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秦(晶晶亮)-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喊打喊声的汉子,开始热血沸腾起来。
“大秦的将军们,我希望有一天,你们能够自豪的宣告,我们是秦国最为勇敢善战的将士,我们踏上了先辈从没有征服过的土地,大秦将士踏足的每一个地方,都将会插上黑色镶边的秦国旌旗。”
“我希望有一天,每一个烈日映照的地方,都会飘扬秦国的战旗,永不落下;我希望有一天,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一方的王侯,在属于你们的封地上,自由的呼吸,痛快的做你们最想做的事情。”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们都年迈衰老时,还能自豪的说一声,我们是大秦的健儿,无敌的勇士,我们常胜不败,我们所向无敌——!”
连续四个希望,李原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从心底发出,当他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众将时,看到的是一张张热血沸腾、骄傲自豪的面孔。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
苍凉的歌声不知何时,又有何人唱起。一时间,传遍整个大厅,李原的眼眶湿湿的,有一种泛酸的异样情绪涌上心头。
秦国的崛起,是用无数战卒的生命换来的,秦国的强大,更需要许多的将士用鲜血来悍卫,李原已经用文明兴盛与衰落的事例说明了。在国家强盛的征途上,大秦的将士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将军们,未来的征途才刚刚开始,你们的面前,是广袤大地。是星辰大海,是一次次血与火的战斗,你们准备好了吗?”待歌声平息,李原环视众人,大声喝问。
“武王,河西军随时听从调遣。出征西域——!”李仲翔涨红了脸猛然站起,声音里带着激动的颤音。
“武王,我燕北军只要稍加整训,也一定能长驱直入,直捣匈奴王庭。张我大秦北境——!”
“武王,边军铁骑时刻准备着。不管匈奴人来自哪个方向,我大秦锐骑都将全力以赴,围歼所有来敌。”
有了第一个领头人,后面秦军诸将也顿时醒悟过来,纷纷上前请令。
秦军的这次军议,在李原确定了总的目标方针之后,即演变为将领们野心勃勃扩张的动员大会,不过,李原随后又冷静的泼了热血上涌将领们一盘冷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秦国如今国内刚刚安定,可以说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领土的扩张也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从地理位置来看,遥远的不接壤的地方,肯定只能作为远期的目标,或许白广季的斥候兵们有机会先行游历那些异邦土地,而其他人,则更需要关注眼前的敌人。
李原不知道,正是他的这一次演说,给一直以中央自居的炎黄子孙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地理课程。
其实,要不是今天李原武王的身份,还有他一手缔造了新秦,要不是听他讲述的都是一个个追随多年的将领,李原说的这些话,立马会被诸子百家们群起而攻之。
中国,即中央之国。
春秋战国,诸雄林立,以秦国所在的位置,都被作为西陲蛮狄来对待,中原人习惯了将自己所在的地方视为世界的中心,他们没有想到,脚下的这块土地只不过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个普通的支点而己。
渔阳军议之后,韩信、王离之间的关系渐趋和睦,这是因为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而为了实现早日踏上未知征程,他们必须首先将最大的敌人匈奴人打倒。
李原在燕北滞留时间不长,在稍加休整之后,他的车驾即沿着燕、代边境,由邯郸郡、河东郡、三川郡一带回转关中。
在邯郸郡。
李原与郡守赵歇、郡丞季心分别会面,对于在守卫邯郸城的战斗中,这两位地方官员的出色表现,李原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赵歇如今已经完全的适应了秦国官员的身份,本来就野心不大的他,现在是诸侯王中唯一一个得到善始善终的人,在有了比较之后,赵歇在郡守的职位上越发的努力起来,他可不想天天荒废下去,最后被世人所抛弃。
至于季心,则更受到李原的青睐,这个楚军降将的表现,给人以刮目相看的感受,而更重要的是,他在面对旧日同僚的诱降时,还能坚持身为秦将的底线不动摇,这样的将领正是当前秦军所需要的。
所以,在离开邯郸之时,季心被李原带到了身边,这让季心在离开邯郸时,被一双双羡慕不己的目光紧盯着,任谁都知道,季心这是要被推携进亲兵营了,这是从非亲信到亲信的一步大的跨越。
十二月,冬。
李原军过蒲坂,沿途可以见到,一队队盐工正挑着块块的盐巴艰难的前进着,河东盐池的井盐如今已经在司马家族的大投入下,重新恢复生产,大批的盐工从楚地招募而来,这使得盐池的产量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从零产量到二百担,而预计到了明年,这一产量还会继续的增加。
池盐相比井盐、海盐更加的纯粹,而且在质量上、成本上更有优势,有了盐的滋润,秦人的身体才有可能更加的结实,在应对疾病方面也更有抵抗力。
蒲坂渡口。
一座木结构的跨河大桥正在紧张的施工中,这座桥的修造,主要为了解决关内与河东郡的交通难题,一旦建成来往于两地陆路通行将不再需要转道通过函谷关,而只需要从桥上横跨而过即可。
负责督造这座大桥的将作少府郦商,听闻李原经过,即赶忙上前介绍起驰道修葺情况,随着秦国占领时间的延长,由长安通向三十六郡的驰道也在逐渐的修复中,郦商这个负责交通的将作少府这段时间很是忙碌。
褪去军人的外衣,穿起官员的衣袍,郦商如今早己不复青羊观时不问世事,只想隐居尘世的想法。
投身秦国复兴的大业之中,让他在另外一个舞台上,又找到了久违的成就感,而这种身体疲惫心却欢畅的感觉,对于一个有事业心的男人来说,又是弥足的珍贵。
李原在郦商汇报的时候,没有象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一样,端坐于宽敞舒适的车子里面,然后闭上眼睛似听非听,而是直接的跳下马背,跟着郦商还有一群工匠来到修造地点,在选址、风向、木料、桩基等一系列专业性的问题上,李原可以说有不懂就问,有疑问就提,认真程度让郦商大为吃惊。
“武王能够成事,非天意,乃人力也。”在李原车驾渐渐远去时,满头大汗的郦商禁不住感叹起来。
比较李原与前主人刘邦,两个人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但在骨子里,李原与刘邦却又是不同的,李原的亲近源于他平等的思想,而刘邦则是做出来的样子,是为了用温厚长者的敦敦之风,吸引更多的人为他效力。
所以,刘邦在占领咸阳之后,会原形毕露呆在阿房宫中数日不出,而李原则在秦国实现基本统一之后,依旧马不停蹄的四方巡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化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榜样力量,让秦国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
长安城。
在冬日的暮色中,显得格外的清冷和沉静。
在这个没有雾霾的时代,煤石燃烧的烟尘是唯一污染着空气的物体,那一柱柱冲天的黑烟背后,是供给整个城市温暖的水流。
城中,公共澡室的门口。
在下午时分,就已经早早的排起了长队,在一天的疲乏劳累之后,能够有机会洗去身上的尘土,让每一寸的肌肤都在热水的滋润下舒展开来,仅是这一份的享受,就已经让那些外来的商人、游子们乐不思蜀了。
“感谢武王,给予了大秦安定的生活。”
“感谢小夫人,设计了这般让人回味无穷的地方。”
当长安城的百姓一次次在寒风中,念叨着李原和辛追的好时,他们的车辕刚刚抵达灞桥,在经过了长途的跋涉之后,就算是身体素来结实的李原也有点吃不消了,而辛追则更是赖在了李原的怀里,不肯起来半步。
马金轻车熟路,直接将八马御车驶进了神武王府,这座昔日的侯府,除了门楼上改动了一个字外,其它并无两样,李原多半时间不在府内,赢玉漱和李烨很多时候皆住在宫中,这座府邸平素也更多的用于公事所需,不过今天,府内清闲了许久的仆从们一个个面露兴奋,早早的将门外的街道、府内的小径清扫的干干净净。
“武王回来了!”
当李原的车驾出现在长街的尽头时,神武王府内欢声一片,看到四周俱是熟悉的身影,辛追的脸立时红的如同秋天的苹果。
第三百七十二章 鬼戎白羊
冬天严寒。
呼啦啦的北风,从广袤的西伯利亚冰原上,一路向南,经过阿尔金山、弓卢水,然后越过贺兰山,一直到达关中腹地。
长安城的与众不同,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温暖着秦人,同时,也温暖着一个又一个在长安滞留的游人。
“大秦,上国之威,莫如是!”在长安城中的一些公共澡室休息区,几个胡商赤裸着身体,正趴着接受小厮用力的揉搓,尽管皮肤被踩得通红,但他们的脸上,却分明流露出阵阵的舒畅。
“哈哈,我跟你说,这次武王灭了西楚,关东一带的战乱终于平息了,等这个冬天一过,我就打算将铺子开到雒阳去,那可是中原腹地,距离大海和江东一带距离最近,丝绸和海贝的价格更低!”其中一个胡商显然更有经商的眼光,闲扯中一下子看清楚了赚钱的商机在什么地方。
“雒阳,那可是个好地方,南通荆楚、东接海越、北连赵燕,我们几个不如一起合计合计,一共向朝廷提出,在雒阳开一个分铺。”
众胡商一边洗澡,一边说着赚钱的大计,他们浑不知,自己的一番言语早被旁边忙碌的小厮给听的真真切切。
早在公共澡室建设落成之初,李原就授意当时负责内情谍报的长安令李必,务色一些流浪的孤儿,加以训练和培训,担任澡室的服务人员,这一事务在阎乐接手之后。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推进。
如今,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情报。正在从长安城里遍布的澡室传送到阎乐所在的军情司,并由负责各司事务的官员进行分类,再按照级别的重要程度叠放在阎乐的案几上,如果是一级的机密情报,比如发现匈奴的暗间、又或者其他涉及到秦国国内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
象今天胡商们的这番议论,将被归并入榷场司,再经整理后,会在一天后放在丞相陈平的案头。
而陈平则必须在三天内。对这些收集整理过的信息文书进行批示,要怎么样落实,通过何人来落实,落实的效果在什么时候段内回馈,同时,这项事务执行之后的长期影响是什么,由谁来进行最后的终结评估。
这些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很琐碎,又关系到内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协调,只要其中一个地方出现问题,整个机制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为了防止因工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失,秦国在考核业绩方面,制订了堪称严厉的机制。就如兵造来说,每一柄制式武器的醒目位置,都有打造工匠的名字、生产的年月日,还有负责检验的匠师的名字,如果发现质量上有什么问题。马上就可以进行追查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兵造是如此,在秦国内政、军事等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这种严厉的不讲丝毫情面的考核,正是传承于秦国所依赖的法家思想,也一直被来自关东的诸子百家所批判,在李原创立新秦之后,这种严谨的考核体系被沿用了下来。
“我们这个民族,不缺温情,只缺法度;我们这个国家,不缺人力,只缺纪律;我们的子民,不缺勤奋,只患不均!”
在决定沿用李斯一手制定的这些秦律时,李原面对质疑之声,回答的响亮自信,没有谁比他更明白以后会怎么样了。
如今,李原已是秦国的武王。
他的命令,无人敢不从,无人敢不听。
道家、儒家、墨家等等的学说流派,秦国可以博采众长,但秦国的治国之本,依然是法家的思想理论,这一点,不可动摇。
黜百家,尊儒术。
西汉时执行的这个政策,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之深远,让当初决定这么做的汉武帝也始料不及,儒学的精髓在于中庸,在于模糊所有的是非,在于将分明的东西通过辩论,成为中性的事物。
不可否认,儒学给中国带来了泱泱大国的气度,带来了足以让世人骄傲无比的历史,但同时,它也让国人缺少了鲜明的棱角,变成了一个个圆滑势力的小人,缺少了钻研未知事物、探索未知奥秘的动力,而只会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做着“我才是老大”的幻梦。
历史既然已经改变。
那么就绝不能在一个朝代之后,又走回封建王朝循环往复的老路。
秦国现在走的每一步,都在为以后的人树立榜样,李原希望,当后人有一天提及秦国时,能够记起的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一条条的律法、一项项的制度,一个个在不断的争执、评估再争执再评估中得出的真知灼见。
秦国在变革中,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
秦国如是,匈奴也一样。
在这个冷寒之极的季节里,李原的最大敌人,匈奴大单于冒顿,则正在冒着大风雪,行进在阿尔金山北部的茫茫雪原上。
征服与被征服。
是草原民族永远的铁律,匈奴部落在春秋之时,只是游牧在河套一带的十余个小部落的联盟,在一次次的征服与融合中,这个部落逐渐的强盛,并击败了草原上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而这一次,冒顿的目标是鬼戎部落。
鬼戎。
就是曾经被李原打击过的高奴鬼方九部,这个族群在被秦军驱逐出了无定河一带后,幸存下来的三个部落在族巫晋希的带领下,开始向西北方一带迁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表现出了非凡的韧劲和学习能力。
在寒冷残酷的气候下,鬼方部落依靠着当年与秦国接壤学习来的知识,在与更为原始和野蛮的氏族部落交往中。逐渐成为联盟的首领。
山戎、猃狁、荤粥、楼烦、丁零,这一个个曾经出现在中国历史中。又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游牧民族,其中的一些不甘心被匈奴吞并的部落,开始与鬼方部落相互的融合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以“白羊”为族中图腾的鬼戎部落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