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6日,关东军司令部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给东京发去了令人惊慌的消息:俄国人以优势兵力对张鼓峰高地转入反攻。日军被迫放弃已占领的阵地。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
东京大本营接到电报后,感到情况紧急,立即给驻莫斯科的重光大使发出指示,让他迅速与苏联领导人进行谈判。
几天前,东京刚刚给重光大使发出不与俄国人举行任何谈判的命令,要他抵制各种和平建议。可是现在的形势相反,有田外相、板垣陆相、米内海相和参谋总长闲院宫等在参谋本部的办公室里整整坐了一夜,急切等待着重光大使从莫斯科发回有关和谈结果的报告。
外相手里拿着有关张鼓峰材料的文件夹,在办公室里来回走着。他明白,这些文字材料起不了多大作用。外交上的根本论据就是实力,可实力不在他们一边。不过,他仍然把他的前任准备的这个文件夹留在手边。万一将来要给重光大使下达什么新指示,这些材料还能用得上。
时间过得真慢……有田外相展开文件夹,漫不经心地翻着文件。板垣陆相懒洋洋地眯缝着一双惺忪睡眼,默不作声地注视着有田外相。
就在这时,陆军次官东条英机走进了办公室,他说:“重光大使与苏联大使的谈判已结束,详细内容将用密码电告。”
办公室内的紧张气氛更浓了。译报员终于送来了会谈的详情,双方已达成互谅协议,同意维持在张鼓峰地区的旧边界。
板垣陆相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说:“这是暂时休战,等着瞧。”
通过“张鼓峰事件”,日本大本营得出了这次武力侦察的结论:苏联并无大举出动之意,日本可以平安无忧,继续实施对华作战。同时,日军在张鼓峰地区遭到的失败,使陆军将领们不得不作一番思考。但仅仅是思考而已,他们决不会因为这次失败而放弃向北推行的皇道计划。
1939年3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成功,给日本将领们的战争情绪加了温。陆相板垣致电希特勒,对他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表示祝贺。电文写道:“帝国军队对德国实施苏台德战役的成功表示由衷的喜悦和祝贺,并祈祷神保佑获得更大的成功……”
1939年5月,为了对援助中国抗战的苏联进行武力恫吓,日军又在中国东北的西部中蒙边境制造了诺门坎事件,发动了规模较“张鼓峰事件”更大的反苏军事挑衅。
诺门坎地区位于蒙古东部与黑龙江省交界的地方,亦称哈勒欣河地区。外蒙古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连接苏联东部和西部的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的东段就位于离蒙境不远的北面。日本认为,如果占有外蒙古,“就可以使苏联势力退出远东”。
早在军事行动之前,日本关东军就对诺门坎地区苏蒙兵力的配置及当地地形和自然条件,进行了周密的侦察。1939年4月,关东军司令部根据详细的侦察,策划制定了《满苏国境纠纷处理纲要》。该《纲要》认为:在边界线明确地区,苏蒙军如越境,就“迅速歼灭之”。为此,“暂时地进入苏蒙境内亦可,如在边界线不明确的地方,可由防卫司令官独立自主地认定边界线”,在此地区与苏蒙军发生冲突时,“不论边界如何,务期取得胜利”。
12。南进!(2)
得到大本营陆军参谋总长的批准后,关东军司令官立即开始实施进攻苏联的“大津”计划。
关东军打算为张鼓峰战斗的失败进行报复,决心至少要推进到贝加尔湖。
为完成“大津”计划,关东军组建了第6军,委任荻洲立兵中将为司令。该军辖2个师团,并配属步兵13个大队、反坦克炮112门、坦克70多辆、汽车400辆和200架战斗机。
这次行动已不是国境线上的一次小冲突,而是使用战略部队的一次战役。
为此,日本大本营内展开了激烈争论。一方主张严惩苏军,一方认为应少惹是生非。最后还是主战派占了上风。板垣陆相出来说:“只是为了一个师团的小事,用得着如此面红耳赤地争吵不休?干脆交由关东军自行处理。”关东军司令官在得到日本大本营的同意后,便立即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
6月27日,日军突然出动大批机群,对塔木斯克机场等军事设施进行了闪电袭击,击落击毁苏军飞机124架。
7月2日夜,关东军第23师团主力强渡哈拉哈河,向蒙军第6师发起了进攻。日军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在7月3日拂晓前占领了巴英查岗山及其附近地区。
苏联前线司令官朱可夫随即命令所有的预备队立即向巴英查岗山方向前进,并向日军展开进攻。同时命令炮兵和轰炸机、歼击机加强对哈拉哈河渡口的轰炸和炮击,阻击日军继续渡河和在巴英查岗山地区的兵力集中。
上午9时左右,苏军坦克第11旅前卫营的先头分队进抵巴英查岗山地区。随即,双方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苏军指战员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勇猛顽强,向云集在巴英查岗山的日军展开了猛烈攻击。战至5日凌晨,日军的抵抗被粉碎,开始仓惶退去。几千具日军尸体,大量被击毙的马匹,被击毁的火炮、车辆,遍布巴英查岗山。
随后,朱可夫将军下达了转入全线防御的命令。荻洲立兵中将认为,苏军放弃积极的战斗行动,显然是疲惫不堪,无力发动进攻了。彻底粉碎苏军的决定性日子到了。于是,他洋洋得意地把这一情况报告了东京大本营。荻洲立兵中将宣称,苏军最多只能在诺门坎地区集中1100余名步兵和1万名骑兵,而日军的兵力则超过苏军的五倍。况且,苏军后勤运输极度困难,甚至行军厨房用的柴禾,也要到500至600公里以外的地方用汽车拉。
东京大本营欣喜若狂,立即敲了定音鼓:胜利,彻底胜利!板垣陆相对记者发表谈话:俄国人无能力作出重大之举。他们在日本的英勇精神面前软弱无力。帝国军队占有数量上的优势。俄国人惟一能走的一步棋,就是被迫退到沙漠和沟壑中进行防守。事实上俄国人已承认自己失败了。俄国军队被粉碎了!日军沿皇道前进!
关东军更是欢天喜地。他们认为,在诺门坎附近即将粉碎俄国人……
日本人正在准备进行最后一次毁灭性的突击。军队不断向冲突地区集结,并从旅顺口运来了重型要塞炮;据说,这种炮可以摧毁任何防御工事。第6军像一根压紧的弹簧,又像沙漠里的一条眼镜蛇缩成一团,准备突然出击。
关东军司令部根据参谋本部的指示,签署了命令,派联络官送往各军。命令中说:天皇在上,祖先有灵,对苏军阵地的进攻将于8月24日拂晓开始。
这一军事机密倒是没有泄露。可是,日军统帅部万万没有想到,苏军大反攻的时间比他们提前了四天。原来,苏军转入防御不过是朱可夫将军的计谋。
苏军一边发布假情报,使日军弄不清苏军的真实意图;一边增派大量的军队准备反攻。到总攻前,苏军在第一线的战斗部队已有3个步兵师、7个坦克旅和2个炮兵团,另有5个师和大批飞机处于待命状态。
1939年8月20日,是个星期日,天气晴朗。日军根本没有做防御准备,军官照常到外地休假。5时45分,朱可夫将军下达了进攻命令。苏军炮兵立即向日军猛烈开火。在空中,150架飞机进行猛烈的轰炸和扫射。日军在炮火中四处奔命。
经过五天的激战,苏军以优势兵力完成了对拥有7万名精锐步兵的日本第6军的合围。这一战,日军共死伤5万多人,损失飞机180多架,火炮损失达72%,可以说是遭到彻底的失败。
8月23日,正当日军在中蒙边境被打得惨败时,苏德两国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按照日本人的话说,希特勒把日本兄弟给出卖了。对此,日本内阁大臣们怒不可遏,立即向德国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由于德苏缔约,宣告了刚刚上台不久的平沼内阁的外交惨败。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8月29日,平沼首相被迫宣布辞职。他在辞职声明中痛悔莫及地说:“欧洲形势复杂离奇,我国以往的政策到此为止,本人辞职下台。日本帝国需要新的首相、新的内阁,另行制定新的外交政策。”
张鼓峰、诺门坎两次北进失败,使日本陆军的首要人物以及关东军头目承认,只要侵华战争不结束,就不可能抽出足够的兵力向北进攻苏联。日本不得不开始考虑改变其北进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英法美忙于对付欧洲的德国,亚洲的南洋地区便成了英法美防务薄弱地区,于是日本国策的重心便开始由北进转向南进。1939年12月,新内阁制定了《对外政策方针纲要》。纲要提出:要停止北进,准备南进。对苏联,确保日苏“平静无事”;对中国,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加强殖民统治,为南进准备战略物质。
12。南进!(3)
对于南进、北进问题,日本统治集团内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极力要求南进,认为这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惟一途径;另一种观点认为,南进必然导致美日战争。只有趁欧洲战事,向北进攻苏联,才是解决日本面临困境的惟一途径。由于在南进、北进问题上争论不休,上台仅四个半月的阿部内阁也不得不倒台,继由海军大将米内光正执政,但也很快发生了危机。
1940年5月,荷兰和比利时向德国投降。6月,法国维希政府也投降德国。希特勒的部队摆出要渡海攻占英国本土的架势,世界形势对法西斯侵略者们十分有利。在这种形势下,以陆军为首的“主战派”欢天喜地。他们梦想趁英法荷忙于欧洲战事之时,夺取法国、荷兰、英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在他们看来,法国战败了,英国在为自己的生存战斗,印度支那的橡胶、锡、钨、煤和石油,是丢在街上只等人去拾的宝物。
陆军将领们有些迫不及待了。从6月下旬,他们就开始制定《伴随世界形势变化处理时局纲要》。方案制定后,7月4日,陆军将领们与海军将领们进行协商。最后,陆军、海军在大的原则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这一原则就是“抓往良机,尽快解决南方问题。必要时使用武力,同时尽力要把战争对象限制在英国一个国家,避免同美国交战,但要做好与美国交战的充分准备。”
但是,在对外关系方面,陆军部与米内首相发生了冲突。陆军部强烈主张和德国、意大利缔结同盟,利用德国的势力来求得“支那事变”的解决。对此,米内首相坚决反对。
因此,陆军将领们不得不下决心使米内首相下台。7月16日,陆军将领们首先迫使陆相辞职,并决定不向内阁推荐继任人。米内首相得不到后任陆相的推荐人选,只好全体辞职。于是,天皇又不得不按照陆军将领的意图,再次起用原首相近卫组阁。
内阁中两个要缺由两位锋芒毕露的人物充任。一位是能言善辩的外交家松冈洋右;另一位是东条英机。
松冈洋右足智多谋,有“智力体操运动员”之称。他那戏剧性的表演,常给各国使团和新闻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东条英机心狠手毒,素有“剃刀将军”之称。因他在中国东北和华北的侵略战争中“功勋卓著”,深得天皇和陆军的赏识。
近卫首相上台,立即召开内阁会议,专门研究战时经济体制、缔结日德意三国同盟和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等南进政策问题。经过多次的磋商,最终形成的文件是《基本国策纲要》以及政府和大本营联席会议决定的《根据世界形势变化的处理时局纲要》。之后,由首相及军界实权人物——陆军参谋总长、海军军令部总长立即报告天皇御批。天皇在众大臣的影响下,当即予以承认。这样,日本就开始踏上了南进的道路。
不过,多谋善变的外相松冈对急于南进的举措是持反对意见的,但对与德、意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则表示同意。在外相看来,南进必然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而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则将迫使美国在执行反对日本的计划时要谨慎行事,且将阻止日、美发生战争。
8月1日,松冈外相向德国驻日大使奥托试探了关于三国同盟交涉的问题。下旬,德国政府便派特使斯塔玛前往日本,就与日结盟问题进行谈判。
9月9日,松冈与斯塔玛举行会谈。会谈的内容是:日本对德、意在欧洲,德、意对日本在南亚“建设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予以承认和尊重;日、德、意三国中的任一国家受到“尚未参加正在进行着的欧洲战争或日中纠纷的一国的攻击时,三国应以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所有方法进行互相援助”。
对协议内容,海军将领们表示反对。因为这一条约会使美国参加对德、意两国的战争时,日本必然会卷入对美的战争之中;向南作战就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在这方面日本与美国海军相比就颇为逊色。
9月19日,政府、陆海军高级将领、枢密院议长专门请求天皇参加“就缔结三国同盟条约问题”的讨论。在这次会议中,海军军令部总长说:“缔结这个同盟,必将进一步恶化同英美的贸易关系,美方势必停止对日出口重要的原材料。何况,日美战争必然是持久战,那么政府对这些问题考虑了没有?”
近卫首相针锋相对:“这些困难早已料到,我已着手制定《新经济体制纲要》,将对国内的生产、配给和消费,全面地实行统制,并把国力集中使用在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整个日本将是一座兵工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军需供应不会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即使日美之间发生战争,也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战争需要。”
海军军令部总长又问:“按照现有军队的消耗水平,石油贮备只能满足海军一年左右时间。那么长期战争所需要的石油如何进行补充?”
东条陆相代表政府说:“陆军将保证从荷属印度支那获得石油来满足海军的需要。”
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天皇作了总结发言。他说:“就《日德军事协定》,我从各个方面已考虑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