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家兄弟半晌未曾说话,回到战船上,两人方才回过神来,士燮道:“火炮之威,真是惊天动地,用于军阵交锋,自此汉军所向披糜。”
甘宁道:“齐侯曾言,火炮杀伤力太大,原则上不能用于内战。此物当初用于乌恒一战,三十门火炮轰鸣一个时辰,乌恒人伤亡数千。子龙征战高句丽时,只用火炮轰击,兵马未损,杀死高句丽精兵九千余。”
往昔徐晃守右北平,赵云攻打高句丽,传言皆说汉军有神兵相助,士家兄弟皆以为有所夸大,今日目睹火炮威力,知晓甘宁所言非虚,兄弟两人互视一眼,皆以为士家此次献土而归十分正确。
两人回到房间,士壹忽道:“我知晓刘荆州之所以献地归朝的原因了。”
士燮点头道:“当初刘景升赴南阳面见齐侯,想是见识了诸般利器,认为无法与朝廷抗衡,索性献地以求富贵。现在我们士家不是第二个刘景升吗?”
等到了威海港,荀家与士家有旧,荀彧亲自前来迎接,士家兄弟看到威海港的规模,半天没有说话。交州也有港口,但与威海港相比,那便成了小渔村。再往里走,见广场上立个一个雕像,却是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身着官衣,有不少百姓在此祭拜。士壹好奇地问:“这是那位神仙?”
荀彧笑道:“这是齐侯出任东莱太守时的形象,百姓得了齐侯的恩德,认为齐侯是上天派到人间救苦救难的神仙,便立了座雕像在此,后来渔民传言出海前祭拜一下,所得会丰厚许多,慢慢地祭拜的人就多了,后来连商人出海也来祭拜。齐侯听说后,让当地官府制止,不料越是制止前来祭拜的人越多,齐侯听了官府汇报,也没再过问。”
再往前走是威海商埠,两人转了一圈出来,人变得似乎傻了。荀彧陪同刘表、刘瑶等人都来过,模样虽有异同,但皆魂不守舍。震憾力过于强大,颠覆了旧官员的观念,无论是刘表、刘瑶还是士家兄弟,皆以为自己虽然不是治政大才,也应是治政干才。所谓内行看门道,从已经建成的商埠可以看到,当初姜述在规划这块不毛之地时,眼光何等长远,规划何等合理,即使他们执政多年,以此为模板复制尚不一定办好,而当初一位十二岁的少年,竟然做得如此毫无瑕疵。
东莱是全国新政的领头羊,两人转了三天,还是意犹未尽,先进的织坊、立体种养示范区、四通八达的水利工程、整洁干净的新村落、规划合理的居民区,与交州相比,东莱就是人间天堂。
“东莱没有穷人?”士燮问道。这几天士燮已经适应了,每天都会看到从未见过的东西,在这奇迹之城见识过太多奇迹之后,士燮已经平静下来,这几天士燮挑毛病似的寻找疏露,却没有找到,发现了这个奇怪的问题。
“东莱百姓皆有田耕种,即使后面来到的流民,分不到田,也都到工坊商铺打工。在东莱,只能吃苦肯干,就有钱赚,能够养活家小。打几年工,赚上些钱,就可以买地或是做点小生意,本钱不够的还可以到官府借贷。东莱官府财政年年有大量盈余,各县都办起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救助院,无人照顾的老人、儿童、残疾人,都送去这些地方了。”荀彧在侧答道。
士燮重重点了点头,实际上士燮已经意识到自家兄弟的问题,治政理念跟东莱官员根本没有可比性,若是全国推行新政,以他们的思路肯定做不好。士燮突然问道:“文若,齐侯如何知道这么多?”
荀彧摇了摇头,说道:“威彦兄,齐侯九岁悟道之事可听说过?十岁写《三字经》,思考蒙童教育之事可听说过?十一岁与大儒论经可听说过?”
士燮点头称是。
荀彧道:“我未婚前便跟随齐侯左右,至今已有七年,与其接触越多,越发觉齐侯博大精深,远非我能理解。这些年我治理青州,许多模式只是照搬来做,许久后才明白其中道理,人言齐侯学识乃神授,民间传言齐侯乃神仙下凡,除了这个解释,我实在找不出其它原因。”
士壹问道:“东莱财政结余每年多少?”
荀彧道:“约有百万金。”
士家兄弟吓了一跳,道:“丰年时交州一年结余最高不过数十万金,歉年时还入不敷出。这是如何做到的?”
荀彧道:“东莱早就取消了农业税,所得多是商税和契税,每年还要投资教育、福利、交通等事业,否则几百万也不止。当年齐侯为青州牧时,青州正逢战乱,财政十分拮据,与齐侯商议钱粮之事。齐侯曾言,财政困难有两个途径可以解决:一是节流,冗兵、冗官与冗政,只要削去多余部分,每年会节约大量开支。节俭是财政工作的重心。二是开源,不动朝廷和官府的本钱,拿民间的钱做事情,考虑增加财源的新办法。当初这东莱,开端是兴修水利,继而是种子、肥料、改善土壤,农业大兴,有了粮食,解决了百姓充腹的问题。然后发展工坊,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生产加工领域,继而发展商贸,让社会财富流动起来。钱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思路变活,钱就会变活,就会生出钱来。当初我不明白,如今大约明白了些,有些还是不懂,面见齐侯时还要向他请教。”
士燮道:“若论学问,无论诗词歌赋,还是文章经典,齐侯出口必是经典,当为天下第一。不仅学问好,格物也好,前期在海上见识过火炮,真得惊天震地,格物齐侯也应是天下第一。”
荀彧道:“学问是重要,格物也重要,但是齐侯最让我敬佩的,是思想。威彦兄,权利的真谛是什么?当初齐侯问我,我说是加官进爵。齐侯说错了,我又说有拿得出手的政绩。齐侯说这只是其中之一,是政治资本,其实权力是平台,团结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还要避免内斗,既要顺利推广新政,让百姓富足,又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为忠君。齐侯常说他站在悬崖边上,他不想做权臣,但他不这样做,新政就无法推行,经济就无法改变,军事就无法强大,只要国家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就是牺牲清誉也是小节。”
第272章 士家归心(二)
士家兄弟默然不语,若真如荀彧所言,姜述便是圣贤之人。士燮忽然有一种想法,他想及早见一下姜述,看看这个牛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陪同士家兄弟一起进京是诸葛谨。当初任命太史慈兼任交州刺史,是因为考虑士家万一强硬,可能会发生战争。太史慈资历老,才能又能独挡一面,能够压住鞠义、姜维等人,因此让他兼任交州刺史,以便主持战局。如今士家服软,事务交接便简单多了,再让太史慈兼任就显得物非所用。实际上交州刺史最合适的人选是诸葛谨,但诸葛谨武略稍差,现在派过去正好能用其所长,又有鞠义、姜维可以补其不足。
士家兄弟入京,姜述出城十里迎接,向天下人显示对献土者的尊重。士燮仔细打量姜述,除了多些官威,气质独特之外,姜述外表与寻常青年官员并无两样。比及跟随姜述入城,道路两边的百姓挤得满满的,并不是要看交州两士,而是争睹齐侯的风采。百姓们以少男少女最多,不少少女一齐喊道:“齐侯齐侯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士燮偷眼观察姜述,见姜述荣辱不惊,不时向两边百姓挥手示意,惹起大伙一阵高声欢呼。士燮问诸葛谨道:“少女们胆子也大,竟将齐侯称为大米吃了他。”
诸葛谨笑道:“这句话本是从齐侯口中传出来的,年前齐侯与邪马台女王大婚,婚宴之时,文武百臣要齐侯表演节目,一定要新潮的。齐侯被逼无奈,便唱了一首歌,歌名就叫老鼠爱大米,少女们说的就是这首歌的歌词。”
士燮异道:“何人这种胆量,敢威逼齐侯?”
诸葛谨道:“士兄初识齐侯,日后混得熟了,就会发现他极好相处,不仅和文武大臣友好,与士兵奴役也能聊得来。”
出于对士家兄弟的尊重,姜述并未安排两人去驿馆,而是收拾出前院,让两人居住。两人刚刚安顿好,两后旨意先后传达出来,让两人今日歇息,明日随齐侯一起上朝。
姜述派人安顿好兄弟两人,又安排人准备晚宴,转入内院去了。士家兄弟见客房内布置十分合理,所用器具却甚是怪异,用得胡凳胡床,茶具是光洁的白瓷,茶叶是顶级的绿茶,新鲜之余发觉往昔认为的富贵,相比之下显得粗鄙不堪。
晚宴安排在齐侯府,朝中三公九卿及士家故朋好友来了不少,气氛十分宽松,士家兄弟感受到浓浓的热烈气息。姜述不太擅饮,单独敬了士家兄弟一杯,便匆匆离席。不一会工夫,三公九卿也渐次离席,只留下一些故朋好友一起说话。
赴宴的故朋好友皆是千石以上高官,提起姜述不是畏惧,而是由衷的敬佩,这让士家兄弟对姜述更是畏服。所谓服人者服其心,姜述能做到这步,说明其御下之道已上升到极高的高度。
次日,士家兄弟换上官服,随百官上朝。上朝之前,姜述站在朝堂之上,与三公九卿说些闲话,气氛十分融洽,见士家兄弟过来,让两人站在自己身后。
马后、何后临朝,士家兄弟上书,说明合土皆归朝廷之意。两后大喜,当堂让姜述拟旨,姜述乃让三公九卿公议,士燮兄弟封侯,皆入朝为官。又公推太守、兵曹人选,请姜述定夺。姜述分析入选官员优劣,做了一些调整,当即颁发公文。任命郑浑为为交阯太守、傅嘏为合浦太守、吕岱任九真太守、吴景任南海太守。
士家兄弟盘恒数日,跟随新任官员一起返回交州交接。临行前姜述道:“两位守护交州,而交州兵戈不生,百姓免兵灾之苦,乃士家大功。我略知天机,所谓良言逆耳,数言告诫两位。士家四兄弟为官,道德令人称赞,但士家远离大汉心腹,子侄未免不知法度威力。士徽、士匡、士祗、士干、士颂等,才有余而德不足,若不加约束教导,你兄弟不可压制之时,或惹滔天大祸,累及宗族。若不嫌我浅薄,可使诸兄弟到丞相府,我因材施教,或能成就干才。”
士燮子侄皆畏士燮,惹下祸事皆私下相瞒,士燮进京以前,在家居住十余日,这才知晓子侄并非消停之辈,狠狠惩罚一通,然而家事甚密,彼时太史慈等人皆未到官,而姜述点出此事,让士燮心中更是畏服。子侄跟随姜述,是福非祸,士燮兄弟自是感激涕零,再次拜谢。
其实士家家风甚正,子侄类似当前富二代官二代,耀武扬威,炫富赌马,间或行些小恶而已,因士家在交州只手遮天,上下人等都为其遮掩,某些恶习成为习惯,便形成一种恶性思维,在某种条件下催化,便会做出无法无天之事。
历史上士燮之子士徽在士燮去世以后,自署为交趾太守,聚集家兵抗拒孙权命令。交州刺史吕岱受诏讨伐,自广州起兵,昼夜杀入交趾,士徽兄弟六人皆被诛。除士壹、士郁、士匡、士钦等数人免为庶人,宗族被灭大半。姜述因此知晓这段典故,感念士家兄弟献土之德,提前告知,代替士家管教后辈,以免后面其为士家惹下灭门大祸。
交州顺利接管,又收编各郡兵马七万,姜维挑其强壮者从军,羸弱者回乡,择兵五万编于部中,姜维部下步卒增至八万。其时邓艾、钟会在水军历练,上下皆称才能,姜述命邓艾为平虏校尉,为姜维副将。命钟会为征夷校尉,为荆州军程远志副将。
姜维部是大汉唯一一支纯步卒部队,中军三万步卒,副将配置一万步卒,部将刘贤、江博、张英、樊能、孙翊,各统八千步卒。这支步卒日常训练以山地作战、丛林作战为主,称为山地营。
恢复交州之后,益州与朝廷边界相接达数千里,刘焉意不自安,上书请求归附,暗地里却指使苗蛮孟获隔绝道路。神鸟无孔不入,早将消息报告到洛阳,姜述因为新下交州,境内多异族小部落,整治难度很大,一时间也没有精力西征,压下情报不理。
此时姜述除了长安和益州,国土已经全部恢复,又新设汉东、汉东、东倭四郡,控制面积已经超过大汉全盛时期。长江以南国土面积极大,但是汉人人口不多,扬州南部山越之患被姜维清除,山越民众本是古越国之人,语言与汉人相通,壮丁下山务农打工,只须一段适应时间,很快就会与汉人融合。但是荆南武陵夷、交州诸多异族小部落,却时不时聚众闹事,令姜述甚是头痛。
武陵夷相貌与汉人皆同,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亡国百姓,因与汉人隔绝时间渐长,风俗习惯逐渐分化。后来因为迁到长江以南的汉人百姓渐多,与汉人矛盾逐渐加深,被汉人称之为夷人,实际上却是古汉人的一个分支。
若是对待真正的异族,姜述绝不心软,似武陵夷十余万壮丁,只须姜述部下山越精兵出动,不出数月,就会剿除个七七八八,但是姜述如今心境提升很大,倭人尚且能容,又怎会血腥对待武陵夷?
程远志老于战阵,属勇猛之将,攻城拔寨、对决军阵是其长处,对付这些小打小闹、骚扰不断的武陵夷,程远志却有心无力,不知如何处理方好。
钟会姿貌严毅,善于收拢军心,到荆州上任以后,操练部下兵丁,月余兵丁收心。程远志初见钟会年少,虽然知道他是姜述弟子,但不敢委其重任,今见钟会练兵有法,麾下兵将归心,就将征讨武陵夷之事全权委托给他处置。
姜述诸弟子周瑜年纪最大,再就是诸葛亮,姜维第三,钟会第四,邓艾第五。周瑜、诸葛亮、姜维如今皆独挡一面,钟会得了这个机会,自然要奋勇表现。
因为武陵多山,钟会问程远志要来一万步卒,会合部下一万步骑兵,屯于作唐整兵。挑选百余人武陵本地士卒,前去打探武陵夷情况。未有几日,情况陆续反应上来。
武陵夷共分五族,皆依溪水定居,当地汉人称其为五溪蛮。五族共约四十余万,精壮十余万,原本皆各按区域,相安无事。势力最大的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