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300部分

大凤雏-第300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

    三人至大牢之中,便发现牢房之内,狱卒并未对于禁多加为难,询问之后便知于禁入牢之后,亦不吵闹,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一应动作,皆如同认命一般。

    庞山民闻言笑道:“倒是有些骨气。”

    说罢,庞山民径自入牢房之中,却发现偌大牢房,只囚于禁一人,且于禁所处房中甚是宽敞,与于禁遥遥对视,见其面上沧桑之色,庞山民轻叹一声,对于禁道:“文则将军可肯降我荆襄?”

    于禁闻言,冷哼一声,背过身子侧卧于茅草之中,对庞山民言辞不理不睬。

    庞山民见状不禁莞尔,对于禁道:“莫非将军是怪罪庞某来得太晚?对于此事,庞某实在抱歉,主要是我荆襄大胜连连,庞某分身无暇……”

    庞山民这番话说得促狭之极,令诸葛亮与庞统二人皆摇头失笑,于禁闻言却心中恼怒,冷哼一声道:“唐侯莫非欲于末将面前耀武扬威不成?”

    “非是耀武扬威,而是欲让将军知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如今徐公明已是我荆襄上将,若文则亦降,也可与昔日同僚,再度共事……”庞山民侃侃而谈,于禁却不为所动,庞山民见状却是心道,史上皆言于禁乃背主之人,如今看来,倒也有谬,于禁这般态度,明显是不愿投降荆襄。

    之前劝降徐晃,倒也有荀氏族人逼迫,后又费了好些力气,才令徐晃归心,而如今于禁意志坚决,倒也激起了庞山民心底兴致。

    想到此处,庞山民嗟叹一声,自顾自的摇了摇头,对于禁道:“将军武艺稀松平常,用兵布阵也不及我荆襄上将,庞某欲劝将军归降,也仅仅是想将曹营五子,收个周全,既然将军不降,庞某亦不会着急,届时将张辽,张郃,乐进悉数捉了,再慢慢与尔等议议这归降一事!”

    于禁闻庞山民挑衅,不禁大怒,对庞山民道:“你这是做梦!文远,文谦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儁乂更是昔日河北四庭之一,岂是你相捉就捉?况且丞相才华,岂是尔等能够揣度?虽让你荆襄于兖州占些便宜,然而以丞相本领,不日便可复仇荆襄!”

    “曹操还敢与庞某争锋?”庞山民闻言,故作惊诧,对于禁道:“莫非丞相欲自虐不成?况且如今丞相身边,已无人可用,贾文和远在襄平,抵抗乌桓,郭奉孝南下江东,代孙权保其基业……文则以为丞相只靠二荀,便可挡我荆襄大军?”

    庞山民一番话说得于禁哑口无言,且于禁心中暗惊,没想到贾诩与郭嘉二人,皆迫不得已离了丞相身边,如此一来,丞相想要复仇荆襄,怕是还须不少时日。

    况且之前与荆襄交锋,于禁心中仍后怕不已,荆襄兵马之盛远非当年,即便丞相与荆襄再战,又如何轻易能胜?

    想到此处,于禁面如死灰,长叹一声,对庞山民道:“末将乃是武人,自然说不过唐侯,败军之将只请唐侯早离牢房,还末将一个清净……末将心意已决,于牢中静待丞相挥军南下荆襄之时,待其解救末将于牢笼之中。”

    庞山民闻言,颇为感慨,对于禁道:“文则何须如此固执?若庞某告知文则,丞相怕是此生难入荆襄,文则又当如何?”

    “牢房宽阔,足够于某苟活于世,若丞相如唐侯所言,难成霸业,于某便终老于牢狱之中,也是无妨!”于禁说罢,一脸坚毅的看着庞山民,庞山民与其对视许久,轻叹一声,命人将牢门打开,对于禁道:“时至年关,庞某邀将军一观我荆襄盛世,若将军看过之后,还欲归返牢房之中,庞某亦不再阻拦!”

    于禁闻言,微微一愕,继而点了点头,随庞山民一道出了牢房。

    至牢房之外,庞山民对庞统道:“来年开chūn才有战事,士元可召公明归来,也好与文则将军说说,我荆襄比他曹营如何!”

第一章 no。598 徐晃劝,于禁降

    离开牢房,于禁的行动便不受任何约束,且庞山民特意予了于禁不少银钱,让他能够于襄阳生活,漫步襄阳城军营坊市之中,于禁也算是见识了一番传闻中的荆襄胜景。

    与河北相比,仅仅是两地百姓,风貌便大不相同,数日来于禁见到的最多的便是荆襄百姓热情洋溢的笑脸,在于禁看来,似乎从荆襄百姓身上从未看到过在这乱世之中为生活的担忧。

    或许荆襄百姓根本就不需要担忧……于禁自嘲一笑,暗道自庞山民掌荆襄后,还无一家诸侯能够兴兵襄阳,就连丞相引十余万大军渡河亲征,亦被荆襄化解于无形之中。

    荆襄繁华似锦,北地却日渐萧条,于禁虽是武将,却也明白大军出征在外,有一个安定且富庶的大后方是多么的重要,仅此一点,丞相便做的大为不够,虽丞相与二荀亦善待百姓,发展生产,却无庞山民这逆天手段,令治下富庶如斯。

    看过民生,又看军容。

    即便是严寒冬日,荆襄教场之中仍有士卒cāo演军阵,于禁也入教场看过几回,期间还曾遇见关羽,张飞二人于教场演武。

    二人的龙争虎斗,令于禁记忆犹新,待二人斗过,关羽与张飞二人,亦看到了于禁这张陌生面孔。

    “可是文则将军?”关羽收起偃月长刀,飞马而来,于禁见关羽已将他识出,颇为尴尬,拱手对关羽道:“败军之将打扰将军cāo练,还请赎罪。”

    关羽闻言,洒脱一笑,对于禁道:“文则何必如此,公明入荆襄时,也未曾如文则这般扭捏!”

    于禁闻言苦笑一声,对关羽道:“于某未答应唐侯,转投荆襄。”

    “莫非文则不知,我主已被圣上封王?”关羽说罢,于禁愕然半晌,摇了摇头。

    关羽见状笑道:“依关某看来,文则还是早些归降的好,不然日后一身本领,怕是再难有用武之地了……”

    于禁惨笑一声,对关羽道:“未曾想到有朝一日,会被云长相劝。昔日于许都之时,云长亦不降丞相,为何于某入了荆襄,便要投效唐王?”

    “此一时,彼一时也。”关羽说罢,并未对之前不降曹操一事多做解释,反而话锋一转,对于禁道:“我主乃仁义之人,便是文则归降,亦不会强令文则征讨曹操,所以文则之敌,唯有江东,然而来年开chūn,我主便要尽起荆襄兵马,覆灭江东,若文则降的晚了,此生怕是难有机会,重临沙场……”

    关羽说罢,未待于禁作答,张飞却凑上前来,朗声笑道:“二哥劝他作甚?我荆襄人才济济,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征伐江东又不缺将领……”

    关羽闻言,侧目看了张飞一眼,对张飞道:“莫非翼德忘记,昔日主公曾言,若论沙场斗将,五子良将皆非五虎对手,然而若五子各引一军,五虎胜算反而不大,文则能闯下如今名声,想必也有真才实学,关某此番诚意相劝,也只是不希望文则将一身本领于此荒废。”

    于禁闻言若有所思,关羽见状也不再劝,与张飞一道离了教场,直至二人离去许久,于禁才回过神来,口中喃喃道:“莫非庞山民已料到今日之事?所以才令云长规劝于我?”

    关羽的言辞显然令于禁颇为意动,虽于禁不愿背叛曹操,然而若是如关羽所言,一身本领再无用武之地的话,于禁也觉得甚是可惜。

    连日来于禁于驿馆之中,闭门不出,又过数日,徐晃再至,二人相见,唏嘘不已。

    二人上次相见,还在邺城,如今却时过境迁,二人尽数来到荆襄。

    徐晃此番从长沙归返,便是得庞山民相召,欲使其劝于禁归降,与于禁相见之后,徐晃却只字不提劝降一事,反而向于禁询问起了北地变化。

    于禁闻言,起初还以为徐晃归降,并非诚心,待其将一年来丞相连丢数城,大军尽数退避河北一事与徐晃说过,却见徐晃一脸苦涩,连连摇头。

    “文则,丞相非唐王对手。”徐晃说罢,于禁陡然一惊,对徐晃道:“公明何出此言?丞相大志,岂非我等可以揣度?昔日官渡一战,丞相便可以弱胜强,如今丞相军势,比之官渡更是强劲不少,公明焉知丞相不可力挽狂澜?”

    “唐王非袁绍。”徐晃只此一句,便令于禁偃旗息鼓,归根结底,官渡一役曹操胜在了袁绍昏庸,而今于禁入荆襄后,便已深知,庞山民并不似袁绍那般昏庸无能。

    “公明此来,亦欲劝于某归降?”

    许久之后,于禁轻叹一声,颇为失望的看了徐晃一眼,徐晃见状,与其对视道:“正是。”

    “丞相恩德,公明已忘?”于禁说罢,却见徐晃连连摇头道:“丞相恩德,徐某铭记于心,然而如今徐某深知,荆襄盛世不可扭转,所以徐某才入荆襄朝堂,兢兢业业的听命唐王,也可于日后丞相覆灭之时,好令唐王卖些颜面,保全丞相性命!”

    于禁闻言,恍然大悟,思索片刻对徐晃又道:“莫非公明亦不看好奉孝,文和二位先生可助丞相扭转乾坤?”

    徐晃闻言,摇头苦笑道:“丞相麾下有奉孝,文和二位先生,唐王麾下亦有高人,那卧龙,凤雏岂是易与之辈?兖州一战,奉孝,文和二位先生又可曾从卧龙凤雏手中讨到好处?”

    “况且如今周瑜也投了荆襄,还有那少帅陆逊,远在西川的谋者法正……荆襄善谋之人,比之丞相亦只多不少。”说到此处,徐晃叹道:“其谋者如雨倒也罢了,军中勇将更是胜丞相多矣,但凡丞相有一丝机会可胜荆襄,徐某又岂会枉顾丞相厚恩?”

    徐晃将心中所想,尽数说过,于禁沉默许久,回过神来,勉强撑起笑容,对徐晃道:“既然公明都已决定忍辱负重,为日后保全丞相性命,于某也降了荆襄便是,此番荆襄欲讨江东,于某也当寻个差事,立些功劳,好日后于唐王面前,为丞相说项!”

第一章 no。599 曹操诡计,欲用死士

    于禁再投荆襄的消息不过数日便广传河北,曹营五子良将五去其二,令原本就因兖州大败心中不畅的曹操更为恼怒。

    召二荀入府,曹操一脸阴郁,对二人道:“为何公明,文则这等忠直之人,皆背曹某而去!莫非曹某真的已令麾下将领,离心离德?”

    二荀闻言,不知当如何作答。

    如今五子良将在天下人眼中看来,已成笑柄,甚至连邺城坊间百姓都戏谑何时五子良将会齐聚荆襄,荀彧思索片刻,上前劝道:“丞相知公明,文则何人,其如今归降荆襄,当有不得已的苦衷才是。”

    曹操闻言,惨然一笑。

    纵使于禁,徐晃皆投敌荆襄,曹操也未曾斩杀二人家人,曹操心中一直不愿相信,二人会为区区荣华富贵,抛却往日君臣情分。

    嗟叹半晌,曹操索性不再想徐晃,于禁二人之事,对荀彧道:“文若,青徐二州加固城防,是否顺利?”

    荀彧闻言犹豫片刻道:“还算顺利,如今徐州,青州郡城之中,皆屯投石十余架,便是县城之中,亦有投石拱卫城防,只是打造投石,加固城防所费颇巨,丞相若不加赋,河北之地,怕是无力再如青徐那般,广造投石……”

    曹操闻言眉头大皱,之前兵败兖州,大军渡河无功而返,本就耗费不少,如今又因广造投石,令朝中财政力有不逮,这般困局,令曹操大为头痛,只是加赋一事,曹操却认为不能仓促行事,时近年关,若骤然加赋,必引民怨。

    想到此处,曹操叹道:“既然财政入不敷出,那便暂缓河北之地打造投石,将士辛苦整年,总不好因加赋一事,让其家人皆怨曹某。”

    曹操说罢,二荀点了点头,心中亦无能为力。

    荀彧,荀攸虽擅民政,然而却只知节流,不晓开源,况且河北又无荆襄那么多的奇术相助,财政问题一直困扰二人,如今见难以为曹操分忧解难,二人心中也颇为痛苦。

    见二荀心事重重,曹操强忍头痛,对二荀道:“曹某不怪二位,天下间能比得上二位治理百姓者,也唯有那唐王一人……”

    二荀闻言,尽皆默然。

    如今荆襄的繁华天下皆知,且已有不少江东,中原百姓,迁徙荆襄,西川,关中等地,如此一来,庞山民治下更为富庶,而二荀对于如此变故,却难有有效应对。

    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之前曹操强盛之时,天下百姓亦赶赴中原躲避战祸,只是昔日之事二荀乐见其成,而今日之事,却令二荀手足无措。

    若将此事再报曹操,无疑会令丞相更为心忧,荀彧正待将眼下困境与曹操禀报,却见荀攸对自己连使眼色,抬头看了一眼满面愁容的曹操,荀彧亦将欲言之事,埋入心底。

    曹操于高座之上,自然将二荀仪态尽收眼底,见荀彧欲言又止,曹操叹道:“近来除文和传乌桓战报,其余之事,诸多不顺,文和与曹某共事已久,有何难事,自可向曹某道来!”

    荀彧闻言便知先前动作被曹操发现,轻叹一声道:“如今丞相治下百姓多逃往荆襄之地,长此以往,我中原兵源亦受影响,彧以为丞相当颁布法令,敕令丞相勿要背土离乡!”

    曹操闻言,陡然一惊。

    之前这般局势也仅在官渡一役时遇到,如今再遇,曹操心中自然苦不堪言。

    百姓离去,这已表明其对他这大汉丞相,再无信心,民心已失,还谈何日后问鼎天下?

    想到此处,曹操心头一急,一口血喷在地上,荀彧见状,急命人请医者前来诊治。

    直至深夜,曹操才幽幽转醒,看堂中已聚了不少心腹臣子,曹操低声叹道:“莫非河北之地不吉,曹某亦要步本初后尘?”

    无论战事如何艰难,曹操少有丧志之时,乍闻曹操此言,堂中群臣无不大惊。

    荀彧见状忙道:“袁本初怎可与丞相相比?况且如今荆襄意在江东,无欲与丞相争风,有奉孝在,江东足可与荆襄相峙数年,待其两家疲敝,便是丞相入主中原之时!”

    曹操闻言只微微一笑,对荀彧道:“文若无需出言安慰,江东有什么能耐,曹某能不清楚?几日前曹某已得奉孝密信,言江东朝臣与之难有一心,孙权对其更为猜忌,如今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