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匡政之路 >

第176部分

匡政之路-第176部分

小说: 匡政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大东和李述才在苏望来调研前关商量了两天,烟雾缭绕地差点没把自己熏成腊r,最后定下调子,还是坦白从宽。毕竟安溪镇离富江镇太近了,两地之间的不少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说不定安溪镇的情况早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到苏望的耳朵里去了。再说了,听说苏望在安溪镇有亲戚,再怎么隐瞒都是隐瞒不过去的。

听着罗、李两人还算诚实的回答,苏望脸依然是平静如常,只是不停地在笔记速地记录着。空闲时,他抬起头看着自己对面的这两位,眼睛里的光芒让罗、李两人心里不由一紧,却看不出苏记对自己两人的汇报和回答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到了中午,苏望也了解地差不多,他拿着手里的笔记,扫了几眼后便定了下来这两天的行程,下午去附近一个村子,明天去比较偏远的三个村子。

李述才连忙出去安排,罗大东则小心翼翼地说道:“苏记,该吃中饭,我们在食堂里准备了一桌。另外还有一件事需要向苏记汇报一下,贺副县长昨天就到我们镇来调研交通工作,今天下午就要回县城去,所以中午我们想安排在一起,还请苏记指示。”

苏望不由笑了笑:“哦,老贺也在安溪,那好,大家一起吃个饭,我刚好也有些事想跟他谈谈。”

苏望知道罗大东等人的心事。两位县领导同时驾临安溪镇,安溪镇要是分开招待,无故增加负担还题,要是领导心里不舒服就麻烦了。要是一起招待也是麻烦,谁知道这两位县领导互相之间看得顺不顺眼?万一这两位领导之间有芥蒂,硬拉在一起吃饭,安溪镇就好心办了坏事。

所以罗大东先征求苏望的意见,毕竟他是县委副记兼常务副县长,比贺五华副县长要高一级,只要他定下来了,贺五华也不好说什么了。

贺五华担任副县长后分管交通等方面的工作,这位本地派的干将很有干劲,任没有几个月便抛出一份渠江县交通建设三年规划,可惜刚到县政f办公会议就被傅刚给毙了。那时程诚刚被拱下去,苏望还在富江镇隔岸观火。

不过贺五华并不气馁,而是通过一些迂回政策,先做通几个乡镇的工作,那这几个乡镇的乡村公路或连起来,或进行改造升级,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本地派部分干部对贺五华产生了意见,说他不集中精力去对抗傅刚的咄咄逼人,尽搞些“无用功”。幸好戴党生对贺五华依然保持着支持,所以没有产生太大的风波和出现什么其它的变故。

“老贺,听说你昨天就过来了。”苏望主动跟贺五华打着招呼道。

“是的苏副县长。”贺五华很是客气地答道。

苏望不由笑了,这个贺五华,心里还有气呀。等坐下来之后,苏望又转头问坐在身边的贺五华道:“老贺,你调研得怎么样?”

“还好,很有收获。”

苏望看了一眼神情如常的贺五华,又看了一眼半倾着身子,脑袋向这边侧过来的县交通局副局长尤四化,听说这家伙是傅刚安进县交通局的一颗棋子。县交通局是贺五华的自留地,他在那里当了好几年的一把手,却被傅刚借势钉进去一颗钉子,心里肯定不舒服。可是这次调研贺五华为什么把这家伙带在身边了?难道是怕他不在县城这个尤四化会在县交通局搞些小动作,又或许是想通过这家伙向傅刚表达一些东西,试图缓解与傅刚之间的关系,让这位县政f一号支持他的交通规划。也可能两种意思都有。

如果是第一种意图,贺五华应该达到目的了,如果是第二种意图,那么贺五华的想法就太一厢情愿了。

看到尤四化被李述才拉到一边喝酒说话去了,苏望低声对贺五华道:“老贺,你那份渠江县交通工作三年规划我看了,的确很不错。如果能够得以执行,渠江县的交通建设会一个台阶。”顿了一下,苏望又说道:“只是这个规划需要持之以恒去做,没有三五年是看不到什么成果的。”

贺五华的脸终于动了动,他不由深深地看了一眼苏望。他此前一直觉得这位县委副记只是运气足够好而已,就算戴党生再三告诫他,也不以为然。可是今天只是对话了几句,他就已经体会到这位苏记的锋芒。

贺五华可以肯定,这位苏副记已经明白自己想以出政绩去打动傅刚支持那个交通工作三年规划。可是苏望却毫不留情地点出,这个规划没有三五年是看不到成果,这是它最大的缺点。急于想出成绩的傅刚等不等得了这么久?或许正是这个规划无法短时间里出成绩,所以在傅刚心里占得分量还不足,权衡一番后便放弃了。尤其当时搬迁工作正在风头,大家都以为搬迁富江镇是板钉钉的事了。傅刚有这么一个天大的政绩摆在面前,怎么还会为那个什么交通三年规划去费心思。

不过现在搬迁富江镇工作已经被国字函给彻底否决了,那么傅刚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病急投医?抓住这么一个政绩工作大力支持呢?这是贺五华心里的小算盘。他又看了一眼苏望,心里在嘀咕着,如果没有这个后路,自己说不定真的要与这位苏副记合作了,毕竟现在苏望派的。

苏望夹了一筷特菜,辣椒闷泥鳅,慢嚼细咽地吃完后又说道:“我到安溪镇之前,戴记就跟我说,这道菜只有安溪镇才能吃得好。”说完他对众人笑言道:“幸好有戴记指点,否则我还不知道这道好吃的菜。”

贺五华跟着众人一起陪着笑脸附和着点头,心里却是叫苦不已。苏副记这是不是在警告自己,现在本地派在与苏望结后,又赶国字函否决搬迁富江镇,已经稳住阵脚,开始向傅刚发起反攻。如果在这个时候自己谋求傅刚的支持,那戴党生会怎么想?这是贺五华最担心的地方。他跟随戴党生多年,深知这位领导的心思。如果自己真的迈出那么一步,只怕羊r没得吃反倒惹得一身ā。

这时,范海阳急步走了进来,在苏望耳边低语了几句。

“傅县长呢?”

“苏记,傅县长有事去潭州了。”

“好,我们马回县城。”

贺五华连忙问道:“苏副县长,出了什么事?”

“县瓷器厂的职工围在县大院n口了,要求与县领导对话。”苏望淡淡然地说道,“傅县长不在家,我必须赶回去。老贺,老罗,老李,那我先告辞了。”

第一部科级干部第二百一十二章瓷器厂的“逆袭”(二)

第二百一十二章瓷器厂的“逆袭”二

在赶回瓷器厂的路,苏望一直皱着眉头,yin沉着脸。他不是恼怒县瓷器厂工人们“不识大体”,在次去县瓷器厂调研时他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xng,这个厂子迟早要出问题。因此他早就做了一些准备,只是南鹏和沪江那边只是接到一些初步信息,虽然算是好消息,但是关键xng、决定xng的信息还没有出来,所以苏望就一直保持着沉默。

此时苏望恼火的是自己被县政f那帮人给“卖了”。他刚才打了几个电话才得知,瓷器厂在几天前就有些形势不妙。按程序,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县政f的领导先顶,于是傅刚去了潭州市,说是去跑两个项目。几个副县长,负责这一块的麦泽运一张病假条便躺进了市人民医院,其余四位副县长,除了贺五华几天前就跑下来继续他的交通工作调研,其余的不是突然找借口去市里了就是有事去了外地,反正是躲了一个没影,于是这段时间一直在乡镇跑的苏望,渠江县常务副县长、县政f的二号只好顶去了。

还是县政f办没人呀,要是县政f办有自己的耳目,也不会这么突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苏望并不恼火去解决县瓷器厂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在他手迟早要解决的。只是这次信息不及时,硬生生被县政f其他几位给架出来了,这让他很不爽。

苏望通过电话与正在处理这件事的县政f办副主任林元通沟通,了解情况,了解现在正围住县大院大n的百位县瓷器厂工人提出的要求。然后打电话给县公安局局长陈守毅,要求他派出警力维持秩序,但是不得与瓷器厂的工人发生冲突,必须保证不能让形势恶化;接着又打电话给县宣传部部长夏志新,让他通知县电视台以及相关部n,除了进行正常的新闻采访外,还要警惕和注意是不是市、省或外地的记者“偶尔”到来。现在老百姓都变聪明了,知道动用舆论压力了,说不定在筹划这次事情之前瓷器厂的工人们已经向某些媒体递了消息。

一番忙碌下来后,苏望先默想了一下自己的部署是否有漏dng,然后开始默想着该如何去应对那百位县瓷器厂的工人们。

丁大山也知道事情紧急,车子开得又快又稳,不到一个小时便赶到了县大院n口。苏望下了车,看到百位工人坐在县大院大n一侧的路,二十多位警察远远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将这一百多位工人与县大院和千围观的群众隔开了。

看到苏望下了车,忙得浑身是汗的林元通不由地舒了一口气。今天发生这件事,不仅几个县领导跑得没影,就连几位县政f办的正副主任也躲得一干净,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这位排名最后的县政f办副主任。如此说起来,林副主任和苏副县长还算是一对难兄难弟。

虽然县委那边还有领导在,可是这事县政f还没过问处理就推给县委,林元通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他只好使出浑身解数,就差没跪下来求这一百多号大爷了,总算让事态没有变得严重起来,也让这一百多号大爷让开了县大院大n,坐到一边去了。可是再进一步的让步县瓷器厂的工人却不答应了,他们今天是铁了心要跟一位县领导见面,得到一个确切的答复,否则他们就去市里找市领导说问题去。

苏望紧紧地握住林元通的手,很亲切地低声道:“老林,辛苦你了。”

林元通眼睛不由一热,鼻子也开始泛酸,都快一半天了,终于听到贴心窝的暖心话。但是他很快便知道目前的处境和自己的职责,连忙客气道:“苏记,这是我的工作。”

然后又犹豫道:“苏记,你看这事怎么处理?我们都听你的指挥。”

“扩音器准备好了吗?”

苏望在路就打电话让林元通准备了,他连忙示意身边的工作人员把扩音器递过来。

苏望打开扩音器,试了试音,直接对闻讯站起来的县瓷器厂工人们说道:“县瓷器厂的工人师傅们,我是苏望,你们都认识我,现在我代表县委县政f来了解你们的情况和问题。次我去瓷器厂调研的时候就跟你们说过,县委和县政f并没有放弃你们瓷器厂,正在努力想办法解决。”

这时有工人跳出来说道:“这话你都说了两个月,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我看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在敷衍我们。”

“你怎么知道县委和县政f没有在做工作?”苏望语气突然变得很严厉,质问的语气让刚才那几位还高声发问的工人不由一阵胆怯。眼前这位年轻人再怎么说也是县里排名第四位的领导,可不是那些什么厂子、局长所能比的。纯朴的老百姓心里多少还有些畏惧。

苏望看现场气氛被自己一时镇住了,便语气转缓道:“厂里的情况我们大家都知道,负债超过四百万,从今年年初开始就没有正常生产过,已经断断续续四个月没发工资了。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f二话不说就打包票说县瓷器厂的问题明天就能解决,你们敢相信吗?”

“你们的要求我也了解,第一,补发那四个月没发的工资,第二,要求县里拿出一个彻底可行的方案解决县瓷器厂的问题。四个月的工资问题不大,总数才不过五十万左右,县政f有办法解决。可最大的问题是县瓷器厂今后怎么办?难道领完这四个月的工资就算了?县里正在想一个稳妥的办法。不瞒大家说,我已经跟南鹏和沪江两家瓷器出口公司联系,他们对我们瓷器厂很有兴趣,但是如何投资合作,用什么方法合作,合作后原瓷器厂的工人师傅如何安置,都需要坐下来好好商量。而且我也希望能够听取你们的意见。”

苏望扫了一眼众人,继续大声说道:“工人师傅们,我们的会议室只有那么大,根本装不下你们这么多人,不如你们先推选出几名代表,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你们的意见和要求。而你们先回去听消息,不要再围在这里了。工人师傅们,事情要解决,但是总得留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保证,等事情有了眉目,我再到瓷器厂,跟你们做一次开诚布公的对话,好好商谈关于对县瓷器厂的规划。”

或许是苏望开n见山,直奔主题让瓷器厂工人师傅们觉得他很有诚意,又或许是次他到县瓷器厂做调研,务实诚恳的工作态度给工人师傅们留下很好的印象。大家在那里议论了一会便同意了苏望的建议,推举出六名代表。

在会议室里,苏望很坦诚地向六位代表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尽管目前只有初步的反馈信息,但是苏望还是夸大了一些,这样至少可以让这些工人代表们看到了希望。

接下来是工人代表们的提问时间,在经过一阵沉寂,其中一位看去像是知识分子的中年男子在众人的鼓励下站了起来。

“苏记,请问我们厂跟南鹏或沪江市那两家公司合资前景如何?”

“你就是赵志良赵工,”苏望先点出了此人的身份,“我听说过,你毕业于华宝大学化工系,是县瓷器厂的技术骨干。你的意思其实是想问,准备与县瓷器厂的那两家公司实力如何?将来会将我们县瓷器厂放在怎么样一个位置?”

“是的,苏记,我就是这个意思。”赵志良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其实这两家公司我比较偏向于南鹏市锦鹏公司,他们从91年成立以来,从一个不到五十万元的小公司发展到如今拥有三千万资产,每年向日本、欧洲出口千万美元瓷器的大公司,可以看出,锦鹏公司是一家极具开拓精神,管理团队经验非常丰富的公司。”

“当然了,沪江市那家公司比锦鹏公司实力要强两倍,出口额更要多三倍,似乎应该是更合适合资的对象。可是我们不能光看这两家公司的实力,而要看他们谁更适合我们县瓷器厂。”

众人一片鸦雀无声,不仅六位代表都在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就连林元通和几位县政f办的工作人员也支着耳朵在一旁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