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仙园逸事 >

第224部分

仙园逸事-第224部分

小说: 仙园逸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是长乐帮的副帮主贝石海,外号病书生,虽然武功不高,但智谋深远,也是长乐帮的军师。” 濮阳漠时传音道,“现在看来,所有人都被这人骗了,他的武功不比二宗三派中的那些长老低。”
    “你对江湖蛮了解的嘛?”
    “我以前虽然不涉及江湖,但江湖中的势力分布我必须要了解。侠以武犯禁。朝廷迟早会出手整顿江湖。”
    “也就是说这些门派中都有朝廷的人?”
    濮阳漠时含笑不语。
    贝石海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宣布大会开始。头一项是留给江湖中人报仇的时间,各人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说完退下了擂台。不一会儿,就有一个江湖中二流的高手跳上擂台,指名点姓找某个人报仇。姚黄刚开始还看得兴致勃勃。没多久就觉得没意思了,懒洋洋地看着中央的擂台。
    “我看到你弟弟了。”
    “哪里?”一听到弟弟的消息,姚黄的精神来了。
    “右边偏后,” 濮阳漠时给出姚青的正确方位,“你弟弟的艳福不浅,两个漂亮姑娘都争着讨好他。看来不久,你家要进新人了。”
    姚黄顺着濮阳漠时指示的方位看过去,只见姚青与一群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在一起,正如濮阳漠时所说,里面的两个女孩子都对姚青有点儿情意。一个活泼一个婉约,各出手段在姚青面前表现自己。
    姚黄抿嘴一笑:“这两个姑娘有眼光,若是阿青对她们都有意思的话,我不介意让她们两个都进门。”
    濮阳漠时忍不住嘲笑:“你对你姐夫和弟妹的要求可是双重标准。”
    眼看着夕阳逐渐落下,第一天的武林大会就这么无波无澜地结束了。有恩怨的第二日继续解决。姚黄没有去见姚青,很放心地与濮阳漠时一同回到城外的临时洞府。
    ……
    姚黄疲惫地倒在床上,累得连动动手指的力气也没有了。她这次穿越的身份是一个孤儿——也不完全算孤儿,至少原身的亲爹还活着,只不过抛弃了原身母女。原身的父亲是下乡的知青,而原身的母亲则是一个乡村姑娘,两个人结婚后生了原身。原本一家三口还算幸福的生活因为一个突发事件而分崩离析:
    1978年11月,上海知青徐玲先难产死亡,大批请愿事件陆续发生。经过激烈抗争后,1979年年初,中国国务院开始允许知青返城,至此上山下乡运动正式结束。而除了少数落户于农场的知青们之外。近千万的大多数知识青年都返回了原本居住城市,并继续发展学业或工作。1979年2月,知青大返城开始。
    原身的父亲也不甘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落户了又怎样?结婚了又怎样?离了婚照样可以回城。于是原身的父亲抛下妻子女儿回了城。原身的母亲大受打击精神恍惚之下,滚到河水里面淹死了。成为孤儿的原身被其大舅舅收养。不过舅舅家的孩子多,家里条件不好,大舅母对多了一张口消耗自己粮食的原身十分不喜欢,不但每天让原身做许多活儿,给她吃的东西还少,可怜的孩子营养不良,一场风寒就带走了她,把身体让给了姚黄。
    等到身体恢复了一点儿力气,姚黄从空间里拿出半边烧鸡狼吞虎咽地啃了起来。幸好穿越大神给了她一个空间,幸好里面有丰富的食物——还记得姚黄与濮阳漠时一路上买的各种特色美食吗——否则她就要追随原主而去了。吃完烧鸡,姚黄把鸡骨头用树叶子包起来放回空间,等明天外出干活时再丢掉,免得被大舅母和几个表姐表哥看到。擦干净手,姚黄从空间里拿出一颗夜明珠,就着夜明珠的光,翻看起空间里面的医书。空间里面有医书有武功秘籍,姚黄每天晚上学习一个小时的医术再学习一个小时武功,这两样将是她以后的立身之本和保命手段……
    小山村的日子艰苦却简单,转眼数年过去,姚黄已经十三岁了,日历翻过了九十年代。
    “二丫……”春妮哭着跑进姚黄的屋子。姚黄没有跟大舅舅一家住在他家的吊脚竹楼里,而是随便给她搭了一个简易的木屋子给姚黄住,也是姚黄自身有本事,根据医书上的方子配了驱虫蛇的药放在屋子里,否则一个普通的小女孩迟早会因为这些虫蛇而有个意外——真是狠心的一家人。
    “怎么了?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谁欺负你了?” 姚黄赶紧将春妮拉到自己的床边坐下。春妮也是知青的后代,同样是男渣滓抛弃妻女,不过春妮的妈没死,而是带着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并生下了三个男孩。于是,赔钱货的春妮就更不受亲娘与继父的待见了,每天比姚黄还要辛苦。两个同病相怜的女孩子因此成为了关系比较好的朋友。
    “我阿妈和我阿爸要把我嫁给西珲寨的木平。” 春妮哭道。
    “什么?”姚黄叫道,“你爹娘要把你卖给木平!?”
    确实是“卖”!木平可以说是四乡八寨中的有钱人,因为这家伙混过金三角,赔上一条腿;虽然如今不出去了,在自己村子里面安定下来了,但其一身戾气让人不敢招惹。最主要的是这人已经三十多岁了,而春妮还有两个月才满十六岁。
    春妮呜咽地道:“他们说要把二弟送到山外去读书,但家里面又没有钱,所以要用我换彩礼。二丫,你说我该怎么办?”
    “若你真不想嫁给木平,就只有一个办法。” 姚黄想起几天前听到的消息,微眯起了眼睛。
    “什么方法?”春妮满是期待地问。
    “离开这里,去城里找你亲生父亲。”
    姚黄记得曾经有过一部描写知青子女进城找亲生父母的电视剧,据说当年非常红:上海的许多知青在云南十年一梦,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又把他们卷回城市。在边疆,他们抛下的不只是红土地、流沙河、橡胶林……还有他们的青春情怀和爱情结晶——孩子。许多年后,这些孩子们长大了,隐约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于是呼群结伴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寻找生养了自己,又抛弃了自己的亲生父母……然而,上海的亲生父母都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儿女。千里寻父的孩子们哪里知道,他们的到来就像一枚枚炸弹,将给父母的家庭掀起多大的冲击波澜……这些孩子中只有一部分留在了都市,留在了亲生父母身边,大部分还是回到了养父母的身边,回到了他们生长了十多年的地方。
    这部电视剧很写实,因为姚黄的身边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邻寨的几个孩子约好了去城里找亲生父母,他们的父母与原身的父亲不是来自同一个城市,所以没有找姚黄,但寨子里面有几个的父母与他们父母在严格城市,那些孩子邀约了寨子里的几个孩子,姚黄从而知道了他们的计划。
    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想有一个强大的依靠,对此时的春妮来说,亲生父亲无疑就是那个最大的依靠。这个生性有点怯懦的姑娘难得强硬了一回:“我要去城里找爸爸!”
    一群半大的孩子们在同一天离开了大山,朝着未知的旅途而去。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前往上海的,只有一个男孩子与姚黄和春妮去同一个城市,还好他们前期的路途是一样的,大家一起躲在装货物的车厢中,姚黄空间里面的食物帮了所有人——这些孩子不但没钱没火车票,也没有钱买食物。

第四百五十八章 知青的孩子(二)

还好空间里面除了精致的食物外,还有一些填包肚子的粗食,姚黄早料到孩子们不会准备太多的食物,出发前她将食物放进自己编的藤筐里面背着,这一举动赢得了所有孩子的称赞和感激。做了一天一夜的车,他们到达了西南最大的城市容城。除了姚黄三人,其他人全部要转车去上海。姚黄偷偷在藤筐中又装了几个烧饼和红薯,将箩筐留给了这些孩子。她则带着春妮和另一个男孩子混出了火车站。
    男孩子叫做安永辉,春妮同岁,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子。他的父母双方都是知青,为了回城,他们将小永辉送给了本地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收养。这对夫妻早前对安永辉还是挺好的,不过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安永辉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安永辉的性格也由以前的活泼慢慢沉寂下来。
    “二丫,我们去哪里?” 安永辉和春妮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心中有着恐慌与害怕。
    “你们知道你们亲生父母的地址吗?” 姚黄问。
    两人点点头,安永辉的亲生父母给他寄过钱,他离开时偷走了汇款单,春妮则是从亲娘的娘家人口中打听到了亲生父亲的下落。
    “那你们在这儿坐着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回来。”
    “你去干什么?” 春妮担心地问,她害怕姚黄抛下他们。
    “我去换点儿钱。”
    三个人身上都没有一分钱,这让他们在大城市里寸步难行,唯今之际必须快点儿搞到钱才行。
    姚黄在火车站广场附近转了一圈,终于看到一家金店,走了进去。
    “请问老板在吗?” 姚黄问道。
    “我就是,小丫头,你有什么事儿?不买东西就出去!”中年男人满是不耐烦,看这丫头的穿着就是个穷鬼,哪能买得起金饰。
    “你这里收黄金吗?” 姚黄手上托着一对金耳环。那是她从空间的角落翻出来的,最不值钱的。
    “当然收!”男人的目光被金耳环吸引住了,里面闪过一丝贪婪,“这东西该不会是你偷的吧?”
    姚黄淡淡地道:“你可以叫警察。看我是不是偷的。”
    “不是偷的就好!”男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本想着吓唬一下这个女孩子,然后以超低的价格把金耳环买到手,没想到这女孩竟然这么得镇定从容,不像是刚从乡下来的土包子。自己走眼了。
    “四十元一克。”男人把金耳环拿在手上仔细掂了掂,又检查了一番成色,发现黄金含量非常好,心里面欢喜,表面却一副嫌弃的样子。
    “国家公布的金价是五十五元一克,老板。你不觉得自己给得太少了吗?”
    竟然连国家公布的金价都知道,中年男人确定自己真看走眼了。
    “黄金回收不能按国家公布的价格来,我们也得有的赚才行。要不,你说多少吧?”
    “五十元一克,你赚多了。” 姚黄心有计较。直接报出一个价格。
    “成交!”中年男人一口应承,确实如姚黄所说,整个交易他赚得不少。
    金耳环共十五克多一点儿,姚黄抹去零头,直接拿走了七百五十元。
    “老板,以后做生意要诚信。”姚黄脚踩了踩金店门口的一块砖头——那是老板用来抵门的——丢下一句话潇洒离去。砖头就在老板惊骇的目光中化为粉末。
    “真的是看走眼了!”中年老板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
    春妮和安永辉坐在火车站外的台阶上眼巴巴地望着前方,看到姚黄的身影出现后。立刻跑了过去。
    “二丫,你终于回来了!” 春妮忐忑的心放了下来。
    “恩,有钱了,我们先去吃点儿东西,再找个旅馆住下来。”
    “你哪来的钱?” 安永辉问道。
    “我把我妈妈留给我的金耳环卖了,得了好些钱。”姚黄说着早就想好的谎话。“那是我爸给我妈的定情信物,我妈一直藏起来的,所以我大舅舅他们都不知道。”
    姚黄领着两人去小吃店一人吃了一大碗牛肉面,这时代的物价真是便宜,即使火车站附近的物价要高于其他地方。三个人吃得肚皮鼓起来也不过花了三元钱。
    再领着三人去乘公交车,两个少年少女没有坐过公交车,拘谨之余有点儿同手同脚。
    “去哪里?”售票员鄙夷扫了三人一眼,切,三个乡下土包子。
    “去角子街。” 姚黄买了三张票。之所以去角子街是她的计划,她决定在角子街买一栋房子。姚黄前世有一个同学是地道的容成人,家就住在角子街。据他说,再过不久角子街将要拆迁,一套老房子能换到两套新楼房,还带门面。姚黄不会回到原身的亲生父亲身边——那男人为了前途可以抛弃妻女,现在又怎么可能认回她这个拖油瓶——更不会回到大舅舅家去再受欺负,她要留在城里,自己开始新生活。这个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凭着她多出的二十多年的记忆,肯定能够杂这个时代混得风声水起。
    姚黄带着两个少年男女在角子街的一间旅馆住了下来,吃过晚饭,她把两人叫到自己的房间。
    “这些钱你们拿着!” 姚黄给了两个人一家一百五十元钱。
    “我们不能拿你的钱!” 安永辉坚决不收,春妮同样不停地摇头。
    “拿着吧!你们亲生父母的家里面还不知道怎么个情况,你们拿着这些钱可以应急。不过要装好,别让其他人知道你们有这么多钱。不是我说话难听,在什么情况都不了解的状态下,防人之心不能没有!” 姚黄将钱塞到两个人的手中。
    “这钱算我跟你借的,以后我会还给你。” 安永辉道。
    “我也是!”
    ……
    第二天第三天,姚黄带着两个少年男女在容城的各大景点玩了一圈,又带他们到最有名的服装批发市场荷花池与春熙路去买了几件衣服。换上新衣服的三人跟城市孩子没有两样。
    第四日,安永辉和春妮一人拿着一张城市地图离开了角子街。

第四百五十九章 知青的孩子(三)

“我暂时会一直住在旅馆,如果你们在亲生父母那里过不下去,可以来旅馆找我。” 姚黄道。她自然希望两个人能够被亲生父母接受善待,现实告诉她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两个少年男女离开后,姚黄在房间里发了一会儿呆,也背着背包出门了。这个时代,女性最流行所谓的健美裤,以姚黄超越了二十多年的眼光看,好傻!所幸,牛仔裤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姚黄穿着牛仔裤和简单的白衬衫,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干练。
    姚黄手中有原身父亲的地址,这一次,她是代表原身去看看那个抛弃原身的父亲。自此后,她与原身的父亲再没有关系。转了两次车,姚黄终于找到了地址上的那个地方。那是城市里的一个老区,类似小四合院的房子,原身的父亲上有父母,中有五个兄弟,三个姐妹,下有好几个侄子侄女。三个姐妹嫁了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