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348部分

大汉光熹-第348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现在天已近午,希望陛下还是尽快将北海王shì卫传到大殿,nòng清楚北海王的事情才是当务之急。等使事情全部nòng明白之后,如果北海王shì卫确实能证明这件事绝对真实,陛下免不了还得赏赐他们几个,到时候请陛下一起赏赐他们岂不是更好?”

    苏双等人来得太及时了,正好打luàn了他们推翻刘谦的计划,所以这些大臣对于身穿布衣的苏双很是有些成见。他们现在尽管明知道这件事估计是真,但是心里还隐藏着一些别样的期望,就上前说出一个小刘辩也不好反对的理由,暂时阻止了小刘辩对苏双的赏赐。

    见这件事另有隐情,在反对派大臣催促下,小刘辩不得不暂时压下对苏双的欣赏,就想宣旨让几位从刘徙身边过来的亲历者上殿。

    正在这时,不像其他大臣拥有坐席,一直站在丹墀下边的荀攸忽然启奏小刘辩,说天已近午到了吃饭的时间,请小刘辩注意饮食规律,进过午膳再议不迟。另外,荀攸善意的又向小刘辩提议道,请小刘辩准许诸位大臣在宫中吃饭,并派人将在宫外等待的刘徙shì卫也接近宫中进餐。这样就能节省不少时间,使下午廷议更加的有效率。

    小刘辩准奏,群臣立刻lù出了苦瓜脸,然后又lù出一丝丝不易觉察的欣喜。

    这些大臣为何lù出苦瓜脸?这倒不是他们认为他们马上就要失败而引起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想去吃小刘辩为他们准备的标准餐。何为标准餐?两荤两素的四菜一汤而已,而且还是大锅饭做出来的,这让习惯jīng细美食的一众大臣对此很是不能接受。

    这些大臣位高权重,俸禄优厚,饮食条件都非常好,现在让他们吃大锅饭做出的饭食,他们都有一种难以下咽的感觉。但是,这样的饭菜他们还不敢说什么,因为贵为天子的小刘辩每顿饭也只是这个标准,而且小刘辩还明文规定皇宫以后必须如此,任何人不得逾越。

    当然,在扳不倒刘谦的关键时刻,吃饭不吃饭都是小问题。他们之所以不反对小刘辩停止廷议的提议,原因也正于吃饭的时间他们就能聚在一起,而聚在一起就能和合计出继续进攻刘谦的办法。

    所以,这顿饭菜尽管不可口,但是最后想出如何对付刘谦的方案之后,他们还是吃得很香。他们知道,前些日亲近刘谦的大臣,因为刘谦迟迟不动兵而再也没有为刘谦辩解的办法,纷纷称病躺在家中躲避他们的进攻,话语主动权现在全部在他们手中。如果不趁此机会扳倒刘谦,等刘谦开战之后支持刘谦的大臣又会继续跳出来,那样他们就没有机会了。

    一个时辰之后,稍微午休的小刘辩和一众大臣又出现在了崇德殿,终于见到了刘徙身边的亲近shì卫。

    但是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那名伤势没有完全痊愈的shì卫队长袁彪,上来居然说他原来是袁绍的人,负责监视刘徙的饮食住行。

    袁彪原来是袁绍的家奴出身,尽管他不想跟随袁绍背叛大汉,但是在流行忠诚为主的年代,由于怕人嗤笑和担心自己的小命,这才跟着袁绍一条路走下去的。

    在监视刘徙的过程中,由于刘徙个人品格非常高尚,最后打动了他,让他暗中愿意帮助刘徙,这才使刘徙有了自杀明志的机会。为了帮助刘徙完成洗脱罪名的遗愿,他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带着亲近人马杀开一条血路,然后突破重围冲出了淄博城,然后就遇到了苏双。发现苏双骨子里效忠大汉之后,就有苏双破费万金把他带出了袁绍控制区,然后顺着黄河上溯来到了雒阳城。

    这个年代,背叛家主在道德上很是受人不齿,事后往往没人愿意和这种人打jiāo道。另外,殿中的大臣有些人以前和袁绍jiāo好,在袁绍府上也见过这个人。这样就不存在有谁在中间cào纵的事情,让刘徙自杀明志而盖棺论定。所以,这些反对派大臣早早准备好的无数质问,全部胎死腹中,没有人自找没趣的再问三问四。

    这些反对刘谦的大臣们却不知道,几天前青州黄河边上,就在江达离开淳于琼那里不久,就有人快马追到淳于琼那里,询问他们是不是见到了一些身上带伤之人。淳于琼心生不妙之感,为了nòng明白他犯的错误有多大,故意询问追兵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听说原来负责保护新天子的shì卫队长袁彪,竟然丧尽天良将刘徙吊死,并且设计一场刘徙上吊自杀假象之后,淳于琼根本不听他们被人用强弩阻击而耽误时间的废话,脑袋摇得像拨làng鼓一样,拒不承认他放走江达的事情。等追兵离去之后,淳于琼马上召集所有见过江达货物上有血迹的人,亲厚者严令告诫不可走漏风声,关系一般的立刻秘秘密处死。

    这些大臣更不知道,眼前跪在大殿中央的袁彪心中也是憋屈极了。他那里参与过刘徙的半点事情,哪天,当他看到刘徙的时候,发现刘徙的舌头伸出了老长,浑身没有半点温度。然后,他就看到了传说中的江达出现在他面前,给了他两条路选择。

    第一,江达马上杀死他或者打昏他。第二,跟着江达离开青州,帮着江达做一些事情,做完后就给他自由和丰厚报酬。

    袁彪跟随袁绍多年,他明白纵是江达不杀他,暴怒中的袁绍也饶不了他的小命,所以在江达发誓事成后不杀他灭口之后,袁彪就下令shì卫队解散,然后跟着江达走了。

    望着不再他们掌控中的变故,杜林王章和林瀚的脸sè很那看,几人眼光jiāo汇之后,杜林一咬牙离开了席位,快步来到殿中跪下,神情jī动道:“陛下从北海王宁死也要为大汉效忠这件事分析,大汉正溯乃是陛下的挂念深入民心,袁绍之举根本不得天下民心,如果陛下尽快派兵讨伐之,估计大军刚刚离开虎牢关,以骠骑将军百战百胜的战绩,那些不满袁绍之人就会群起响应,袁绍的势力顷刻间就会自动瓦解故此,臣恳请陛下立刻调遣骠骑将军出关讨伐袁绍”

    “骠骑将军不是正在生病吗?等他病好了不用爱卿分心,骠骑将军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看到杜林准备转移话头,小刘辩心中又冷哼一声。

    “陛下如果您不下旨调遣骠骑将军,以骠骑将军仇恨异族的xìng格,他岂能主动挥师向东,只怕他还要在三辅打上一到两年的恶仗,到那时候袁绍早就站稳脚跟了。”

    “陛下小民有话要说。”

    蓦然,崇德殿中响起了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声音。

    “准”

    小刘辩一看是心怀大汉的苏双,心头微微一乐,尽管不知道苏双在这个时候会说些什么,但是看苏双一脸可怜相,小刘辩还是准许了苏双发言。

    “小民冒死询问陛下,不知道陛下上午答应小民的一个条件还算数不?”

    苏双匍匐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的说道。

    “朕金口yù言,说话当然算话。”

    小刘辩心道苏双果然是个商人,重利,不过他也不准备难为苏双,毕竟上午他确实许下的承诺。再说,看眼前这阵势,杜林等人只怕又要弹劾刘谦,有苏双搅局正和他意。

    “谢陛下小民是做海盐生意的,为了生意便利,全家都搬到了青州,为此骠骑将军在冀州招兵,小民就没有赶得上,现在小民恳请陛下准许跟随小民一起来的小儿子加入骠骑将军的军队。”

    “哦,你是商人,商人爱财,为何给你这么好的机会让你索取钱财,你却要放弃?还有,你儿子想要参军一定要加入骠骑将军的军队吗?难道来到朕的禁军不是更好吗?。”

    小刘辩年幼阅历尚浅,他原以为商人出身的苏双肯定要索要一笔钱财,没想到苏双却提出一个毫无难度的请求,而这个大出小刘辩所料的请求,结果更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陛下,小民斗胆放肆两句。敢问陛下,大汉无数支军队,现在真正打击异族保护汉民的军队又有几支?”

    见成功勾起小刘辩好奇心,苏双微微扫视了站在小刘辩下边丹墀旁边的荀攸,两人jiāo汇一个大家都没有觉察的眼神后,苏双一改方才的如履薄冰,猛然间提高了声音,使崇德殿中嗡嗡回响着他jī昂的质问。

    “糊涂无知能打异族有何用处?是打下来的土地能让我们汉人耕种,还是能从他们身上获得粮食钱财?没有攻打异族对大汉没有半点好处既然没有半点好处,就算打败异族又有何用?有什么值得夸口?劳民伤财罢了”

    能进入天下读书人向往的朝堂,这些大臣都有几分独特的本事,也许领兵打仗能力不行,但是在玩nòngyīn谋诡计方面他们都很出sè。

    其实他们见刘徙自杀明志消息早不到晚不到,偏偏在他们攻击刘谦将要成功的时候来到,就感到这是刘谦早早准备好,专mén是用来对付他们的。眼下见苏双巧妙的褒扬刘谦,那里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决不能让刘谦的计谋落成,于是经过眼神jiāo汇之后,没等小刘辩做出反应,反对派骨干王章就出场了。

    “这位大人,你说话如同放屁,而且是很臭很臭的臭屁。我不知道,像你这样的人渣是怎么hún进朝堂中这么重要的位置的,有你们这些人执掌大汉,大汉早晚有一天会被你们败坏掉”

    跪在地下的苏双,看着王章指着他鼻子的指责他,慢慢从地上站起来,掸了掸膝盖上并不存在的尘土,毫无惧sè的站起来,来到王章面前,指着王章毫无留情的臭骂。

    “陛下崇德殿如此重要议政场所,岂能让无知小民莽撞村fù撒泼耍赖,请陛下对苏双严惩,务必让以后有幸踏入崇德殿的无知小民引以为戒”

    “陛下苏双咆哮谩骂崇德殿,简直是对陛下声威的侮辱,为了维护陛下至高尊严,请陛下严惩不贷”

    ……………………

    “诸位大爱卿,今天事情紧急,可能是教导礼仪的司仪官没有来得及提醒苏双,不知者不为罪,严惩就算了吧。”小刘辩压抑住心中的爆笑,一本正经的安抚完群情jī奋的大臣后,这才假装生气的对苏双说道:“苏双,现在你必须为你方才失礼的举止说出一番道理来,说得好免罪,说得不好,别看你方才对朕有功,但是为了维护国法,一些小小惩戒还是难免的。”

    “陛下赎罪,小民每次回想到家中历代惨死在异族手中的亲人,就会jī动得忘乎所以。陛下明断,小民爷爷的爷爷在乌桓经商,正好碰到乌桓反叛大汉,满车的货物被乌桓人抢掉不说,他们还杀了他老人家。

    高祖赶上了好时代,他那个年代,我们大汉几十年一直出动大军攻伐北匈奴,大军频繁出动情况下,任何异族不敢对我汉人动手,最后算是得意安享晚年。到了我爷爷的时候,南匈奴发生数王夺权,其中一支匈奴人进犯汉境,爷爷就此送xìng命。”

 五百六十六章 大捷!大捷!

    五百六十六章大捷!大捷!

    崇德殿内大臣群情jī奋的情况,可能让苏双受到了惊吓,让他马上收敛起方才的嚣张,又老老实实趴到地上,向小刘辩lù出眼巴巴祈求活命的神sè。后来听到小刘辩让他说出一番道理,渐渐又jī动起来,家族悲惨历史讲到了一半,滂沱的泪水就顺着脸颊向下滑落,声泪俱下的把北部边疆的异族统统控诉了一遍。

    苏双讲述家族历史时,神情随着亲人的命运而变化着。说到大汉国力微弱亲人遭遇不幸时,神sè中是深深的无奈和怒其不争,说到明帝章帝时期大汉军队横扫漠北漠南的时刻,他的脸上lù出了向往自豪的神情。

    苏双不断变幻的神情和时而悲伤时而兴奋骄傲的语气,很好向小刘辩阐述一个刘谦曾经讲过的真理,国民的权益是随着国力变化而bō动的。明白了这个浅显却不太容易明白的道理后,小刘辩更是集中jīng神继续听苏双说下去。

    “到了小民父亲那一代,南匈奴被我们大汉打怕了,再也不敢生事,可是鲜卑人又不老实了,秉承家族事业的父亲后来在鲜卑那边出事了,命保住了,但是两条tuǐ却不在了。父亲不能动之后,小民在异族jiāo易中也遭受几次危险,后来张举勾结乌桓,让幽州大部都陷入乌桓落网中,小民没有办法才居家迁入青州,转行做利润薄弱的海盐生意。

    陛下这只是小民一家人悲惨遭遇,陛下可想到,居住在边境的汉民有几家没有小民家中的不幸?我们是汉人我们虽然居住在大汉边境,但是我们和中原腹地内的汉人一样都是汉人呀我们不甘愿遭受异族带给我们的不幸,我们每年都把最好的子弟送到大汉边军抗敌我们苏家五代,每一代都有五名以上男丁参军为大汉把守边疆,为的就是让我们汉人少遭受异族抢掠烧杀的不幸哇

    陛下以上就是小民家族百年来真实情况,望陛下明断”

    苏双用家族史自辩完毕,猛然收起两只在空中飞舞的拳头,从新匍匐在地上,含着热泪的双目直视着小刘辩,再无惧sè。

    也许是在铁一般事实面前,任何大义都站不住脚,那些反对派大臣集体沉默了起来,再也不提他们方才坚持的道理,好像他们根本没有说过一般。

    而小刘辩则听得很认真,苏双家族真实的悲惨经历和对异族刻骨的仇恨让他也受到了感染,眼圈红红的,一时间整个人都有些落寂。

    苏双讲完之后,直视着小刘辩的目光好像刺入在他内心深处,使小刘辩心中隐隐作疼。

    小刘辩久久都没有说话。

    此刻,结合了苏家时代在异族中的遭遇,他想了很多,他想到了大哥刘谦曾经告诉他的,保护大汉每个百姓切身利益都是他肩负的责任。

    在这一刻,他更加坚定的支持刘谦清除异族所作的一切。

    “苏双谢谢你让朕坚定了信念。今天你提醒了朕,让朕明白了天子应该肩负的责任,朕答应你,朕不但恩准特批你儿子做骠骑将军的shì卫,还会在有生之年内削平四夷,按照骠骑将军的政策执行,让他们要么归附在大汉之下,要么永远在天下消失”

    小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