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767部分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767部分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罗马已经成为地中海周边最大的势力,只是依然有着马萨里亚、毛里塔尼亚、努米底亚、迦太基、伊庇鲁斯、埃托利亚、马其顿……等等的一些绊脚石。

第二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二一九年开打,打到公元前二零五年的时候不得不暂时停止下来,一切只因为一个叫汉尼拔的家伙先是袭扰西班牙半岛,然后竟然绕过意大利半岛登陆了巴尔干,从罗马人最想象不到的位置出现,并迅速征服了比利牛斯山和埃布罗河之间的各个部落。

罗马共和国被突然出现在巴尔干的汉尼拔吓了个半死,特别是汉尼拔在伊利里亚获得了当地部落的投靠,得到了兵源上的补充。然后,他们跨过了阿尔卑斯山,从北面对罗马实施突然的猛烈突击。

那是一次军事奇迹,公元前二一八年,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自迦太基在伊比利亚的基地新迦太基出发。

他们沿着海岸向北东北方向进军。在埃布罗河,汉尼拔将他的军队一分为三。

汉尼拔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通过军事或外交手段征服了比利牛斯山和埃布罗河之间的各个部落,但在这些战斗中迦太基军队减员严重。

在比利牛斯地区,在他让一些不愿离家的伊比利亚士兵驻守在这些新征服的领土,并把伊比利亚的兵权交与其弟哈斯德鲁巴。随后,他率领大约五万名步兵和九千名骑兵进入高卢地区。

为了避免和罗马在沿海一带的盟友交战,汉尼拔选择了在内陆行军。在高卢地区,他通过外交手段使得迦太基军队可以穿过该地区,但在罗讷河流域迦太基军队和阿洛布罗热部落发生了战斗。

第二次布匿战争要是真要详细讲解,篇幅不会小,总的来概括,第二次布匿战争其实并未结束,双方只是因为流的血有点多,撑不住才进行的中场暂停。

罗马共和国从汉尼拔的一些行为中找到了一些规律,汉尼拔屡次使用成功的外交获得了盟友,让渡海之后迦太基兵力的不足缺点得到重要弥补。

正是因为汉尼拔拉拢了那么多的部族,他才能够在远离本土的时候与罗马军队进行长久的较量。期间,那些被汉尼拔拉拢的部落不是没有背叛,但总得来说利还是大于弊。

罗马共和国从中得到了启发,他们也开始致力于拉拢更多的盟友,第二次布匿战争已经进入到类似于一种代理人的战争,罗马和迦太基都是在提供资金和武器支持自己的盟友去流血。

因为是迦太基首先拉拢,巴尔干半岛上的部落大部分是属于迦太基那边的阵营,为此罗马还进行了“伊利里亚之战”,总算是逐渐将主动权收回。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地获取主动,罗马不但是在攻击伊利里亚人,他们本来是想迫使马其顿站在自己这一边,没想到的是演变成了与马其顿人的战争。

新的战场就需要新的盟友,罗马人将外交玩得越来越纯熟,罗马也比迦太基人在财富上的底蕴更多,一场新型的经济战争正在以争取更多盟友的“战场”上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使用财富获取盟友不止是让罗马在巴尔干半岛执行,罗马人还将这一场经济战争使用到了中亚,他们成功地拉拢了塞琉古帝国,比较可惜的是没有能按照预期效果争取到帕提亚,一切只因为帕提亚认为应当得到巴克特里亚的谅解,然而两国因为需要针对东方的一系列考虑,有新的想法。

“我们这一次需要亲眼看看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那样的国家。”基偌斯里伟。卢斯。西庇阿。卡尔弗斯挥着马鞭,他们是一支五百人的队伍。他挥了几下之后用马鞭指向了东方,说道:“如果真的有那样的国家,我们将会在十天左右就见识到。”

这一支来自罗马的队伍用了大概八个月的时间从地中海来到中亚,他们现在的位置大概是处于后世的阿富汗,也就是巴克特里亚的境内,很快就要走出巴克特里亚的国境进入到属于康居国的势力范围。

一路走来,基偌斯里伟。卢斯。西庇阿。卡尔弗斯发现时间真的很大,哪怕他们到了帕提亚境内购买了足够的马匹,向东的路上一直是骑马状态,但走了将近五个月依然没有走到所谓的世界尽头。

曾经,罗马人以为东方的塞琉古帝国就是世界的尽头,然后他们知道并不是那么回事,原本属于塞琉古帝国的帕提亚行省东边还有巴克特里亚行省,巴克特里亚行省的南边竟然还有一个叫孔雀王朝的国家。

孔雀王朝在塞琉古人和帕提亚人的描述中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那里是亚历山大大帝折戟沉沙的伤心地,看起来有着非凡的国力,军队似乎也比较能征善战?

若说罗马人是那么看待孔雀王朝,又因为孔雀王朝几乎是不插足中亚而忽视,他们在知道遥远的东方还有一个叫汉帝国的国家,那就有点上心了。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是怎么向罗马共和国描述东方帝国的呢?按照他们的描述,东方的汉帝国应该是天堂的神国,不应该是处在世俗的世界,一切只因为汉帝国的疆域庞大且人口多得异常吓人。

如果只是因为疆域庞大和人口众多,其实大多数人并不觉得有多么可怕,像是孔雀王朝就是一个疆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国家,但没有人会恐惧孔雀王朝,因为孔雀王朝很像是一个日落西山一般的沉默国度,孔雀王朝太过保守且侵略性不强,没有人会去招惹,但也着实不令人觉得恐怖。

东方的汉帝国则不一样,那是一个用不到二十年建立起来的帝国,要形容的话就是一个朝阳一般的国度,那个国度正处于上升期,是侵略性和扩张性正高的国家。这样的国家非常危险,任何被目光注视到的土地,他们都渴望能够占领,任何被知道的国家都面临着极可能被入侵的可能性。

罗马共和国离东方很远,远到几乎不可能会发生接触,那么也就不存在产生矛盾的可能性。基偌斯里伟。卢斯。西庇阿。卡尔弗斯这一次出使东方,是罗马帝国的一次好奇行动,他们就是纯粹地想看看能够让两国君主谈到会色变的国家是个什么模样。至于合作?因为离得实在是太远了,中间隔离着那么多的国家和势力,双方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合作的。

出了巴克特里亚的国境……不,是到了巴克特里亚东边的地方,环境变成了极度的干燥,遍处可见的是戈壁,城镇理所当然地变少。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已经招呼了那个叫康居国的国家,他们会沿途帮我们进行必要的补给。”基偌斯里伟。卢斯。西庇阿。卡尔弗斯尽量保持着属于罗马贵族式的优雅,但满身的沙尘和干燥的天气,能表现出优雅就见鬼了。

罗马人并不知道一点,康居国最近并不好过,康居国陷入西域的事务陷得太深了,随着帝国在草原那边的战事呈现顺利趋势,转到西域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康居国已经开始在察觉危险。

的确,帝国皇帝已经逐渐接受吉脱匈奴的屈服,让征北兵团监督吉脱匈奴带人离开峻稷山,随后接管了峻稷山,以大约十来万匈奴妇孺为人质,让吉脱带着匈奴骑兵和东胡人在东北部的草原展开了大战。

帝国皇帝接受匈奴的屈服是经过长久的犹豫,最终接受的理由比较简单,那是帝国在峻稷山方向遭遇到了匈奴人最顽强的抵抗。

说起来,匈奴这个马背民族的部族,他们在下了战马之后玩山地战却是一点都不赖,也是因为帝国初步的战争部署错误,征北兵团前期是以骑兵为主力,等待后面步兵军团调动到位已经是失去了先机。

考虑到驱逐匈奴人进行迁徙也能达到目的,又因为东胡人屡次挑衅帝国,那么让敌人和敌人去拼杀流血,自己坐在旁边看戏,怎么也是一件令人觉得愉快的事情。

东胡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在兵力占据优势的前提下未能拿下狼居胥山,等待吉脱率军支援,东胡竟是以优势兵力战败,令帝国很是瞧不起看似很强大但实际上外强中干的东胡人。

基偌斯里伟。卢斯。西庇阿。卡尔弗斯抵达康居国境内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他看到的康居国到处都充满了战争的气氛。

“这么说,那个叫宛国和匈奴的两个势力,他们正在逐渐地败退?”

“是的,主人。”

“然后,东方汉帝国的军队正在尾随追杀?”

“是的,主人。”

“但这跟康居国有什么关系?”

“主人,康居国一直在支持宛国、匈奴等势力与汉帝国过不去。另外,宛国人败退之后不会退入到康居国境内,但是由冒率领的匈奴肯定是会进入康居国,并且冒顿的名声非常不好,康居国的备战并不是为了汉帝国的大军,是在防备冒顿。”

基偌斯里伟。卢斯。西庇阿。卡尔弗斯笑了,类似的事情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多多少少都会发生,支持某个势力与另外的势力进行战争,然后曾经支持的对象却来进行入侵,罗马曾经也迟到过类似的亏,只是那一次罗马挡住了,并将背叛的那个势力给灭族。

帝国将注意力转到了西域,第一个体现是征西将军蒙恬终于不用再无所事事,他不是那么愿意搭理乌孙人,自顾自地对一再挑衅的宛国和冒顿发动了战争。

话说,乌孙人自上次**与丁零、呼揭作战,刚刚开战的半年内确实是一再获得优势,让他们更加坚定的认为光是依靠乌孙能够战胜丁零人和呼揭人的联合。事情发生反转是在月氏人加入到战争之后,月氏人与丁零人、呼揭人结成同盟,乌孙的西北部有帝国大军驻防,但是并不妨碍月氏人绕路与丁零人、呼揭在乌孙北部进行会合。

帝国只是答应乌孙人帮忙扑灭乌孙西北部的叛乱,蒙恬也真的是帮助乌孙扑灭了叛乱,不过嘛……征西兵团真不是那么尽责,他们对于能抓的人才会去抓,不能抓只是驱逐了事,谁让乌孙人那么不地道,担忧他们抢夺战利品表现得那么明显。

基偌斯里伟。卢斯。西庇阿。卡尔弗斯见到了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在康居国的使节,他用着满是感慨的语气说:“全世界都在进行战争啊!”

的确,罗马又和迦太基大规模的干上了,除了迦太基之外还有马其顿和一些小国,然后塞琉古帝国也开始东征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这两个分裂出去的国家。现在嘛,基偌斯里伟。卢斯。西庇阿。卡尔弗斯还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庞然大物在张牙舞爪。

“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的办法,一旦东方的汉帝国入侵康居国,我们只能被迫接受事实。”米拉特斯,他曾经出使过东方,亲眼见识过东方那个帝国的强大,因此非常沮丧地说:“只希望汉帝国如传言中那样,是一个遵守契约的国家。”

契约?上一次帕提亚、巴克特里亚和帝国签署了类似于备忘录之类的国书,国书中指出了双方的势力范围分界线,按照约定帝国的势力范围并不包括康居国。

基偌斯里伟。卢斯。西庇阿。卡尔弗斯笑着说:“现在证实东方汉帝国是不是真的强大的机会来临了。”他扭头对一样来自罗马的众人补了一句:“真正强大的一方,懂得去维护自己的信誉。如果汉帝国不知道信誉的可贵,他们哪怕能够强大一时也必将以非常快的速度衰弱。”

……

一直断断续续的停电,最近的更新估计会时间不固定了,等待电力平稳才能恢复每天早晨八点更新。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汉帝国名称的由来

信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应该怎么描述呢?可以用“无价之宝”来进行定义!

罗马的契约法是从希腊人那里学来,他们获知了契约的本意之后,开始坚定地维护契约的神圣性,认为任何不可捉摸的人性无关乎信任程度,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契约才有真正的约束性。小说

罗马人还有一个观点,任何轻信于道德的行为都是傻瓜,亦是不能用一个人的道德好坏那评价那人是否对国家有过贡献,哪怕是坏到骨子里流脓的家伙一再做国家有益的事情,那么这个坏蛋也是一名国家的英雄。

既然罗马人的契约精神是从希腊人那里学到,那么作为希腊裔创建的巴克特里亚没有道理不知道契约的神圣性,只是巴克特里亚逐渐开始懂得了一件事情,也就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于其他国家或是族群来说不一定就那么神圣。

“是的,匈奴人非常野蛮,他们近乎于完全没有开化!”阿波罗达斯也出使过东方对那里的风土人情有过研究,他说:“那是一个近些年不断在崛起的部族,他们的破坏性极其严重,所过之处家破人亡和妻离子散时时刻刻都在上演。”

巴克特里亚对于匈奴的西迁带有很大的警惕性……不,或许不应该说是匈奴,只能说是冒顿的部族,头曼被汉帝国释放回去之后,宣布冒顿为匈奴最大的叛徒,是冒顿让匈奴在黄河源头的战胜遭到失败。

另外,头曼还向匈奴人发布讲话,说匈奴之所以会南下是遭到了冒顿的鼓动,没有冒顿的话,匈奴根本不可能遭受那么严重的惨败。

头曼说得有理有据,并且还拿出之前历史上的例子,证明匈奴与南边的帝国(华夏)根本没有多大的冲突,双方甚至是在针对月氏人的战争中有过良好的合作。

发生惨败的匈奴需要一个发泄口,他们很清楚自己不是帝国的对手,那么从内部寻找一个敌人就有必要了。

头曼的言论让匈奴的贵族和普通人都找到了宣泄口,特别是匈奴在与东胡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再近一步证实南下的战争是因为冒顿的出卖才会战败,责任不在头曼或是其他匈奴人身上。

头曼的言论也不是没有副作用,比如匈奴人认为是冒顿的出卖才让帝国获取胜利,他们开始不甘心于像一条狗那样臣服于帝国,结果是展开了袭击。

毫无疑问的是,那些对帝国边郡发动袭击的匈奴部落遭到了最严厉的惩罚,一个又一个发动对帝国边郡袭击的部落在匈奴王庭和帝国边军的剿杀中消失。

真的是因为冒顿才让匈奴在黄河源头之战给战败?头曼很清楚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他们是在正面战场上被帝**队堂堂正正地击败,根本就没有什么阴谋诡计,一切的一切都是绝对实力与实力的较量。这种失败想要结果根本就找不到,他将战败的责任推给冒顿不过是一块遮羞布。

“那个叫冒顿的人,他的部族是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