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唐-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当然认识杨国忠,也认识杨国忠的几个儿子,赫然间发现了杨晞呆在哥舒翰身边,而哥舒翰那些他熟悉的亲兵一个都不见了,乍然之下马上想到了是杨晞得了朝廷的令,到潼关擒拿哥舒翰及他们这些兵败之将,一阵怒意油然而生,手也自然地按到了腰间的佩刀上,准备来个先发制人。
“王将军,杨兵马使奉皇帝陛下的令,率三千人马,星夜急驰三百里,一早赶到潼关救援,如今他已经命令所领人马出城伏击叛军,造我军声势,迟滞叛军的行进速度,接下来我们要好生商量一下怎么防守潼关!”哥舒翰以与寻常无异的口吻对王思礼说道,并对他不停地使眼神。
作为哥舒翰最亲信的几个部将之一的王思礼不是笨人,当然明白哥舒翰特意这么说及使眼神的意思,心里生出疑惑,不过按在佩刀上的手已经离开,并在哥舒翰身侧坐了下来。
哥舒翰长叹了口气,再对王思礼解释道:“王将军,刚刚火拔归仁杀了本帅身边所有亲兵,胁迫本帅,并准备以本帅名义召集诸将议事,将潼关城内所有将领都擒获,再开城向叛军请降。杨兵马使所领人马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城,恰巧遇到此事,马上加以阻止,是杨兵马使果断斩杀了火拔归仁和手下仆从者,派人控制了南门,不然此时本帅已经成了火拔归仁的阶下囚!”
“什么?”王思礼一下子起了身,脖子上青筋暴露,一副择人而噬的样子,心里也一阵后怕。
要是哥舒翰所说的都是真的,不是因为杨晞所迫才这样说的,那太可怕了。
他们率领残兵败将回城后,所有精力都放在收拢残兵,重新布置潼关防守上。
却没想到哥舒翰这个大军的统帅,差点被人挟持去投降叛军。要是哥舒翰真的被挟持出城,那潼关城根本没可能守住,连防守都不需要布置,直接弃城而逃就行了。
哥舒翰摆摆手,示意王思礼坐下。
王思礼也听话地坐了下来,但依然满脸的怒容,而且对杨晞怒目而视。
杨晞坦然地迎着王思礼的目光正襟危坐,并用略带威严的声音说道:“王将军,今日我们要议的是如何想尽办法守住潼关,赶到朝廷后续援军的抵达,其他个人恩怨待以后再说!朝廷令末将协助哥舒元帅主持潼关军务,还希望王将军能以大势为重,一心御敌,不然休怪本将不讲情面!”
杨晞的话并没说的很重,但说话间眼神很凌厉,一直瞪着王思礼,最终把王思礼看的心里发毛。
王思礼甚是不解,如此一个少年人,初次领军,竟然有这般威严,那眼神仿佛是经历过许多生死后才有的凛然,那份凛然丝毫不比哥舒翰身上流露的差,这让他骇然,再不敢怒瞪着杨晞看。
外面又有嘈杂声及马蹄声传来,一名将领得报后匆匆而入。不过在看清来者模样后,杨晞却吃了一惊。不是别人,正是当日他在长安酒楼内遇到过,并有一番交谈的那个叫高适的人!这个他在长安酒楼内遇到过叫高适,与历史上那位著名的边塞诗人同名的人,怎么会出现在哥舒翰的军营中呢?
看高适的束甲打扮,及他对哥舒翰请礼时候的自称上,杨晞得出结论,这个高适在哥舒翰军中地位不低,他马上就将此高适与历史记载中的高适联系在了一起,不由的对面前这个高适特别关注起来。
高适也很意外在这里看到前几天在长安酒楼内遇到过,还听了一番慷慨激昂讲述的少年人,看这个叫杨晞的少年人身着的束甲,及他与哥舒翰平起平坐的架势,高适也和王思礼一样吃了一惊。
不过他这些年一直在外跟随哥舒翰任职,杨国忠是认识,但杨国忠的儿子却不认识,因此也判断不出杨晞的身份。在听到哥舒翰介绍后,才清楚杨晞究竟是何方神圣。
明白了杨晞身份后,高适可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个当日说了一番非常言论的少年人,竟然是杨国忠那奸相的儿子,今日竟然还以潼关兵马使的身份来主持军务,此人到来后事情会怎样真不知道;喜的是当日听到过此人的一番陈述,现在这个人又来领军,对战事的看法肯定与杨国忠不一样。
只可怜杨晞来的太迟了,哥舒翰已经战败,二十万大军几近全部覆灭,潼关危矣!
高适追随哥舒翰多年,一直在哥舒翰手下任幕僚,如今也是哥舒翰军中的掌书记,并领左拾遗、监察御史职,是哥舒翰的心腹,此次兵败后他是随着哥舒翰逃回城内的不多人之一,他完全清楚现在潼关的局势有多危急,在被召回来议事之前,他也是奉哥舒翰的命令,在部署关防,准备御敌的。
杨晞和高适都没想到,当日酒店内短短的相聚后,他们会在隔几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见面!
第十九章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感谢稻草人大哥的打赏!)
------------------------
上次杨晞在长安酒楼内遇到的时候,高适是奉哥舒翰的命令进京面圣,携哥舒翰的亲笔奏书向皇帝李隆基请求,不要出潼关而战,而应该据潼关而守的。|看|书|吧|
这也是哥舒翰最后一次上表请奏,要求据潼关而守,而且是派自己的亲信人物高适到长安请递的,但请求依然被驳回,皇帝李隆基及宰相杨国忠、韦见素等人毫不留情地批驳了哥舒翰一顿,令高适再转朝廷的命令,要哥舒翰严格遵守朝廷的命令,派大军出潼关作战,一举将潼关城外的叛军全部歼灭。
当日高适在出了皇宫后可是很悲愤的,直到准备回潼关前在酒楼填饱肚子时听了杨晞一番慷慨陈述后,感觉才好一点,甚至对杨晞生出知己的感觉,他很想和陈易好生聊上一阵。
但因为军情紧急,没在长安多逗留,直接和手下军士一道通过驿站快马返回潼关,向哥舒翰当面汇报了请见皇帝时候,皇帝和杨国忠、韦见素等人的态度。
哥舒翰迫于朝廷的命令,挥泪令手下军士出关作战,最终导致大败。
这也是高适在见到杨晞出现在这里时,无端生出感慨的重要原因。
要是朝廷真的如杨晞所讲那样安排,悲剧是不可能发生的!
几句话的交流后,高适已经知道朝廷遣大军来救援潼关了,杨晞所领人马是先遣军,以两骑换乘的行进方式快速抵达的,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将率至少五万以上的兵马后续赶到。听到了杨晞的简单介绍,高适稍稍放了点心,觉得潼关守住的可能性增加了,对杨晞的好感也在增加。
但他怎么都不能将面前一脸威严,满是骇人气势的杨晞与奸相杨国忠的儿子扯在一起。
面前的杨晞应该与杨国忠的儿子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吗!
与高适有相似感觉的还有王思礼及其他那些将领,他们在知道领军来救援的是杨国忠的儿子后,都表现出惊惶的神色,深怕是皇帝派杨国忠的儿子来治他们的罪,及至弄明白了事儿后,才稍稍放心,但依然心有余悸,心里惶惶然!
随后哥舒翰手下的大将吕崇贲、李承光等人都先后到来了。
看到需要召集的将领全都到齐后,哥舒翰起了身,以一副戚然之态环看了堂下诸将后,以他能发出最响亮的声音说道:“各位,某率军出关与叛军作战,不幸中敌伏击,大败而归,如今潼关城只有万余军士,且大部都是残兵败将,要凭这些兵力守住潼关城很难!幸好朝廷派杨兵马使率军驰援,已经抵达潼关,并已经令一部兵马出城作战!但这不足以应付叛军的威胁,朝廷后续大军也不知何时才能抵达。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将叛军阻击在潼关城下,直到朝廷后续救援人马抵达!朝廷后续救援人马抵达后,凭新锐兵力守住潼关就不在话下!今日我们要议的,就是如何布防才能守住潼关!”
哥舒翰说完,看了一眼杨晞。杨晞微微地点点头,上前一步走到哥舒翰身边,而对诸将的注视,以他那低沉但让人感觉很威严的声音说道:“为了延续叛军攻城的速度,本将已经令李福德将军和庞忠将军率一部人马出城设伏,并在完成任务后退防汉潼关城,尽最大可能延续叛军的攻城速度,为我后续援军的抵达争取时间!军情紧急,希望诸将都能抛弃前嫌,一心御敌,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尽所有办法守住潼关城,扼守住这座通往长安的门户!只要潼关不失,长安就无忧!”
“啊?!”有人发出轻叹,这是不知道杨晞先一步布置的人发出的。他们想不到,杨晞已经命令他所率的人马,出城设伏去了。他们也想不到,庞忠这位大将,在杨晞抵达后竟然会甘愿听从命令。
只不过这些不明情况人心中的疑惑没有人可以替他们作答了,接下来哥舒翰和杨晞已经开始陈述潼关的情况,并令诸将讨论如何防守了。
讨论军情时候,诸将可以提出任何建议。说的有道理的提议,很可能被主帅或者主将采纳,并做出相应的计划改变,但要是没有将领提出什么意见,那所有决定都是主将下达的。
在令诸将讨论之前,为了树立权威的杨晞再次陈述了他的防御理念,那就是先利用潼关城外的险要地形,包括汉潼关城关隘,阻滞一下叛军的攻击速度,可以让潼关城内的守军从容布防,及至拖延到陈玄礼所领大军抵达。依靠现在潼关城内的兵力是无法最终守住潼关的,这一点杨晞也相信,他现在陈述的理念就是不惜代价守城,直到陈玄礼后续的大军抵达。只要陈玄礼的后续大军抵达了,就不要再担心潼关城的安危了。
当然想办法加快清理禁沟内尸体的速度,让禁沟重新成为防御叛军攻城的天堑,也是杨晞很注意讲述的一点。至于潼关城内依现有兵力如何布防,杨晞现在还不想表态,因为他对潼关城的地形及形势并不是很清楚,想等哥舒翰及其他将领讨论一番后,再发表意见。
听了杨晞先一步的说明,诸将对这个气势与年龄不太相符的少年人态度再次发生了改变。
进到潼关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御敌,而不是追查哥舒翰及他麾下诸将的罪责,清除异已,并且已经派亲率的人马出城设伏,以飞蛾投火一般的姿态阻滞叛军的行进速度。
能做到这样的人,是个有何等气魄,何等眼光的大将,怎么可能是杨国忠那奸相的儿子?
许多将领百思不得其解,连现在的哥舒翰都没这种气势啊!
杨晞陈述完了,王思礼马上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当然他是为了表示对杨晞的不服,及想证明一下他比屋内几个与他有意见的将领眼光看长远才这么做的。
也就在王思礼关于潼关如何布防的详细陈述中,杨晞大概清楚了现在潼关城的地形及我军形势。
如今的潼关城是隋代所建!隋潼关城位于一个叫“坑兽槛谷”的地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东是悬崖绝壁,城外只有一小块地方产平坦之地;城南临禁沟、潼谷出口,城西是高岸,只有一条大道通往长安,北面黄河紧切潼关城下流过,无途可通,整个城山环水绕,天堑天成。
现在他们所居的这隋潼关城建在潼水与禁沟的汇合口,城隘加上附近的黄巷坂、禁沟和十二连城,及华山、黄河构成一个立体防守要塞。城隘设在这里既可以有效地控制长洛大道,又可控制禁沟和通洛谷(潼水)南北通道,避免了汉潼关城不能控制南北的弊病,这也是隋迁潼关城原因之所在。关闭潼关城门就能横断东西大道和南北通道,完全可以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来形容潼关城的地形。
这也是安禄山叛军在苦战半年后,依然攻不下潼关城的主要原因。
其实从“坑兽槛谷”这个地名中就可以明白这个地方地形的险要程度了。
当然从这个方向通往长安不只潼关这一条路,还有其他方向的道路,就比如来回渡过黄河及渭河,就可以绕过潼关天险,直扑长安。但现在正是黄河和渭河的主汛期,黄河、渭河上没有桥,也没办法临时架设浮桥,这种想法要实现难于登天。
还有一条路可以从潼关东南方向绕过,不过那要翻越高大的秦岭,并且至少要绕行几百里山路,非常难行,且这条路也不是没有人防守的。为了防止敌军穿越秦岭绕道往长安,或者绕行攻破潼关,在秦岭北麓潼关地界,自东而西设置了西峪关、善车关、太峪关、蒿岔峪关、潼谷关、水门关等关塞。
这些关塞均有驻军把守,成为潼关城的东南部前沿哨卡,和潼关要塞浑然一体。
在哥舒翰率潼关兵马出关作战时候,这些地方的守军并未动用,依然令他们防守本关。
这些关隘都是战争时候的必防之地,不可能将兵马抽调过来护卫潼关,不然肯定被叛军趁机而占,而且这些地方离潼关城较远,最远的有百多里,即使令那里不多的守军驰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也就是说,这些关隘上的守军在潼关兵败后并没有任何的动作,叛军即使想绕道潼关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的叛军只有攻破潼关,才能取长安。就是说,潼关不失守,长安就不可能失陷;潼关一失守,长安的门户就洞开,再无险可守了!
这也是原来历史上李隆基没有听到从潼关传来平安的消息后,就悄悄逃走的原因。
要是潼关能守住,那长安暂时无忧,李隆基也不一定会西逃入蜀!
兵败退守潼关城后,哥舒翰的布置如下:王思礼率三千人马守北门,火拔归仁率三千人马防守南门,李承光与高适一道率三千人马守卫东门,庞忠率剩余的两千余人马守西门。
在弄清楚了现在潼关城的防守情况后,杨晞心里有异样的感觉起来。
哥舒翰派庞忠率两千人马防守西门,当然不是防叛军在这个方向攻击,叛军也不可能从这个方向出现,防的是什么,明眼人一下子就知道了。
当然是防从长安来的人马!
第二十章 哥舒翰的决定
'''cp|w:250|h:190|a:c|u:/chapters/20141/9/30645236352489986231'''从