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171部分

最后的三国-第171部分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摆在刘胤面前的困难是关中还未曾拿下,倘若再分兵去取汉中的话,那无疑就违背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给司马望一些喘息之机,对拿下关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卢逊也在担忧,但他所思所虑显然和刘胤不在一个层次上,他更关心的是刘胤派出去一个年轻的小将是不是荀恺的对手,要知道荀恺可是一员悍将,汉末名臣荀彧的曾孙,汉中三大游击校尉都败在他的手中,智勇双全,能力出众,卢逊都自认为难以匹敌,眼看刘胤只派只有二十出头的傅著出马,卢逊不禁是暗暗地捏了一把汗。

刘胤却是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傅著出战斜谷,刘胤并未有半点的操心,他的注意力,仍旧停留在五丈原的战场之上。

虎骑右营的调离并未让战局有什么改变,司马望的一字长蛇阵被刘胤的三路出击死死地扼制住,阵形无法变化,败亡之局便无可挽回。

姚弋康的三万羌骑在此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羌骑果劲,骁勇善战,在攻击战斗中将羌人英勇作战的风格发挥地淋漓尽致,魏军步兵对抗骑兵,最大的倚仗就是来自于结阵,依靠紧密的步兵方阵来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但这道防线一旦被突破,魏军的阵型便变得散乱起来,这无疑给了羌骑兵最好的发挥舞台。

各自为战正是羌骑兵最擅长的攻击手段,用骑兵对付步兵,这完全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姚弋康急于在刘胤面前表现自己,攻击的时候是不遗余力,不恤兵力,整个蛇尾阵形在羌骑兵有力地冲击之下,很快地就崩溃了。而蛇首和蛇腰由于处处受制,也是无力抵御蜀军的攻击,整个一字长蛇阵进入了全盘崩溃的模式。

司马望亲眼看着魏军的败乱之局,心头一片冰凉,自街亭之战失败之后,五丈原之战他又不得不再次咽下失败的苦果,如果说街亭之败败在轻敌,那么五丈原的再次战败,司马望已经是输的心服口服了。精心的准备,周密的策划,司马望可以说是将毕生所学都用到了这一仗上,但结局依然是无比凄惨,司马望遭受到了戎马生涯之中从未有过的两连败。

他知道,此役之后,整个关中的形势将会彻底地遭到逆转,魏国再想保住关中不失已经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了,现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带尽可能多的魏兵逃回长安,现在留给司马望的机会,也只剩下了固守长安,等待司马昭再次地派出援兵。

但无数的溃兵涌向渭水浮桥的时候,司马望发现,这才是魏军真正灾难的开始。

值得庆幸的是,魏军渡过渭水之后并没有将浮桥拆除,给败下阵来的魏军保留了一条退路,但从北向南渡河之时魏军是有序而过,而此刻追兵在后,魏军再想排出井然有序的队列已经是毫无可能,无数的魏军士兵拼命地挤上了浮桥,人人心里很清楚,逃过渭水就等于是捡回一条性命,生死攸关之际,也就不会有什么人来发扬风格了,都打破脑袋地挤向了浮桥,真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即视感。

没等蜀军追杀过来,为了抢夺上桥的资格,魏兵们已经是自相践踏,乱哄哄地挤作一团,很多的士兵眼看着距离浮桥就是几步之遥的距离,可就是死活也无法从人潮之中挤上去,许多人被挤倒在地,无数只脚便会毫不留情地踩踏上去,在绝望的**声中一命呜呼。

就算勉强挤上浮桥的士兵也不一定就能到达北岸,只能同时容纳两匹马通行的窄窄浮桥此刻也是人满为患,许多的士兵被挤落入水,北兵大多不识水性,掉落到河中都在无助地挣扎着,但无论是岸上的人和还是桥上的人,都无视于他们的死活,任由他们在水里沉浮,直到被水流所吞噬。

胡世也率着重装步兵退到浮桥附近,而蜀军的骑兵则大举地掩杀了过来,胡世看到司马望在众亲兵的护送之下,正被挡在了浮桥口上,前面拥挤不堪,根本就无法通行。

司马望此刻一脸的灰败之色,目光迷离,有些魂不守舍的样子,对眼前的一切似乎是熟视无睹,完全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之中。

胡世急了,追兵就在身后,此时再不过河的话,很可能就没命了,他快马冲到司马望的跟前,大声道:“大都督,情况紧急,速速过河吧。”

司马望满脸萧索之色,仰天长叹道:“晋王付我雍凉大任,今日功败垂成,我又有何面目东归?”

胡世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都督又何须自怨自艾,待回到长安,重新收拾兵马再战未迟。都督先走,某来断后!”

第412章千军万马独木桥

胡世一边与司马望说着,一边大声地喝斥挡在桥头的士兵,让他们让出一条路来。

整个浮桥上又经是乱成了一锅粥,纵然有些士兵畏惧胡世,不自主地准备向后退去,但后面的士兵却无法听到胡世的声音,依然如浪涌一般地向前涌来,挤着前面想后退的士兵也无法后退。

胡世勃然大怒,眼看着蜀军的追兵已近,再不走就迟了,他拨剑在手,怒喝一声:“挡道者杀无赦!”一剑便是当头斩落,砍死了一名挡在他身前的小校。

胡世一动手,手下的亲兵更是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挥刀乱砍,生生地在桥头上砍出了一条血路来。

众军士畏惧,这才算是勉强地让出一条路来。胡世保了司马望,向浮桥上退了过去。

主将逃逸,剩下的魏兵真的成为了一盘散沙,根本就无力抵抗蜀军骑兵和羌骑兵的凶猛冲击,蜀军如雨的箭矢轻易地射穿魏军士兵的铠甲,蜀军锐利的长矛毫不费力地戮穿魏军士兵的身体,原本一场势均力敌的对阵演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整个五丈原的战场上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渭水之中,浮尸几乎可以将河面淤塞,鲜血几乎将河面染红。

许多的魏军士兵选择了放下武器,举手投降,那些人试图顽抗的,则毫无悬念的惨遭了杀戮,仗到这个份上,胜负已定,剩下的就是歼敌多少的问题了。

卢逊已经知晓魏军主帅就是魏国骠骑将军司马望,对于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宿将,卢逊也曾在当年姜维北伐的长城之战中领教过司马望的本事。当时卢逊还是一名小小的都伯,参与过攻打长城的战役,要知道司马望可是连姜维都不曾撼动的名将,而如今却在刘胤的手下一败涂地,眼前的战况,把卢逊看得是目瞪口呆,他甚至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他知晓刘胤已经是豪取陇西六郡,曾在街亭之战中大败过司马望一次,卢逊更是惊讶地合不拢嘴。

“大将军是如何到的陇西,末将在汉中,可是从未听过有那支军队路过汉中进入雍凉的?”卢逊提出了这个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刘胤微微一笑,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前往陇西,又何止汉中一条路,出其不意,才可攻其不备。”

“不止汉中一条路?”卢逊喃喃自语,他就是蜀地人,长这么大还真的没有听说过不走汉中就可以从蜀地前往陇西的,不过刘胤没有细说究竟走的是那条路,他也就不好再多问了,只是暗自纳闷不已。

战事已临近尾声,各路报捷的大军是络绎不绝,根据不完全统计,此役共歼敌三万余人,其中被俘者就占了一半,司马望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五万大军,折损超过半数,这一役,司马望已经是元气大伤,蜀军大获全胜。

刘胤的围点打援计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暂留一座陈仓不打,诱使司马望大军前来救援,这一战,可谓是完全能左右关中战局的一战,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之后,整个关中的局势焕然一新,为刘胤下一步兵取长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且失去了援兵之后,陈仓已经是孤城一座,这必将对守军的军心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蜀军此刻再回过头来取陈仓,相对而言,就容易了许多。

五丈原这边在清理战场,傅著也已经从斜谷返了回来,卢逊看到傅著回来,不禁暗暗有些失望,想必傅著也未能打得赢荀恺,但他看到傅著身后几名士兵推推搡搡着的一人之时,卢逊不禁呆住了,这不就是魏国护军将军荀恺吗,敢情他被傅著给生擒活捉了。

傅著这一仗打得可以说是轻松无比,五千骑兵对阵三千步卒,地形上正好是刚出斜峪关口的那个喇叭口地形,两机是高耸笔直的山崖,中间是平坦的河谷平原,这样的地形对于骑兵冲击而言简直就是天造地设。

其实对于荀恺而言,输得是冤枉透顶,如果不是他追卢逊追得太急,在斜谷之中可以凭险据守,徐缓而退,并不会十分地惧怕蜀军的骑兵。但眼看着卢逊就要逃出斜谷,荀恺又岂能容他如此逃走,率军是急追不舍,与傅著所率的骑兵在斜谷谷口不期而遇。

荀恺的消息自然没有卢逊那样闭塞,但也仅仅知道蜀军已经进入到了陇西而已,斜谷这段路目前还掌控在魏军的手中,前有雄关陈仓,后有重镇长安,荀恺丝毫没有起意在这儿能撞到蜀军的骑兵。

如果论行军打仗的水平,智谋的高下,荀恺的能力自然也比傅著高出不少,但兵种之间的差距,却不是单凭智谋就可以弥补的,这场遭遇战,来得太突然了,根本就没有给荀恺任何一点的心理准备。

而且蜀军骑兵的攻击力之强悍,更是出乎荀恺的打算,不仅是快得出奇,马背上的骑手,还可以齐刷刷地射出箭来,轻而易举地就突破了魏军的防线,而防线一旦告破,接下来三千魏军就都成为了人家的待宰羔羊。

骑兵对阵步兵,几乎是一场碾压似的胜利,而且斜谷口的特殊地理位置,就连魏军逃生的机会都不曾留下,两边的峭壁根本就无法攀登,而在平坦的河谷之中,两条腿跑得过战马的四腿吗?

虎骑右营只发动了一轮的冲击,就完全将荀恺的军队给打残了,弓骑兵毫不留情地破坏了魏军整体防线,直接将整个的魏军防线如打筛子一样给打穿了,年轻气盛的傅著肆意地冲杀着,失去了战斗力的魏军被迫地选择了投降。

荀恺也无可奈何地做了傅著的俘虏,从蜀军发起攻击到被俘,仅仅才过去了一柱香的时间,这样的惨败让荀恺是措手不及,连一点的思想准备都没有。

傅著押着魏军众俘兵,得胜而还,直把卢逊看得目瞪口呆,令他畏之如虎的荀恺此刻竟如羔羊一般,被傅著手到擒来。

第413章荀恺

荀恺被带到刘胤面前的时候,这才看到满山遍野的蜀军,他顿时意识到了传闻中占领了陇西的蜀军已经是攻到了五丈原,而且看到了无数和他一样做了俘虏的魏兵魏将,敢情吃了败仗的不止他荀恺一个人,整个关中的魏军似乎也遭遇到了惨败。

荀恺简直就是郁闷到了极点了,一路追杀卢逊眼看就要得手,结果半路上杀出一个巨无霸来,那蜀军的骑兵也太过凶悍了,就算步骑之间有些差距,但也不至于差得如此离谱,一个照面的工夫,他的三千人马就被人家给打穿了。

荀恺不禁是莫名惊诧,什么时候蜀军骑兵变得如此厉害了,战斗力恐怕比魏国成建制的骑兵也要强上不止一倍。

“启禀大将军,末将交令,全歼斜谷魏军三千人,生擒魏将荀恺。”傅著很是兴奋地向刘胤复命道,现在他指挥虎骑营打仗,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刘胤含笑着点点头,当初带傅著前往阴平道时,他还是一个青涩的少年,经过这两年历次大战的洗礼,傅著成长的很快,隐然已有名将的风范。

“你就是荀恺?”刘胤的目光注视到了傅著身后被押解而来的的一员敌将,此人面白如玉,约摸二十六七岁的样子,虽然双手被紧缚着,但神情之间却是倔强倨傲的,紧抿着苍白的嘴唇,一声不吭。

“废话少说,要杀便杀,要剐便剐!”听到刘胤询问,荀恺冷哼了一声,傲然地道,一付视死如归的模样。

傅募见他如此无礼,不禁大怒,喝道:“一个败军之将,你神气什么?镇北大将军面前,岂容得你猖狂?”

“镇北大将军?”荀恺不禁为之一怔,现在刘胤的大名早已在魏军之中传遍了,荀恺也早已是如雷贯耳闻名已久,只是想不到刘胤竟然也是如此地年轻,竟与自己的年纪相仿,他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光打量着刘胤,道:“你就是刘胤?”

“大胆!大将军的名讳,也是你可以提及的?”傅募怒色不减,大声喝斥道。

刘胤轻轻挥手示意傅募退下,面带微笑地冲着荀恺道:“怎么,这也需要质疑吗?在下正是刘胤,如假包换。”

荀恺恢复了淡漠的表情,平淡地道:“是与不是,与某而言,并无意义。某今日失手遭擒,唯求速死,今有一事相求,肯请刘大将军可恩准。”

“何事但讲无妨。”

“某无他愿,但求刘大将军可以赐下一把快刀,让荀恺死的痛快一些。”荀恺凛然地道。

刘胤道:“荀护军也姓荀,不知和建安朝时的名臣荀彧荀文若是何关系?”

荀恺微微一怔,他不清楚刘胤此时提及荀彧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依然还是很恭敬地道:“正是在下的曾祖父。”

刘胤微微一笑道:“我的军中,最不缺的就是快刀,削铁如泥,切金断玉,斩你区区一颗人头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不过我很好奇,不知荀护军到了九泉之下,面对令曾祖,将何以应答?就说是为了曹魏的江山社稷效忠死节吗?”

荀恺的脸色陡然一变,当年荀彧可是曹操手下数一数二的谋臣,为曹魏的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同时荀彧也是一位汉室王朝的坚定拥护者,起初他追随曹操,认为曹操可以匡扶汉室,重整朝纲,但到了最后,荀彧也终于是看清了曹操名托汉相,实为汉贼的真实面目,为了阻止曹操的谋篡之心,荀彧竭力地反对曹操受九锡封魏公,为曹操所厌恶和疏远。后来曹操赐下食盒,荀彧打开后发现里面空无一物,他是何等聪明之人,已知曹操动了杀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荀彧最终服毒自尽。

曹操被称之这一代奸雄,那绝不是后人乱叫的,荀彧的功劳,在整个曹氏集团内也是无人可出其右的,这是这样一位功绩彪柄的名相,只因被曹操忌恨,最终饮恨而终,曹操的用人之道便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鉴于荀氏是颖川大族,曹操在逼死荀彧之后也不敢灭其宗族,只能是极尽安抚,荀恺的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