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天河之泪 >

第98部分

天河之泪-第98部分

小说: 天河之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两个人点火,表示明白。

兰书明说:“当人类进一步成长,就开始走出可以遮风挡雨的山洞之后,需要什么呢?”不用问了,当然是房子了,也正因为有了房子,人类的活动才进一步扩大,不再只局限于山洞之中了。“所以有巢氏成为人类的第二位圣贤,就是因为他从鸟类筑巢中发明的建造房屋的办法。”

平凡大悟说:“当人类进一步成长,有天皇伏羲提供了生产食物的方法,再者,人类面临着无数的天灾,因此,才有伏羲排先天八卦,推算其中的祸福,指导人们趋吉避凶,对吗?”“对,就是这样,而当人类的种群开始扩大时,人类的身体也变弱了,也就有了无数的疾病的出现,所以,出现了神农,所以,神农尝百草,后世自有方,也就是这些上古先贤的努力,人类才能够从从无数的磨难中成长起来,而在这无数的磨难之中,人类深深的敬畏上天,所以,华族在人认为天是最可怕的,人类应该敬重天与地,也就是天会给人类无数的磨难,而大地会给予无数的食物,因此,华族人从上古时代开始就供奉天与地。”

君雅兰微笑说:“所以,我们儒家的祖师创造的拳法就称为‘天心神拳’,目的就是敬重天地,是这样的吗?外公。”“很对,天地是非常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能够有今天,都要多谢天与地,没有天地的孕育,人类又怎能成长呢?”“所以,人类称天意不可违,就是因为天是我们华族人中最可畏的存在,对吗?”平凡问。

兰书明微笑说:“这一个又是以后的事了,我们现在只是说一些历史,一些儒家的起源而已。”“那外公你快点说啊。”“别急啊,再急也要等我喝杯茶再说,兰丫头,给外公倒茶。”“外公,你真坏。”

(这一章及下两章,是笔者自己的看法,大家如果不喜欢的可以不看。大家如果认为我错了,那可以骂娘,不过,不要骂得太厉害啊。)

十、儒家精义(上)

 十、儒家精义

兰书明喝了两杯茶了,这才慢慢地说:“当人类满足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那新的问题就出现了,权力,这个东西开始困绕了人类的未来,一直到现在,权力的争夺都使人类为之疯狂,最早的时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尢的逐鹿之战,黄帝也就是三皇之中的人皇,这一战也只是传说之中的事,有无数的神话小说中都写过这件事,当然,可信度却是有待我们去查证,不过,我想,已经过去了二十多万年的事情了,恐怕再也无人能够查得出什么来了。”

君雅兰说:“权力之争的确是人类的一种悲哀,无数的人死于权力的争斗之中。”“不过,这也是一种需求,不是吗?”兰书明淡淡地说。是的,权力的斗争虽然很残酷,但是,却不是什么天意之所为,而是人类自己选择的,这不是什么天命所注定的,而是人自己本身去决定的,人类虽然拥有很高的智慧,但是,依然无法逃脱人类本身的动物性,所以,权力之争是迟早的事,是永远也无法避免的事。

平凡说:“那权力的斗争出现之后呢?”“接着,就是家天下的出现,夏朝的建立,商代夏、周代商,西周灭亡之后就是东周,东周又分成春秋与战国,而我儒家的创此祖师就是生于春秋时期的孔子,不过,与其说是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那不好是说孔子也是在研究历史之后得出了儒这个字的真义。”

兰书明接着说:“春秋无义战,各个诸候国争来斗去,死伤的都是百姓,所以,人类自身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在他生命中经过学习和研究,创立了儒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并且建立了人类中的另一种道,就是人道,以德为核心的道。”

平凡问:“儒家不是以仁为核心的吗?”“仁只是一种手段,本质上来说,说仁就可以避免更多的杀伤,也就可以让更多的百姓得以在乱世中保存生命,这一点也就是百姓所希望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儒家的出现就是因为百姓的需求了。儒家提出了鲜明的德道,这在当时那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也正是如此,孔子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君雅兰说:“可是,孔子也向老子问礼,这不是说老子比孔子更早吗?”“老子也是一位圣贤,但是,他虽然有高深的学问,却没有收下什么弟子,他的《道德经》还是西出函谷关之时写下的,所以,当时老子的学说还没有正式提出来,至于墨子等,也是当时也提出他的政治意见的。”

平凡说:“说到墨子,他提出的兼爱非攻,不也是救了很多人吗?”君雅兰说:“对啊,我曾看过一首讽刺孟子的诗,诗是这样写的‘邻人焉有许多鸡,乞丐何尝有二妻,当时尚有王室在,何必奔纷说魏齐?’外公,这又是何解呢?”君雅兰有意出题来难她的外公了。

兰书明微笑说:“兰丫头,专门出鬼主意,墨子也是大贤,只可惜,我们从后世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是错了。”“他错在什么地方呢?”平凡问。“我们华族一向是一个统一的大国家,分裂从来就不是主流,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远古时代的秦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真正的封建制国家。”平凡回答,这是历史书明文所写的事情。

兰书明说:“很好,那你说,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的话,那后世会有强大的华族吗?华族的各个地方政权各自为政,那互相战争之下,死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呢?”平凡沉吟了一下说:“我不知道,没有计算过。”“兰丫头,你答。”“应该是多了。”君雅兰说,“同比远古时代的欧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错,所以,墨子他错了,‘兼爱非攻’是一个理想,却不可能实现,也只有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之下才能够实现的理想,因此,墨子的墨家慢慢地就消亡了。”

是啊,没有大统一的前提下,各国混战,他墨子能够救得了多少人呢?他可以阻止一次战争,两次战争,他能够阻挡无数次战争吗?不能,他虽然也是圣贤,但不是神,他也会老、会死,能力也有限,所以,他错了。

兰书明接着说:“现在轮到回答兰丫头的问题了,孟子因何去说魏齐而不去投靠王室,那就是因为要想天下真正得到安定,百姓能够重新过上平安无战乱的生活,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诸候国来完成这一场统一之战,而当是的东周王室根本就没有能力完成这个历史的重任,所以,无论孟子的学说再好,能力再大,他也没有去帮助东周王室去完成这个历史的重任,就算他孟子是圣贤,也有这个能力,那需要的时间也相当漫长,甚至可能到他死的那一天也未必能够实现,与其是让天下百姓多受苦,不如从众多的诸候国中挑选一个强大的诸候国来完成这个历史的重任,这也是仁义的一种表现啊。”

君雅兰有点虚弱的说:“可是,当时的东周王室占了道德的制高点啊。”“不,你错了,东周王室并没有占到道德的制高点,东周王室占的只有一个正统的名分而已,况且,从春秋到战国孟子之时,已经有三百多年,如果东周王室是有作为的他们就已经消灭了众诸候国重新统一天下,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东周王室已经是没有能力承担历史的重任,那就算是有神来辅助他们也是没有用的。”

平凡说:“那正统的名分也没有用吗?”“所谓的正统就是血脉的传承而已,除此之外,正统的名分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在历史的责任面前,有能者上,无能者下,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也是人类本身的动物性所决定的,其他的根本就没有必要再提。”

平凡点点头说:“明白了,那外公,何谓历史的责任。”“这一个就要说到法家所说的势了,法家以法术势三者治国,法与术就不必说了,这个势很重要,所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就是最好的写照。势就是人类发展的趋势,顺着人类发展的趋势,那就一切都顺利,相反,逆势而上者,就算是盖世的英雄也是毁灭收场,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位盖世的英雄,但是,他不明白人类的大势,人类已经让春秋战国的诸候混战吓怕了,他还要分封诸候,这就是逆势,所以,他注定要失败的。”

平凡再问:“那如何才能明白何为人类的发展大势呢?”“人心好静而非乱,百姓好稳而非动,顾乱世时就以平定天下为大势,盛世时就是维持盛世为大势,所以,能够在乱世中有能力平定天下者,就是顺势。盛世时,企图乱世者就是逆势。稳定、发展就是人类最大的趋势,无数的大贤都在寻找如何才能保持千万年平稳的人类社会而努力,但是,都没有找到这个方法,只不过,儒家虽然找到了这个方法,但是,却让后世的人曲解其意,所以,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等到人们醒悟时,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了。”

君雅兰说:“外公,你这么说,有点过了吧。”“兰丫头,你也读过《礼运大同篇》的,你且说一说,如果真有按照《礼运大同篇》中所说的去做,天下能不能长时间的稳定呢?”“但是,外公,你也说了,人类的动物性决定了人类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弃权力的争夺的,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人类又怎么能够完成按照《礼运大同篇》中所说的去做呢?”这也是事实。

兰书明微笑地向平凡问道:“小凡,你且说说有没有这个可能性。”平凡想了好一会说:“从理论来说是有的,不过,其中的变数太多了,所以,无法计算出成功率。”这个家伙,这种事也能够计算的吗?

君雅兰露出胜利的笑脸说:“外公,我蠃了。”“是吗?兰丫头,你听过这一句吧:‘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当然听过了,这是出自《易经》的第二卦坤为地。”“这句又作何解呢?”“意思就是很多事情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所形成的,要通过一步一步的积累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不错,所以,天下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变成这个样子的,那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最终达到了后世的乱儒乱世之时,只是,到了汉之后,罢百家,尊儒术,这已经是大错特错了,更到了宋是的朱熹的理学,更有明时的只考四书五经,这样下来,功已成,就算是孔子重生已经无法挽回了,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变故,华族还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则有可能华族又是另一个样子了。”

平凡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儒家大儒反对独尊儒术的,他问:“外公,对儒家来说,独尊儒术不好吗?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儒家的门下,儒家才能兴旺,也正因如此,华族的儒家才传承了二十多万年,这也是当年独尊儒术的成果啊。”

十、儒家精义(中)

 兰书明笑说:“从某一个方面来说,独尊儒术给儒家学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让儒家迅速壮大并成长起来,让后世有无数的儒家大贤出现,同时也更深化了儒家的学说,从这个方面来说,独尊儒术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儒家也不是万能的,再说,凡事过犹不及,这是圣贤的话啊,而那些一心要独尊儒术的大儒们却是忘记了老祖宗的这一句说话啊。”

君雅兰说:“这么说来了,独尊儒术就是太过了?”“正是,春秋之时,诸子百家争鸣,其创此祖师都是一代圣贤,他们所创的学说虽然在很多地方都不太完善,但是,这不等于他们的学说就是错了。同样,儒家学说虽然在很多地方是对的,但是,这不代表儒家学说就可以取代了百家学说,所以,当儒家学说大发展的时候也就是百家学说大衰落的时候,这给我们华族带来的损失是深重的,所以,我们看后世,华族爱到深重的灾难,其根源就是在于独尊儒术。”兰书明说出这番话时,表情很是沉痛。

平凡说:“外公,这点我不是很理解。”“其实也不难理解的,你试想,天道无穷尽的,那人道也是无穷尽的,我们人类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明白其中的所有道理吧。所以,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是人道之中的一部分,虽则各有长短,但是,这些都代表了古代圣贤们对人道的认识,并且是经过这些圣贤一生的知识的总结,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华族宝贵的财富,后人没有将这些知识发扬光大,这正是独尊儒术所带来的恶果。”

平凡说:“这些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一派的学说的兴起,也是一派学说的没落,这也是历史的规律,也是我们人类的规律啊。”“小凡啊,这样说就错了,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祖先的学问都是来自于大自然,源自人道和天道的综合认识,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一派学说能够完全描述得清楚的,正如瞎子摸象,无论是那一个人,只只能够接触到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那一部分,其他的就像是瞎子没有摸到的一样,都是看不清楚的,所以,无论是任何一派的学说都不免带有各自的偏向性,也就是说,儒家虽然的认识相当全面一些,不过,也没有达到全面认识的程度,也因为各家学说的局限性,造成了我们后人在学识上的混乱,甚至有一种眼花瞭乱的感觉。”

君雅兰说:“我明白了,外公的意思是说,其实我们要学习的不只是儒家一家的学说,也不是只发展儒家一家的学说,而是要将所有的各家学说都全部学习,再通过归纳总结,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比较全面和准确的。”

兰书明微笑说:“我一向都说兰丫头是个聪明的丫头,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前人受见识所限,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轻松地说前人的短处,那是因为我们多了二十万年的知识,也是学习了无数代人的知识才能够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无权去指责那些先贤们,简单地说,没有先贤们呕心沥血地研究出无数的知识,我们今天也不可能能够学习到这些东西,所以说,凡是世界上出现的所有知识都是值得尊重,因为这些知识在我们后世人看来就是一句话的道理,但是,知识的产生却是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