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尚与黄崇苦劝无果,只得引军向北突围而去。
吴军虽然是前后夹攻,但此刻的包围圈还未紧密,战场之上,都处于乱战之中,诸葛尚和黄崇拼力而战,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太困难,很快地就冲破了吴军的阻挡,向北而去。
刘胤率领的右军在战斗一开始,就遭遇了吴军抚军将军步协的进攻,刘胤并未冒险突进,而是采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式,以傅佥的阳安营为先锋,虎步营殿后,虎骑营则置于侧翼,与步协所率的吴军展开激战。
这样的安排刘胤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阳安营虽然补充了不少的新兵,但还是以阳安营的原班人马为骨干的,这是追随傅佥北伐和镇守阳安关的老兵,他们与魏军多次作战,有着丰富的经验,整个阳安营以老带新,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整体的战斗力丝毫未减,相比于养尊处优的虎步营和虎骑营,阳安营的战斗力还是明显地高出一截的。
刘胤以阳安营为突前的箭头部队,担负主战的任务,而虎步营则被安排迷预备军团,随时增援阳安营。至于虎骑营,则被安排到了左右侧翼,虽然邓艾还看不上虎骑营的战力,但对于几乎没有成建制骑兵的东吴兵来说,虎骑营的存在对他们还是有着巨大威慑力的。在与魏军的多次交锋中,吴军就不止一次地吃了魏军劲骑的苦头,刘胤在侧翼摆出一支精壮的骑兵,自然不得不让他们提高警惕,基本上可以断了他们从侧翼偷袭的念想,而且步协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的长枪兵来,专门结成方阵,以应付蜀军骑兵可能发起的突袭。
这样的安排无疑减轻了阳安营攻击时的阻力,在傅佥的亲自指挥下,阳安营奋勇出击,初战便大败步协。
不过刘胤却没有乘胜追击,他并不认为吴军战力会如此脆弱不堪,竟然会到一触即溃的地步,何况吴军的也不是完全无组织地溃败,而是一种井然有序的撤退,这不免让刘胤心生疑窦,这难不成是吴人有意挖的陷井,想要诱敌深入?
在面对多于自己数倍的敌人,刘胤没有盲目地追击,而是命令部队与吴军脱离接触,保持着一箭之地的攻击范围,用蜀军比较占据优势的弓箭和元戎弩对吴军进行中远距离的打击。
按照陆抗的安排,步协采用的是与中军相同的战术,即先诱敌深入而后实施迂回包抄的战术,但步协没想到的是刘胤居然不上钩,只是保持着弓箭所及的攻击距离,不与吴军展开混战,而蜀军在铠甲防护和弓弩上面的巨大优势,让吴军在中远距离作战上大吃苦头。
更让步协郁闷的是,蜀军在左右侧翼布置着虎视眈眈的骑兵,想要用步兵去迂回偷袭骑兵,步协就算是脑子进了水,也不敢有这个打算。面对刘胤滴水不漏的防守,步协简直是无计可施,只能是被动挨打,与陆抗那边风卷残云的战况相比,步协的确够苦逼了。
刘胤没有因为占据上风就忘乎所以,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点疏忽和大意都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何况这场大决战,自己所担负的也仅仅是助攻而已,决定整个决战走向的,应该是诸葛瞻所统率的中军,所以刘胤一直密切地关注着诸葛瞻的中军,保护中军的侧翼安全是刘胤的主要职责,刘胤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
青阳浦平原的面积足够大,蜀军左中右三军一字陈铺开来,每个军相隔都有数里之远的路程,刘胤的左军是沿着郪水南岸向东攻击的,战场之上金鼓齐鸣厮杀之声不绝于耳,但中军那边的状况刘胤自然是不得而知的。为了保持联系,刘胤还是专门地派出了斥侯兵,往来与左军中军之间,将中军那边的战况报于自己。
初期诸葛瞻打得似乎很顺,层层推进,似有直捣黄龙之势。不过刘胤却有一丝的隐忧,陆抗的战法是统一的,吴军右军步协的打法便和陆抗中军的打法一致,似乎隐藏着后手的招数。
“再探再报!”刘胤给斥侯兵下达了命令。虽然说羽林军和虎贲军以前没打过什么野战,但人家装备好武器精良,吴军如果想正面破防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陆抗想要玩点手段,也只能是从侧后翼来想办法,现在有自己的军和阎宇军护在中军的左右两翼,刘胤倒不怕陆抗有什么诡计。
但斥侯兵很快传回来的消息却让刘胤大吃一惊,吴军竟然从蜀军的右翼包抄了过来,对诸葛瞻的中军实施了前后夹击,整个战局的形势瞬间逆转,蜀中军处境维艰。
阎宇呢?中军的右翼是由阎宇来保护的,阎宇手下有两个营的兵力,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吴军轻易地打穿吧?这个阎宇,关键的时候掉了链子,让整个蜀军陷入了危机之中。
现在整个中路的战局已经是陷入一团混乱,斥侯兵最多也只能打探到中军的状况,至于阎宇的右军,就鞭长莫及了。
刘胤已经顾不上考虑阎宇那边的情形了,中军危急,自己焉有不救之理,于是他立刻是整点军队,准备救援。
第204章诸葛瞻身殒
就在此时,诸葛尚和黄崇已是突围而出,奔着左军阵营而来,远远地诸葛尚就高声喊道:“刘将军何在?”
左军军士识得他是诸葛瞻之子,纷纷给他们让出一条路来。
诸葛尚浑身浴血,快马扑到刘胤的近前,滚落马背,泣拜道:“家父陷入敌人重围,望将军垂怜,发兵相救!”
刘胤悚然一惊,先前斥侯的报告称中军遭到吴军的前后夹击,但并未言明情况已十分危急,现在看诸葛尚的情形,恐怕那边的局势已经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了,他跳下马来,双手将诸葛尚扶起,询问道:“少将军,那边情形如何?”
诸葛尚具言详情,道:“家父垂危,望将军速发兵救之,迟则恐怕晚矣。”
救兵如救火,刘胤那里还敢再耽搁,不过吴将步协一直如同一块狗皮膏药似地黏着不放,让刘胤也颇为头疼,如果按正常的战况,刘胤根本就不惧步协,但此时中军危急,刘胤必须要抽调兵力前去救援,步协肯定要趁虚而入,这便让刘胤有些左右为难。中军是必须要救的,步协也必须要挡住,否则再让步协的右军合围上来,情况只能是更糟。
现在已经没时间再容许刘胤仔细地考虑了,他当机立断,决定由阳安营来抵御步协的进攻,虎步营和虎骑营立刻向南救援中军。刘胤叮嘱傅佥,不可与步协力战硬拼,尽量与之多做周旋,且战且退,向中军方向靠拢,但必须将步协挡在防线之外,不得让其与陆抗的主力吴军会合。
傅佥也知战局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形势对蜀军极为不利,傅佥也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当即就慷然领命,引阳安营去拒吴军。
虽然刘胤很清楚以傅佥的五千人与步协的两万人对战,肯定是很困难,但这个时候刘胤也是别无选择,毕竟诸葛瞻的整个中军陷入危机之中,不去救援的话,很可能会全军覆灭。刘胤立刻是整点虎步营虎骑营,转向南行。
┄┄┄┄┄┄┄┄┄┄┄┄┄┄┄┄┄┄┄┄┄┄┄┄┄┄┄┄┄┄┄┄┄┄┄
在吴军的轮番冲击下,蜀军想要保持队形的完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陆抗的目的就是要将蜀军切成数块,然后分割歼之。所以吴军的行动并不是以大规模歼敌为主,而是派出精兵悍将,如一把把利刃,突入蜀军阵中,将一整块的蜀军给一刀刀切开,分割包围,然后再分而歼之。
诸葛瞻现在的处境相当的困难,整个蜀军已经被打散了,身边的兵士越来越少,战到最后,也只剩下了几十名的贴身亲兵。诸葛瞻身上也是多处负伤,血染征袍,左肩中了一箭,整个左臂完全抬不起来,但诸葛瞻却丝毫无惧,右手持剑,斩杀了数名吴兵。
诸葛瞻且战且退,退到了一处残垣处,这儿原本应该是一间草屋的,不过在战乱之中已经被殃及池鱼了,草屋的屋顶已经完全塌了下去,土墙也只剩了下半人多高。诸葛瞻退到此处,他那匹负伤的战马也终于不支,一声哀鸣,前腿跪了下去,便再也没有能站了起来。
几名亲兵立刻上前将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的诸葛瞻扶了起来,诸葛瞻以剑驻地,失血过多的他脸色苍白,身躯有些摇摇晃晃,但他仍然咬着牙齿,顽强地站立了起来。
“诸葛瞻!他是诸葛瞻!快去禀报都督!”一队吴兵发现了诸葛瞻等人的踪迹,正好那名军侯识得诸葛瞻的样貌,一面令人飞报陆抗,一面率兵围了上来。
诸葛瞻此时退无可退,面对围攻而来的吴兵,诸葛瞻率亲兵与之对峙,准备誓死一战。
“放肆,谁让你们对诸葛都护如此无礼了,还不退下!”陆抗就在左近,闻讯后很快地赶了过来,对着那几名吴军士兵训斥道。
那几名吴兵立刻惶恐地退了下去,陆抗下马,含笑地拱手道:“思远兄,久仰大名,今日得拜君颜,抗三生有幸。”陆抗与诸葛瞻年纪相仿,陆抗略长一岁,不过为了表示尊敬,便以思远兄来称呼。
诸葛瞻斜睨了一眼,冷笑道:“不敢当,鄙人从来只同信义之人相交,背盟弃约,枉顾信义,与犬豚何异?”
张咸勃然大怒,诸葛瞻兵败势穷之际,居然还敢骂了陆抗猪狗不如,张咸持剑在手,恨不得上去一剑斩了他。陆抗将他拦住,淡然地一笑道:“蜀主昏愦无能,任用奸宦,纵然如思远兄这样的大才也难振朝纲。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蜀汉倾覆在即,王气已终,思远兄何不顺应天意,仗义来归,某可保诸葛一脉永世富贵。某与令从兄诸葛恪相交甚厚,今吴主英明,已为恪公平反昭雪,更闻令侄诸葛攀已承嗣瑾公一脉,吴主欢欣,亦欲令诸葛攀承恪公爵禄,从此吴蜀诸葛一家相亲,何乐而不为?”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与诸葛瞻是从兄弟,陆逊去世之后,其军便是由诸葛恪统领,陆抗便在其麾下,陆抗称其与诸葛恪相甚厚,亦非虚言。后来诸葛恪权倾朝野,为吴主孙亮所忌,最终为孙峻所害,吴主孙休即位之后才为其平反昭雪。当初诸葛亮多年无子,诸葛瑾便将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后来诸葛恪被满门抄斩,江东诸葛一脉绝嗣,经后主同意,诸葛乔之子诸葛攀便认祖归宗,重回诸葛瑾门下,承继香火。
今日陆抗旧事重提,就是欲以此来打动诸葛瞻。
不过诸葛瞻心如磐石,又岂是陆抗这番言辞可以诱惑了得,他怒目而视,大义凛然道:“某家父子,世为汉臣,忠贞不渝,宁死如何肯降吴狗乎?今日某兵败于此,天意如此,人力不可违,自当一死以报国,何须饶舌!”
说罢,诸葛瞻横剑自刎,血溅五步。所有随从亲兵也全部追随诸葛瞻自杀身亡,誓死不降。
第205章遗体
陆抗亲眼目睹诸葛瞻宁死不屈横剑自刎,不禁大叹道:“诸葛父子真忠义千秋之典范也!”
张咸欲斩诸葛瞻之首级,陆抗喝阻之,道:“休得动手!诸葛瞻乃真义士也,传令吴军将士,任何人不得辱及其遗体。”
陆抗向孙休献策密谋夺取益州,并不是说陆抗这个人就是背德弃义的小人,陆抗之计,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的大义之举,为国家谋利而于个人私德无亏。从陆抗的内心深处,他对诸葛亮是很崇敬,诸葛亮一生高风亮节,鞠躬尽瘁,陆抗一直视其为楷模,他也立志效仿,一心报国,当然是他所处的吴国,为了吴国的利益,陆抗甚至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很轻。诸葛瞻慷然赴死,为国尽忠,直让陆抗更是心存景仰,这也就不难理解陆抗宁可放弃拿诸葛瞻的人头向吴主邀功请赏,也要为其保留遗体完整。
古人是很讲究遗体的完整性,死无全尸几乎是一种很恶毒的咒骂,对于恨之入骨的,甚至死后还从坟墓里刨出来鞭尸。陆抗为诸葛瞻留下一具全尸,就是代表着他对诸葛瞻乃至于诸葛亮的一种敬意。
陆抗深深一拜,转身上马,引军而去。
这个时候,刘胤的援军也已经赶到了,张乐骑了一匹青鬃马,手持长矛冲在最前列,张乐人重马沉,长矛亦更为锐利,快马冲杀,势如破竹,挡者披靡。虎步营虎骑营亦在刘胤诸人的带领之下,对着吴军的阵营发起了猛烈地冲击。
吴军这个时候原本已经对蜀军完成了分割合围,正欲分而歼之,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被包围的蜀军身上,仿佛这些蜀兵已经成为了帖板上的鱼肉,任由他们来宰割,他们几乎忽视了来自身后的危险。
这时刘胤率领一万人马突然从外围杀了过来,轻易地就冲破了吴军的防线。
虽然虎骑营还称不上是真正的虎狼之骑,但两千骑的骑兵冲击起来,那种威势也绝不是吴军步兵可以抵挡得了的,虎骑营在前,虎步营在后,将吴军的防线给捅了个千疮百孔。
原本被围在包围圈之内的蜀军已经是心生绝望,突然一支生力军横空出世,将吴军的包围圈给打破了,蜀军立刻是精神大震,发起了反冲锋,整个战场的局面又发生了戏剧性地改变。
羽林右部督李球奉命阻击吴征西将军留平,也陷入了苦战之中,为吴军团团围困,左冲右突,也无法杀出重围,就在他力乏之时,刘胤已经引军杀到,杀散吴兵,将李球救了下来。
李球在马上拱手称谢,鬼门关上走了一圈,李球对刘胤是感激不尽。
“诸葛都护何在?”刘胤倒是顾不得与他寒喧,急问诸葛瞻的下落。
李球方才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除了拼死力战之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其他的情况,此时刘胤询问,这才想起来,四下打量,皆是一片混乱,哪里还有诸葛瞻的身影。
到是一名小兵指点着不远处的那一片残垣,道:“小的方才看到都护大人向那边退了过去,就是不知现在是否还在。”
诸葛尚杀入阵中,左右不见父亲的踪迹,急得双目赤红,一听那边有父亲的消息,便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
刘胤唯恐他在乱军中有失,立刻引军随他奔了过去。
残垣后面已经是了无生机,横七竖八的躺满了蜀兵的尸体,诸葛尚一眼就瞧见了那熟悉的铠甲征袍,他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头脑“轰”地就炸了。
“父亲——”诸葛尚惨呼一声,跪伏在诸葛瞻的遗体边上,泪如雨下,痛不欲生。
刘胤诸人也赶了过来,看到诸葛瞻的遗体,全都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