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仙园逸事 >

第228部分

仙园逸事-第228部分

小说: 仙园逸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用不到,这个?” 吴祥羞窘地结巴道。
    姚黄走过去把卫生巾拣起来:“谁说用不到了。这东西垫在鞋里面,吸汗又舒服,缓解脚底板疲劳,用处大着呢!”
    “真像你说得这么有用?”吴祥也不害羞了,惊讶地问。
    “当然!这可是经验之谈。”
    “那我试试!”
    大学的军训时间不到一个月,却让大一新生们毕生难忘。那些娇滴滴的女孩子刚刚开始军训时一顿饭只吃半个馒头。两天后一顿饭吃两个馒头,五天后一顿饭三四个馒头……军训结束后,娇小姐们全部成了女汉子。让所有女生男生嫉妒的是,姚黄的皮肤始终白嫩嫩水润润的。没有一丝晒黑的迹象。
    “你在哪里买的防晒霜啊?我也想买一瓶。”与姚黄同组的一个女生问道。
    姚黄道:“不是买的,是我自己配制的,还有一点儿,你拿去用吧。”
    “你自己配制的?”女生惊讶不已,脸上挂着不信。
    姚黄笑了笑:“是啊,我从小学中医,就用草药配了一些适合自己的保养品。”
    女生双眼放光:“这么厉害?那你能不能帮我配制一批适合我的保养品?钱不是问题!”
    这是遇到女土豪了?姚黄心里面冒出一个主意。
    “好啊!”
    “你要进军化妆品这一行业?”吴祥喝着姚黄熬的酸梅汤,觉得暑气一下子全解了。军训后,两个人没有住学校的宿舍,而是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至于大一新生不能外宿的规矩。两个人拿出了糊弄高中老师的借口,获得了不住学校的特权。
    “不是化妆品,而是保养品。现在的人不是提倡纯天然吗?我用药材制作的药膏可不就是纯天然。” 姚黄阻止吴祥喝第三碗酸梅汤,喝多了对肠胃不好。
    “这个点子不错。我们合作吧!” 吴祥恋恋不舍地看了眼剩下的酸梅汤。
    “当然合作了。” 姚黄赏了吴祥一个白眼,“我只负责提供技术。其他的全部交给你办!”
    “是,老婆大人。” 吴祥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别贫了,赶紧换衣服。永辉让我们今天回去吃饭,应该是护城河的改造工程要启动了。”
    护城河是容城最重要的河流,已经有了千多年的历史,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护城河的污染愈加严重。好好的濯锦之江蜕变成为藏污纳垢臭水沟,秽气弥天,严重影响市容;且地表污染下渗,殃及地下蓄水层,城市水环境遭到破坏,为子孙后代种下无穷祸患。1987年。新华社内参报道了当时护城河的情形,在这篇日后影响深远的文章中,护城河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臭水沟。1992年,为履行华夏政府在世界环发大会上的承诺,推进《21世纪议》地方化进程。容城市政府针对护城河现状及过去局部河段单项治理效果不大的问题,决心启动以治水为核心、全面带动城市居住环境改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工程。角子街位于护城河岸,属于整治的一块,于是,拆迁势在必行。
    回到角子街后,两个人看到安永辉与春妮忙得不可开交,一起上前帮忙。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到了饭点的时候,店子里和外面都坐满了人,有些人找不到位置,干脆站着吃。客流量的增多让春妮两个人忙不过来,他们招了一个帮手,现在看来,还是不顶用。
    “应该再招两个人。” 姚黄对安永辉道。
    “再等等,等确定搬迁以后再说。到时,我想扩大店子的规模。”安永辉心中有着计较。
    晚上吃饭的时候,不止姚黄和安永辉五个人,方虹一家也来了,前年,他们家在姚黄有意无意地影响下也买了一栋角子街上的房子。
    “你这个没义气的家伙,竟然自己跑去念大学了,留下我一个人面对高三的无尽题海,过分。” 方虹一见姚黄就抱怨。
    姚黄赶紧安抚方虹,最后答应了好几条不对等条约才让方虹转嗔为笑,与姚黄和春妮笑闹起来。
    这次聚会要谈论的就是对拆迁补偿的处理,是要钱呢还是要房子呢?zf补偿的钱款是每户三十万元,若是要房子,则是以1:2的面积进行补偿。方虹的妈妈觉得自己家有房子住(法院宿舍),想要补偿款——他们买老房子只花了五六万,如今一下子长了数倍,方虹的妈妈高兴坏了;安永辉想要房子,他希望得到两套相邻门面的房子,把小吃店的生意扩大。姚黄不用说,自然是要房子了,以后的房子可是老值钱了。方顾看到姚黄与安永辉的坚决后,行使了一把当家人的权利,决定要房子不要补偿款。

第四百六十七章 知青的孩子(十一)

护城河改造与旧城拆迁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姚黄等人得到了政府补偿的新房,他们的房子都在同一个小区。姚黄要了两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方家要的是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春妮和安永辉要了两个大铺面以及两套一室一厅。
    小吃店的空间增大了,春妮和安永辉又招了三个人,两个在厨房帮助春妮,一个和之前的聘请的人在外面招呼客人,安永辉负责算帐收钱。小区内很多都是角子街的老邻居,知道小吃店的东西正宗好吃,经常来光顾,原本的许多客人在知道小吃店的新地址后也跑上了门,小吃店的生意是越来越好。容城的市民都知道有这么一家云南特色小吃店。特别是那些曾经在云南当知青的中年人们常常带着一家人到小吃店来怀念以往的青春岁月。
    “怎么了?”吴祥见姚黄脸色不好,赶紧问道。
    姚黄放下听筒,哼了一声道:“没见过那么不知廉耻的人,当初嫌弃春妮不愿意收留她。现在知道春妮开店赚钱了,就找上门。想着把小吃店给占了去。”
    原来小吃店的名声越来越响亮,特别是在知青的圈子内,春妮的亲生父亲去参加知青聚会,知道了小吃店,听到老板的名字与自己不要的大女儿名字一样,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其老婆。春妮的继母留了心眼,偷偷到店里面几次,发现春妮果然在店里面后就撺掇着春妮的亲生父亲跑到店里面来找春妮,想要把店子贪到手。
    “春妮怎么想?” 吴祥问。
    “春妮说那男人从来没有养过她,她不会把自己辛苦挣得的家业给他的。” 姚黄道,“春妮已经不是刚刚离开云南时那个软弱的女孩子了。”
    姚黄和吴祥回到石人小区时,发现小吃店门口围了一大圈人看热闹,隐约听到女人尖锐的叫骂声。两人对视一眼,分开人群走进去。就见到两个中年男女堵在小吃店门口,其中女人不停大骂着。什么不孝女、忘恩负义的东西、良心给狗吃了之类。看热闹的人都冲着两人指指点点,不知道是被他们的话说动了,还是还嘲笑两个人的无理取闹。
    女人骂得正畅快,春妮握着一把菜刀从里面冲了出来。
    “你要做什么?”女人吓了一跳。赶紧退到其丈夫的身后,对男人委屈地道,“你女儿要砍我!”
    男人也吓了一大跳,色厉内荏地叫道:“你要做什么?把刀放下,我可是你亲爸!”
    “亲爸?”春妮呸了一声,“有自己女儿才几岁大,为了回城,抛下妻子和女儿十多年不管的亲爸?我当年要被继父卖给别人做婆娘的时候,你这个亲爸在哪里?我当年好不容易辗转来到容城找你这个亲爸,你却不认我。任由这个女人把我赶出来,难道你就没有想过我人生地不熟,身上又没钱要怎么生活吗?若不是我朋友好心收留,我说不定早饿死了。现在看到我有一点儿钱了,你们就想把我那点儿钱刮走。有你这样的亲爸吗?有吗?”
    春妮愤怒地吼出了她多年的委屈,围观的群众们闻言纷纷对两夫妻表示不屑。男子和女人老脸一红,但女人明显脸皮更厚一点儿,冲着春妮叫道:“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你爸,你有赡养的义务。”
    “他都没有养过春妮凭什么让春妮养他?”安永辉从店里面走了出来,鄙视地盯着两人。“你们有手有脚,自己养活不了自己了吗?”
    两夫妻一噎,女子又梗着脖子道:“不管怎么说,她的生命是我老公给她的,她要孝敬我老公。”
    “笑话,这种话你们也能说得出口。不过提供了一个精子就想赖上我们。你们的算盘打得太精了,你们让大伙儿评评理,这样的父亲该不该认?”
    “不该!”群众们全都大声说道,对两夫妻鄙夷不已。
    姚黄走了出来:“你们两夫妻以前不管春妮,现在又来找她。是她有钱了吧?听说你们的目的是这个小吃店?可惜要让你们失望了,小吃店是我的,而春妮只不过是我聘请的员工。”
    “不可能!”女人跳了起来,指着安永辉和春妮道,“所有人都说他们两个是小吃店的老板。”
    “那是因为我要上学,所以委托他们两个帮我打理店铺。”
    “你胡说,你一个学生,哪有钱开店?”女人的手指几乎要戳到了姚黄的鼻子上。
    吴祥一巴掌拍开女人的手,冷冷地道:“再手手指着我女朋友,我就废了你的手!”
    不愧是军人世家出来的,那身凌厉的气势吓得夫妻两人一哆嗦。
    姚黄笑了笑:“我虽然是个学生,但我母亲走之前给我留下了一些东西。我和永辉春妮一起来容城找抛弃我们的父母,可惜,这些城市里面的父母已经各有家庭,不愿意认我们这些大山中来的孩子。没有任何依靠的我们只有相依为命,我卖掉母亲的遗物开了这家小吃店,店子的所有人是我。你现在跑到我的店子门口来闹,我完全可以喊警察把你们拉走!”
    听了姚黄的话,两夫妻面面相觑,店子真不是春妮的,那他们岂不是什么也得不到?看了一眼手拿菜刀瞪着他们的春妮,两人不再搭理,在众人的指责声中灰溜溜地离开了石人小区。
    “姚黄,谢谢你!” 安永辉和春妮由衷地感谢姚黄,若非她的帮助,两个确实像她所说的一般,只能做帮工的活路,而不是现在拥有自己的产业。何况,姚黄还帮他们挡了那些极品亲戚的觊觎。
    “没什么!你们是我的亲人,怎么能任由你们被别人欺负。” 姚黄笑着说道。
    “是啊,你才是我们的亲人。那些人根本就与我没有关系。” 春妮哽咽地说道。
    安永辉走到春妮的身边拍拍春妮的肩膀,春妮顺势扒进他的怀里。姚黄看得双眼一亮,冲吴祥使了个眼色,吴祥会意一笑,牵着姚黄走出屋子,把空间让给两个年轻人。

第四百六十八章 知青的孩子(十二)

第二天,方顾带着方虹来到小吃店安慰了春妮一番,告诉春妮在知青的那个圈子里,春妮父亲的名声已经臭了,大家都不愿意搭理他,并叮嘱春妮若两人再来找她闹,就打电话通知他,他帮他们处理那两人。春妮和安永辉感受到方顾的关爱,感激之余对方顾更舔一份敬重。
    “你们两个就好了,可怜我还要半年多才能解脱。” 方虹冲着姚黄抱怨,高三的生涯是非人过的啊!
    “不就是半年吗?坚持一下,等你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们个你庆祝。” 姚黄连忙安慰方虹,高三的苦头她可是吃过的。
    “哎——”方虹丧气地趴在桌子上。
    “好了,不要这个样子。你明天不是休息吗?我们一起去玩一天,让你换换空气,轻松一下心情,休息一下脑子。” 姚黄建议道。
    “真的?”方虹高兴地直起身,大叫道,“爸,我明天和姚黄他们去玩,可不可以?”
    “去吧!”方顾体谅地道,“好好玩一天,放松一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行人的第一站便是有名的武侯祠,安永辉与春妮特意关了一天店与姚黄他们一起去游玩。说老实话,他们来容城这么多年,像武侯祠和杜甫草堂这些名人保护古迹,他们真还没有参观过。
    容城的武侯祠是刘备的埋骨地,也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武侯祠非常热闹,缘于紧邻武侯祠的“锦里”古街。传说锦里是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在这条街上,浓缩了蜀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蜀中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行走在锦里街道,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让人感觉好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在这里,随便可见复古的手艺玩意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让人回味无穷。
    五个人在锦里的酒楼里解决午饭。这家名为“缀锦楼”的酒楼十分有趣,里面装修得古香古色。服务员全部装着古代小二的短打扮,见到客人口称客官,茶博士提着嘴长达两米的水壶给客人斟茶倒水,堪为绝技。几个人边吃边看,赞叹不已。
    解决了午餐。五人马不停蹄的转战到文殊院。这全是为了方虹,在文殊菩萨面前许个愿,让菩萨保佑方虹考出好成绩,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后,再来还愿。
    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焚。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迹至今仍存院内。其护法神韦驮像,为清道光九年第七代方丈本圆用青铜翻砂铸成。工艺精细,童颜神态,体现了“童子相貌,将军威仪”。还有一尊列为“空林八观之一”的缅甸玉佛,是院僧性鳞和尚于民国11年(1922年)历尽艰辛。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另外,院内还有大小三百余尊佛像,无论是石刻、铜铁铸造,还是木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