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仙园逸事 >

第59部分

仙园逸事-第59部分

小说: 仙园逸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九章 民国一梦(十四)

  大棚种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基地领导将这一项技术资料整理后上报〖中〗央,姚黄因此获得了毛〖主〗席的嘉奖,不过对此她可没有其他人那么激动。在食物问题解决后,姚黄将精力放到了改善基地用水的问题上。她不知道,〖中〗央将大棚种植技术在全国推广,特别是北方这一块,到了冬天终于可以吃到新鲜翠绿的蔬菜了。大棚种植技术让〖中〗国的农业发展加快了三四十年。
  基地附近虽然有水源,但其中是掺杂了沙石的咸水,人喝了之后会导致拉肚子以及腹肿。而实验时必须使用清水才不容易影响实验结果,这就导致了基地的供水严重缺乏。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基地内的战士们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地到几百里外的平原上运送淡水。白天的太阳暴晒无比,战士们舍不得喝车上的淡水,大多都脱水严重,更有战士皮肤被晒得脱皮。但战士们从来没有一天间断过运水,日以继夜,累了就在车里打个盹,人歇车不歇,早穿棉袄午穿纱,绝对耽搁基地的淡水供应。
  姚黄心疼这些战士,他们是一群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但长期暴晒使得他们的皮肤比四五比四五十岁的老农还要粗糙,黄一块紫一块黑一块红一块青一块如同调色板惨不忍睹。战士们运回来的水只够实验所用,基地日常用的水依然是难以入口的咸水。姚黄受够了这些咸水,刚来的时候就因为喝了这些人拉了整整两天的肚子,整个人差点儿脱水。如果不是空间中有效果强大的灵药,也许她就要和这个世界说拜拜了。
  要把咸水变成淡水,姚黄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蒸馏。这种方法既耗时又耗燃料,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锅垢,很难大量生产淡水。不过姚黄所知道的另外两种咸水淡化法更加不可能,电渗析淡化法和反渗透淡化法都需要特别制造的“薄膜”以国家当前的技术根本无法生产出两种特殊的薄膜。最后想来想去,仍然只能选用“古老”的蒸馏方法。姚黄的三叔开了一间纯净水公司,她因此有幸参观过纯净水的生产线,对纯净水的生产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晚上,设计出一套简单的净化装备。依然是自己掏钱,姚黄请求基地的领导帮他找人制造出来。
  因为大棚种植的成功,基地里面的人对姚黄佩服不已,见姚黄又有了新的构想,基地领导们全都积极支持,不但一个月的时间,简单的净化装备被送到了基地。
  “姚同志啊,这东西真的能把闲水变成淡水?”基地的后勤领导赵主任围着设备转了两圈,带着不确定地问道。
  “我也不是很确定,等安装好了以后先试试,如果不行,我再改进。”
  姚黄指导着战士们进行设备安装,抽空回答赵主任的话,后勤组的大姐大嫂们围在附近观看,她们想要帮忙,可惜力气没有战士们大,只能在一旁做一些递扳手等的小事情。
  在战士们的努力下,净化装备终于安装完成。净化装备分成三个部分:过滤设备、蒸馏设备和冷凝装置。过滤设备由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两部分组成,用来过滤原水中的尘土、腐殖质和细菌等物。沙漠的砂大多来源砂岩和huā岗岩风化的残留矿物,主要成分是石英,还有少量的长石和白云母,正好用来做石英砂过滤器的原料;活性炭基地里面没有,只能用木炭代替。蒸馏设备的顶部是一个大锅盖的太阳能灶,沙漠中的日照强烈,太阳能充足,用其来进行蒸馏环保又快速,比使用其他能源好多了。最后是冷凝管,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不过非常耗材料。
  将原水从进水的一端倒入净化设备,经过过滤、蒸馏和冷凝,纯净的清水顺着出口管道流进了早就在下方接着的木桶中。很快,就接满了一桶清水。姚黄用葫芦勺舀起一勺清水,喝了一口……
  “怎么样?”赵主任急切地问道。
  姚黄把勺子递给赵主任,示意他喝有口自己感受。赵主任自然急忙照办,然后他激动地叫了起来“淡水,是淡水,一点儿也不咸的淡水。姚同志,我们成功了,成功净化出淡水了。”
  四周后勤组的人和战士们闻言欢呼起来,一个个争着上前品尝他们自己生产出来的纯净的淡水。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们也被惊动了,在喝过水后,袁教授让一个研究员装了一瓶水回去化验,发现其纯度比从平原上打来的淡水还纯净后,袁教授提出把每天生产出来的纯净水交给他们做实验。
  “姚同志,基地决定再做五个净化设备。现在这个你能卖给基地吗?基地会比原价高两层付给你钱。”赵主任在净化设备能够稳定工作后找到姚黄,提出购买设备。
  姚黄自然不会收钱,她的空间中值钱的东西多不可数,不在乎这么一点儿钱。何况,如今社会提倡的是“**”如果她真的向基地伸手要钱的话,肯定会受到所有人的鄙视。
  “不用了,这台净化器就当我捐赠给基地的吧!”
  姚黄的态度让赵主任和基地的领导都很满意,在以后的生活上更加照顾她和宋天鹏。
  另外五台净化装备安装使用后,基地用水也得到了巨大改善,六台净化装备每天产生的纯净水大部分用在了实验上,少部分用在生活中。战士们再也不用加班加点地到远方去运水了。他们每隔两天去运一次水,时间选在晚间,使得战士们的皮肤病全部得到了好转。
  “姚同志,这是你要的仙人掌。”张营长把一车厢的仙人掌送到姚黄的宿舍门前,指挥战士们将仙人掌卸下车。
  “谢谢你,张营长。”
  姚黄端出一锅熬好的绿豆汤给每个战士倒了一碗。甜滋滋的绿豆汤让战士们喝得精神一振。
  “姚同志,这些仙人掌每株都有一米高,你一个人肯定种不过来,我把这几个小子留下来帮你。”
  “谢谢了,张营长。”
  姚黄高兴地说道,这么大这么多的仙人掌,她一个人确实搞不定。
  张营长留下了五个战士帮姚黄,用了一个下午,战士们把二十多株仙人掌全部种在了宿舍周围。为了感谢战士们,她留战士们在家里吃饭。基地虽然有食堂,但家属们偶尔也会在自己宿舍开火,做点儿家乡味道的食物。姚黄包了羊肉馅的饺子,又做了几个小菜,吃得战士们开心不已。战士离开是,姚黄特意装了两大锅的饺子让他们带回宿舍给张营长和其他战士分享,感谢他们的帮忙。
  宋天鹏工作到很晚回家,差点儿被大门外面的仙人掌吓了一跳。夜幕下,半人高的仙人掌在黑夜的掩饰下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物。
  “二丫姐,你怎么种了这么多仙人掌?”
  宋天鹏拍了拍胸口安抚受惊吓的小心灵。
  “基地里面绿色植物太少了,我多种点儿仙人掌美化环境。”
  姚黄把饺子丢进烧开的锅,看着白胖胖的饺子从锅底浮到水面上,姚黄赶紧把它们捞了上来。
  “有大蒜吗?”
  宋天鹏问道。
  “没有,你自己剥两个吧。”
  姚黄受不了大蒜的气味,但宋天鹏却喜欢吃大蒜。
  “二丫姐,你种这么多仙人掌不止绿化这么简单吧?”几十年的相处,宋天鹏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姚黄,她从来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所做的事情在后来必然会发挥巨大用处。宋天鹏有时候怀疑,姚黄是不是他在故事中看到的能够预言的贤者,能够看到未来——哥们,乃真相了。
  “呵呵,沙漠之中只有仙人掌这种植物最好养活,我不种它们种什么?”
  姚黄讪笑道,她种植仙人掌确实有目的,但不能现在说出来。
  “仙人掌能够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散瘀消肿,解肠毒,凉血止痛,润肠止血,健胃止痛,镇咳,还能够治疗蛇虫咬伤、烧伤以及小孩子痄腮,是不错的药材。”
  “恩,恩,我的确看中了仙人掌的药用价值。还有吗?”
  “仙人掌具有储水功能。”
  “确实,不过现在基地不缺水,这一项可以忽略。还有其他的吗?”
  姚黄把煮好的饺子端上桌,又一人盛了一碗饺子汤。
  “二丫姐,你就不要考较我了。我真不知道仙人掌还有什么功用的,也不瞎猜你的用意了,行了吗?”
  宋天鹏赶紧告饶。
  姚黄呵呵轻笑“仙人掌还能够当菜吃,还能美容,功能多着呢,所以要多种点儿仙人掌,反正也费不了多少水。”
  “仙人掌真的能吃?”
  宋天鹏有些不相信地问道,仙人掌上布满了刺,真的能入口吗?
  “怎么不相信我说的?”
  姚黄道“下回用仙人掌做菜给你尝尝。”
  “不会有毒吧?”
  姚黄双眉一挑“你可以选择不吃!”(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 民国一梦(十五)

  食用仙人掌是已知的含有维生素B2和可溶性纤维最高的蔬菜之一,糖分含量比生菜和黄瓜还低。在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仙人掌是传统的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色蔬菜和水果。他们将仙人掌洗净切碎后煮在汤中、或是架在炉上烤制、或是做成饼馅、或是直接将新鲜的仙人掌腌制,还有的用仙人掌来酿酒,龙舌兰酒的主要材料便是仙人掌。据说在墨西哥有101种烹调仙人掌的方法蒸炸煮炒,淹渍烧烤,或作料凉拌,无所不能。其中辣炒仙人掌、蛋煎仙人掌和仙人掌沙拉是最为著名的几种。
  姚黄没有详细给宋天鹏解说仙人掌的食用方法,虽然宋天鹏在美国长大,但除了必要在外面吃面包汉堡等西式食物外,他一般都在家中吃饭,而宋家每天吃的都是传统的〖中〗国美食。即使家里面某天每人做饭,他们也是去小吃馆吃东西。因此,宋天鹏对墨西哥传统食物完全没有概念。
  因为大棚种植和净化设备的成功,全基地的人都在关注着姚黄,也像宋天鹏一样觉得她种仙人掌的举动有着深意。于是,大家都跟着跟风,在自家宿舍旁边种上了仙人掌,只不过数量上没有姚黄种的多,大多数人家只种了一到两株。一个月后,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犯了腮腺炎,基地里面的医生将仙人掌捣碎敷在其腮帮子上,不过三天,研究员的腮腺炎完全好了。这件事情过后,大家从基地医生那里了解到了仙人掌的药用价值,一些只种了一株仙人掌的家庭纷纷追加种植仙人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转眼迎来了新的一年。1957年11月,***曾提出要在十五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钢铁生产指标越提越高。北戴河会议正式决定并公开宣布1958年钢产量为1070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号召全党全民为此奋斗,开展空前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
  “XX省XX乡今年产粮三百吨,锻造钢铁五百六十八公斤……”老式的收音机里传来播音员甜美严肃中隐含着激动的声音。收音机是姚黄在路过香港时顺便买下的,没有电视与电脑的日子,收音机成了生活中打发时间的宝器。许多附近宿舍的住户们常常跑到姚黄家里面来听收音机里面的新闻和节目,连基地领导也来了一回。姚黄当时买了两台收音机,于是送了一台给基地领导。基地领导把收音机放在高音喇叭后面,使得整个基地的人都能够听到收音机里面的信息。
  “XX省XX村产量三百五十吨,锻造钢铁……”一个又一个的数字从收音机里面传出来,让没有多少见识的大妈大姐以及小战士们〖兴〗奋不已,却让基地的领导和一些有头脑的研究员皱起了眉头。
  一个小村子怎么可能一年生产出几百吨的粮食,还有钢铁?明显的,这是在谎报数据。这种浮夸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席卷了全国,为了获得上级和〖中〗央的赞誉,很多地方谎报粮食产量,把收获饿粮食全部交给国家,没有给农民们自身留下粮食,使得农民们辛辛苦苦一年却连饭都吃不饱,饿得只能吃野草和数叶。
  “〖主〗席不是教育大家要实事求是吗?怎么大家都忘记了他的教导?这么下去,农民还有活路吗?”张营长是农村的孩子,对粮食的亩产量十分清楚,广播里面的数据只会让他闹心与担心。
  赵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声地安慰。国家领导人的决议,他们没有置喙的余地。
  “二丫姐,国家领导人不知道地方上是谎报数据吗?连赵主任他们都能看出这些数据不实,国家领导人为什么看不出来?”宋天鹏从小养成了一有不明白的事情就求教姚黄的习惯。
  “创业容易守业难。新建立的〖中〗国家与美国等国家不同,它的发展没有太多的借鉴经验,只能摸索着前进,这当中势必会走许多弯路。”
  姚黄道“国家领导人只是暂时被制订的美好前景晃huā了眼睛,导致他们的目光只往前看,却忽略了当下。”
  “希望他们能够尽快看清事实。”
  宋天鹏感叹道。
  那是不可能的!姚黄心道,这一段历史她小时候常常听外公讲,对此很有一番了解。浮夸风没有被制止,稍后的工业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炼钢铁〖运〗动。因为***宣布1958年的钢铁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翻,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各部门各地方都要把钢、铁生产和建设放在首位,为“钢元帅升帐”让路;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大搞土高炉土法炼钢;几千万人一哄而上,砍树挖煤,找矿炼铁,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在农村,除了必要的生产工具,大部分铁器也没有逃脱回炉的命运,农民们把自己做饭用的铁锅也砸破,作为大炼钢铁的原料;在城市,人们把能寻找得到的所有废钢烂铁,甚至尚在使用的金属用具,像取暖的生铁炉、火钩等等,全都投进了土高炉……整个〖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有一个英国记者曾经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