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声-第5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迎春立即恭声笑道,“您好,龚省长!”
龚明君瞥了宋迎春一眼,呵呵笑了起来,主动伸出软绵绵的手来跟宋迎春握了握,“迎春同志!呵呵,同志们都不要拥堵在门口了,都赶紧进去,都堵在这里,像什么样子?嗯?”
龚明君旋即又笑着跟走过来问好的安在涛握手,朗声道。“在涛同志。”
“欢迎龚省长,感谢龚省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来我们房山检查指导工作……”安在涛笑着恭声道。
龚明君呵呵一笑,松开手,摆了摆手,“在涛同志跑到省里去请我,我不能不来哟!今年云兰集团的资产重组操作成功,不要说对于房山,就是对于省里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一件大喜事!替省里保住了一个壳资源,盘活了一个大企业,解决了数万职工的吃饭问题……你们是功臣!所以,不管我多忙,我都该来一趟,代表省委省政府为同志们庆功!”
龚明君意味深长地瞥了安在涛一眼,“我来之前,近南省长再三嘱咐我,要我替他感谢在涛同志和房山的同志们,你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喜可贺啊!”
*************************************
因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龚明君到房山来参加云兰集团资产重组的庆功大会,所以第二天省内外各大媒体就旋即对此展开了狂轰滥炸一般的宣传报道,而这新一轮的舆论导向就渐渐地将因为赵辉言论而引发的舆论漩涡给遮蔽了过去。
9月7日上午,房山市突然来了几个美国记者。找上了房山市新闻办,点名要专访房山市长安在涛。新闻办的人不敢怠慢,立即跟市委宣传部的人联系了一下,又直接给市府办打了电话,通知了安在涛的秘书李平。
安在涛正在办公室里上网。赵辉留下的关于市南棚户区改造的建议方案,他其实很感兴趣,只是因为担心再次引起舆论的敏感反应,就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施行。这两天他一直在网上查询相关的资料,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做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李平匆匆走进来,恭声道,“安市长。新闻办和宣传部通知,说是有几个美国来的记者——什么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要来采访您。”
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我?安在涛吃了一惊。他当然知道《时代周刊》这本杂志,《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1923年3月由亨利。R。卢斯和布里顿。哈登创办,也可以说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周刊,面向全世界发行。许多世界知名的新闻周刊,例如美国的《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德国的《镜报》甚至国内的《三联新闻周刊》、《东方新闻周刊》等等在封面设计、内部新闻的分类上都借鉴了《时代周刊》的方式。
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来采访……安在涛吃惊之余,也渐渐定下神来,接受采访不是问题,但作为一个国内的市长,正厅级领导干部,他是断然不能擅自接受境外媒体记者采访的。
想到这里,安在涛立即让市府办请示省委宣传部和省外宣办,征求上面的意见。半个多小时以后,省宣打回电话来,说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欧阳介于批示同意房山市市长安在涛接受采访,但要求安在涛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要讲政治讲原则云云。
折腾了半天,等李平带着那三个美国记者来到安在涛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1点多。安在涛迎出了办公室,站在走廊里迎接。
来人是两男一女,其中一男一女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而另外一个斯斯文文拥有一张东方面孔的年轻男子,看上去像是翻译。
……
……
女记者叫凯瑟琳,是时代周刊这次派到华夏国来做这一次专访的采访组长,而男子叫汉斯,是一个摄影记者。那个斯斯文文的年轻男子则是翻译邓拓,燕京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
李平搬了三把椅子,一字并排放在了安在涛办公桌的面前,凯瑟琳居中而坐,邓拓则坐在她的旁边,摄影记者汉斯则站在那里摆弄着自己的照相机,分不同角度给安在涛拍照。
身材火爆姿容艳丽的女记者凯瑟琳笑了笑,掏出自己的采访本,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英语。安在涛的英语水平虽然还可以,但凯瑟琳这原汁原味的、语速很快的美式口语他却几乎是听不懂。
邓拓笑了笑,翻译道。“尊敬的安市长,我是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凯瑟琳,感谢您同意接受我们的专访……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关于最近华夏国学者赵辉提出的‘房山要建设贫民区’的问题,我们注意到,虽然媒体的报道很多,争议也很大,但房山官方却一直保持沉默,没有对此发表意见……请问安市长对此有何见解?”
安在涛沉吟了一下,朗声道,“首先请允许我更正一下,赵辉教授的本意不是建设贫民区,而是建设经济适用房片区。或者,凯瑟琳小姐可以理解成这样:由政府牵头,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成片的供给城市穷人居住的低层次廉价住房。”
“赵辉教授的设想自然只是一家之言,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领悟到学者的一番深意。赵辉说:所谓的城市贫民,并不是单纯指原来城市中的既有居民,那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移民,才是构成城市贫民的主要部分……最穷的农民和无单位者,不仅完全没有分房资格,自己盖个简易房也被指为私搭乱建,而要被惩处。他认为当前很大一部分城市贫民处于典型的‘无福利也无自由’状态,这是一个被城市长期忽视的群体,长期遭到排斥甚至驱赶……”
“我个人认为,城市存在贫民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而未能以平等宽容的精神去对待这些贫民才是令人愤懑的。有的外来务工人员以自己的技能在某城市工作多年,可是仍然未能获得入户的资格;有的从事城市中最脏最累的劳动,不仅收入低微而且得不到人格尊严;有的从事有污染有危 3ǔωω。cōm险的劳动,却不能享受劳保,得了职业病只能回老家,落了个越病越贫的命运。我们不必穷究赵辉教授的言论是否圆满,仅就他所提示我们的贫民权利与待遇问题就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城市发展的路径。‘贫民区’既反映了社会分化,但也象【炫|书|网】征了城市的平等与宽容……”
凯瑟琳眨了眨眼睛,笑道,“安市长,那么,您的意思是说,房山市是同意按照赵辉教授的意见,建设贫民区喽?或者说,您的话代表着房山官方的态度?”
安在涛摆了摆手,“不,我只是在跟凯瑟琳小姐探讨一个共性的问题,城市贫民的问题,不仅我国存在,纵然是你们美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然,在包容和善待城市贫民方面,你们做得更好一些,我们需要向你们学习。”
“我们绝不建设什么贫民区,有意识地搞贫富分区。这是一个原则。”安在涛微微一笑,“赵辉教授的建议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启迪:那就是我们要重视和提高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福利。因此,下一步,我们会以市南棚户区改造为契机,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在2000亩的土地上规划建设大批量高质量的供给城市贫民和弱势群体的廉价房、经济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来源,政府投入一部分,通过市场运作募集一部分。”
“这不是什么贫民区,而是经济适用房居住区,而在居住区的外围,我们将进行高档次的商业开发,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商场和各种娱乐设施……政府牵头,以商补贫,从而为十万乃至更多的城市贫民提供保障房,彻底改善他们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同时为他们创造更多、更体面的劳动岗位。”
“因此,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概念,那么凯瑟琳小姐可以理解成,我们房山将要建设一个低成本入住、高质量生活、以商补贫由工脱贫的新市民区。”
……
……
凯瑟琳对安在涛的专访持续得时间很长,看得出来,在来采访他之前,时代周刊方面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设定的采访选题包括了安在涛从政之初在资河开发区的善治、在归宁市的运筹帷幄以及在国外的外交官经历、在房山市的改革创新,甚至连安在涛当初在燕京卖过苹果,在报社当过记者,他的媳妇夏晓雪经营龙腾集团的事儿,都一一“兼顾”到了。
不过,话题虽多,但安在涛却把握住了一个基本的原则,该说的可以敞开去谈,但不该说的一字都慎言。毕竟,他的身份不一样,是政府官员,代表政府形象。
采访一直到下午3点才结束,中间,安在涛请三位美国记者去政府机关餐厅吃了一顿工作餐,然后回来继续采访。
送走了凯瑟琳,安在涛也没有把这事儿太放在心上。他本来以为时代周刊顶多就是发一个人物的专访,但不成想,在一周后出版的新一期《时代周刊》上,安在涛的照片竟然出现在了封面上。
封面上,不仅有安在涛的照片,还在上部打了一小行字:“一个思想、实干、魅力四射的东方城市市长”。
对于国人来说,能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可不是一件小事。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能上这个周刊封面的东方面孔都是政治领袖和一些大人物,安在涛以一个市长的身份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旋即在国内掀起一场舆论炒作的狂潮。
安在涛并不知情,还是夏晓雪在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兴奋地告诉了他,他才上网查看了一下,果然见自己儒雅微笑的面孔赫然出现在最新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上,正在互联网上被四处转帖。
在某论坛上,安在涛看着帖子里那“改革少壮派——东山省房山市长安在涛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触目惊心的大幅标题,不禁苦笑起来,搞成这样并非他之所愿。
正在这时,冷梅的电话打了过来,安在涛接起后听见冷梅的声音有些兴奋,就不禁苦笑道,“小梅,真没有想到会上了他们这个封面……呵呵,还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呵呵!”
“这是好事。”冷梅嘻嘻笑道,“这一回,你算是真正出名了。我敢说,你的名字准比一些明星响亮……同时把你的政绩宣传到了美国和全世界去,你还不高兴?不过这样一来,你以后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媒体关注你,更要小心谨慎了……”
第八卷砥柱中流 第622章【省委要调安在涛?】
安在涛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件事情在国内的影响力之大,远远超出了安在涛的想象。一个因素是,既往能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都是国内的一些政治领袖和大人物,安在涛虽然是房山市长,但与上述“先辈”比起来,终归还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小人物”突然登陆美国,成为美国最热门周刊的封面人物,享受到了世界级天皇巨星一般的待遇,自然让人吃惊;另一个因素是,安在涛毕竟是现任的政府官员,以市长的身份成为美国人关注的新闻焦点人物,就更加引人瞩目。
从成为封面人物到国庆节前的半个月时间里,国内媒体赶往房山通过不同渠道来要求采访安在涛的记者络绎不绝,不计其数。一开始,安在涛还能耐着性子接受几家中央级媒体的采访,但到了后来就不胜其烦,能推就推,最后干脆闭门不见,拒绝一切采访,统统让秘书李平以及市府办的彭军挡驾。
最让安在涛意外的是。因为他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已经并入夏晓雪旗下在美国上市的股票“龙腾控股”股价大幅上涨,竟然一连涨了好几天。
国庆节安在涛去了燕京度假,孟菊和刘彦也带着儿子安立旻从南洋归国,一家人好好地团聚了一个星期。而就在这国庆长假的一个星期里,对于安在涛和安家来说,有两个好消息。
第一件事是夏晓雪已经证实怀孕,受孕的时间大概就是8月底9月初的样子,应该是安在涛中间来燕京探亲时候怀上的。三女之间早有默契,为了便于掌控旗下庞大的产业,三人不可能全部集中要孩子,肯定要错开时间。孟菊有了立旻之后,现在是夏晓雪怀孕,而再下来就是刘彦了。
第二件大事就是三女分别掌控的资本集团,安夏集团、念涛集团、安彦集团,全部通过资本流转、置换的方式并入之前由三家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龙腾石油股份有限(集团)公司,龙腾石油集团正式更名为龙腾能源集团,注册资本1300亿元人民币,总部设立在燕京。
当然,对外公布和实现资产合并、新公司成立是在国庆节期间完成,但真正的准备工作,夏晓雪三女却早已进行了近两年。
从此,安夏集团和南洋坎尼拉的安彦集团全部注销,集三家大资本集团之力打造的能源资本航母——龙腾能源集团横空出世,一跃成为整个亚洲层面上实力都排在前列的横跨网络高科技、石油能源、化工、机械制造、航运船舶、公共传媒娱乐、汽车制造等行业领域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内来说,仅次于央企巨无霸中石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中华地区民营企业的龙头企业。
新龙腾能源集团的产业板块主要分成了三块,一块在国内,一块在南洋地区,一块在欧亚交接地带以及美国。而融资渠道,则分别有国内的A股市场、美国股市、坎尼拉和日本东京、新加坡的证券市场。也就是说,新龙腾能源集团旗下拥有在国内、美国、南洋坎尼拉、日本东京、新加坡五地上市的5只股票,旗下资产过十亿的子公司(集团)数十家家。
夏晓雪担任龙腾能源集团董事长,孟菊担任龙腾能源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刘彦则担任龙腾能源集团副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副总裁。夏晓雪坐镇燕京总部,刘彦坐镇南洋坎尼拉,孟菊居中调度。基本上三女分管的业务还是原先的那一块,只不过,新集团公司成立以后,孟菊就要更忙一些,要常常往返于坎尼拉、美国和燕京三地,打理公司的事务。
夏晓雪的决策能力强,善于沟通交际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当这个董事长掌舵是适宜的。孟菊大局观强,综合素质高,做总裁也实至名归。至于刘彦,因为她的性情相对来说淡泊一些。不擅长权谋管理,所以她并不合适当总裁,只能做监事会主席和副总裁从旁协助孟菊和夏晓雪工作。
三女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