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431部分

最后的三国-第431部分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可以见上刘胤的面。

而参军便不同了,由于参军曹的参军人数众多,衔职较低的参军根本就连刘胤的面都见不上。和郁投靠羊祜,便有利用羊祜地位的意思。

回到住处,和济是一脸的高兴,原来他被委任为营中的都尉一职,留在羊祜的身边候命。

这些官职的高低和郁并不太在意,他更关心的是获得重要的情报,进入蜀军的参军曹,无疑是和郁梦寐以求的事,这里要是有着蜀军的最高机密和行军方略,和郁从中下手,再理想不过了。

至于和济的安排,和郁表示更是无关紧要,他能留在羊祜的身边,也算是一件比较不错的事,毕竟羊祜以前和峤关系不错,有他的照顾,和郁和济父子二人,流亡过来,日子过得也不会太艰难。

“父亲,你真的任职参军了?”和济听到和郁任职参军的事,既惊又喜,真没想到初到蜀营,就能得到如此的职位,看来他们这一次的任务,可以顺利地完成了。

和郁拈须一笑道:“为父好歹也曾是当朝的尚书,加上羊公的举荐,当一个参军自然是绰绰有余。”

“那父亲可曾在参军曹之中发现关于蜀军动向的文书?”和济追问道。

和郁笑道:“为父今日只是初次上任,那里有机会看到这些文书,不过既然做为参军,这些东西迟早都是可以过目的,掌握蜀军最新动向,也不是手到擒来之事。济儿,你可与蜀军中潜伏的密探取得上联系了?”

和济摇摇头,道:“孩儿已经按照约定在营中的东南方向摆下了联络暗号,不过现在好象没有什么回应。”

和郁沉稳地道:“甭急,潜伏在蜀营之中的密探未必能时时得瑕,明日一早再看吧。”

次日早上,和郁同和济来到了昨天摆放暗号的地方,惊奇的发现,他们摆出的联络暗号已经变化了。和济摆出的暗号其实也不过是几块石头看似杂乱无章地垒放在这儿,其实那是晋军暗探联系的手法,有请求联络的意思。

那几块石头已经全部被动过了,而且这绝对不是人为的损坏,按目前石头的排列顺序,正是表明潜藏在蜀军之中的暗探已经和他们联系上了,他们只需每天将蜀军的情报放置在指定的地点,就会有专人取送。

虽然未曾谋面,和郁还是甚为欣慰,这下自己部不至于是孤军奋战了,毕竟在蜀军之中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存在着和他们一样肩负着特殊使命的一群人,他们都是忠于大晋的臣子,为了大晋的江山社稷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光与热。

更重要的,和郁掌握了和洛阳方面联络的通道,这样他才有可能将拿到的情报及时地送到洛阳去,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和郁看到周围来往的蜀兵渐多时,不动声色地回到了营帐之中,对和济道:“以后你每日的任务,就是到联络点一次,看看暗探那这有没有最新的消息,同时我也会每日给你一张小纸条,你只需将纸条放到指定的位置即可。为了慎重起见,不让蜀人有所怀疑,以后与暗使的联络就由你一人来负责,切不可掉以轻心,授人以柄。现在在蜀营之中,不比从前,稍有异常,招来的可能就是杀身之祸,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接下来的几天,和郁凭借着出色的才干,在参军曹中表现非凡,受到了众参军的一致赞誉。和郁当然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低级别的军用文书,不过真正事关机密的文书,和郁还是没有触碰到,这不禁让和郁有些暗暗地心急。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和郁执着地坚守在这儿,终于是得到了回报……

第1053章拆东墙补西墙

“呈上来!”传信的人立刻将书信递了上去,和峤打开一看,狠地一拍大腿,失声叫道:“好!”说着,便向司马炎的寝宫急匆匆地走去。

不过刚到寝宫的门口,就被黄门侍郎给拦了下来:“和大人,陛下已经就寝了,您还是明日再来吧。”

和峤如何能等到明日,他对黄门侍郎道:“此事关系重大,耽搁不得,烦请骆公公给通传一声。”

黄门侍郎犹豫了一下,不过和峤现在可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常住在宫中,既然他说事情紧急,如果耽搁了的话,自己定然是吃罪不起。于是黄门侍郎道:“那和大人稍候,小的这就禀明圣上。”

黄门侍郎转身入内,不多时,他便出来了,对着和峤道:“和大人,陛下已经起身了,请进吧。”

和峤拱手称谢,迈步进入到寝宫之中。

司马炎也只是刚刚睡下没有多久,听得黄门侍郎禀报说和峤有要事求见,司马炎一听,这么晚了,和峤还有事情禀报,显在是不可拖延的大事,他立刻起身,宣和峤晋见。

“陛下,河内那边刚刚传回来的消息,舍弟已经探听到了蜀军的最新动向,刘胤将渡河地点选择在了孟津渡,目前已经秘密地抽调军队向孟津渡开拨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渡河计划。我们现在必须要加强孟津渡的防范力度,以确保孟津不失。”和峤一见面就向司马炎禀报道。

现在晋军最主要的防守目标是小平津,当然这也与蜀军前一段时间陈兵小平津有关,由于晋军在小平津一带集结重兵防守,可以判定蜀军几乎不会选择从小平津渡河,但黄河渡口众多,刘胤究竟会从那儿渡河,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一旦应对失当,黄河防线便芨芨可危了。

“消息确切吗?”司马炎问道。

和峤道:“舍弟目前已经成功取得刘胤的信任,进入蜀军参军曹之中,可以接触到蜀军的核心机密,从孟津渡河,是刘胤亲自制订的策略,目前蜀军已经围绕着孟津在做文章,后续定然还会有情报传回,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便是如何加强孟津渡的守备。”

司马炎揉揉了太阳穴,这些天来,头疾之症折磨得他痛不欲生,他定了定神,道:“那就将小平津关的守军撤往孟津,你看如何?”

和峤道:“小平津关的守军充其量也只能是调动一部分,而现在孟津关防守空虚,只有五千人在守御,加上小平津调过来的兵力,最多也不会超过三万人,如果想要抵御蜀军的进攻,至少也得再增回三万到五万人才行。”

司马炎眉头紧皱,道:“现在各处的兵力都比较吃紧,朕可是捉襟见肘,再想调三五万人,如何为之?”

和峤沉吟了一下,道:“洛阳周围,只有南阳距离稍近一些,唯今之计,也只有先调南阳之后来解孟津之危了。”

南阳有荆州兵十万,目前在杜预的统辖之下,其实杜预面对姜维和钟会的大军,局面上也甚是艰难,如果再拆东墙补西墙的话,南阳那边的局势更为地吃紧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距离洛阳最近的,也只有南阳的军队了,如果去调动青州徐州的军队到洛阳来,恐怕黄花菜都要凉了。

司马炎想了想,道:“那就先从南阳的军队之中,抽调三万人即刻北上,加强孟津关的守卫。”

和峤恭声称诺,立刻下去安排了。

┄┄┄┄┄┄┄┄┄┄┄┄┄┄┄┄┄┄┄┄┄┄┄┄┄┄┄┄┄┄┄┄

接到朝廷调兵的圣旨,杜预是一脸的无奈,说实话,就现在南阳的十万军队想要挡住姜维和钟会的联军,确实也是困难重重,目前双方在新野一带陷入了拉锯战,仗打得很是辛苦,如果朝廷方面再抽调走三万人马的话,无异于是釜底抽薪。

但这是皇帝的圣旨,杜预又不得不遵命,违抗圣旨,那后果可不得了,羊祜就是前车之鉴。

提起羊祜,杜预不禁是感到深深地惋惜,和羊祜在荆州共事的这一段时间,杜预认为羊祜是目前晋国之中不可多的帅才,可以说如果晋国之中谁有能力抵挡得住蜀国的进攻,唯羊祜莫属。

但是遗憾的是,司马炎并不信任羊祜,羊祜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一直游走于权力的边缘,这也就导致了羊祜虽然身为前线主将,却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领军人物,他的许多有价值的策略,最终也化为了泡影。现在晋国的局面维艰,绝对与羊祜的不受重用有着莫大的关系。

令人扼腕而叹的是,司马炎竟然对羊祜起了杀心,命人前去赐下鸠酒,欲取羊祜的性命,只不过最后司马炎的打算竟然落空了,非但没有杀掉羊祜,反而让他投奔了蜀国。

恐怕天下没有再比这更加糟糕的事了,失去了羊祜,晋国如折一臂,而蜀国则是如虎添翼,这不禁让许多的有识之士痛心不已。

没有觉得羊祜做的有什么错,毕竟是朝廷首先有负于他,刀架到脖子上了,难道还不许人家反抗吗?

司马炎刚愎自用自毁长城,是造成这一切的后果,可惜人家是皇帝,许多人腹诽,也只能是在背后议论,是敢怒不敢言。

杜预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他认为这件事司马炎干得极为的不漂亮,但杜预也是无可奈何,自己更是谨小慎微,不敢触怒司马炎。

接旨之后,杜预便下令副将张乔去点三万兵马开赴洛阳。

张乔不禁埋怨道:“都督,现在南阳的兵力都尚且吃紧,若是再调走这三万人,这仗可就没法打了。”

杜预道:“南阳这边吃紧,洛阳那边更为紧张,天下一盘棋,我们还是得服从圣上调度才是。张将军,你即刻带人连夜出发吧,洛阳那边更需要支援。”

张乔也只得遵命,点起三万人马,连夜行军,离开了南阳,望洛阳而去。

第1054章风云激荡

抽调走了三万人马之后,杜预不得不在前线收缩兵力,放弃了目前与蜀军争夺不休的新野、湖阳,向宛城方向退却,做好了死守宛城的准备。

晋军在新野的突然撤离让姜维感到很是莫名,按理说双方的战斗十分的胶着,蜀军并没有占据到明显的上风,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晋军却突然地选择了退兵,确实让人很是费解。

不过随后姜维很快地打探到了杜预后撤的原因,洛阳那边战事吃紧,司马炎不得不从临近洛阳的南阳抽调军队来支援洛阳,以确保黄河防线的安全。而刚刚抽调走了三万人马的晋军自然很难在新野一线维持战斗状态,退守宛城实属无奈之举。

钟会也得到了晋军撤退的消息,他立刻是赶往姜维大营,拜会姜维。钟会归蜀之后,被封为镇西将军,仍然统领旧部,虽然钟会完全受大将军姜维的节制,但他统领的军队,却是独立于姜维大军的,另扎一营,并没有混在一起。

“大将军,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呀!”钟会一进大帐,就笑盈盈地对姜维道。

姜维微微一笑道:“钟将军也得了杜预减兵撤军的消息了?”

钟会道:“是啊,卑职听闻杜预撤军消息,特意地来向大将道贺,数月以来,双方激战于新野,未分胜负,如今洛阳那边战事吃紧,司马炎已经抽调杜预的三万人前往洛阳支援,现在杜预这边独木难支,正是大将军大举进军,扫荡南阳诸城的大好时机,大将军宜从速进军,尽快地拿下宛城,继而便可进军洛阳,一举兴复汉室。非常时刻,还请大将军切勿迟疑,否则被别人抢了头功,大将军的颜面何在?”

姜维脸色微微一变,道:“钟将军何出此言?我姜维一生禀承诸葛丞相之遗志,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不管谁能攻下洛阳,都是我大汉之幸,至于我姜维的颜面,又何足挂齿!”

钟会讪讪一笑道:“大将军切勿误会,在下绝无挑拨离间之意。刘骠骑纵横北地,席卷天下,如今洛阳更是其囊中之物,如此功勋,经天纬地,天下恐怕无人能与之比肩。如今世人论及灭晋第一功者,非刘骠骑莫属,但人却不知,若无大将军在益州维持大局,牵制魏吴两国之大军主力,刘骠骑又岂能成就这不世之功?当然,大将军虚怀若谷,高风亮节,自然无意于刘骠骑争功,世人愚拙,不识真正英才,才会有些偏见。”

姜维淡然地道:“老朽年逾七十,早已是黄土掩颈之人,今生唯一夙愿,就是亲眼看着大汉王师可以横行于洛阳街头,大汉旗帜,飘扬于洛阳城头,如此便可告慰诸葛丞相的在天之灵,余虽死无憾矣。”

钟会道:“大将军一生为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攻下洛阳,不仅是诸葛丞相的遗愿,更是万千天下黎庶翘首以盼之事,如果大将军可以第一个纵马扬鞭,跨入洛阳城的时候,那才更是众望所归。卑职愿助大将军一臂之力,为大将军扫清一切阻碍,拿下洛阳城。”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姜维一生的夙愿,为了这个愿望,他几乎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如今胜利在望,姜维自然是激动万分,当然,如果能由他亲自来主导这场胜利,那姜维的此生,必将是辉煌而绚烂的。

钟会的建议,确实也让姜维心动不已,跃马洛阳城,那是何等风光惬意的事,如果有可能,姜维自然是当仁不让。

“那依士季之意,该当如何?”

钟会道:“如今刘骠骑的大军已经是陈兵黄河北岸,与洛阳近在咫尺,一旦刘骠骑突破黄河防线,洛阳城是唾手可得,大将军如果在宛城与杜预纠缠过久,必然失去先机,以卑职之见,大将军不如兵分两路,一路在宛城继续和杜预周旋,另一路挥师北进,绕道鲁阳,直取洛阳,或许可以一偿大将军的夙愿。只要拿下洛阳,杜预其军必然瓦解,不足为患。”

姜维沉吟片刻,道:“士季言之有理,可依计行事也。”于是姜维令蒋斌王舍等人率军围攻宛城,自己则同钟会亲率十万大军,绕道鲁阳,直逼洛阳而去。

┄┄┄┄┄┄┄┄┄┄┄┄┄┄┄┄┄┄┄┄┄┄┄┄┄┄┄┄┄┄┄┄┄┄┄┄┄┈┄┄┄┄┄┄┄┄┄┄┈

蜀军的动向,自然瞒不过相隔不远在弋阳的陆抗。现在天下大势风云激荡,司马晋的灭亡已经是不可逆转,这也让陆抗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三国之所以并存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一个鼎足之势。

三足鼎立,本身追求的就是一个平衡,而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天下的格局也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吴蜀交恶之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再没有修复过,陆抗不会认为蜀国攻克洛阳灭掉司马晋之后,会休兵罢战,与吴国划江而治,互不干涉,而最大的可能就是蜀国会乘胜而进,挟灭掉晋国的气势,一举吞吴,统一天下。

这无疑是陆抗最为担心的,现在吴国是昏君当道,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