方能正君位!”蹇硕说着,拔出了腰间的宝剑,“可惜啊!天不佑我大汉!蹇某只恨无力回天……”
剑光流转,蹇硕自刎于长秋宮外,至死没有说出背后的主使,也没有透露自己袁氏的潜藏身份。
蹇硕即死,那些忠于蹇硕的上军军士顿时失去了大半的斗志。有一百余名蹇硕的心腹死士,嚎叫着扑向不远处的何咸,企图为蹇硕报仇。何咸都懒得动手,自有赵云领着麾下的虎贲郎冲上去,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便解决了战斗。一百七十余人死亡,剩余的三百余人,在潘隐出面调停之下,选择了投降。随后,便被虎贲郎押解出宫。
及解决完长秋宫这边的叛乱,何咸领着五百虎贲郎护送着何进、何皇后赶至嘉德殿的时候。皇子刘辨,刘协,太后董氏,司徒袁隗,司空黄琬,太尉张温,宗正刘洪,中常侍张让、赵忠等,皆已在宫外等候。
董太后面露惊慌之色,司徒袁隗微微一震,中常侍张让默不作声。蹇硕之死,如同秋叶如泥,无声无息,再没有一人关心,这个人曾经是否存在过。小人物的命运,大抵如斯吧……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暗流涌动
”朕以凉德承嗣丕基,二十一年於兹矣。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高祖、光武谟烈,因循悠乎,苟安目前,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国用浩繁,兵饷不足,然金花钱粮,尽给宫中之费,未常节省发施,及度支告匮,每令会议,即诸王大臣会议,岂能别有奇策,只得议及裁减俸禄,以赡军需,厚己薄人,益上损下,是朕之罪二也。
朕性喜嬉戏,常图安逸,燕处深宫,御朝绝少。致与廷臣接见稀疏,上下情谊否塞,是朕之罪三也。
高祖、光武创垂基业,所关至重,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辩,何氏后所生也,年十五岁,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特命内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宗正刘洪、中常侍张让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冲主,佐理政务,而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是汉帝刘宏的遗诏,大概的意思是进行了三点自我批评。一是因循守旧,散漫懒惰,导致国家还没有大治,百姓还不能安生;二是平时花费太大,导致兵饷不足;三是喜欢玩耍,贪图安逸,导致君臣关系不好。总体来讲,刘宏对于自己的认识还是挺深刻的,基本道出了主要问题,可惜致死也没有什么改变。最后,刘宏任命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宗正刘洪、中常侍张让作为四大辅政大臣。
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十一日,汉帝刘宏病逝于嘉德殿,六月十七日,葬于文陵,谥号孝灵皇帝。按照史书的记载,刘宏的一生堪称昏君的典范。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当然,史书都是士族文人记载并整理的,刘宏一生都在压制他们,得到这么些悲惨的评价,也不让人意料。毕竟,刘宏驾崩之后,汉帝国很快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刘宏难辞其咎。
刘宏之后,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作为东汉的第十二位皇帝,少帝更惨,在位仅五个月,因为十常侍之乱,导致外戚和宦官集团火并,两败俱伤,被董卓抓住机会率军入洛阳,废刘辩为弘农王,改立刘协为帝。没过多久董卓鸩杀少帝,时年十五岁。
何咸自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苦心积虑,防止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发生!毫无夸张地将,这是何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劫!
汉灵帝下葬期间,洛阳依旧暗流涌动。以四位辅臣为首的四股力量明争暗夺,重新瓜分朝堂的势力范围。
司徒府,密室。
“叔父,如今何进已经完全不信任我等,该当如何?”袁绍问道。
袁隗笑道:”本初莫急!现如今各方争斗,小皇帝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太后想要收编十常侍,十常侍想要多方周旋,还与董太后、皇子协等皇族不清不楚,至于大将军何进……嘿嘿,不用士族党人,谁来替他说话办事,若用党人……”
袁逢也笑道:“那屠家子终究没有什么底蕴,别看他现在权势最大,其实都是徒有虚表,中看不中用。”
听到袁隗、袁逢两人都这么说,袁绍的心终于是放了下来:”只是接下来,我等怎么办?“
“怎么办?”袁隗森冷一笑,“自然是等!”
“等?那得等到什么时候?”一直插不上话的袁术,跳出来问道。
自从被汉灵帝罢免了河南尹之职位,又在西园八校尉的争夺中失败之后,闲赋在家的袁术越来越显得急躁。
“公路,为大事者,必要沉得住气!”袁隗蹙眉教训道。
“是,叔父教训的是!”袁术知道自己失言,道歉道。
“西凉有猛虎,先帝之令尚且不听,岂肯听大将军乎?想当初,何家子公然反对董卓领凉州牧负责西北战事,并举荐卢植为左将军压制董卓。董卓早有怨愤之心。老夫猜测,不出旬月,何家子必会奏请陛下重提董卓为并州牧的提议。董卓与十常侍关系交好……我等只需从中撩拨,让这一场虎狼之斗来得更猛烈一些,自然能坐收渔翁之力!”
“叔父果然高明!”袁绍、袁术闻言,忍不住赞叹道。
……
大将军府,书房。
“我儿啊,你这人不让用,那人也不让用,你让为父用谁?”大将军何进一脸戾气地坐在书房的上首,埋怨道。
何进现在手底下谋士不过陈琳,武将不过王匡,唯有这两人没有被迫害妄想症的何咸弃用。堂堂大将军想要办一些事情,竟然找不到得力的属下,也真是奇了怪了。
何咸也不想这样,但看看何进这些年网罗到的人才:袁绍、袁术、袁遗(袁隗之子,袁绍堂兄),三位袁氏干将;何顒、张邈、逢纪,三位坚定的清流党人……看这名单,何咸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就这样的麾下,何进不被分分钟灭掉,都对不住这么多的“内奸”。
但何进说的也是事实,想要掌握更多的权势,没有人才可不行。
“要不,发布招贤令,广纳天下寒门才子?”何咸提议道。
“不可!”郭嘉第一个跳出来否决道,“中郎将没有觉得,新帝登基之后,已经在刻意疏远大将军了吗?”
一说这个,何咸的脑袋更加疼了。想当初,登基之前,刘辩一口一个大哥地叫,现如今,登基成为了皇帝,刘辩不知道从哪里得了帝王心术,开始玩起了平衡与制衡的游戏。何咸有心效忠,帝王却无意信任,真正是屁股决定脑袋。当刘辩将这个天下都看作是自己所属之后,自然不愿意全力信任任何人。
何咸如今迁为右卫将军,负责重建北军五校。貌似官职又提了一级,实则上脱离了南宫重地,与皇帝的距离更远了。而麾下实际的人马也只有从典军校尉魏延那边转过来的两千人马。
现如今,新帝座前最大的红人是皇叔刘洪,由处理皇族内务关系的宗正调任实权派的光禄勋,执掌南宫全部力量。毫无裙带关系的吕奉先,调任五官中郎将,封都亭侯,掌南宫第一禁军。立场暧昧,与各方势力都有关系,貌似又最忠于皇帝的曹操,调任左中郎将。没有立场,貌似是帝党一系的太尉张温麾下武将鲍鸿为羽林中郎将。
同时,为平衡清流党人的势力,新帝又启用袁绍为右中郎将,袁术为虎贲中郎将,拜皇甫嵩为右车骑将军。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变故丛生
除此以外,因为刘辩曾在东观习读经传,故而对东观士人印象大好。登基之初,便大肆征用东观士人担任重要职位。其中,征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孙马日磾为廷尉、征经书大家、征书法大师蔡邕为大鸿胪,征颍川书院院长、有“硕儒”之称的荀爽为大司农,征“弘农杨氏“的杨彪为卫尉。此外,迁正在长安等候军令的左将军卢植为左卫将军,继续负责凉州平叛事宜。迁河内太守朱儁为左将军,负责平定冀州黑山贼。
刘辩的变化之大,令何咸瞠目结舌。虽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谋略是出自皇叔刘洪之手,但当初何咸点醒混混沌沌、只知道欺负宫女的刘辩,也是刘辩能有现在的判断能力和魄力的重要原因。何咸突然发现,在汉灵帝那样的昏君手下打工,似乎比现在被猜忌要舒心得多。但时光不能倒流,逝去的日子一去不回头。现在的何咸只能一步一步往前看。
虽然心有不满,但何咸不得不承认,刘辩与刘洪在做这些人员调整时充分考虑到了何氏与清流党人的利益,而刘辩提拔的那些东观士子,大都盛名在外,让四大辅臣中的另两位…大将军何进与司徒袁隗无从反对。当然,皇帝要收回权力,必然会有受害者。这位受害者,就是四大辅臣中的最后一位辅臣…中常侍张让。
新帝虽然没有和十常侍算旧账,但信任程度明显远不如前朝。因为刘辩接连撤销了与十常侍亲厚的助军右校尉赵融,左校尉冯芳,右校尉夏牟三人的兵权,所属兵马全部填充到北军五校与光禄勋下属的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与羽林中郎将手中。在新帝的支持之下,又一股势力慢慢崛起,已有取代宦官团体的倾向,被称之为“帝党”。“帝党”的势力急剧膨胀,已经隐隐成为外戚、清流党人之外的第三股势力,并大有超越前两者的意思。
明明是皇帝在收权,“帝党”在成长,但可怜的十常侍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惶恐地觉得,这是党人与外戚联合起来,试图剿灭宦官势力的前奏。嚣张跋扈十数年,权倾朝野的十常侍能就此束手就擒吗?他们会不会酝酿另一个“十常侍之乱”的阴谋,掀起更大的风波?
这些,是何咸所不知道的。何咸以为,只要何进不提议诛十常侍,十常侍就不至于鱼死网破。何进不出昏招令董卓等外军入洛阳,历史就会发生改变,何氏便不至于灭族。
思索完毕,何咸回到现实。
“既然招贤令不能用,那如何解决现在的用人荒问题?”何咸追问道。
“举荐!现如今,也只能通过现有各位大人的举荐,搜罗一些人才!“郭嘉回道。
说到举荐,何咸第一个想到的是江东猛虎孙坚!若能得到他的投效,相当于收了汉末三分之一的力量。但可惜,孙坚现在已经贵为长沙郡守,未必肯来大将军府上当一员参军。更何况,当初举荐孙坚成为长沙郡守的是司徒袁隗。何咸怀疑,孙坚已经倒向了袁氏的怀抱。
”奉孝可有良才向大将军举荐?“郭嘉的筹谋能力,在诛杀蹇硕一战中,已经得到了大将军何进与左车骑将军何苗的认可。
”嘉这边倒有两人可以推荐!这两人,忠信也极为熟悉!一人姓荀名彧,字文若;另一人姓荀名攸,字公达!两人乃是叔侄关系!“
方听得郭嘉说到自己的表字,何咸也是一阵恶寒。汉灵帝临终前给何咸赐了”忠信“,让何咸莫要忘记永远用于大汉的誓言。现如今,刘辩却已经想走自己的路,并不热衷于重用何咸,这可让何咸情何以堪。
“颍川荀氏?”何进眼前一亮。
”不错!荀文若有王佐之才;荀公达机变无双。两人之智谋,不在嘉之下!”
何进大喜,旋即又有些叹气道:”好是好!但颍川荀氏向来不好做官,那荀爽,先帝可是征辟了数次都拒召不来。这荀氏叔侄能够应召而来吗?“
郭嘉把视线移向何咸道:”这就要看忠信的魅力了!文若、公达曾与我等同窗,想来知道忠信的为人!”
“行!我过会儿就给两人分别修书一封!至于能不能招来,我就不能保证了!”荀氏叔侄虽然也是世家大族,且后来与曹操捆绑到一起,为曹魏的建立贡献了汗马功劳。但最后,荀彧却因反对曹操称帝,而被曹操赐死。何咸猜来荀氏应该不是君子堂的人,值得信赖。
郭嘉之后,陈琳等人又陆续推荐了郑泰、种辑、伍琼、钟繇等人。何咸依稀记得钟繇是有大才的人,在曹魏集团的后期,位至三公。其余人则都没有什么印象,想必也不算什么大人物,但总比使用袁绍、袁术要安全许多,何咸也便由着何进。
势力范围划分完毕,汉少帝刘辩貌似也一改灵帝时期的弊政,每天上朝听政,皇帝工作当得是兢兢业业,有模有样。除了凉州的韩遂、马腾叛军与冀州的黑山贼尚在闹腾,整个大汉竟然隐隐有稳定下来的趋势。
为增添喜庆气氛,何皇后还张罗着给刘辩纳了一房妃子。此女姓唐名婉,颍川人士,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