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见亮卸甲 >

第35部分

三国之见亮卸甲-第35部分

小说: 三国之见亮卸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冠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

  抚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李恢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邓方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辅国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别部司马: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

  偏将军: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

  裨将军:最低一级将军名号。

  门下督、帐下督: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地方(兼幕府)官职

  刺史:汉朝因秦制,为“郡县制度”,并无州这一级行政级别。汉武帝时才开始设“刺史”一职,考量一州官员情况,但并非是该州的最高行政官员(秩六百石,仅仅是低级官员。当时县令的俸禄是千石)。原为丞相史,驾车巡查全州,以六条察问郡县,考量各地官员业绩,年终回京师上报,朝廷以此作为各地方官员升贬的依据,故全称为“刺某州史”。后来刺史的官职渐大,在各州也设“刺史治”作为办公地(相当于省会),而不需要四处走动了,但与各太守之间,仍然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州牧: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天子听从刘焉建议,改刺史为州牧,真正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州也因此真正成为了郡之上一级的行政单位。三国时,不再有州牧之职,而常以都督兼任刺史之职,并加将军之号,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权力极大。

  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及其京畿各郡,相当于州刺史。三国时,司隶校尉所辖区域(相当于直辖市)改称为司州。

  太守:郡级最高长官,亦称郡守。

  国相:侯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国相位同太守。比如曹操曾任济南相,鲍信曾任济北相。

  都尉(郡尉):属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位于边境。都尉的职权略同于太守,由于位于边境,故往往由武官担任,品秩略低于太守。

  京兆尹:主京都(相当于首都市长)。

  令:万户以上的大县长官,比如曹操曾任顿丘令

  长:中小县的长官,如徐盛曾任柴桑长。

  长史:在地方上位同郡丞,在幕府中为公府最高佐官。

  留府长史:丞相府中长史有两个,征战时一个随军出征,一个留在府中处理日常政务。留在府中的称为留府长史,权力极大。曹操征孙权时,徐弈任曹操的留府长史;诸葛亮屯汉中时,以杨仪随军,而以张裔留守丞相府。

  东曹:丞相幕府官员,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后汉书》),权力极大。曹操任丞相时,就以崔琰、毛介为东曹,并典选举。诸葛亮任丞相时,以蒋琬为东曹。

  西曹:丞相幕府官员,主“府吏署用”。由于职能与东曹相近(当时东汉官员都出于相府),故曹操省西曹而保留东曹。

  别驾从事(别驾):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刺史巡查一州,别乘传车从行,故名别驾。汉魏时,总理一州政务,权力极重,当时论者称其“居刺史之半”。

  都官从事: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察举百官犯法者。

  功曹从事: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人事选拔考核。

  簿曹从事: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钱粮簿书。

  兵曹从事: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兵事。

  治中从事: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故名治中。

  典学从事: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劝学从事: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郡丞:太守助手。

  主簿:在地方上是太守助手,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在幕府中是重要幕僚,参与机要,总理府事。

  主记:太守属官。

  记室:幕府、太守属官。

  参军:蒋琬曾任诸葛亮参军。

  从事祭酒: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军祭酒:即军师祭酒(避司马师讳),郭嘉曾任此职。

  师友祭酒: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椽:州郡及幕府的高级属官,各曹的负责人。

  从事:州郡属官及幕府官员的称谓。

  书佐:从事助手。

  从事中郎: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位在长史、司马下。

  爵位

  列侯:原秦国军功爵的最高一级,原名“彻侯”,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列侯,又叫“通侯”。列侯有食邑(即封地),根据食邑大小,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县侯:最高级别的侯爵,如袁绍被封为邺侯。食邑过万户者又俗称万户侯。

  乡侯:乡是县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如张飞被封为西乡侯。

  亭侯:亭是乡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刘邦就曾任过亭长。亭侯是以一亭或数亭为食邑,如关羽为汉寿亭侯(汉寿为亭名)。

  都乡侯:位于列侯倒数第二级,都亭侯之上,有封地、食户三百。

  都亭侯:位在都乡侯之下,有封地、食户二百。

  关内侯:原秦国军功爵的第十九爵,位在列侯之下,邑百户。

  名号侯:意为只有名号而没有封邑。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位在关内侯之下。比如李通曾被封为建功侯。

  关中侯: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无封邑,为虚封。位在名号侯之下。

  有关知识:

  开府(开府仪同三司):汉代仅太傅、大将军、三公(三司)可以开幕府。三国时期由于开府的官员逐渐增多,故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开府招揽自己的幕府属官。

  假节钺(假节):节(就是苏武牧羊时手里拿的那个东西)、钺(类似于斧子一样的东西)都是皇帝的信物。“假黄钺”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使持节”则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诛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持节”可以自行诛杀无官职之人,若在军事中,则可以诛杀官员。“假节”可以杀犯军令之人。

  使君:州郡长官之尊称,比如曹操称呼刘备为“使君”。

  品秩:以俸禄作为官员品级的标准。依次为上公、公、中二千石(九卿一级,月俸一百八十斛谷)、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比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千石(月俸八十斛谷)、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等。

  录尚书事:录为总领之意,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全国一切事务,无所不管,往往是公卿权重者任之,比如诸葛亮。

  方正(贤良方正):汉代的选举科目之一,被举方正即意味着可以做官了。有时候方正和贤良并在一起,称为贤良方正。

  茂才: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之一,原为“秀才”,意为才之秀者也。后避刘秀讳,更为“茂才”。

  孝廉:汉代选官科目之一,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为“举孝廉”。三国时期的官制大多与东汉制度类似。而魏、蜀、吴三国间又各有不同,但由于只有魏国官制得以较为完备地保存下来,而蜀汉、东吴的制度由于国灭而逐渐散逸,所以这个讨论也以魏国为先。

  将军称号是从三国时期开始走向泛滥的,在汉代,军职较为稳定,顺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即四方将军,四方将军的顺次并无明确记载),然后是各种杂号将军。其中前四者位次三公,四方将军位次上卿,但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曾因担任者位高权高而一度位在三公之上,但基本那人死了后就恢复原制。

  到了汉末,由于战争频繁,大将军又高于三公(参袁绍拒受太尉事),到了三国时期,除了在魏国大将军有一段时间低于三公外(司马懿由大将军迁太尉),其它时间魏、蜀、吴的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

  在大将军之上,还有大司马(理论上是文职)一职,曹仁、曹休、曹真均担任过此职(当然他们都不是文职人员),自然也在三公之上。

  吴国第一任大司马为吕范,没上任就挂了,后来有时分设左、右大司马,有时单设大司马。担任过大司马的还有吕岱、陆抗,左、右大司马的有朱然、全琮、施绩、丁奉。

  蜀国只有一任大司马,即蒋琬,死后为表纪念,不再设置。

  吴国还设有上大将军一职,不常设。位高于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曾任。

  简单来说,三国武职名义上最高的是大将军(吴国为上大将军),位高于三公。大将军之上有大司马,理论上为文职,但在三国期间基本为武官担任。

  即(有顺序):

  魏(一品):太傅、太保(两个都是荣誉职衔)、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即三公)

  蜀: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另外,许靖由汉中王太傅迁蜀汉司徒,不知道该算什么)

  吴:丞相、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太尉、司徒(左御史大夫)、司空(右御史大夫)

  汉制,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次三公。在魏国列为二品,在蜀、吴两国也是仅次于大将军的武职。蜀国后期,分设左、右骠骑将军,左、右车骑将军。

  总体来说,这部分武职与汉代变化不大,三国间也一样,比较稳定。

  


第082章 杨奉救驾


  第082章 杨奉救驾

  张辽甩开飞熊军,直追董卓。正当张辽准备一枪刺死他的时候,他却拿一丫鬟当挡箭牌,躲在了后边。张辽看到她既害怕又无辜的表情,便把枪给抽了回来。董卓见状,便跳下车,骑着身边的一匹快马,逃到了吕布的身后。张辽见状,懊悔不已。吕布不敢恋战,便护着董卓向西突围。此时,贼军已被杀得七零八散,两头不能相顾。

  贼军撤出长安城后,凌超便下令召集民夫修葺毁坏的房屋,由夏侯惇部看押俘虏,由典韦部加强城墙工事,由张辽部加强军事巡逻,并安抚民众。

  此时,夏侯惇把降将崔勇、董卓的家眷和一万余俘虏全部押解到校场。凌超扫射了一眼董卓所有的家眷,发现其中有一位九十岁的老妇,后面紧紧围着一排大大小小家眷,加起来大约有两百余人。他命徐庶宣读董卓的所有罪状,然后命令刀斧手和士兵们押解他们到菜市场口杀头示众。

  接下来,刀斧手押着崔勇走了过来。

  “还真是埋没英雄啊!加入我方吧!我们一定不会亏待您的!”

  “大人,你的手下人才济济!少我一个或多我一个都没影响的!”

  “你真的不愿和我共图大事?”

  “多说无益!”

  “实在是个令人生气的家伙!推出去斩了!”

  正当刀斧手准备推他出去行刑的时候,凌超发现他面不改色,像条汉子。

  “等等。”凌超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走到他的身边,亲自解去他身上的绳子,说道:“你走吧!”

  “你不杀我了?”

  “我看你是一位义士!不忍心杀你!只是有个问题我想不明白!”

  “什么问题?”

  “为何董贼千夫所指,你要在他手下为官;而我万民所向,你却不愿归顺我!”

  “很抱歉,恕我一生不能侍奉二主!”

  “笑话!我们都是当今皇帝的臣民,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汉献帝!怎么能说是侍奉二主呢?如今董贼专权当道,而天子苦不堪言!你的祖祖辈辈皆食汉朝之粮,而你却不思报国,还对得起当朝天子吗?你恭恭敬敬地侍奉董卓,可董卓会在乎你的性命吗?他为何不让吕布,或者牛辅垫后,而让你来,就是因为你在他眼中不过是最没有用处的一枚棋子!如果你归降于我,为朝廷效力,一旦铲除董贼,你将是朝廷的功臣,天子必定会重用你!”

  崔勇羞愧满面,当即跪了下来,说道:“属下愿降!”

  至于俘虏,凌超还是老规矩,愿降的发军饷一千钱,不愿降而归农的发两千钱。结果一万余人中,愿意归降的有六千余人,全归纳于崔勇的属下。由于赵云斩杀一将,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