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当国-第5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镇如今向天津商团敞开了大门,那就代表着更多的商机,更多的贸易,为了应对这个,就应该有足够的运力去支持,大家都需要船,需要更多的船,需求高涨,这价钱自然也是上涨了。
天津卫的各个匠坊和天津卫的船厂一样突然变得繁忙,原因是来自归化城商团的订单大大的增多。
天津卫生产的火器和铠甲的确质量精良,但价钱同样不低,归化城的商团虽然因为草原上的贸易发了财,可购买这些兵甲的时候还是要精打细算,现在却放开了购买。
购买火器和铠甲,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要审核,而且买方要有担保,务求不出什么乱子,不过这次来买的人,都是在归化城,在山西的大商号,凭证齐全,这担保的买方,不是某某勋贵,就是某某大员,要不然就是地方上某某大户。
这地方上的大户往往家中出过什么致仕的尚书侍郎之类的,那都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族高门。
可以想见,除却兵器和铠甲作坊繁忙之外,打造大车的作坊也是忙碌起来,大车对木料的需求也是旺盛,进一步带动了木料的上涨。
过来采购的一干豪商还提出了条件,工匠能去归化城最好,可以格外多付银子,如果不能的话,就请在宣府的张家口堡那边交货。
王通这边差不多同时得到的消息,宣府那边的粮秣价钱都是涨了,因为有商户在那里大肆搜购,屯在靠近塞口的仓库里,似乎有什么长远的打算。
和这些相比,天津卫,准确说是整个北直隶的军镇境内,开始有各色人等招募勇悍之士说是担任商队的护卫,价钱开的不低,而且还许诺了种种好处。
宣府和蓟镇,包括京师北边的密云卫几个地方,都出现了大批开小差的兵卒,而且还是以老兵为主,这些人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开小差,被丰厚的报酬吸引,被草原上的自在日子吸引,这不是虚言诓骗。
各地边兵多有在归化城为豪商护卫者,吃肉喝酒,抢掠放纵,这些美好前景对有些本事不惧厮杀的边兵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在天津卫的三江商行卫队之中,也有大批的人经不住“诱惑”去应募,也有虎威军的一干老卒,甚至在京师锦衣卫中都有不少人过去,这个自然是王通预先的安排,在里面先打好自己的基础。
实际上这声势闹的太大,东厂、锦衣卫、顺天府,甚至连刑部都有消息,但有关于归化城的事情,那就是和王通相关,而且如今归化城还是御马监在管,这又和宫内相关,实在是敏感的很,大家都知道,但没有人敢主动提起。
还是万历皇帝在朝会之后私下问王通,王通的回答很简单:
“这些商人胆大包天,要对科尔沁部动手,但按照臣的分析,胜算最起码在六成以上,臣觉得,让这些商户去跟鞑虏动手,不必花费国帑,不必折损陛下的军兵,何乐而不为呢?”
对万一输了的质疑,王通的回答也很直接:
“输了也就输了,若是小败,自然无妨,若是大败,给科尔沁部必然也有杀伤,到时候陛下正好借机灭掉科尔沁部。”
“……这些商人好像是胃口越来越大的猛兽,在草原上抢的多了,草原上没得抢了,草原再怎么说,也是不如内陆,万一他们?”
有明一代,民间豪强何曾有这么大的动作,这么大的胆子,万历皇帝自然有这样的担心,王通的解释是:
“陛下无须担心,商户护卫最大者不过千余,最小者不满百人,他们身后各有势力,归属各处,也是矛盾重重,纯属于乌合之众,在草原上尚能一致对外,若是回到大明,他们自己就是互相敌对竞争,在朝廷面前不值一提。”
“是乌合之众,如何能与鞑虏强敌抗衡?”
“陛下,鞑虏骑兵比起有火器的商队武装来说,更是乌合之众。”
王通把话说这么满,他做事又是一贯没有什么失败,万历皇帝却放下了心中的疑惑,不过话说成了这样,也隐约有了这么一层意思,如果闹出什么乱子来,王通要对这件事负责。
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将要发生的事情,王通自然是信心满满,火器、大车、方阵,一样样东西的出现,这时代已经改变了,太多的人,即便是身在其中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改变,王通却是看到感觉到。
在草原上即将发生的战斗,是火器和冷兵器的战斗,是在内陆和归化城强大繁盛的手工业和商业支持与草原那种半原始的畜牧业的支持之间的较量,或许归化城一方人少些,或许归化城一方战斗经验少些,但这个战斗本身,是不同层次文明的较量,王通的确很有信心和把握。
归化城这边还在尽可能完备的准备,实际上他们的准备颇有章法,因为三江商行和其余各家商行的护卫在里面参与的非(网…提供下载…)常多,这些商行的护卫实际上就是正规军,粮草、武器,甚至各家要参与此次行动的护卫都开始加大了训练量。
同时,各家都向东方派出了自己的商队,商队中货物并不多,但护卫却是比正常的比例规制高出了几倍,说是商队,不如说是先遣队,这些队伍的任务并不是战斗,而是打好前站,尽可能的摸清科尔沁部和其余各部的分布,已经水草之地的位置。
但在这个先遣队之前,小规模的争斗已经开始了,依附于归化城的各个部落,消息比草原上的其他处灵通,他们也趁机浑水摸鱼,开始向东迁徙,对东部蒙古各部骚扰抢掠。
因为几次对草原上的大胜,草原上的各个势力收缩的很厉害,对大明的动向反应和判断也不是那么准确和及时。
科尔沁部和哈喇慎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重视,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些胆大妄为的野狗过来偷猎而已。
万历十四年的六月,两百余名马贼袭击了草原上的一个小部落,这个部落和其他处不太一样,牛羊特别多,自然成了其他人眼中的肥肉。
但这是一个圈套,两百多名马贼被科尔沁部派来的大部骑兵围住,只跑出去了十几个人,被杀死的马贼拔光了之后放在那里任由鸟兽啃食,作为示威,第三天,却有一只商队过来,给这些尸体换上了衣服,汉人商队的衣服。
万历十四年七月,归化城众商大会,说土蛮凶残,图财害命,掳掠归化商户,此仇不共戴天。
九百二十五
归化城众商大会的情景,王通自然没有办法亲眼见到,但这个场景的详尽描述却很快到了王通这里。
锦衣卫和王通手下的眼线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份详尽描述实际上是归化城的商人委托三江商行的人带到京师这边来的,而且不是带给王通看的。
这些详尽的描述是带给京师的各个戏班,让这些戏班按照这个场景写出戏剧然后上映,据说归化城的大商户和那些参与此次大会的商人都有出钱,这可是一笔不少的银子。
据说牛根刚和几名归化城的头面人物在大会上都是痛哭流涕,伤心异常,另有护卫双目充血,挥舞大刀,高喊报仇。
整个大会是慷慨激昂,人人都是热血沸腾,对科尔沁部鞑虏的残酷恶行各个咬牙切齿,今后坚决势不两立。
有传闻说,牛根刚和几个豪商事先都是拿了些姜汁,到时候在眼睛上抹抹,这个是王通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的典故。
归化城大举和鞑虏火并,而且还是商队的护卫为主力,这可不是官方的行为,大家终究有些底气不足,需要有官方的支持甚至是默许。
不过妄动刀兵总归是让人忌讳,所以就要将归化城的这次行动描述的正义有理,而在京师能让宫中、朝中和民间都知道和受到影响的方法就是演戏,只要戏园子里面演出好戏,戏里怎么说,百姓们就怎么相信。
这个方法里,恐怕会有自己系统的人参与,王通心里有数,不过,这个却在任何的呈报中没有说明。
这次对科尔沁部动手,巨大的利益吸引下,就连王通系统之内一部分人都是坐不住了,自然要出主意甚至参与其中。
戏在京师开演,草原上也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对于草原上的部落来说,夏天和初秋并不是适合战斗的好时节,这时候,牲畜正在生长,大家都要抓紧时间放牧,所以鞑虏寇边一般都是在深秋初冬的时候。
但对于有足够粮草积储的归化城商队来说,季节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夏天草木茂盛,气候适宜,正是在草原上行动的好时机。
各家商队向西都是带着很多的货物,带着很少的护卫,因为在西边已经没什么敢打商队主意的马贼了,他们主要和西域各个部落做生意,和那些来到河套地区汉人垦殖队伍做生意,但向东,都是带着很少的货物,很多的护卫,很多人的大车上只装着队伍的装备和给养,他们不是商队,而是私掠队。
前面走过的商队和城傍子弟们已经探明了归化城以东大草原上各个部落以及水草丰美之地的位置,并且有粗略的地图和熟悉地形的向导,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去抢,去杀。
所谓誓不两立,自然不是归化城所有的武力凑在一起,去往东边和科尔沁以及察哈尔各部的大军死战一场,而是从此双方没有和平的可能,归化城的商队决定以血还血,不做生意,开始烧杀了。
不能动员五百骑以上的部落,在和归化城商队的对抗中很是吃亏,他们主动出击没有办法打开大车阵的防御,被动防守,有些水草之地根本没有办法放弃,如果要迁徙,那就只能是人丁和牲畜的死亡和逃散,这个就等于是部落的灭亡。
可战斗,即便是商队没有办法结成大车阵,穿着甲胄,拿着火器,依靠大车,又有同样是熟悉草原战斗的骑兵辅助,以放牧为主的部落如何能够抵御,只能是死伤惨重,女子孩童还有牲畜被掳掠。
归化城到宣府外的草原上很快就被归化城商团武装扫空,实际上在距离张家口堡一百五十里的地方有一处水草地,这里已经建成了一个土围子,存放从宣府那边运过来的装备和给养,从宣府那边过来的支援武装也在这个围子停留。
宣府本就是碱业和牲畜贸易的重镇,自从进入七月以来,牲畜的价钱就开始不断的走低,保安州和延庆州的农户买牛马都要开始挑拣了,不是膘肥体壮的货色根本没有人理睬,因为大量的牲畜过来贩卖。
北直隶和山西临近的地方,尤其是那些边镇中的豪门,都已经开始大量的购置草原上劫掠来的牲畜和人口,归化商团劫掠来的财货运回归化城处理实在是太麻烦了,在宣府这边买卖正是合适。
劫掠来的花费不了什么成本,因为收获太多,所以价钱也是低廉,北直隶的人都知道这是个便宜,谁都愿意来赚这个便宜。
京师和天津卫,包括北直隶各府的豪门大户,富贵人等,或者亲自去,或者派人前去,都要在这一波的大甩卖之中捞一笔。
京师的权贵尤其是热衷,这几年他们感觉自己被冷落了,跟不上形势了,好多捞钱的事情都没有赶上,天津卫一帮人却是趁势而起,大同、宣府的边镇将门也捞到了许多好处,如今总算能赶上这一拨,宣府就在京师边上。
这般热火,除却想要发财的人,也是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不少自负有勇力,或者在家乡混不下去的人物或者成群结队,或者是单帮,从宣府那边出塞。
如今的草原上不光是需要能打杀的武人,能放牧,能种地,能干活的人一样是急需,毕竟不能是打下来就这么不管了。
汉人的放牧和鞑虏就有些不同了,他们选定了一处水草地,挖掘壕沟,搭建木墙土垒圈起,然后又建起畜栏,白日里出去放牧,晚上人躲进营寨,牲畜赶进畜栏,要是有马贼马匪来骚扰,那就拿起武器抵抗,这自然都是后话。
别看王通在辽镇给李家莫大的压迫,让李家一步步退,甚至连铁板一块的辽镇都被王通敲开了一个口子,可发财归发财,宣府这边不少出去劫掠的小队之中,背后都有李如松的影子,现在是谁有武力就能在草原上发财,边镇大将自然是握有武力最多的人。
归化城商团向东建立的第一个大的中转补给站就是在宣府的北方,而且那个位置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宣府的兵马在一日内就可以赶到,有人说,归化商团和宣府将门马家、历家都有一定的默契,现在看来,李如松在其中也是出力不少。
在归化城各个商团之中,三江商行、勇胜商行和通海商行看似没有什么便宜可赚,但这几家商行的护卫并不冲在最前,反倒是在一些湖泊周围设置营寨,偏生那些草原上的海子都是些苦水,根本没有办法供人畜饮用。
三江商行这边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的生意,大家都是疑惑,到最后还是宣府那边的商人们弄明白了,三江系统的人在占领那些碱湖,天津卫和宣府有一项天下闻名的生意就是碱的买卖,这些碱都是从草原上运来,这生意不知道造就了多少豪富。
尽管和草原上贸易,收购的价钱已经压到很低,但如果把产碱的碱湖拿到手中,这利润定然还要丰厚许多。
还是这三江系统的人老谋深算,居然提前布局,大家都冲到前面抢什么牲畜人口财货,他们倒是早有预备的将这些碱湖吃了下来。
后悔归后悔,一干人也明白过来一个道理,草原上到处是宝,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发财的心思,据说有两个卖杂货的现在都已经积攒下了偌大的家当,怎么发不了财,这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冲入。
草原上也不是处处黄金,商团的队伍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草原上搏命,自然就要有死伤,而且还很多。
有那车队弹尽粮绝没有守住,被鞑虏骑兵冲进去杀了个干净的,也有夜里被人趁黑杀进来,还有被人伪装作为向导或者投靠,却临时翻脸或者带入陷阱的,死伤的都是不少。
那些归化城做久了这等勾当的商团卫队还罢了,有些人不过是招募些武勇之辈,手中连个火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