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支部队由美、英军各9000人组成,编为东部特遣队,由美军赖德少将指挥。
登陆日期定在11月8日。
美国军政首脑在策划这次行动时始终有一个强烈的信念,希望利用自己与维希政府的“亲善”关系,打一场兵不血刃的战争。
于是,在军事准备热火朝天进行的同时,一场权势与金钱的交易也紧锣密鼓地在幕后进行。
10月上旬,身材高挑、相貌堂堂的美国驻阿尔及尔总领事罗伯特·墨菲来到伦敦,口若悬河地向艾森豪威尔介绍说,他已在阿尔及尔建立了几个抵抗组织,把北非法军司令部参谋长马斯特将军争取到盟军一边。
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8)
届时只要法国上层人物挑头,法军定会一呼百应,站在盟军一边。
他提议请赋闲在家的法军前集团军司令吉罗上将出山与盟军合作,并一再渲染吉罗在北非法军中如何名望高、影响大。
还提到吉罗本人提出的条件——由他顶替艾森豪威尔出任总司令,因为他的军衔比艾森豪威尔高。
艾森豪威尔不冷不热地把墨菲打发回了阿尔及尔。
不久墨菲又送回一条信息,说维希海军总司令达尔朗海军上将也是一位可供考虑的人选,并提出法海军要求与盟军直接会晤。
10月21日深夜,艾森豪威尔的副手马克·克拉克受艾森豪威尔派遣,携带—大笔贿金乘潜艇前往阿尔及尔。
上岸时遇到风浪,那一大笔美元全掉到海里去了。
他们好不容易见到墨菲和马斯特将军的代表,双方藏在一所海滨别墅里密谈。
谈得正热火朝天时,法国警察突然前来搜查。
克拉克一行慌忙躲入一间空酒窖里。
不巧一名随行军官突然咳嗽起来,克拉克忙把一块口香糖塞到他嘴里。
军官嚼了两下又吐了出来,说什么味儿都没有。
“这不奇怪,因为我已经嚼了两个小时了。”
克拉克答道。
法国警察终于离去。
10月25日,克拉克安然回到伦敦。
艾森豪威尔听完他的汇报,颇感失望。
此行他只弄来些情报,与吉罗合作的事没有着落。
克拉克经历着传奇般的冒险生涯时,巴顿将军率西部特遣部队已从弗吉尼亚的汉普顿港驶出,正穿过德国潜艇出没的大西洋,向非洲驶来。
巴顿是位高大魁梧、性格直率、桀骜不驯的指挥官。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创建了美国第一支装甲部队。
战后因装甲部队不受重视,长期被打入冷宫,1940年6月他快53岁时还是上校。
幸而7月美国组建装甲师,他才得以东山再起。
现在他踌躇满志地坐在奥古斯塔号巡洋舰上,带着他的人马乘风破浪向美军第一个战场开去。
途中他仔细审查作战计划的各个环节,发现所有的方面都十分完美。
可当部下把准备登陆后抛撒的法文宣传单送给他审阅时,他却咆哮起来:“国内那些该死的笨蛋忘记在法文字上加重音符号了。
看这里,这里!“他把传单一直杵到部下的鼻子底下。
他对自己的法语非常自负。
“去叫几个人来,让他们把音符加上,否则就不许发。
你们难道要我在法国人的土地上登陆时用这种狗屁不通的名片自我介绍吗?真他妈的!“11月6日,巴顿到达摩洛哥外海。
在两天前,艾森豪威尔乘由蒂贝特少校(后来驾机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在恶劣的天气中强行起飞,躲过德机的袭扰,到达直布罗陀,建立了前线指挥部。
5日夜,两支登陆部队驶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
11月8日凌晨,500艘军舰载着10万大军分三路扑向各个预定目标,点燃了“火炬”的熊熊火焰。
美第2军先经过奥兰假装向东驶,然后突然掉头,向奥兰进攻。
打头阵的是大名鼎鼎的“大红一师”第1步兵师和第1装甲师的B战斗群。
初期进展相当顺利,几乎未遇抵抗,很快占领附近的海滩,使美军更坚信法国人不会抵抗的说法。
B战斗群400人乘2艘英国快艇去攻占奥兰主港。
艇上特意扯起大幅美国国旗,告诉法国人,“是美国人来了”。
哪曾想法军不吃这一套,机枪大炮一通猛打。
结果两艘快艇中弹起火,士兵有一半被打死,余下的大都负伤,全成了俘虏。
随后经过一番不太激烈的战斗,美军陆续占领了周围的机场,到10日中午,打进法军司令部。
里面的军官一致同意投降,美军总算打赢了进军欧洲的第一仗。
在阿尔及尔,登陆要顺利得多。
美军登陆时未遇任何抵抗,还有人欢迎。
马斯特将军在进攻发起时带人在城里抢占了各重要据点,把有敌对情绪的官员统统关了起来。
墨菲在进攻开始前带着一帮人去见守军司令朱安,要他下令停止抵抗。
朱安叫来正在城里看儿子的达尔朗海军上将。
达尔朗一听美军要进攻,又气又惊,大骂:“我一直知道英国人蠢,以为美国人聪明些,没想到也是一路货!”他拒绝投降,手下的人还把墨菲等人扣了起来。
美英军队上岸后动作出奇的慢,到上午7时还未开到城里。
马斯特将军渐渐控制不了局面了。
朱安奋起反扑,抓住了马斯特。
但达尔朗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傍晚时分下令在阿尔及尔停火。
巴顿的战斗按计划在卡萨布兰卡打响。
守军师长贝图阿尔也是位通美反德分子,在美军进攻前带人扣住了德国停战委员会成员,然后向法国驻摩总司令诺盖将军游说,劝他不要抵抗。
诺盖将军沉默半天拿不定主意。
后听报告说这仅仅是次小小的骚扰性进攻,并没看见贝图阿尔所说的“庞大舰队”,便立刻硬气起来,下令抵抗,并以叛国罪逮捕了贝图阿尔。
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9)
巴顿只好命令美军按计划在三处进攻。
初上阵的美军乱哄哄地涌上海滩。
由于风大浪急,许多坦克和器材翻到了海里。
美军上岸后,与有几十辆老式坦克支持的法军交了火,纵深突击,抓住了德国停战委员会的8名成员。
巴顿亲自来到海滩,带头把搁浅的空船推下海。
10日下午,艾森豪威尔发电通知他奥兰和阿尔及尔均已拿下,更令他心急如焚。
他恨恨地让海空军做好准备,对卡萨布兰卡狂轰滥炸。
一场恶战在即。
那位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吉罗将军在进攻发起前14小时,乘一艘美国潜艇终于来到在直布罗陀的艾森豪威尔的指挥部里。
他见艾森豪威尔还在指挥战斗,“感到惊诧”,主动请缨到阿尔及尔指挥登陆,还不着边际地说,应令部队转向进攻法国。
艾森豪威尔不听他胡扯,只咬住一件事不放,让他敦促各处法军与盟军合作,并许诺战后由他管辖法国,美国将提供援助。
吉罗却不断回答“不”。
两人谈了8个小时,毫无结果。
艾森豪威尔手下的人恨得直咬手,向艾森豪威尔献计“给他点厉害瞧瞧,可以搞出一个飞行事故”。
英国总督也热心地说:“我那儿有个‘垃圾清除队’。”
吉罗被晾在一边许久,自觉没趣,态度软了下来。
9日,他在广播里一字一句地把艾森豪威尔代笔的声明念了一遍,呼吁法军停止抵抗。
可是法军无一人理睬。
艾森豪威尔只好在达尔朗身上下功夫。
9日,克拉克飞到阿尔及尔面见达尔朗,俯下身子盯着比他矮一头的达尔朗,告诉他必须与美军合作,否则“就要坐牢”。
达尔朗依旧嘴硬,说要请示维希政府。
克拉克铁着脸猛拍桌子大喊大叫。
达尔朗无奈,只得下达停火令。
11日早上6时48分,巴顿收到法军已决定停止抵抗的消息。
这时从“突击者”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正在卡萨布兰卡上空盘旋。
巴顿随即给艾森豪威尔发电:“卡萨布兰卡法军投降。”
他想起来了:11月11日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
登陆完毕后,艾森豪威尔一面派兵东进突尼斯,一面着手解决治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问题。
11日,他决定让达尔朗出任北非高级专员,吉罗任北非法军总司令。
作为交换,两人同意说服突尼斯法军与盟军合作。
13日,他与达尔朗签署了合作协议书,确认目前达成的政治安排,达尔朗保证“使法军和舰队满腔怒火转向德军”。
艾森豪威尔知道达尔朗是个狂热的仇英亲纳粹分子,在欧洲名声很臭。
但考虑到盟军下一步要在突尼斯作战,没有精力治理西北非这块辽阔而重要的大后方,因此必须借助法国人的力量。
而法国又没有别的可用之人,只有达尔朗才能带领法军倒向盟军。
他只有这个选择。
但美英报界却不依不饶地对协议发起了强大的声讨攻势,斥责艾森豪威尔与法西斯分子合作,甚至直称艾森豪威尔自己就是“亲法西斯分子”,弄得艾森豪威尔焦头烂额。
幸亏罗斯福发表声明解释说,这只是“权宜之计,惟一的理由是战事紧迫”。
声明中,“临时”一词反复出现,这又引起达尔朗的不高兴。
他怨愤不已地抗议:“美国人把我当成一只柠檬,榨干了一扔了事。”
艾森豪威尔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谢天谢地,圣诞节那天,一位名叫德·拉·夏佩尔的法国青年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12月25日,夏佩尔一枪打死了达尔朗。
吉罗接替了达尔朗的职位。
盟军登陆北非,法军与他们合作;同时还横刀立马,拦截落荒西逃的隆美尔。
希特勒此时正被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弄得七窍生烟,听到此讯,暴跳如雷,一气之下令德军占领法国南部维希政府的地盘,灭掉了这个傀儡,并派兵直奔土伦港,抢夺法国舰队。
法国海军料到这一手,早已在舰内装满炸药。
见德军杀来,便起爆炸药,把整个舰队自沉于土伦港。
希特勒同时还下令德军从西西里岛火速抢占突尼斯。
一时间,整个北非、法国都陷入纷乱的战火中。
这正是“火炬”成功的标志。
丘吉尔、罗斯福见“火炬”熊熊燃起,北非敌军即将全部被歼,心花怒放,决定再次会晤,商讨打败德意日的大计。
7。大西洋海战(1)
蒙哥马利在阿拉曼大败隆美尔、艾森豪威尔一路杀向突尼斯时,丘吉尔踌躇满志,欲为盟军制定今后的战略方针,要求同美国总统罗斯福会晤,共商大计。
罗斯福觉得应把斯大林叫上,免得让人有盟国不团结之感。
但此时苏军正把德国重兵围于斯大林格勒城下,斯大林军务在身,婉言谢绝了。
罗斯福、丘吉尔二人颇感失望,随即商议会晤地点。
罗斯福说由于美国总统不能远离美国,也不能去英国,但可以去有美军驻扎的地区,如冰岛和北非。
冰岛此时正逢隆冬,冰天雪地,终日雾气腾腾,飞行危险。
两人自然选择了四季如春的法属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卡萨布兰卡。
为了安全,这次会议严格保密。
1943年1月12日晚,丘吉尔登上一架美制C—46型运输机,离开伦敦,穿过大西洋漆黑的夜空,飞向卡萨布兰卡。
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罗斯福于1月9日离开华盛顿。
总统专列先到了巴尔的摩,然后南下到了佛罗里达的迈阿密。
从那里乘上飞往非洲的飞机。
罗斯福在1932年以后就再没坐过飞机,对这次旅行非常满意。
14日下午,到达卡萨布兰卡。
此时丘吉尔已在卡萨布兰卡住了两天。
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两国的战略方针问题。
讨论盟国在北非肃清德意军后的行动。
这是英美两国高级将领、政府要员多次讨论、悬而未决的问题。
之所以悬而未决,是因为两国在战争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英国是欧洲的岛国,世界海上霸主。
几百年来,英国依靠自己的制海权,在敌国兵力难以迅速集结的地区登陆,与当地同盟军一起以持久战削弱敌人,最后迫使对方接受对英国有利的和平条件。
这就是英国传统的“间接战略”。
英国在第—次世界大战中派出几百万远征军,在法国和比利时,实施“直接战略”与德军血战了4年,却战绩平平。
这一教训更让英国人相信,必须实施“间接战略”。
首先扫清德国的外围,通过轰炸、海军封锁、颠覆和破坏,削弱德国,尔后在时机成熟时,再令大军在法国北部登陆,横扫西欧,直捣德国心脏。
基于这种思想,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帝国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元帅、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英方首席迪尔元帅,都主张盟军消灭北非的德意军队后,在西西里岛或撒丁岛、巴尔干半岛这些欧洲大陆边缘地带登陆,牵制、削弱德军,将意大利逐出战争,把土耳其拉入反法西斯阵营,在南欧开辟对德作战的战场。
在德军被削弱后,再大举在法国北部登陆。
但英国的战略方针遭到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和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的反对。
美国没有经历过英国的那种战争经历,主张凭借盟国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海军优势,直接大举在法国北部登陆,在佛兰德和法国北部与德军决战,围歼德军主力,直捣德国腹地,结束战争。
而在南欧开辟战场,势必要影响在法国北部的登陆计划。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美国军方,不愿被卷入欧洲国家之间复杂的纠纷之中,而替英国出力恢复其在东南欧的影响。
美国同英国虽在1941年春就达成《ABC—1参谋协定》,确定了“先德后日”的战略方针,并在1942年12月肯定了这一方针,但美国人担心,一旦对德国战争结束,英国人会退出战争,不承担对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