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末的幸福生活 >

第29部分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29部分

小说: 汉末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兴高采烈的告诉王石,王家村有超级高手和神奇的动物保护,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又供应吃喝,还答应帮忙建造房子,让他们成为王家村的人,种种福利待遇,比他们想象中的大同盛世都要好。所以他们很满足,甚至表示,来到王家村是他们的幸运,是太一尊神的保佑。

这让王石知道,自己应该是想多了,杞人忧天。

与大家伙吃了一顿数百人级别的大锅饭,王石这才回村。

同时,这一顿饭也让所有新人都知道,这青年,就是传说中单枪匹马闯军阵,杀死韩遂的超级高手。

回到家的时候,王石身后跟了俩跟屁虫。

却原来是许久不见踪影的大黄和二黑。

这俩家伙,在王石走到半路上的时候,不知从哪个旮旯里窜出来的。

王石很不待见这俩只狗。尼玛,多少天没见踪影了?还记得他这个主人吗?

不过看他们皮毛油光水滑的,王石还算欣慰。总算离了他没被饿死。

吃过晚饭,王石早早就睡下了。

他明天还有个任务,去张家村一趟,跟张家村的人商量盐矿的事儿。这可是老村正郑重交给他的,不能马虎。

第四十五章准备

时隔几个月,张家村还是张家村,一点没变。

到了猎头张家里,王石把来意一说,可把猎头张父子俩激动坏了。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没想到居然会落到张家村头上。

激动是激动,猎头张也没忘了正事,立刻就叫了村正和几个颇有威望的老家伙,一起与王石商量。

最终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对于这样的好事,自然没哪个傻蛋会拒绝。

所以张家村投全票赞同。

至于盐矿所占的份额,张家村只要一成,同时派出十个人的队伍加入采盐行列。

看起来还算厚道。

不过想想那盐矿的储量,再想想张家村付出的劳动力,就知道,这帮子老家伙jīng明着呢。

不过王石却同意了。

张家村毕竟与王家村临近,两个村子之间以往多少年都有来往,关系很深。再者说了,王石觉得,张家村早晚会融入王家村,这时候不论他们要多少,早晚还会是王家村的——别忘了王家村的高产作物,这些东西,才对平民最具吸引力。

商量妥当之后,张家村一干高层在猎头张家里好生招待了王石一回。各种新鲜的野味,原汁原味的菜肴,反正点好的上,把王石差点都吃撑了。

下午,张家村的村正就让他的儿子,张弋,带着十个人,跟王石去了王家村。

离开之前,王石甚至还想去寒洞看看,但想想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武艺并没有太大的进展,想来还不是那头火蛟的对手,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回到村子里,王石一把将张弋等人甩给了老村正,自己则计划起了另一件事儿。

来到这个时代大半年了,王石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祖厉。而且还是来去匆匆,根本没来得及感受感受这个时代的风土气息。再说了,凉州对于整个大汉朝来讲,也只是偏远地区,还不能代表汉王朝。

静极思动,王石就琢磨着择一个时间,去中原看看。

好好感受感受那影响整个民族,传承数千年的**!

虽然,现在的汉王朝已经rì薄西山。

不过王石并不准备单人独骑去中原,而是有事儿要做,感受风气,只是其中一个目的。

很早以前,王石就想着要组建一个商队,走遍大汉十三州,一边推销王家村的特产,一边游览大汉的风光。不过因为危机笼罩、事物缠身,一直就搁置着,没有付诸实践。

现在好了,北地郡在徒弟的掌握中,王家村没了危险,王石免去了后顾之忧。而大汉朝经过黄巾之乱,这两年还算太平,要是再过几年,天下大乱的时候,还游历个屁呀!

算起来,这不正是离开王家村,游览大汉的最好时机?

不过这事儿还得要准备妥当才行。

商队的组建、保卫力量、交通工具、货物等等等等,都是麻烦事,都要花不少时间。

不过王石心中已经有了腹案。

组建商队嘛,简单。从刚来村子的新人里挑选二三十人,由王石带领就行。

保卫力量也简单,大不了从小熊手中要几十个jīng锐。

交通工具也没问题,就是恐龙。只需要做十几二十辆大车,那种巨型的大车,又能装货物,又能当房屋的大车,古代版房车。用恐龙拉着,天下哪里去不得?

货物嘛,蔬菜什么的就算了,保质期太短,还没出北地郡可能就烂了。所以只能是玉米土豆这些东西,当然,西瓜和西红柿也行,只要保护好,也能保存许久。

想了半天,王石脸上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石先从胡远山手里要了二十个机灵的小伙子。然后又走了一趟富平,找北宫熊要了五十个弓马娴熟的羌人jīng锐。

羌人们得知是要为首领的师父,那个解去湟中羌危机的超级高手服务,都踊跃兴奋,甚至还起了一番争斗,争取名额。

人手找齐了,就轮到做房车了。

王家村原本就只几个铁匠、木匠,新来的数百人中,有五十多个会木工和打铁的活计,但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十九辆像房子一样的大车,人手还是有些拮据。没耐何,王石只得再跑一趟富平,找北宫熊要了一批,还把张家村的几个也拉了过来,这才满意。

王石要做的房车,肯定比现在这时代的车要先进。首先是四轮,用钢铁做轴承和轮子,用山里的百年老木做躯干。车分两层,底层住人,顶层盛放货物。

不过因为王石要求太高,在制作房车的过程中延伸出不少的麻烦。

首先,就要解决钢铁的问题。

这时代也能炼出钢来,但并不叫钢,而是被称之为镔铁。因为生产力低下,所以产量很少,而且技术都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

为此,王石不得不绞尽脑汁。

要炼钢,首先是高炉。温度越高越好,高炉越密封越好。所以炼钢的高炉,就是大问题。不过王石对此还是有些了解的。两千年后的世界,有一段时间,搞全民土法炼钢,这种方法,王石就记得。

不过因为从来没试过,手生,首先在建造高炉的时候,就遇到了瓶颈。建好一次,觉得不满意,推翻再造,整整花了半个月,其xìng能才达到王石的要求。

高炉就建在河边,用钱大爷的话说,就是便于降温。

顺便说一句,钱大爷就是王石炼钢队伍里技术最好的。钱大爷的祖父和父辈都曾在军中供职,为军队打造兵器。但到了钱大爷这一代,因为一些原因家道中落,就只好落户于一个小城,开了一间铁匠铺。但祖传的打铁手艺并没有落下。

前年黄巾之乱,钱大爷一家在中原混不下去了,辗转就来到了富平,前些天被李老说动,过来帮王石炼钢。

先前王石说用什么高炉炼造钢铁,钱大爷还不信。但等高炉建成之后,以钱大爷的专业眼光,很快就发现了高炉的意义,所以钱大爷对王石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实王石就知道个大概,哪里会炼钢啊?所以在高炉建好之后,就把炼钢的事儿,全权交给了钱大爷,开出高工资,让他来负责。钱大爷也不推辞,欣然接受。

又过了半个月,当第一炉钢水从高炉中流出的时候,钱大爷老泪纵横。

尼玛,原先炼钢,都是人工手动。先炼出粗铁,再捶打,一锤又一锤,累死个人,还没啥产量。现在好了,有了这高炉,就能成批成批的炼造钢铁,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极大的增加了产量,这让钱大爷看到了铁匠行业的未来。

不过在炼钢的过程中,有好几次都差点发生危险,有一次高炉都差点爆炸。要不是钱大爷经验丰富,眼光老道,肯定会造chéngxuan员伤亡。

而且第一次开炉的时候,炼出来的还不算钢,仍旧只能算是铁水。所以钱大爷就把铁水加料再次回炉,来来回回好几遍,才算炼成真品钢水来。

王石很满意,也很高兴。

要他自己去炼钢,炼制钢铁的配方他根本不知道,又没有一点经验,想要炼钢,基本是做梦。幸亏有钱大爷,否则王石的房车计划第一步就要搁浅。

钢是炼出来了,要把钢材打造成轴承、轮子、各种零件,还得钱大爷出力。

到这时,轮子又成了个问题。

纯粹的钢铁轮子,根本不能跑。稍稍承重一些,就会陷入泥土。没耐何,王石与钱大爷和一些工匠商量之后,只得把轮子打造的宽一些,然后在轮子外边包一层厚厚的木胎,这才达到要求。

然后就是做车身。

车身要坚韧,就必须用上好的木料。

不过王家村背靠贺兰山,山里面百年千年的木材都有不少,所以这个问题也能解决。不过湿的木材还不能用来打造车身,必须要将其风干。但风干的速度太慢,最后选择用火烤。

十九辆两层的大房车,从五月初,到八月中,整整花了三个月才完全做好。到这时候,村里先前种下的土豆玉米番薯,也都收获了。

虽然因为下种的时间不太对,但仍旧是大丰收。

这几天村里每个人都是红光满面,笑呵呵的合不拢嘴。就这一次,每家每户收获的玉米土豆和番薯,就够一家人吃两年,由不得人不兴奋、不高兴。

村里人高兴了,那一批经过几个月,已经完全融入了王家村的数百人,也都高兴万分。

因为明年,他们也能种子这几种神物。

从此以后,再也不用再受到饥饿的威胁,再也不会有易子相食的惨剧发生!

老村正因此,还举办了一个庆祝丰收的流水宴席,还把张家村的人和北宫熊等一干羌人高层都请了过来。

在这三个月中,村里大兴建设。

盐矿早就开工了,并且已经出了三批jīng盐。一部分卖给了羌人,另一部分存着,等王石的商队拉出去贩卖。数百个新加入的村民的房屋也已经建好了。为此,李老还另行派了数百人过来帮忙。

地点在河谷口外的平原上。

王家村就这么大,不能再继续建造房屋,不然就会显得很拥挤。所以在胡远山的建议下,就在村外平原上,建起了分村。数百栋屋子,平均分成四部分,中间以交叉的两条十字形大道分开。外围也没建什么围墙,因为王石和胡远山都觉得,以后村子还会壮大,现在建了,难免还会拆除,到时候麻烦。

村子里的大建设在这三个月基本完工,所以十九头恐龙也解放了出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王石的游历,就快开始了。

第四十六章名声

对于王石要出去行商游历这件事,老村正持反对态度。

用他的话讲,这是吃饱了没事干。

“好好的为啥偏偏要出去游历?游历个啥呀,啊?”老村正口水都喷如雨下:“哪儿都缺少人手,缺少劳力,你小子偏偏还把阿大它们带走,成心与俺老头子过不去是不是?”

王石绞尽脑汁,费尽口舌,也仍然说服不了老村正。

“石头啊,不是俺老头话多。”老村正语重心长:“这年头,不说是兵荒马乱,但哪个山头没几伙山贼?你这一出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咋办?”

王石苦笑,心头却暖暖的,道:“老叔,咱这不是为咱村子的长远计嘛。”

“咱王家村不需要长远计。”老村正不可理喻道:“够吃够喝就行,没人饿死便罢。要啥长远?”

“这。。。”王石无法了。

第二天,王石却得到了老村正的同意!

真出人意料!

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不过看看面无表情的老村正身旁微笑的胡远山,王石就大致明白了。

说起来,老村正脾气虽然倔,但他就信读书人。先前是李老,现在是胡远山。他总是觉得,读书人见多识广,说的话一定没错。

王石心里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却是这个时代的现实。

这年头,有知识有文化,有见识的,至少也是寒门出身,没有几个是贫农家的。所以老村正有这样的认知,也不足为奇。

得到了老村正的同意,王石总算松了口气。

说实话,如果老村正不同意的话,王石还真会打消行商游历的决定。并非他没有主见,只是因为老村正。可以说王石已经把这小老头当做了自己的父亲,是绝对不会忤逆的。

再说了,老村正不也是为他好嘛。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石都在准备货物。

村里谁家要卖些什么,王石都收下,做好记录,便于回来给村人分润利润。

这家的土豆,那家的肉干,还有麦芽糖什么的,啥玩意儿都有。

当然,玉米土豆和番薯还是占多数。

王石甚至搞了几个大木桶,装满了大黄鳝等一些水产。王石不怕这些水产半路死亡,他有灵泉,完全可以避免。到了中原,到了雒阳,这些东西肯定都还活蹦乱跳,甚至还能长大一些。

十九辆大房车,一辆装的水产,两辆装了杂货,五辆装的是西瓜和西红柿,剩下的十一辆都是玉米、土豆和番薯。

五十羌族jīng骑一旁护卫,十八个村人负责驾车,还有两个最机灵,最会说话的,就充当掌柜一类的角sè和人交流。王石自己骑在阿大背上,一龙当先,还有大黄和二黑,游走在一旁。

庞大的车队缓缓向村外而去,全村数百人都汇集在村口,跟着车队缓缓前行。

出了村,得了老村正再三的嘱咐,王石和全村人挥了挥手,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

。。。。。。

车队的速度很快。

虽然货物量大,十分沉重。但恐龙们可不是花架子,力量大得很。从阿大它们的眼中就可以看出来,它们没有一点疲惫,相反,还很好奇。

一路前行,在渡口处乘上北宫熊早就准备好的大船度过黄河。

当天晚上,王石的车队在富平歇息了一夜,并让北宫熊召集了几位重要首领商量了一些事儿。次rì一早,天不亮就开始出发了。

第一站,泥阳。

自前年北宫伯玉反汉,朝廷与之大战几场之后,北地郡就被撕成了两半。

整个北地郡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大部分都被湟中羌控制,只剩下东南一角,还在大汉朝的实际控制中。

而泥阳,就是朝廷控制的这一部分北地郡的中心。

譬如原先北地北部灵州的大族傅家,就迁到了泥阳落户。对于这种大家族而言,安全第一,所以泥阳肯定囤集着朝廷的重兵。

王石的车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