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我的妹妹叫女娲 >

第77部分

我的妹妹叫女娲-第77部分

小说: 我的妹妹叫女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我们由此可以想到,华胥这个名字,到底是一个人的名字呢?还是一个部落的名字呢?是她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呢?还是别人给她取的名字呢?是她同时代的人给她取的名字呢?还是后来的人们给她取的名字呢?

  华胥时代,是在庖犧时代(畜牧时代)之前的一个时代,是在宓犧时代(渔猎时代)之前的一个时代,是个采撷与狩猎的时代,是个随着季节而迁徙的时代。当时,不仅人类总人口不多,部落的群数也是相应地十分稀少的,社会交往当然也是很有限的。所以,个人取名,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社会形态的依托。华胥这个名字,就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而只是一个部落的名字。

  那么,这个部落名字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取的呢?还是别的部落给他们取的呢?是他们同时代的部落给他们取的呢?还是后来的部落给他们取的呢?

  因为当时的总人口不多,部落群数不多,一个部落所占据的地域是十分宽广的,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往也很有限,所以,部落自己取名没有必要。特别是,这时候的姓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当作名字来使用的。

  姓是一个宗族的标示。她的作用是区分血缘关系,避免近亲通婚,同时也可以起到同姓相遇,就相互帮助、相互谦让,避免血脉相残的作用。

  而由于当时的人类总人口较少,所以,姓不仅可以起到区分血缘关系的作用,在同一地区没有同姓部落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她也是可以作为这个部落的名字来使用的。就像我们平时以老某某、小某某来称呼某一个人一样。

  这样,就更加使得部落的专用名字,在当时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华胥这个名字,不可能是他们同时代的其他部落或者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取的,只能是他们后来的子孙们为了记叙自己氏族部落的发展历史,纪念前辈们的历史功绩而给他们取的。

  那么,这样来看,后人给前人取名,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呢?

  当然是要描述他们的文化特征,纪念他们的历史功绩,感怀他们的大恩大德。

  比如有巢氏的特征与功绩就是“筑巢而居”,是发明了筑巢的技术;燧人氏的特征与功绩就是“燧木取火”,是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技术;宓犧氏的特征与功绩就是“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是发明了织网捕鱼,以提高生产效益、解放劳动时间的技术;庖犧氏的特征与功绩就是“养犧牲以庖厨,故曰庖犧”,是发明了牲畜养殖,从而能够选择漂亮的牲畜来祭祀神灵的技术。那么,华胥氏这个名字,体现的是什么特征与功绩呢?他们的后人为什么会给他们取上这样一个名字呢?

  华的字形原是表示树木花果的光华,有光彩、光辉、繁盛之意;而胥是指管理誊写的小官吏,也有全与齐的意思,联系起来,华胥就是文化成果小而全,颇有成就,所以值得记载之意。

  这就是说,华胥氏相对于其他的先辈,没有值得彪炳青史的大功劳,但是,他们的文化成就还是非常突出的,是值得青史留名的。

  那么,他们的文化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华是树木花果的光华,表明华胥氏的生活与植物的联系非常紧密,或许他们崇拜树木的花果,或许他们在尝试着进行农业生产。第二,胥、雅、夏古字相通,说明华胥氏特别适应于夏天的生活,也就是在水中的生活;这暗示他们已经开始从事渔猎生产,而且,因为从事了渔猎生产,所以他们就由迁徙性的生活改变成了定居性的生活,就有很多空闲的时间来追求美感,从事优雅的、艺术性的工作。

  因为,鱼群在水中是四处游动的,不管在湖里,还是在河里,同一个地方,你今天在这里捕到了鱼,明天在这里照样能够捕到鱼,这样,一个几十人的部落,只要拥有一片或者几片较大的水域,就能够安下心来,在这些水域的旁边定居,再也不用费尽辛苦地四处迁徙了。

  而华胥之名,颇有女性的味道,也有爱美的味道,这也正好和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宓犧氏、庖犧氏等等男性名字相对应,说明华胥氏不是那么阳刚英武,没有顶天立地的男人气概,却也柔美可爱,像一个勤劳的母亲一样,为儿女们后来的生活发展耗尽了膏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履大人迹

  “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

  这句话是《三皇本纪》对于庖犧氏之来历的说明,也可以说是记载了华胥氏对于华夏历史的贡献。

  那么,这里的“大人”是谁?“雷泽”又在哪里?“成纪”又在何方?“成纪”这个地名又是因何而来的呢?

  “大人”就是雷神。而雷神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履大人迹于雷泽”的真实含义,就是华胥氏遭遇了洪水,洪水把华胥氏所生活的地方变成了泽国。

  那么,这个所谓的“雷泽”,实际上的洪水未到之前,华胥氏所生活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

  《三皇本纪》中说:“然雷泽,泽名,即舜所渔之地,在济阴”。

  “济阴”在现在的山西省境内。

  宋代罗泌的《路史》也记载:“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辁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有二岁。生于仇夷,长于纪城。”

  这里提到的华胥氏“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意思就是说,华胥氏走亲访友,而到叔姬(兄弟姐妹)们所在的汾水流域中的小块陆地上游玩。

  而这里华胥氏的叔姬(兄弟姐妹)们所在的汾水流域,也在山西。

  但是,《路史》注释却又说:“华胥之渚,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渝水地也。”《周地图》又解释说:“阆中水为渝水。”

  渝水是四川的古代水名,而阆中也在现在的四川。

  这个意思好像是说,华胥氏本来是居住在四川渝水流域的阆中,因为到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的叔姬(兄弟姐妹)那里去游玩,结果碰到洪水爆发,就撤退到仇夷——甘肃陇南的仇池山,然后,再转移至纪城——甘肃天水的成纪县。

  联系到华胥氏过的是迁徙性的狩猎与采撷生活,所以,这个说法应该是可信的。

  只是,华胥氏可能不是到山西去探亲访友,不是去游玩,而是因为季节更替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才根据经验,按部就班地从四川迁徙至山西的。可能在那里,他们还有一些兄弟姐妹的部落,也一起遭遇了洪水。

  而四川与山西这两个地域的南北差异,也告诉我们,华胥氏所遭遇的洪水,可能是发生在夏天。

  因为,季节与地域的关系,决定了游徙部落的迁徙规律,就是春天从南往北走,冬天从北往南走。所以,华胥氏的迁徙生活,应该是冬天在四川,夏天在山西。

  在四川与山西之间的陕西,有一个华山。华胥之名,与华山之名有没有联系呢?华胥氏是否是以华山为中心而随季节迁徙的一个部落呢?

  华胥在山西遭遇洪水,他们为什么不向其它的方向逃避洪水,而是逃避到甘肃的陇南与天水地区呢?这是否表明华胥氏的生活区域原本就在这一带,他们原本就对这一带的地理状况非常熟悉呢?

  天水这个地方为什么名为天水?

  事实上,天水相对华胥氏所涉及的秦岭周边区域,确实是一个最高的区域;天水这里的水,相对于华胥氏所涉及的渭水、汉水、以及嘉陵江水,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天上之水。

  有许多学者表示,华山及其周边地区,确实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发源地,那里有很多反映我们华夏民族远古历史的痕迹。

  我们再来看看“成纪”。

  除了司马贞的《三皇本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也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犧所生之处也。”

  那么,这个“成纪”之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成纪”二字的字面意思,就是成了一纪。一纪是十二年。更本义地说,一纪应该是对一个时代结束的总结,它不一定就是一个准确的年数。这就是说,成纪的本义就是经历一个时代的转换。而作为一个地名,她的真实意思,就是表示华胥氏在这个地方经历了一个时代的磨练,从而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变成了庖犧氏。

  所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的意思,原意是说,在某一个宏观性的气候变化时期,由于地表气温的上升,导致空中水汽循环活跃,引发洪水泛滥,从而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困苦和磨难,华胥氏就是在这个长期的困苦和磨难中,从洪水淹没之地,转移到成纪地区,慢慢地积累了一些战天斗地的经验,增长了一些生产与生活的技能,从而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由华胥氏部落变成了庖犧氏部落。

  其实,这种宏观性的气候变化,在地球气候变化的漫长历史中,是反复存在的。而人类正是在对这种宏观性气候变化的适应过程中,一步步地成长起来,最后从动物界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世界的主宰的。

  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在40多亿年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多次显著地降温变冷,形成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在第四纪更新世内发生的离当今最近的一次冰期,人们就称之为末次冰期。

  末次冰期约于11万年前开始,于前9600…9700年完结。

  这段期间,曾经出现几次冰川的前进及消退。而这些冰川的前进或消退,当然是因为,与之对应的气温下降或者回升了很多。

  气温的回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水汽循环活跃,从而引发洪水泛滥。

  而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正好与这些气温回升的过程相对应。在最后的两个气温回升过程中,就分别出现了北京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和江西仙人洞人(距今1。4万年左右),还有湖南道县玉蟾岩人(距今1。6万年左右)。北京山顶洞人发展出了渔猎生产和宗教艺术。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人则发展出了农业文明。

  当然,北京山顶洞人和江西仙人洞人、湖南玉蟾岩人可能都与我们的华夏祖先无关。

  我们的文字记录表明,我们的华夏祖先是生活在甘肃天水地区的华胥氏和庖犧氏。而在天水秦安的大地湾遗址中,我们也确实是发现了距今3万年前后和距今1。4万年前后的人类文化遗存,证明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传说,有其考古学上的证据,所言非虚。

  那么,华胥氏所经历的洪水之困,是处在地球宏观性气候变化历程中的哪一次气温回升过程中呢?

  从他们“生庖犧”而不是生伏羲这一点来看,他们应该经历的是三万年前的洪水之困。

  因为,庖犧和伏羲虽然同为一个氏族血脉,在宏观上是可以混同的,但是,名字的不同,还是显示出他们必定有所区别。庖犧之名,主要体现在“养犧牲以庖厨”,说明他们过的是畜牧生活,并不涉及农业生产;而伏羲之名,其中既包含了农、牧业生产,更展现出了一种为争夺土地而产生的战争状态。所以,伏羲时代比庖犧时代要晚了很多。也就是说,以1。4万年前的农业生产发生为分水岭,庖犧时代是在这之前,伏羲时代是在这之后。

  而华胥氏“生庖犧于成纪”,他们就不可能经历发生在庖犧氏之后的农业生产时代,不可能遇到孕育出农业文明的、发生在1。4万年前的洪水,而必定是经历了发生在三万年之前的洪水,说明他们是在三万年前的洪水中“生庖犧于成纪”的。

  第三节山顶洞人

  从“元谋人”到“蓝田人”,从“北京人”到“丁村人”,他们的遗传学特征,组成了一个亚洲地区蒙古人种的发展链条,证明我们的华夏先祖是一脉相承,代代相传,自古就生活在这片太平洋西岸的大地之上。

  但是,上面提到的那些先祖,只是我们血缘上的先祖,并不是我们文化上的祖先。换句话说,他们还没有为我们营造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华夏民族,没有从文化上把我们的这个华夏民族同世界其他民族区分开来。

  1930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里,人们又有了新的发现。经过测定,这次的出土物品,是介于距今2。7万年至3。4万年之间的文化遗存。当然,这次发掘的遗址,被命名为“山顶洞”遗址,而实际上,相同的文化遗存并非只有“山顶洞”一个地方,而是散布于附近十几个地方。

  在这些发掘中,除了发现与现代人类骨骼没有区别的当时人类骨骼的化石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当时许多陆生动物骨骼的化石,以及海蚶、鲩鱼等等一些古代鱼类骨骼的化石。另外,还发现了有砸痕的砾石和石片、燧石做的梯形石片和缝纫用的骨针等等。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山顶洞人”的葬俗和装饰品,证明他们已经拥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意识。他们将死者埋葬在地下室﹐周身洒上红色的赤铁矿粉,以红色代表血液,希望通过血液的永不退色,来让死者在另外的一个世界中永远地活着。他们的装饰品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和刻沟的骨管等等。

  根据这些发现,研究人员说,在距今4。4万年至2。8万年间,地球上出现了一个较为温暖的亚间冰期。而距今3万年,则是这段亚间冰期的最高温期。“山顶洞人”就是在这个亚间冰期的最高温期,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他们的文化年代属于旧石器晚期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他们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每个氏族一般有几十个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他们以渔猎和采集为生,使用共有的工具来进行共同的劳动,也共同分配食物。

  人类学家推断,山顶洞人仍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学会了用骨针缝制衣服。他们在鲩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