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既知这理,又何必推辞监国,殿下唯有监国,才能保祖宗江山社稷不亡,才能得复二帝大仇。”
周士相俯身拜了下去,拥立唐王监国是他一直以来的谋划,绝不能前功尽弃。自立这个念头他不是没有想过,也不是没有可行性,永历无能懦弱,弃国出逃,无疑是自承朱明已失其鼎,天下群雄起而逐鹿,不再奉他朱家再是天经地义不过。便是孙可望这会自立为帝,所能得到的人心也比他当国主时强得太多,况连败满州、坐拥两广的周士相。
但周士相若真仗十数万太平军将士自立,于个人是有好处,于反清大业却无半点利处,唯有在唐王旗帜下统一各方力量共同反清,才是当下最实际的选择。要不然,反清清未灭,南方却又陷入内战讧乱,便宜的只是满清,倒霉的也只是汉人。不说云南晋王那边,就是金厦的国姓和湖广的忠贞营就不会再和太平军合作,很可能双方以后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太平军内部也会有纷争,无疑大大损耗太平军的实力,使得满清能够坐山观虎斗,最后再趁着明军内讧摘取果实。
两世为人的周士相深知统一战线、团结各方力量的重要性,若为一己之利而致抗清大局崩坏,又或是使战乱再持续数十年,周士相不肯为,也坚绝不为之。
唐王必须监国,不肯也得肯!
周士相暗下决心,若唐王真不顾大局,他也只能强行将他绑上监国位了,哪怕为此落个跋扈操莽之语,也是顾不得了。他一人落个骂名,总比抗清力量就此消散分裂的要好。
唐王不知拜倒在面前的周士相实则已无多少耐心,他仍在道:“孤正是不想祖宗江山社稷在孤手中消亡,才不称这监国。”
周士相神情肃然:“殿下还是信不过士相。”
唐王缓缓摇头道:“信得过也罢,信不过也罢,古往今来,教训还少了么?”
“士相之忠堪比晋王。”周士相再次强调。
唐王却道:“晋王若事成,谁又保他不生二心?”
周士相一怔:“殿下当真这样想?”
唐王反问他道:“换你是孤,你做如何想?”
“士相非可望,士相更非操莽,士相生平所愿唯驱逐鞑虏,复我中华!”周士相斩钉截铁道。
唐王看着他,淡淡道:“驱逐鞑虏之后,你便不做操莽了?便舍得那至尊高位了?”
“士相可以对天发誓绝无此念!”唐王的固执和偏执让周士相既郁闷又发狂,真不知应该如何做才能表明自己真心。
唐王似是被周士相这话说动,站在那默默沉思什么,一直没有说话的唐王夫人却忽的说了句:“妾闻陈桥驿赵大也是迫不得已呢。”
这话让周士相身子一震,抬头看向唐王夫人。夫人却不看他,只深情的看着自己的夫君。唐王双目微眯,再次睁开时,神情比先前更有所坚定。
周士相知道唐王夫人一语太坏,结合白日蒋和的混帐之举,唐王恐怕真不会信他了。当下腰板猛的一直,大声说道:“殿下若不监国,可曾想过大明江山现在便会消亡。”
唐王微愕,旋即竟是微微一笑,道:“如此说来,孤还真要赌你一赌了?”
周士相道:“殿下不是赌士相,而是必须相信士相,否则,大明现在便会亡。”
周士相话中流露决绝之意,且不是虚言恐吓,云南那边只滇西晋王李定国几千兵马苟延残喘,金厦郑军马上就要南京大败,湖广忠贞营和摇黄十三家土寇看着有数万之兵,实则一帮乌合之众,行的完全是流寇之道,周士相将湖广给他们本意是让他们据湖广为根据,可数月以来他们却是在湖广境内如从前闯军般,不重视经营,要没有太平军在边上虎视眈眈,封住贵州的罗可铎,忠贞营和摇黄土寇只怕分分秒秒就会被清军重新撵入夔东。所以唐王真不肯监国,周士相也不想再拥其他宗室,发起狂来竖旗自立,这朱明还真是说完就完。
唐王脸色凝重,他无大才也无大志不假,可他不是傻子,他品出了周士相话中的威胁,他有些害怕,也有些动摇。半响,他开了口,却是让周士相等待许久的佳音。
唐王说的是:“若要孤监国,你须答应孤三个条件。”
周士相一喜,唐王自愿监国可比他来强绑要好,大喜之下忙道:“殿下请讲。”
唐王看了眼担心自己的夫人,微一摇头,尔后对周士相道:“第一,孤要郭之奇、连城壁二人入阁,郭为首辅,连为次辅。”
唐王监国后的内阁名单周士相早就拟定,却是宋襄公做首辅,郭之奇做次辅,眼下唐王却搬出郭之奇做首辅,连城壁做次辅,他颇是犹豫。虽说他可以完全架空新内阁,但要是能让宋襄公直接主持唐王内阁,比起他来架空更合适,毕竟没有多少可让人骂的。现在唐王却釜底抽薪,点名要郭之奇做首辅,连城壁做次辅,这分明就是直接把控内阁,便是这内阁再那么有名无实,未来总会给周士相添麻烦。
见周士相迟迟不开口,唐王脸色沉了下去:“怎么,你不答应?”
周士相没办法,担心迟疑太久会让唐王改变态度,只得咬牙道:“士相答应殿下。”
唐王点了点头,脸色稍缓,又道:“第二,你须派兵迎回淑仪,并娶淑仪为正妻,以全天子之意。”
“这……”
周士相没想到唐王第二个条件还是让他成为朱家的女婿,自古以来可没有女婿造丈人家反的,名不正言不顺,也不得人心。他苦笑一声,暗道唐王和永历还真是朱家的人,对自己还是防着的,可叹自己最后还是要聚个朱家女做老婆。相较第一个条件,唐王似乎更看重这第二个条件,虽然神情不变,但夫人却是明显感觉到他的身子有些微微发颤,好在周士相没让他们等太久,便点头道:“士相答应殿下。”
说完,周士相呼出了口气,这种政治联姻是他最痛恶的,但是却又不能不接受,真是气闷的很。
唐王也是暗松了口气,竟是上前扶周士相起来:“贤婿快起来吧。淑仪是我嫡亲侄女,我膝下无子,你这侄女婿便如我半子。”
“是,殿下。”
周士相动作僵硬的从地上站了起来,等着唐王说他的第三个条件。
“孤的第三个条件是你须派兵迎回天子。”
“迎回天子?”周士相一惊。
周士相的惊讶不出唐王所料,他若不惊讶,唐王才会奇怪。他道:“孤虽答应你监国,但孤只监国,不称帝。天子流落异邦,身为臣子,难道不要为解君之忧,除君之难吗?”
周士相一脸为难:“殿下有所不知,天子在缅邦,云贵又有数十万清军,士相恐难迎回天子。”
唐王道:“事在人为。”
“士相已在筹备北伐南都之事,实无力出兵云贵迎回天子。况且天子眼下在缅邦,安危实难猜测。”
唐王沉吟片刻,道:“若天子有意外,则你将来须访孝烈帝皇子以继大统。”
孝烈帝是弘光朝给崇祯帝上的谥号,而有关崇祯皇帝的几个儿子下落,一直众说纷纭,没一个知道具体的,周士相没想到唐王还会想着崇祯帝的几个儿子,加上根本不知他们下落,所以没有多想,脱口便道:“孝烈帝数子下落不明,恐难寻找。”
“无妨,孤知道皇五子朱慈焕的下落,你若能拿下南都,孤便去将皇五子寻来,你拥他为帝,孤还做唐王。只要你答应这些条件,孤立马监国。”
第663章 内阁 六部 小九卿
周士相不知唐王如何知道那个皇五子朱慈焕下落的,但他若知道这个朱慈焕便是民间传闻的“朱三太子”,想必会大吃一惊,毕竟这“朱三太子”名声很响,前世历史中清初便有许多人自称“朱三太子”聚众反清,有名者如杨起隆等。
不过便是知道那朱慈焕就是所谓“朱三太子”,且唐王真知道他的下落也将他找到,周士相都无意拥这五皇子为帝。拥立唐王监国只是周士相着眼于抗清大局,建立抗清统一战线所需,毕竟唐王是隆武、绍武之帝,金厦和忠贞营与唐王这一脉关系不浅,拥唐王易得这两家支持,拥了他人未必能有这效果。而那五皇子这么多年来下落不明,可见其人就是活着,也是一胆怯懦弱之辈,否则何以不早站出来,所以他便是烈皇子,周士相都不会让他来继唐王将来的大统。
胆小鬼如何能做天子!
唐王能得周士相看重,不是因为他无大才,也不是无大志,易受控制,而是唐王不怕死。他若和永历等人一样也是个成天只知逃命的胆小鬼,周士相看都不会看他一眼。
事情有些麻烦,周士相不肯答应将来访那五皇子的条件,但是唐王态度坚决,咬定周士相必须答应这条件他才监国。事情陷入僵持,眼看事情要黄,周士相再三思虑之后还是违心应下此事,答应他日若访得五皇子下落,便以他来承继大明国统,皇位算是还给燕系。
本以为口头应下便行,不想唐王那边却早有准备般,竟是叫下人拿来笔墨,当着周士相面将这三个条件写了出来,尔后盖上了自己的唐王印,示意周士相也签字盖章,然后于监国之时公布天下。
白纸黑字这东西最抵不得赖,一旦成文且公布天下便是天大麻烦,周士相如何肯签。但他不签,唐王却不应,周士相退了一步,同意签字,但此书却只能由唐王自己收藏,不可公之于众。
唐王也知自己不能太过苛求周士相,毕竟此人若是真忠于大明,那他及其麾下的十数万将士就是大明中兴的唯一希望,便是不白纸黑字,周士相都不会背叛明朝。可周士相若是假忠,那就是写一百份条文出来都无用,到时兵强马壮为天子,部下黄袍加身之时,无兵无将的唐王又能如何,凋零的朱明宗室又能如何,难不成仅凭一封条文就能保住朱明江山不成?
念及于此,唐王也是退了一步,同意此书不公布于世,如此周士相才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盖了他的印章。
从见唐王到最终答应唐王的三个条件,周士相态度很是软化,明明是主弱臣强,可看着却是主强臣弱。唐王一步步进逼加码,周士相一步步退让示软。
周士相从唐王府出来后,有些自嘲一笑,兵强马壮的权臣做到他这地步,也算天下独一份了。忽然间想到当年李成栋反正之后迎回永历,李定国将永历从安隆救到昆明,二人皆是以大忠臣待永历,可朝政却是乌烟瘴气,不知二人对此有无后悔过。
这忠臣真的好当吗?
这大明真的有必要扶保吗?
这皇帝真就不能换一家吗?
夜色下,周士相摇了摇头,皇帝算个屁,常言道舍得一身剐,皇帝拉下马。三年前的新会秀才可是做梦都没想过拉皇帝下马,可现在的秀才,却有拥立废黜皇帝的资格,对皇权更是无畏得很,可事实偏偏却要保这个朱明皇帝,个中滋味也只周士相自个知了。
谈不上后悔,起码周士相的目的已经达到,唐王监国这个旗帜打出来,两广便是天下重心。数以百万的抗清军民重新有了主心骨,历史走向总不会比原本更坏。
至于唐王提出的三个条件,郭之奇和连城壁入阁主政,自家做朱家的女婿,对周士相而言都是小事,那五皇子入承大统一说更是微不足道,毕竟此事不是当务之急,那五皇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担心未来的事毫无意义。
眼下,周士相只考虑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摘取国姓的果实——拿下南京!
唐王答应监国,消息传出,文村百官自是惊喜交加。
五月二十三日,唐王携夫人由周士相亲自护送前往广州。快马已向广州发出,周士相命将自己府上一干人等从尚可喜的平南王府迁出,转而以靖南王府为军帅府所在。腾出来的平南王府整治一新后便为监国行在。
内阁名单已经拟定,共有六人入阁理政。郭之奇以文华殿大学士任首辅,同时兼吏部尚书;连城壁以武英殿大学士任次辅,同时兼户部尚书;宋襄公以武渊殿大学士入阁,同时兼兵部尚书;洪育鳌以华盖殿大学士入阁,同时兼任礼部尚书;袁廓宇以东阁大学士入阁,同时兼工部尚书;丁之相以谨身殿学士入阁,同时兼刑部尚书。
都察院方面,原崇祯朝礼部主事郭天叙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惠州知府马安民则出任右都御史。降官广西左布政张自昌升任大理寺卿、肇庆知府胡德玉升任通政司使。
唐王监国,政权百废待兴,自然新格局新气象。不过周士相无意将朝廷的大小衙门职位全都设立,原先只想将内阁和六部架子搭起来,可唐王却不同意,认为他既监国,那自是朝廷要害都要俱全,否则何以有朝廷样子。
郭之奇等人也进言便是不全设,大小九卿衙门总要设立。无奈,周士相只得又设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詹事府,翰林院,鸿胪寺,国子监,苑马寺,尚宝司等小九卿衙门。这小九卿衙门官员任免周士相毫不干涉,全由唐王和郭之奇等人商议后确定。
最后,郭之奇报送给周士相的小九卿名单中,四府巡抚张孝起赫然为小九卿之首太常寺卿,原海北道周腾凤为太仆寺卿,另有数员永历朝廷任命的官员及致仕在乡的崇祯朝、隆武朝官员列名小九卿。
周士相拿着这份名单看了半天,哑然一笑,随手就扔在案桌上。
第664章 我还像个秀才吗?
连城壁窝在钦州根本不知自己已被唐王钦点为内阁次辅,张孝起也不知道自己成了小九卿之首。周士相命人往钦州送信,要连城壁和张孝起前来广州参加唐王监国礼,同时履任新职。与这封信一道前往钦州的还有第一镇的一旅兵,此举明白无误告诉那两位督抚大人,你们最好识趣些。
宋襄公入阁后,其广东巡抚一职由廖瑞祥接任,广州知府王章钧则升任广东布政使,余下官员依次晋级。
内阁及六部、通政使司等大九卿衙门均设在总督衙门,其内格局稍作变动,一切从简。小九卿衙门则在总督衙门四周僻了一些原先的官衙简设,这衙门格局自然比不得崇祯朝,也比不得弘光朝,毕竟南都本就是大明两京,各部衙门设置一应俱全,两百余年下来,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